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延安府的奇景(求訂閱)
朱由檢點點頭道,「李愛卿,朕準備將漠南地區劃分為兩個布政使司,西側以河套地區為中心,歸化城為治所,成立河套承宣布政使司。
東側則是以開平、大寧、白城為中心,以開平為治所,成立漠南承宣布政使司。
朕已經決定停止河套地區的移民,今後移民的重點也將轉到大寧附近,同時移民的來源也主要是北直隸一帶,大寧、白城地區預計還將移民百萬人左右。
同時這裡還靠近建奴,需要面對建奴隨時可能出現的威脅。各方面的事情極為龐雜,設立布政使司后需要一個有為的官員來管理這個省。
愛卿你敢作敢為,頗有能力,同時又能嚴格要求自己,朕認為愛卿你是一個人才,朕希望愛卿你能擔任起這個要職,擔負起這個重任,替朕管理好這個新的承宣布政使司。
愛卿覺得如何?」
忍住心中歡呼的李仕亨勉強聽完了朱由檢的這一席話,他跪在地上,真誠說道:「謝皇上厚愛,臣知道這漠南布政使司的重要性,臣自己也有能力去完成陛下的重託。」
「好,過不了多久朝廷的命令就會到來,愛卿你就是漠南左承宣布政使,漠南不比他處,愛卿還是需小心謹慎,一切都要慎之又慎。」
………
處理完此事後,朱由檢在山西的重任基本上已經完成,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檢就再次離開了大同,繼續南下,目標太原府。
對朱由檢而言,這次既然出來了,那就要多看看,去山西省治所太原城看看也是頗為不錯的。
一路上朱由檢驚奇的發現,山西的百姓似乎過的還勉強算的可以,也沒有什麼流民之類的,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的百姓也大多都是面色不佳。這樣的結果還是讓朱由檢的心情有些沉重,大明的百姓生活仍然艱難啊。
朱由檢也進入過幾個村莊去實地查探百姓們的生活,他發現深入山西內地后,百姓的生活還不如大同,甚至不如到漠南的移民。
眾人越來越靠南,不僅是朱由檢就連周應秋、劉宗周兩人的臉色也不由得沉重了起來。
從一個村莊出來,望著前方那破敗的村莊,朱由檢心中一嘆,這一切還是任重而道遠了。
坐在南下的馬車中,朱由檢有時就在想,還不如直接土地改革算了,一了百了,既省事還一勞永逸。
可惜啊,自己卻是大明最大的地主,這種事沒法做。
朱由檢也問過這裡生活艱難的百姓,為何不去北方的河套,答案也很簡單,最主要的還是故土難離!
甚至有的人直言不諱的說道那裡不太安全,萬一那一天蒙古韃子打回來怎麼辦?
整個隊伍都因為朱由檢的心情不佳而變得煩悶起來。
經過三日的急行軍,大軍終於靠近了太原城。
當天晚上,太原布政司衙門,朱由檢召見山西一眾高階官員,聽取了眾人對於山西各項政策的彙報。
大部分都是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的,主要的還是兩點,山西兩年中離開山西布政司移民漠南的百姓多達八十萬人,這個規模很大了,有山西官員提出山西人力大量流失希望能夠禁止百姓離開。
可惜朱由檢不置可否,拒絕了這不少官員的情願,現在山西百姓的生活都成什麼樣子了,只有離開這裡才能走好日子可以過。
第二點就是藉助於崇禎元年山西的大旱,山西省以工代賑,動用了超過五十萬的流民,修築了大量的水泥官道,同時也按照朝廷的要求將官道分為不同的級別。
現在一年半的時間過去,山西一共修築了長度超過兩千里的水泥官道。目前已經做到了府城與省城皆有水泥大道。
對於這一點朱由檢很是滿意,這樣的進度已經是非常快了,整個大明恐怕只有陝西還能夠和山西強一點,其他的地方進度就太慢了,天之腳下的北直隸也比不過。
老老實實的聽完山西官員的彙報,朱由檢接見了太原錦衣衛千戶所千戶耿雲漢,此人倒是沒有辜負朱由檢的期望,將他在山西一年時間中錦衣衛的所有收穫抖落的極其乾淨。
聽完山西某些官員的惡行,朱由檢倒是沒有生氣,果然啊,腐敗是打不完的,上一次全國官員大計結束才一年時間,那一次倒了多少官員?現在怎麼又成了這個樣子?
朱由檢從這些人中剔除了一大部分能做實事的人,剩下的人就交給錦衣衛和山西官員按照大明律處理便是。
處理完這些事情,朱由檢就住到了山西晉王府,準備好好的和現在這位晉王朱求桂嘮嘮嗑,這位朱求桂和大明的眾多親王一樣,在封地里老老實實的,非常低調,日常也就是搞一些銀子、土地之類的。
據稅部所奏,之前對大明親王的徵稅中,這位晉王交的稅也算得上是大明一眾親王的中上了,對朱由檢來說這又是一個好的考察對象。
當天晚上朱由檢還和朱求桂舉辦了家宴,一片其樂融融之相。
第二天朱由檢召集這晉王府的錦衣衛、王府長史等人詳細的了解了一番現在的這位晉王,結果還挺好,這位晉王倒是頗為不錯,此人對於王府中事基本就是不關心,就是一年半前突然有了畫畫的愛好。
和朱求桂相處一段時間后,朱由檢發現這位晉王並不是對王府事漠不關心,僅僅是聰明的表現罷了,尤其是在秦王之事發生后。或許這種情況是這位晉王刻意表現給朕的。
這位晉王是有大智慧的人啊。
不過人家願意喜歡畫畫,那朕還能不讓人家喜歡嗎?你隨意!
在太原城停留一天後,朱由檢再次出發了,這一次他要去陝西,先去延安府,之後就一路向南,到西安城。
朱由檢離開太原城后,晉王府書房中朱求桂長鬆了一口氣,到現在他終於確定了,這位皇上對於宗親還沒有那麼的絕情。
但是這位皇上也是絕對的心狠手辣,他在心中默默的下定決心,以後當今皇上讓本王做什麼,本王就做什麼,緊緊跟著皇上的腳步。
而太原城內卻並不平靜,錦衣衛千戶耿雲漢將他搜集到的證據交給了山西左右布政使、左右按察使、指揮使,在這個時間,這些人自然明白這究竟是誰的意思,沒有人敢怠慢。
眾人皆是雷厲風行,當朱由檢來到黃河的渡口時,抓捕行動已經開始。
站在黃河的渡船上,望著腳下奔騰不息的黃河,朱由檢原本鬱悶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希望陝西的情況能好一點兒,朕這兩年可是在這裡投入了多少東西,可千萬不要讓朕失望啊。
剛踏入延安府地界,眾人就敏銳的感覺到不對勁,這裡有些過於冷清了吧,要知道這僅僅是一河之隔離罷了,怎麼變化這麼大?
一連經過兩座縣城,皆是有這種感受,不僅僅是鄉村,縣城中差不多也是這樣。
這不說是和北直隸相比了,甚至還要比山西差上不少,人都去哪裡了?
這裡可是陝西,自古以來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明末就更不用說了,不然的話,那李自成等人怎麼可能從陝西起勢,這裡的眾多人口給他們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就算是移民了,也不至於有這麼大的效果吧,那就太誇張了。
朱由檢等人也不著急趕路了,開始在路途上仔細觀察著,這裡雖然是人少了很多,但是土地上大多數都種植著玉米或紅薯,拋荒的也不是沒有,大約有三成左右,拋荒的土地上皆是長著青草,有時還能看到零零散散的樹苗。
朱由檢派出去很多人去探查這裡的情況,兩天後,在延安府城外三十里處,朱由檢以及周應秋等人在獲得大量信息的情況下粗略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延安或者是說整個陝北的土地還是頗為貧瘠的,糧食的產量非常低,一年辛辛苦苦下來甚至是很難吃飽,但是偏偏這裡的百姓數量還真的不少,於是這裡的百姓生活頗為艱難。
因此當朝廷收復河套的消息傳過來時就有膽大的百姓偷偷向河套地區跑,跟何況之後朝廷竟然鼓勵百姓們去河套,還給利息極低的貸款,朝廷還分地種,地租僅僅兩成。
這裡畢竟距離河套太近了,他們都清楚河套的土地情況究竟如何。
於是這裡得到百姓幾乎都瘋了,大家都是拖家帶口的前往河套。有的甚至一整個村子都走了,原本諾大的村中可能僅僅一兩個月以後就只剩下了村中的一家或兩家地主。
百姓們的土地大部分被朝廷低價買下,而後又租給還願意留在延安卻又沒有地的百姓去種。
大量的百姓離開后,那些地主們真的傻眼了,沒有人了,自然也就沒有人再願意做他們的佃戶了,留下的百姓中除了自耕農都給朝廷種地了,朝廷只要兩成地租。
沒有了佃戶,地主家中的數百上千畝土地自然也沒有人種,你總不能讓地主自己去種吧。
沒人種也不能讓它們荒啊,要知道土地一旦荒蕪幾年,之後幾乎就是一塊兒生地了,再開墾難度極大。
沒有辦法的地主們只能去降低田租,然而他們以前是什麼樣子這裡的百姓們可是清清楚楚,完全可以說是惡貫滿盈,以前是被逼無奈,為了生存只能種他們的地,忍受著六成乃至於七成的地租。
現在即便是地主們只收一成租,仍然沒有人願意種他們的地。
於是地主們是真的哭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將土地賣給朝廷,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延安府的土地就是白菜價,完全是沒人要,朝廷給的價格自然是按照市場價,自然不會欺負他們的。
地主們雖然不願意看到自家祖輩辛辛苦苦掙到的土地就這樣被賤賣掉,但是心中再不願意又能如何,只能心如刀割的將自家的土地買掉,以前十兩紋銀左右的一畝上等田地,現在僅僅是一兩銀子。
這還是上等田,中等僅僅是五百文一畝,至於那些下等田,延安府的百姓已經完全看不上了,你就算是白送很多人都看不上了。
這樣的價格百姓們完全承受的起,一部分地主的土地被一些百姓購買,延安府出現了大量的自耕農。
失去土地的地主們一部分離開了這裡,帶上他們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財富,踏上了南下的路,他們去南邊的西安附近買田地重新當上地主。
還有一部分眼光敏銳的地主趁著在陝西修建的四通八達的水泥大道踏上了經商之路。
發生了這樣巨大的變化,這個時候的人是難以理解的,他們真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發生。
當外人初入延安府時,會感到極大的不適應。這裡和其他的地方真的有極大的差距。
而且不僅僅是這裡,陝北的延安府、慶陽府、榆林府、寧夏府。
朱由檢還感受到的是他進入延安府後就發現,這裡的水泥路修建的四通八達,它甚至通到了延安府的這十六座縣城,這絕對算得上是大明第一了。
在明白了這裡發生的一切時,朱由檢心中頗為高興,陝北這四府之地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僅僅是對這裡進行了移民,竟然能夠讓這裡的眾多地主們主動撤退。
這甚至可以隨哦是革命性的變革,這樣的結果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得知這一切的劉宗周就不太高興了,他向朱由檢上書道:「皇上,現在這延安府中的士紳都已經過來了,這樣的情況恐怕不是一個好結果。
士紳的離開必然會讓這延安府文教不興,豈不是沒有了聖人的教誨,臣認為應當禁止士紳離開延安府。」
此話一出朱由檢那是目瞪口呆,還能這樣操作?原本他見劉宗周開口,就已經做好了劉宗周為這些士紳求情,說自己這個皇帝苛待士紳的準備。沒想到啊,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會這麼想,這也太狠了吧。
「劉愛卿多慮了,即便是沒有士紳,朕也有辦法在延安府興文教。
再說了,士紳們自己願意離開,朕難道還要攔住他們,此不是聖君所為。
此時就不用再提了。咱們還是儘快去延安府城吧,聽聽這延安知府的彙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