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強勢!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強勢!

  朱由檢將第一件事說完后喝了一口茶,之後就看向此時一臉獃滯的眾人。

  這,這該如何是好?眾人此時心中都是百轉迴腸,很不是滋味。

  說實話,朱由檢今天要做的事情的確給他們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皇上您的動作也太大了吧。

  皇上您決定對全國的吏治問題動手才過去多久啊,您可是直接在全國掀起了軒然大波,現在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地方上的衝突仍然在加劇之時,皇上您再進行如此的大動作合適嗎?

  雖然那些士子對於軍隊的變動並不怎麼在意,可是那些利益受損的世襲軍官們會不會直接動手?他們在面對丟命的情況下就真的不會鋌而走險?

  這恐怕是很有可能啊!

  孫承宗第一個出聲了,對於他來說,他早就看不慣所謂的衛所制了,它的確是倒了該變的時候了,現在既然皇上有決心要變,那就變吧。

  但是…

  「皇上,若是僅對北方諸衛所動手,在朝廷的鎮壓下,北方大概率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沒有軍隊威懾的情況下,南方的衛所恐怕會引起動蕩啊!那些世襲軍官豈會等死?

  在生死之間,他們恐怕真的會動手啊!他們真的鋌而走險,西南的改土歸流恐怕要付之東流了!

  臣認為不如等朝廷計劃詳實以後,再進行動手?」

  「哈哈哈哈!孫大人多慮了!崇禎元年,皇上已經對九邊的數十上百衛所整頓、並取消衛所,甚至還處死了數百個世襲軍官,天下有衛所敢動嗎?沒有,一個都沒有!

  那現在朝廷對北方諸衛所動手時,南方敢動嗎?恐怕也不敢吧!

  即便他們敢,那麼他們手下的軍戶們願意嗎?他們被這些蛀蟲們欺壓了多久?他們恐怕早就對這些人恨之入骨,現在朝廷站出來要為他們做主時,軍戶們會支持那些蛀蟲嗎?

  據臣估計他們恐怕就直接被軍戶們給逮捕送給朝廷,以報此大仇。」,兵部尚書李邦華如此表示!

  作為兵部尚書,同時也和軍隊打交道十數年之久的李邦華對於大明的衛所情況可謂是一清二楚,他們早已經是腐爛不堪,那裡有膽子反對朝廷?

  李邦華根本就不等其他人的回應,他也就是僅僅停了一會兒,以後就又開口了。

  「臣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地方守備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在撤銷衛所后地方上的守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朝廷對於此事一定要重視,不然地方上恐怕會真的不穩。」

  被李邦華反駁的孫承宗有些發愣,捫心自問,李邦華說的有道理嗎?

  他也沒有生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說道:「臣之前考慮不周,請皇上責罰!」

  「無礙,諸位愛卿都是為了我大明建言獻策,我們就是要取長補短,如此方可興我大明!」

  「吾皇聖明!」

  「朕也覺得李愛卿所言甚是有理,不知李愛卿對於此事有何想法?現在不妨說來讓大家聽聽。」

  李邦華也沒有推辭,「皇上,既然現在要取消諸多衛所,但是衛所在我大明實行了兩百五十年之久,其中固然有很多的不堪一用的人,但是也必然有不少軍事人才,臣認為不能將他們忽略,應到將他們用在合適的地方。不然就是大大的浪費,絕對不可取。

  臣認為不如對諸衛所的士兵進行考核,合格的繼續留在軍隊,不合格的就老老實實種田。

  如此一來一省至少能得數千精銳之士,有次數千精銳之士,朝廷再對進行其他的軍隊變動豈不是大大有利。」

  說到這裡,李邦華就停下了,剩下的事情自己還是不要多說為好,還是由皇上自己來說吧。

  朱由檢一副很高興的樣子。「好啊,李愛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此法甚妙!

  ………

  朕意已決,接下來朝廷首先對北方數省進行整頓,給軍戶分發土地,陝西由三邊總督滿桂負責!山西交給尤世祿,北直隸由楊國柱負責,山東交給袁可立,河南交給盧象升!

  他們都已經很有經驗了,將這件事交給他們朕也放心,讓他們各出一萬精銳進入諸省,負責該省衛所的整頓。

  處理吃裡扒外的軍官,收回他們的土地,租給軍戶,篩選有能有為的士兵以及軍官,膽敢反抗者。

  殺無赦!

  另外戶部、工部、刑部、大理寺也會派出人手參與其中,一切都要保證衛所的整頓!

  ………

  朕想,若是沒有了軍戶,地方上的守備也就完全喪失了,這樣不妥。

  若是按照李愛卿的方法,諸省定然會有少澤數千多則過萬的精銳以及相當一部分又能力的軍官,這樣還太少!

  朕意,每省朝廷駐軍兩萬,若是不夠的諸省要補齊,其中五千到一萬人駐紮在諸多縣城、府城,剩餘人駐守在各省的省城。

  具體的各省的軍隊如何管理之事朕希望諸位愛卿能給朕出一個主意。

  不過此時卻也不急,諸位愛卿可以回去仔細思索一番,三日後朕就希望能夠得到諸位的奇思妙想。

  另外,孫愛卿,你作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你自然要居中指揮,務必確保諸省衛所的整頓、取締正常進行,不要耽擱太久。

  整頓就從秋收后開始吧!」

  說完朱由檢就看向了孫承宗,孫承宗的支持對於此事的推行還是相當重要的。

  「皇上聖明!」,李邦華第一個跳出來表示自己對皇帝的支持。

  孫承宗感受到皇上地目光,他此時心中破為糾結,自己究竟該如何?

  在孫承宗的心裡,他並不認為皇上的做法的對的。現在朝廷可謂是多災多難,就連皇上您自己都說了,接下來的十數年我大明將是旱災不斷,整個國家可以說是即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尤其是今年陝西的大旱直接產生了兩百萬的難民。

  朝廷直接為之疲於奔命,幸好朝廷取得了遼東大捷,給大明回了一口血,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幾年之內建奴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那麼現在難道不是大好機會用來休養生息、恢復實力嗎?之前整頓吏治那是沒有辦法,可是現在皇上您怎麼又要做這麼大的動作,就算不會產生大的動蕩,可也要牽扯朝廷極大的精力,如此以來,朝廷該怎麼休養生息?

  那麼現在自己究竟要怎麼辦?

  孫承宗看著朱由檢越來越嚴厲的目光,他心中一顫,說道:「皇上臣願意擔此重擔,一定會全力保證一切順利!」,既然自己改變不了皇帝的打算,那就只能保證這中間不會出什麼差錯吧,這也算是老臣對朝廷盡的最後一份力氣了!

  老臣算是明白了,老臣有些適應不了皇上您了!

  「好,既然如此,那事情就這麼辦吧,朕這就下旨讓滿桂他們派兵,還有哪些對於衛所整頓的很有經驗的人。」

  ……

  當天下午,朱由檢的聖旨就從京城向九邊送去。

  而回到五軍都督府的孫承宗等人心情頗為複雜,尤其是張維賢等人,他們對於衛所的情況還是十分了解的,那裡完全就是一個藏污納垢之所。

  現在若是按照皇上的打算,恐怕天下又不知道要身死多少人了,他們的祖先可都是大明的忠誠,為大明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張維賢突然臉色一正,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急匆匆的走向皇宮,求見朱由檢。

  朱由檢相當疑惑的看著站在他眼前一臉嚴肅的張維賢。

  「皇上,臣突然想起一事,皇上若是直接取消了九級世官制度,就會出現一個大問題,之後立功士兵們該怎麼賞賜?

  若是沒有這些可以傳家的賞賜,恐怕我大明的軍隊戰鬥力會大大下降,恐怕不利於我大明的長治久安!」張維賢很是誠懇。

  朱由檢笑笑,「英國公果然是我大明的擎天之柱,考慮問題的確很是全面。

  朕已經有所想法了,三天後我等商量守衛地方之事時,朕自然會提出來的,到時候還需要英國公你來群策群力。

  愛卿你儘管放心,軍隊的戰鬥力低下可一直朕的心腹之患,朕自然是不會忘記此事的。」

  張維賢長鬆了一口氣,突然跪下道:「皇上,如此便好,臣今日過來是向皇上請罪的。」

  「英國公有何罪?」

  「皇上,臣英國公一脈執掌京營多年,京營卻成了這個樣子,同時臣這一脈還是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現在我大明的衛所淪落的現在這個樣子,我英國公一脈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臣請皇上責罰!」

  朱由檢一愣,這是來投誠了嗎,還是,這才半天不到怎麼就態度大變?京城的勛貴們都知道你的打算了嗎?

  想歸想,絲毫沒有影響朱由檢的動作,他連忙將跪在地上的張維賢給攙扶起來,一臉真誠的說道:「這怎能怪英國公你呢?都是他們自己不爭氣,仰仗著祖先的功勞就胡作非為,難道英國公一人還能看的住這麼多人嗎?

  現在就不必再責怪自己了,只要以後好好為朝廷做事就夠了。」

  張維賢一臉感動,連忙說道:「臣愧對皇上的愛護之心啊!」,說著還哭了起來。

  良久,張維賢才停下了哭泣,他彷彿是下定了決心。

  「皇上,臣希望能夠參與到全國的衛所整頓中!,臣願意為我英國公贖罪。」

  朱由檢一愣,看著跪在地上,低著頭一動不動的張維賢,好傢夥,還有這麼一手呢?

  ………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擊手動載入,不支持閱讀模式!

  禁止轉碼、禁止閱讀模式,下面內容隱藏,請退出閱讀模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