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孝是仁的基礎
一家人坐在一起,舅舅說,林子的弟弟離結了這麼多年,現又結婚了,離了婚就不是林子弟弟的老婆了,小雪也有她的自由,這事不能干涉。
親戚們也覺得舅舅說得很有道理,你離了婚,你就無權干涉小雪她要嫁給誰,雖然林子是哥哥,怎麼就不可以呢。
再說,林子娶回前弟弟媳婦,也是好事情,對於你孫子來說,就是叔伯,總比小雪找一個外結婚,喊一個外人叫爸爸要好,不管怎麼說,他是有血緣關係的。
母親聽大家都很贊成,說得也很理,母親沒有再堅持了,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可心裡一個疙瘩解除了。
母親疙瘩解除了,林子心裡好過多了,他不願意娶了一個老婆掉了一娘,沒有娘那有他呢,養兒防老不能變為一句空話,養兒防老並不是只是在物質上,精神上也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插一句: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孝」又是「仁」的基礎,於是「孝」便提到很高很重要的地位上來了。
「孝」通常是和「順」相關聯的,於是有了「孝順」一詞。小時候,聽父母說得最多,就是「聽話」,於是,知道了好孩子的定義。二十歲前,做的事情全部是有關父母的好孩子的事情。
二十歲以後,在漸變。
首先,思想意識上開始做壞孩子的白日夢:別人對我使壞時,我會想到回擊,哪怕是偷偷地報復;沒能說服自己或者沒有膽量在現實中也同樣使壞時,就會在思想上把使壞的過程溜一圈,享受享受它在意念中帶來的快感。
得承認,使壞確實是能給人帶來快感的,這是成為一個壞人的開始。
其次,行動上開始不聽父母的安排,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學業和生活。為了避免衝突,盡量減少回家的次數和時間,而去享受獨處的安逸和自在。
大學畢業后,更是違背了「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背著行囊去了西南邊陲,一走就是十年。回來后,每天仍是自顧自地忙著自己的小家和事情,並沒有和父母的大家融在一起……我想我已經完全背離了中國文化的傳統理念,儘管我的專業就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
傳統里,中國的父母一般都會對孩子強調「孝順」,也寄希望於孩子長大后對他們的「孝敬」。
如果說「孝順」是在思想言行上對父母的順從,那麼「孝敬」就有恭敬供奉的意味了,是對父母養育之恩在物質層面上的精神報答;而且,整個中國社會都是以子女是否孝順孝敬來作為評判個人好壞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帶給子女的是責任是義務,也是負擔是包袱。這樣的觀念下,父母對子女的專業、職業以致兒媳、女婿的選擇都有決定權;因為,子女未來的收入是父母的一部分,也即子女的一部分就是父母的產權,是父母對未來依靠的投資。
在這裡,生兒育女,變相地成為了一種利益訴求,是一種父母養老避險的工具;而不是因為父母自己熱愛生命、熱愛孩子才要懷子育女。於是,子女在出生前就毫無選擇地被動地被父母賦予了眾多的責任,出生后更是擔當了諸多的不願意……這樣的從出生到成長都是被動而為的行為,對後代公平嗎?
所以,「養兒防老」的行為很難說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更難說是一種道德的行為。
但是,孩子長大后,是不是就不應該關照父母呢?那也不是!子女對父母的關照甚至撫養應該是自己的自由選擇,是出於一種自覺自愿的情感需要,而不是一種無選擇權的責任和義務,也不是一種對父母要求被孝順孝敬的被動回應。中國傳統所強調的孝順孝敬是一種強加的責任和義務,它的存在淹沒了子女的自由選擇權;這種強制是父母自私的利益驅動所導致的。
如果父母是出於喜歡孩子、熱愛孩子而把子女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那就必須為這種愛的選擇付出代價,對子女的養育負有完全的責任,並使他們享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人生,大之後成為他們自己!
其實,林子的母親不是不喜這個小雪,只是有些感覺不妥,現大家都認同,她自然滿意,她不是從內心裡反對林子與小雪結婚,她很清楚,這樣以來自己的孫子,還是自己的孫子,可以說她心裡明鏡一樣。
林子母親心裡是巴不得這樣做,只是一時面子磨不開,這回有親友都說這是好事,她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等親友們吃完飯離開了以後,林子母親對林子說:「你們真心相愛,為娘的沒有意見,不能像你弟弟樣,人搞得不樣,鬼不像鬼,你別看他回來好像比你還風光,可你弟弟的情況,我是知道的。」
「媽,你從來沒有對我提起過。」
「唉,都是小時候太慣了他,現在孩子都那麼大了,說他也沒有用了。」
林子還是從舅舅口中聽到弟弟現過得很不好,他聰明,就是在愛情上,準確的講就是婚姻上,翻來複去,一個家庭窮第一是疾病,第二就是婚姻問題,大多數都是自己作的。
「回頭我打電話說說。」
「算了,我不知說過多少,他說你就別操心了,他能行。你一說,他就是這句話對著我。算了,算了,隨他去吧,為娘老了,就是不老一個近四十歲的人,你怎麼說他。」
「娘要我怎麼幫他?」
「幫了不了他,他在外這麼多年,就是你將他弄到廠里來,他不會來的,就是你硬將他拽回來,那還不是強按牛頭喝水有什麼用。」
「那怎麼辦?」
「讓他受受罪,也許會好些,不管他了。你的事情,現到了那一步。」
「現就是只與小雪父母見個面,沒有別的事了。」
「要登記,領結婚證,這是大事。」
「知道。」林子其實已經領過了結婚證,但這話他不能今天說。
「這個老婆,你要好好對人家,小雪在我們家這麼年,還是不錯的,說一個就是一個,別今天結,明天離的。」
「我不會的。」
「對,你不會。」母親將林子當他弟弟了,林子畢竟是一廠之主,他哪能胡來呢。
林子晚上也喝了酒,就沒有回廠了,也就在家裡過夜了。
次日,沒有打招呼,一大早就準備回廠,他沒有想到母親比他還要起得早,下了一面雞蛋面,熱氣騰騰端上了桌。
「媽,你起這麼早。」
「你不說了嗎,你一早去廠嗎?工作重要。」
林子看到母親下好在桌上的麵條,心裡一股曖流湧上心頭,頓時眼裡流出淚,小時候的事,又一幕幕在腦海里浮現。
心裡想到,有母親真好。他應該給母親做點什麼,家裡現在什麼也不缺,對了,就是有時間要常回來看看,同母聊聊,就是不說話坐在一起,心裡也是安的。
林子吃完麵條,母親將茶杯送到林子手上,林子上了車,車子走了好遠,林子在反光鏡里看到母親還站在門口,向他這邊望。
母親好像兒子要出遠門似的,其實,林子的廠與家裡只有十公里,車子十分鐘都不要的距離。
林子想母親老了,他以前是一個月回來一趟,這次回來后,他深深感到陪母親的時間太少了,他要一周回來一趟,他想這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
只有母親才有家,母親在那裡,家就在那裡,好像有母親,他就有了靠山,有了母親,他就有了力量,有了母親,他就有了根!
他記得,一次,父親不在家,他生病了,母親背著他走十幾里的山路,那是還沒有現在的寬闊公路,走到一山彎邊,她的腳一軟,滑了下去,可他沒有從她的背上摔下來,母親伏下了身子,整個身子在水田裡,他還在母親的背,母親爬起來,不顧手上腳上有泥,衣服濕透,背起他又繼續走。
到了衛生所,給他看了病,他退了燒后,母親露出笑容。
林子當時有十歲了,衛生所的人都很驚訝,小小身板怎能將十歲的孩子背著走十多里的山路,人們都不可思議,這是什麼的精神在支撐著這位母親的力量。
林子對這件事記憶猶新,如果那次不是母親,他定會燒成肺炎,在那個年裡缺醫少葯,得了肺炎,我的小命也許就不復存在了。
林子想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人,她不僅生他養他,而且用生命保護著他,現母親老了,正是要他關照的時候,不僅是在物質上,還要在精神上,還要常陪陪她,這一切都很重要。
想一想,連一母親都照顧不好,他這個人能對親友好嗎?一個人對家庭不負責,他這個人對社會有負責心嗎?
但凡對自己的父母好的,對家庭負責的人,他便是不個有愛心的人。林子想到這裡,這時車子也到了廠里,他下了車,他大步流星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開始了,他這一天緊張而有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