第448章 招妖幡的由來
天地成形之前,混沌一片,無日無月,父神盤古不忍,用盤古斧劈開了天地,其身化成了萬物生靈,呼吸化作了四季飄忽的雲,聲音變做了天空的雷霆,頭髮、鬍鬚散落在天地間,成為了星辰,四肢是山川,血液是江河。
其中,那父神的眼睛成了這天地間獨一無二的日月,而日月之中孕育出了太陽金烏與太陰玉兔。
洪荒西隅之地,三十三天外,有一座太陰神宮,那便是父神的一隻眼睛,月亮。
月亮之上沒有人煙,極為寒冷,空空蕩蕩,唯一只太陰玉兔,獨守寂寞之中,后不知又過了幾萬年,月兔化為了一名女仙,名曰羲和。
她是天地成形之初最早的生靈之一,被後世奉為真神,法力無邊。
可是太陰宮太清冷寂寞了,數萬年來沒有半個生靈經過,亦沒有一個說話的人,羲和終於在能遨遊洪荒天界之後,決定去洪荒大陸走一遭。
那時候鴻鈞師神還沒有化身天道,也有沒有開過講壇,沒有任何生靈知道活著做什麼?需要追逐什麼?更不會知道那修鍊的法門,都自行琢磨。
羲和就是在這樣的自行琢磨下來到了洪荒大陸。
那時的洪荒大陸很寬廣,若不做停留也要飛行個萬年才能將它遊歷,不過羲和並沒有將它遊歷個遍的打算,她只有一個目標,抓一個生靈回去陪她。
這就是羲和最初的想法,她只是想有個夥伴,不想再如此寂寞下去。
然而事與願違,最早的洪荒生靈很少,許多生靈都未孕育而出,羲和第一個遇見的人是女媧,可是女媧比她還早生幾千年,只不過女媧運氣好些,生長在洪荒大陸上,還有一名名曰伏羲的兄長相伴,自然不會像羲和那般寂寞。
相談之下,羲和與女媧交流甚歡,結成了姐妹,相處了萬載,故而姐妹的話,羲和不大可能將女媧綁回去,只好再次上路,這一走又是萬年。
漸漸的,洪荒上生靈越來越多,羲和的修為也越來越高,心智也越發成熟,而待到她終於遇見個生靈的時候,她那時已經是個玄仙了,也會忌煉法寶,施展呼風喚雨的法術。
羲和第一個注意到的生靈是飛誕,本相似鼠,背上長著無數的羽毛,會開口說話,卻行動遲緩,羲和一躍便是千里,而她則需要走上十年。
那時的飛誕還未化出道體,十分瘦小,不能攀樹,不能下海,看起來好像隨時都會餓死。
羲和坐在高高的岩石上,看著底下蹣跚行走的飛誕,啃著樹上結的桃子,雙腳有一下沒一下的擺動著。
看了一會兒,羲和覺著無趣,便將啃了一半的桃子丟在了地上,準備飛身而去。
而就在她準備離開的時候,她看到岩石下的飛誕撿起了地上的桃子,開始大口啃了起來,這反而引起了羲和的興趣,讓她從岩石上落了下來。
飛舞的長裙在羲和身上像披著一片斑斕的雲霞,看得飛誕目不轉睛,她興許是第一次看到除獸以外的生物模樣,瞪大了那雙細細的鼠眼,隨即準備落荒而逃。
不過,飛誕沒有立即就跑,而是看了一眼自己咬了兩口的桃子,好似冒險般地叼起了桃子,轉身再跑。
當然她跑一百步,對羲和而言就是一踏步的時間,羲和不著急地跟在飛誕身後,曉有興趣的問到:「你為何吃我剩下的東西?」
飛誕還在拼了命的逃竄,因嘴上咬著桃子,又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自然不可能回答羲和的問題,然而羲和也不著急,就這麼跟著飛誕,一路到了飛誕居住的洞穴。
那洞穴小得可憐,大小不過十來尺,裡面空蕩蕩的,正所謂家徒四壁,羲和走進去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只好靠著牆根站著繼續打量著嚇得魂不守舍的飛誕。
這飛誕看羲和一路跟著,如今都跟到了家裡面,無處可躲,只好吐出了桃子,委屈地叫喚起來:「這是你不要的!我沒偷你的東西!你為何還要跟著我?」
聽到飛誕的問題,羲和認真地思量了半響,道:「唔…大約是看你有趣吧,你還沒回答我,為何要吃我剩下的東西?」
「因為我餓。」
餓?羲和從來不知餓為何物,她從化身後便是神仙,不會飢餓,自然不會明白餓起來有多麼難受,但是她會饞,會喜歡吃好吃的東西,這樣聽飛誕說來,覺著大約飛誕是在說桃子好吃。
於是羲和搖了搖頭:「這桃子不算好吃的,這兒往西走,有處昆崙山,山上有名婦人名曰『西王母』,她那兒種了棵桃子,名為蟠桃,那才好吃。」
飛誕聞之,不由咽了咽口水,鼠眼晶亮道:「當真?」
「自然做真,那裡據這裡不過十萬里,你去試試便可。」羲和若無其事地回答道。
但那樣的距離對羲和而言並沒有什麼,可對飛誕而言卻是望塵莫及,她漸漸地低下了頭,淚眼婆娑道:「那等我走到那兒,我已經餓死了。」
沒吃到好吃的東西就會死?這是什麼屬性?羲和不大能理解,但是她又覺著這麼有趣的小東西死了的話怪可惜的,於是道:「那麼我載你去如何?」
飛誕再次將眼眸擦亮,驚喜道:「當真?」
可是這一次羲和卻搖了搖頭,自己將自己先前說的話給堵上了:「不好,我這人不喜歡被人佔便宜,我若載你去,太吃虧了,不如你看看你有什麼物什給我,作為我載你去的酬勞。」
飛誕再次頹了,她都快餓死了,哪裡有東西給羲和交換,悻悻道:「那還是算了,我什麼都沒有。」
羲和看著飛誕失落的神情,這大約是她第一次感覺到心底的波動,於是改口道:「那不如你做我的手下吧,若是做我的手下,我就可以帶你去取桃子了,只是作為交換,你從今往後必須陪著我,與我一同回太陰宮。」
飛誕毫不猶豫地點頭了,也就是從那時起,羲和開始收集妖族的真靈,她因為要給飛誕打上她手下的印記,於是羲和找了塊破布,綁上了一根竹條,然後將竹條插在了飛誕的身後,以示是她的人。
只是後來羲和嫌一路馱著飛誕駕雲麻煩,於是想了個法子,將飛誕的半縷真靈抽了出來,丟進了那破布幡中,這樣的話,等她到了崑崙,她就可以直接把飛誕招過來。
此後一萬年,這樣的事屢見不鮮,一旦開了頭,就再也停不下來,羲和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收集小弟,漸漸的破布幡中的真靈越來越多,因而羲和將其改名為招妖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