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滅明> 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

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

  新元初一,群臣都要隨著皇上祭拜先祖,今年也不列外,群臣起個大早,都在大殿外等候,沒想到朱由檢匆匆趕來的時候,卻是告訴群臣,今年祭祖,並不去太廟,為了表達他對列祖列宗的誠心實意,他要親自去昌平的皇陵祭拜。


  群臣頓時傻眼了,但昨日傳來訊息,李自成在西安稱帝,知道皇上心情不好,誰也不敢出言反對。


  在王承恩的提醒下,群臣才想起要預備車馬,皇陵距離京師,可有百里之遙。


  武將們都是乘車而來,但文臣多半坐轎上朝,還得回去更換馬車,朱由檢板著臉,只給了他們半個時辰時間。


  辰時整,朱由檢親率文武大臣出了城北的安定門,沿著寬闊的官道,奔皇陵而去,雖然都有馬車,但人數太多,官道上十分擁擠,駿馬根本無法全力行駛,直到午後,差不多未時,方才抵達天壽山腳。


  朱由檢下了御車,沒有任何停頓,便直奔長陵。


  朝中重臣都是上了年紀,比不得朱由檢正當壯年,一個個怨聲載道,可惜,他們只能用最小的聲音一輪,甚至只是一個眼神,誰也不敢大聲表現出來。


  他們在馬車中就補充了食物、清水,下了馬車之後,雖然腰酸背痛,卻也只能隨著朱由檢的步伐。


  長陵是首陵,乃是永樂帝與徐皇后合葬的陵墓,天壽山成為皇陵區,正是從永樂帝的長陵開始的,十二陵環繞在天壽山東、西、北三面的山谷盆地中。


  進入大紅門,朱由檢神情蕭瑟,連跟在身邊的王承恩都不敢喘氣,首輔陳演緊隨身後,其餘閣臣、六部尚書都不敢怠慢,品級低的官員,此時才剛剛抵達天壽山。


  入了小紅門,迎面便是祾恩門,朱由檢稍稍遲疑片刻,方才穿過左側的小門,而文武官員是不能與皇帝同行,他們只能從右側的小門內擁擠著過去。


  進入祾恩殿之前,朱由檢在左側的香爐中上了香,對空拜了三拜,嘴唇翕動著。


  他先是看了眼左側的龍山,隨後又看了右側的虎山,心中默默念叨著:左青龍,右白虎,加上永樂大帝,保佑大明江山萬世流長……


  朱由檢自己都不相信,哪個朝代可以萬世流長,或許大明最終會被新的朝代所代替,但這樣的事情,無論如何不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嫣兒都說了,自己可是勤於政事的好皇帝……


  王承恩順著朱由檢的目光,也是向兩側看了眼,心中不覺一驚,左邊的龍山,實在是一條蜿蜒之龍,而右邊的虎山,活脫脫一隻微閉雙目正在打盹的白虎!


  卧龍、伏虎!

  皇陵的風水真是太好了,這樣的大明,還會迎來流寇的危機嗎?


  雖然在宮中地位尊貴,王承恩還是第一次來到皇陵,心中的震顫,簡直超過昨日來自陝西的訊息。


  群臣在右側的香爐上了香,但人數太多,只有前面的高官才有機會上香,跟在後面的官員們,因為要追趕朱由檢的步伐,直接無視張開大口的香爐。


  王承恩攙扶著朱由檢,走過十八級台階,便是巍峨的祾恩殿,紅色的底牆,明黃色的琉璃瓦,從大殿門口,便能看到金絲楠木圓柱。


  這種金絲楠木是雲貴特產,每顆楠木都是兩人合抱,樹齡都在千年以上,這樣的楠木,一共有六十顆,據說建造大殿的時候,永樂帝唯恐被「釘死」,不允許使用一顆釘子,全部依靠楠木之間的榫節之間自然連接而成。


  大殿正中間,是永樂帝的銅像,栩栩如生,一塵不染,還是生前威武的樣子。


  朱由檢甩開王承恩的手,趴在銅像前恭恭敬敬叩了三個響頭,也不等後面的群臣,先自起身後,卻是用陰戾的目光瞪著銅像:當年如果不是永樂帝立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規矩,或許遷都南京的事,比現在要容易的多!


  難道君王非得死在社稷嗎?

  他的內心不住地顫抖,為免朝臣們看出來,一把搭起王承恩的手,繞過永樂帝的銅像,從後門而出。


  祾恩殿的後面,照例有銅爐、石爐,但這裡是不允許進香的,朱由檢並沒有停留,而是直接進入方城、明樓。


  這是一種二層的結構,底層的方城是石城,天門內供奉著永樂帝大紅色的牌位,從上而下是九個大字:大明 成祖文皇帝之墓!

  上層的明樓是一座紅牆黃瓦小樓,典型的單檐歇山頂,檐角飛起上翹,凜然有升空之勢。


  朱由檢照例拜了永樂帝靈位,口中念念有詞,如同道家捉鬼,遲滯片刻,轉至靈位之後,沿著樓梯登樓,從二平台轉角后,終於登上明樓。


  明樓北面的寶鼎山中,便是永樂帝與徐皇后的靈柩,可能是永樂帝不希望別人打擾,明樓的地基與寶鼎山之間,隔著一道寬闊的淺溝,普通人根本無法直接邁過。


  朱由檢立在明樓上,面對修理得整整齊齊的寶鼎山,靈柩就在側前方,目光所及,能看到一角。


  朱由檢的臉上,莊嚴肅穆,誰也不知道他的心中在想著什麼,他沒有用雲梯攀過寶鼎山,甚至沒有三跪九叩,只是遠遠地向靈柩行了注目禮。


  明樓上的地階太小,只有幾名重臣隨在朱由檢的身邊,群臣只能站在台階上,一直延續至天門之內。


  朱由檢停滯片刻,便在王承恩的攙扶下沿著台階原路返回,官員們們遠遠跟在身後。


  出了洪門,天色還早,朱由檢又祭拜了獻陵和景陵,方在龍山腳下扎了營,官員們不敢擅自回城,只能以朱由檢的營帳為中心,遠遠地四面紮營,將朱由檢的大帳包圍在中心。


  十二陵祭拜完畢,已經是初二的午後了,回到京師,已經是下半夜,年齡大的官員,早已渾身散了架,入城之後,急急拜別朱由檢回府,找丫鬟婢女按摩去了。


  朱由檢回到乾清宮,先是讓王承恩明日傳李明睿覲見,隨即讓宮女們服侍著泡了熱水浴,這兩日祭祀皇陵,他實在太疲勞了,連衣服都沒穿,直接躺倒在龍床上呼呼大睡,連張嫣都沒有想起。


  一夜好睡,連夢都沒有。


  翌日醒來,已經是已時了,隨侍小太監張殷見朱由檢起身,忙過來稟報:「皇上,李明睿在宮外等候!」


  朱由檢點點頭,他這兩日的辛苦,還需要李明睿配合,沒有李明睿的配合,這兩日可是白辛苦了,而且,大明眼下的局勢實在難解。


  他讓張殷先將李明睿帶入廳堂奉茶,自己在宮女的服侍梳洗完畢,又吃了兩塊甜點,方才在東暖閣召見李明睿。


  「微臣李明睿叩見皇上!」李明睿不知道朱由檢為何在正月初三召見,心中忐忑不安。


  「李愛卿快快平身!」朱由檢雖然沒有離開座椅,卻是和顏悅色,又給李明睿賜了座。


  李明睿有些受寵若驚,最近這幾年,國內外總是傳來各種變故,朱由檢一直心情不好,重臣被罷、被殺無數,像今日這般溫和,實在是少見。


  難道是因為新元的緣故?


  不過,皇上今日心情不錯,召見自己,應該不是什麼壞事,他向朱由檢拱拱手,等著朱由檢發問。


  朱由檢的臉上,竟然掛著淡淡的笑意,「李愛卿,流賊李自成逐漸坐大,去年年底,竟然在西安稱帝,公然對抗朝廷,李愛卿對當前的局勢,有什麼具體的看法?」


  李明睿心中一驚,這麼嚴肅的問題,皇上竟然單獨召見自己?自己既非閣臣,又非六部尚書,不過是小小的六品官,詹事府的左中允!


  他抬起頭,用眼角的餘光掃了朱由檢一眼,發現朱由檢的臉上,不僅有笑意,更是有著莫名的期待。


  李明睿快速思索自己的言行,驀地心中一動,難道……


  他並不明白皇上的心意,便試探著道:「回皇上,前幾任督師平賊不利,致使流賊坐大……」說道這兒,故意停頓了一會,以觀察朱由檢的反應。


  朱由檢輕輕擺擺手,笑道:「過去的就不用說了,李愛卿還是說說,朝廷現在要怎麼辦吧!」


  李明睿雖然還是不太確定,心中已是有七八成把握,遂一咬牙道:「皇上,天命軍兵鋒正盛,朝廷可以仿照大宋舊例……遷都南京,避其鋒芒,以待局勢有變……」


  「遷都南京?」朱由檢裝模作樣,好似突然發現了新大陸,一時不及反應,思索良久,道:「朕亦有此意,但朝堂諸臣不從,奈何?」


  李明睿忙道:「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頓了一頓,又道:「既然皇上心意已決,當儘快決斷,勿被朝臣所誤!」


  朱由檢躊躇不覺,自己這樣放棄京師和皇陵,別說今日之朝臣,身後也一定挨罵,如果由大臣們們在朝會上先提,自己假裝不同意,大臣們一再勸遷,自己被迫同意南遷,這樣的決策過程才算完美。


  這個李明睿畢竟是六品小官,人微言輕,他的話不足以震懾朝堂,朱由檢決定摸一摸大臣們的底細,「李愛卿所言,對時局來說,乃是金玉良言,卿可斟酌言辭,來日上疏至朝廷!」


  李明睿得到朱由檢的肯定,心中大喜,忙拱手道:「臣遵旨,臣這就告辭回去,斟酌言辭!」


  什麼叫遵旨?朱由檢心中不悅,臉也是拉下來,冷冷地道:「愛卿回去,自當斟酌用語,勿使他人得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