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武當小道童> 第242章 前世今生

第242章 前世今生

  「清風? 

  你怎麼在這裡? 

  這是又憋著什麼壞呢? 

  等等,青書的媳婦兒? 

  他哪來的媳婦兒? 

  對了,青書呢? 

  他的帳篷里怎麼沒人? 

  還有,你剛才使得什麼功法? 

  竟然如此的厲害,居然能將我定住? 

  是不是師父他老人家在武當山上又研究出什麼新的功法了?」 

  清風見來人是武當七俠里的老七莫聲谷。便出手解了他的穴道。 

  穴道剛一解開,莫聲谷就連珠炮似的發問,清風搖頭苦笑,他都不知道莫聲谷什麼時候變成碎嘴子了,也不知道應該先回答他哪一個好了。 

  只得將宋青書留下來的書信拿給他看,順便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全都和莫聲谷說了,莫聲谷看完書信,又聽完清風的講述,又急又怒道:「這!這!這像什麼話嘛!這青書也太衝動了些。 

  大丈夫何患無妻?他怎麼好意思和無忌搶女人? 

  要是那個周姑娘對他有意也就罷了,可是沒有,當時我也在場,明明看見周姑娘和那無忌孩兒有說有笑的。 

  根本沒有搭理過青書,就算他追上去了又能怎麼樣?難道他還想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不成嗎? 

  這像話嗎? 

  不行,趁他還沒有出事之前,我得去把他找回來,帶回武當山讓我大哥好好教育教育! 

  不像話!太不像話了!」 

  說罷莫聲谷就要起身去追宋青書去。 

  清風急忙攔住了他,「誒~~~莫師叔不要著急,你不要去,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小輩之間的事情,你去了之後反而不好收場。 

  這種男歡女愛的事情,外人尤其是長輩最好不要參與。 

  這種事情說不清道不明,讓他們自己解決去就好了,只要不犯大的原則性的錯誤就隨他們折騰吧。 

  所以你去,不如我去,你放心,我保准帶著青書平平安安的回來,還不成嗎?」 

  清風可不敢讓莫聲谷去追宋青書,別看莫聲谷長得魁梧奇偉,長了滿臉的濃髯,看上去比張翠山的年紀還大些,其實他的真實年齡也就二三十歲,比清風也就大了十歲不到。 

  而且原著中,莫聲谷不就是阻止宋青書偷看峨眉派弟子睡覺才被殺的嗎? 

  清風可不希望莫聲谷重蹈覆轍。 

  莫聲谷的性格似烈烈秋陽,明亮、乾爽而不失熱烈。雖然是在武當七俠中年齡最小,卻少年老成,與殷梨亭的性格成鮮明對比。 

  如此人物在原著里出場不多,基本上算是一個湊人頭,背景板似的人物。 

  出彩的戰績也多,除了和武當七俠其餘幾人共同對敵之外,單獨出場的描寫,好像只有光明頂上對陣殷天正的時候。 

  原著中,殷天正在跟張松溪比拼內力分開,各退數步,殷天正不想跟武當派拼個生死,提到了張翠山和殷素素之事。 

  張松溪聞言表示自己多退了一步是輸了半招,退下場去。 

  莫聲谷聽了后,他卻認為張翠山之死就是殷素素的原因,也跟殷天正動手。 

  殷天正久以不用兵器,但出於對武當七俠的尊重,不便空手對戰莫聲谷的長劍,於是掰斷了一根鑌鐵棍和莫聲谷對戰。 

  殷天正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武功對戰莫聲谷集飄逸、凝重、靈動於一體的武當劍法,莫聲谷無論如何騰挪劈刺都攻不進殷天正看似不成章法的東砸一棍、西砸一棍。 

  莫聲谷心中焦急,心想殷天正已經連戰數人,自己豈能再戰不勝?於是使出了一門奇特的武功。 

  莫聲谷以渾厚內力將劍刃變彎,劍刃在內力作用下彎曲不定,方位十分難料,莫聲谷便用此劍法破了殷天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棍法。 

  殷天正面對繞指柔劍,原有的戰術失效,多少也陷入了被動,不得已跟莫聲谷以快打快,但是那繞指柔劍著實是變幻莫測,最終殷天正的胳膊上中了一劍。 

  然而殷天正手臂爆長,以看家本事鷹爪擒拿手奪走了莫聲谷的長劍,若非殷天正手下留情,莫聲谷整個肩膀都要粉碎,終身殘疾,此戰雖是殷天正中招在前,但顯然是莫聲谷輸了。 

  不過殷天正在此戰也感慨自己一生中從未在招數上輸過,這次不敵繞指柔劍。 

  之後再次出場莫聲谷就變成了一具被張無忌和趙敏在山洞中發現的屍體了。 

  關於莫聲谷之死,這一戰原著並沒有明確給出戰鬥過程,只是提到宋青書因為偷窺峨嵋寢室被莫聲谷發現,莫聲谷一路追殺他,宋青書不敵,要被莫聲谷殺死,陳友諒救了宋青書,宋青書殺死莫聲谷。 

  所以誰也不知道宋青書到底看見了什麼,導致莫聲谷一定要殺了這個從小看著他長起來的宋青書。 

  關於這一戰吧,陳友諒的武功相對於一流高手是很不夠看的,趙敏四招就能殺了他,很難想象他跟宋青書聯手就能敵得過莫聲谷。 

  推測一下,真實情況可能是莫聲谷擊倒宋青書後,恰好在旁邊聽到一切的陳友諒出現給宋青書說情。 

  陳友諒是丐幫長老的身份,丐幫也是俠義道,莫聲谷固然不會放棄殺宋青書,但言語中應該會對陳友諒很客氣,而陳友諒可能有意挑撥,讓宋青書認為自己不動手偷襲必死無疑。 

  於是宋青書趁著莫聲谷和陳友諒交談時,一招震山鐵掌偷襲殺死了莫聲谷。這也符合原文說莫聲谷是背後中掌。 

  當年清風看到此處,當莫七俠之死終於成就青書之極惡,當這個磊落男子漢從此自倚天的渙渙世界里消失,也有些無奈與惋惜。 

  這結局,與他性情何干?與他品德何干?原不過是場教人愕然的意外,只不過為了成全青書的萬劫不復。 

  如此不值的死法,清風不想看到它再次發生,雖然這次就算莫聲谷追上宋青書,估計也不會再出現這種事情。 

  可是誰知道,金庸大大的意識能強大到何種地步呢? 

  任何可能性都要扼殺在搖籃之中,不是嗎? 

  聽完清風的話語,莫聲谷沈默了片刻,說道:「也好,你去我還是放心的,雖然你小子有時候也不怎麼靠譜,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有一些擔當的。 

  我跟你說,你找到青書之後呀,就喊打喊殺的嚇唬他……」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得趕緊出發了,在不走恐怕就趕不上他了,莫師叔告辭了!」清風見莫聲谷又要開啟話嘮模式,急忙的告辭離去了。 

  莫聲谷看著走遠了的清風依舊自言自語道:「走這麼快乾什麼?話都沒有說完呢。算了,先去跟六哥說一聲去。也好叫他不要擔心。」 

  …… 

  半個時辰之後,清風終於找到了還在那裡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的宋青書,清風也沒有上前和他打招呼,就這麼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後,清風想看看這個世界的宋青書到底能為了周芷若干出點什麼事情來。 

  原著里的宋青書可是武當派第三代弟子佼佼者,宋遠橋之子,綽號玉面孟嘗,有成為第三代掌門的可能。 

  參與六大派遠征光明頂一戰,并力戰明教五行旗,在峨嵋派戰敗之後,受父親宋遠橋指示前去殺死身中幻陰指的楊逍,但被張無忌阻攔。 

  因出於嫉妒而想用武當絕學「綿掌」趁機殺死重傷在身的張無忌,卻被張無忌用乾坤大挪移化解,點穴招式「花開並蒂」更是被直接轉移到自己身上導致倉皇落敗。 

  從此之後宋青書就沒有過上過一天的舒心的日子,此後的宋青書為了情字一關竟方寸大亂。 

  本來是一位前途光明,武功高強的美少年,因迷戀峨嵋派弟子周芷若,妒忌張無忌在光明頂一戰名震天下成為明教教主。 

  宋青書偷窺峨嵋派女寢,被師叔莫聲谷撞破而逃走,被追上后同莫聲谷於石岡比武,因中陳友諒奸計,誤殺師叔莫聲谷,成為武當派叛徒。 

  后受丐幫長老陳友諒唆使,加入丐幫,被逼向武當張三丰下毒,但未真正付諸行動。 

  後來逃離丐幫,投靠峨嵋派掌門周芷若,習得周芷若從刀劍之中取來的武學秘籍《九陰真經》中的九陰白骨爪。 

  在屠獅英雄會上用「九陰白骨爪」連殺丐幫的掌缽龍頭和執法長老二人,后對決師叔俞蓮舟,被俞蓮舟震碎頭骨,獲張無忌施救延命,最後師祖張三丰處死在武當山。 

  在原著中宋青書純純的是個跳樑小丑,三姓家奴一般的人物,做壞人也不能做得完滿,做得酣暢,不值多談。 

  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宋青書是原著中難得的痴情男。 

  宋青書會背叛天下人,就是不會背叛周芷若,宋青書的種種人生旅途,皆由愛而生。 

  可悲的是,周芷若從不愛他,都是宋青書一廂情願,最後甘被淪為別人的「復仇工具」。 

  原著中直到他死,周芷若依舊沒有正眼瞧過宋青書,周芷若從始至終只愛張無忌,她對宋青書只有利用,沒有半分感情,最後被周遺棄,結局只能一聲嘆息。 

  可是這個世界的宋青書不會如此了,因為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清風,武當山上多了一個道童。 

  從此宋青書的成長經歷也開始變得與原著不一樣了。 

  他不再是武當七俠中唯一的子嗣了,俞岱岩有了一個情同父子的徒弟明月,有了一個侄子輩的清風。 

  殷梨亭也如願的娶了紀曉芙,生了一個可愛漂亮的女兒殷雨茜。 

  再後來張翠山殷素素帶著張無忌上了武當山,他的玩伴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 

  他們共同玩耍,共同成長,共同競爭,共同進步。 

  不不在是武當派上唯一的焦點,不再是眾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在武當山上他甚至不是最出眾的那一個。 

  當然依舊有人誇他努力勤奮,但是宋青書知道,論努力勤奮,他比不過明月,一個一天可以把武當長拳練一百遍的傻子,雖然沒有什麼天賦,卻比誰都能吃苦,所以自己如果不努力,比武會輸。 

  當然依舊有人誇他聰明機智,但是宋青書知道,論聰明機智,他比不過清風,一個一天可以把武當山上全部典籍全部都背下來的妖孽,雖然學武不行,但是宋青書知道,在武當山就算得罪張三丰,也不要得罪清風,否則,死的會很慘。 

  當然依舊有人誇他天賦異稟,但是宋青書知道,論天賦這玩意,他比不過張無忌,一個可以將九陽真經練至大成的怪物,這種天賦連張三丰都自愧不如。 

  當然依舊有人誇他伶俐可愛,但是宋青書知道,論伶俐可愛,他比不過殷雨茜,武當山的吉祥物,隨便一個表情就能把張三丰以及武當七俠逗得樂上一整天,誰敢惹哭這位祖宗,武當山超度他家滿門! 

  所以經歷過這些都宋青書,少了一分傲嬌,多了一分傲骨。少了一分自負,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分自戀,多了一分隨和。 

  可能唯一沒有變的就是那一分痴情,對周芷若的痴情。 

  …… 

  好像老天爺也被宋青書的這種痴情感動了一樣,此時的宋青書終於找到了峨眉派的營地,可惜他的好運到此為止了。 

  原來,他在峨眉派的營地里轉了一圈,在清風的暗中幫助下,他的行動沒有引起任何人的主意。 

  但是很可惜宋青書並沒有找到周芷若的所在,在偷聽了峨眉派弟子的言語之後才知道,周芷若和他一樣,留了一份書信,不告而別,潛回大都去了。 

  那還能怎麼辦呢?宋青書又不是這麼容易放棄的人,現在知道了周芷若的去向了,當然也要潛回大都,繼續尋找他的夢中情人。 

  現在的大都雖然剛剛經歷了這麼許多,但是隨著武林人士的撤出,大都城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與熱鬧。 

  只有萬安寺中飄出的陣陣濃煙還在提醒著人們剛剛大都城都經歷過一場什麼樣的血雨腥風。 

  宋青書和跟在他後面的清風十分輕易的就穿過了已經加強戒備的城門,進入了大都城。 

  清風奇道:「周芷若為什麼要回大都呢?難道是為了倚天劍?峨眉掌門的位子就這麼吸引人嗎?就這麼單槍匹馬的來奪劍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