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五百二十三章 想都別想(求訂閱)

第五百二十三章 想都別想(求訂閱)

  還是在武英殿中,大明的皇帝和朝中重臣皆在此,所有人的臉色都頗為古怪,大家都有些驚詫、無語。

  建奴現在這是要求和,好傢夥,當真是時代變了啊!

  尤其是曾經在遼東待了數年之久,花費數百萬兩白銀修築寧錦防線的孫承宗心中那叫一個感慨萬千。

  當初建奴的軍威將大明逼到了什麼樣子他孫傳庭還歷歷在目,一刻都不敢忘,你們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我大明會和你們這些仇人和談,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萬萬沒想到啊,這才幾年,建奴啊,建奴,你也會有今天這樣的清醒,你們最好要記住,你們最終的命運只能是滅亡。

  「皇上,此次建奴所謂的求和定然是因為孫將軍在黑龍江取得大勝,這就說明我大明在黑龍江那裡的行動是無比正確的,打到了建奴的痛處,他們害怕了,他們畏懼了。

  皇上,臣認為我大明應該堅定的向黑龍江地區移民,甚至要將它定為大明的國策!」,周應秋反應最快,第一個站出來。

  其他人紛紛贊成,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這件事先放一邊。

  不知諸位愛卿絕對建奴求和的事情有什麼意見?我大明是談還是不談?」

  聽得此話,眾人立刻行動起來,紛紛跪倒在地,「皇上,建奴乃大明的叛徒,大明上百名官員被建奴所殺,超過一百萬大明子民被建奴任意屠戮,遼東千里沃野之地被建奴所搶戰!

  我大明和建奴的大仇不共戴天。

  皇上,我大明絕對不能和建奴和談,我大明和建奴之間的大戰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戰爭,這場戰爭直到建奴徹底覆亡、女真人全部授首才有可能消失。

  我們不僅僅要拒絕他們的和談,還要加緊對建奴的封鎖,遼東的軍隊要不斷的侵擾建奴,要在黑龍江不斷移民,建立新的龐大的軍隊。

  直到建奴徹底覆滅,我們雙方不死不休!

  所有人的態度異常堅決,似乎一點兒商量的語氣都沒有。

  朱由檢心中也不由得點頭,這些人相當不錯,沒有那些所謂的投降派。

  「好,那此事就這麼定了,以內閣的名義給袁可立去信,讓他回復建奴使者,讓他們從哪裡家就往哪裡去吧,我大明不接受他們的求和!」

  「皇上聖明!」

  ………………

  遼東,收到明國回復的楊古利面色沉重,明國竟然不願意和談,竟然連見見他這個大金的使者都不願意見,他們的態度怎會如此堅決?

  這有些不合常理啊,一百多年前明國不是還有那什麼「叫門皇帝」嗎?那可不就是一點兒骨氣都沒嗎?

  現在怎麼連和我們見見面怎麼都不見了,至少大家可以談談條件啊,現在你們這樣做讓我很尷尬啊!

  不管楊古利心中怎麼想,他最終只能老老實實再次帶著大量貴重的貨物回瀋陽,向皇太極等人請罪。

  收到消息的皇太極代善等人也是無奈,現在既然和談不成,只能勒緊褲腰帶去抵抗明軍的侵擾了。

  這時他們發現明軍基本上都從遼陽一帶退了,看來這些明軍的首要目的還是為了分擔東北那些明軍的壓力,如此來說他們暫時的壓力也就沒有了。

  頓時他們又興奮起來,既然你們不願意談,那就不談了,好像是我大金求著你們似的。

  ………………

  也就在這個時候,莽古爾泰乘坐第二批船隻被押送到了京城。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酵,京城大部分人都知道大明在比遼東更遠的北方打了勝仗,斬首近萬的建奴韃子。

  於是在莽古爾泰做在囚車上被押送到京城時,他是徹徹底底享受了一把被數十萬人圍觀,被數十萬人充滿殺意的目光盯著。

  這樣的感覺讓一向膽子大的莽古爾泰都有些心驚膽顫的。

  而在圍觀大明京城百姓眼中,這一次被從遙遠北方抓回來的建奴所謂貝勒,似乎有些不堪,邸報上不是說這人是建奴的四大掌權者之一嗎?不是說此人手上有著眾多大明將士、百姓的獻血嗎?

  他現在看起來有點兒寒顫啊,人怎麼跟皮包骨頭似的,還有這人的雙腿怎麼還在那裡抖啊,這樣的人竟然手上有這麼多大明百姓的人命?很多人都有些不太相信。

  但這也不能妨礙他們向這建奴頭子扔爛菜葉子。

  莽古爾泰之前還是很壯的,但是這人從庫頁島到天津,他可是做了半個多月的海船,他莽古爾泰什麼時候做過船?而且還是海船。

  這一路上莽古爾泰那完全就是上吐下瀉的,飯也吃不下。一路上隨行的大明士兵都懷疑此人會不會直接死在船上,最後被餵魚?

  幸好最後一切順利,平安抵達天津。

  當抵達天津時,這位大金貝勒已經不像人了。

  於是也就有了大明百姓看到的樣子,這時的莽古爾泰根本就動都不想動,就這樣無動於衷的承受著從天而降的爛菜葉子,彷彿一切都已經無欲無求了。

  莽古爾泰直接被朱由檢下旨關押在詔獄中,倒也沒有直接處理掉此人。

  之後,這位莽古爾泰在詔獄中身體漸漸得到恢復。

  ………………

  而大明朝野在最初的興奮之後,就完全投入到賑災之中,今年不僅僅是北方大旱,南方的福建浙江一帶又出現了颱風,大雨幾乎成災,若是也不小。

  朝廷只能再次調撥銀兩去賑災,幸好南方就近也還有大員島作為的移民目的地,此地之前就已經有百萬人口,隨著人口的增加,大員開墾出來的土地更多,能夠養活的人口也就更多。

  於是由朱由檢拍板,朝廷將再次從人口眾多且頗為貧困的閩地向大員移民災民三十萬百姓。

  在朝中幾乎所有官員的一致努力下,北方數省之地的災民終於得到了初步安置,在朝廷拿出了巨量的錢糧物資之後,各地的賑災工作都進行的是有井有條。

  大量的災民被組織起來修繕道路、城池,開墾荒地、修建各種水利設施。

  同樣有大量的災民被朝廷組織起來向西北向東北移民。

  等到前往東北黑龍江一帶的大海冰封時,大明朝廷一共組織大規模的移民船隊移民三次之多,每一次的移民船隊都是極其巨大的。

  大大小小的船隻數量多達兩千艘,每次運送的災民數量都多達十五萬人,僅僅崇禎三年,朝廷就向黑龍江一帶運送了三十萬大明百姓。

  如此數量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當然為了達到這個成績,朝廷也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糧食,大規模移民的時間是在秋冬時節,他們過冬所需要的糧食都只能由朝廷提供。

  為此朝廷向黑龍江一帶運送了多達一百萬石的紅薯干之類的糧食,再加上庫頁島上七十餘萬百姓這兩年的糧食積累,足夠這些人堅持這個冬天了。

  同時朝廷還從陝西、山西、河南移民二十萬到蘭州以西的甘肅地區,還有十五萬到青海地區,三十萬到大員地區。

  當到了崇禎三年年底時,看著他們所取得這樣的成績,所有官員都感慨萬千,這一年對大明來說的確是極為不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