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183章 長安亂(一)

第183章 長安亂(一)

  李彥正打算出去轉轉,整天憋在後院,他也很煩悶。根據快馬傳回的消息,家裡人已經出了長安地界。一路上有陳坤的二十幾人,精簡后還有三十人的李家護衛隊,共計五十人。基本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特別是陳坤的二十人,基本都是高手。


  儘管這樣,彩蝶還是不放心,雖然秘密的提前把很多重要的東西和錢財運走,可李家太大了,還是整整三十多輛馬車,還是可以裝載很多貨物的四輪馬車。大部分是李錦兒的研究物品和一些簡單的設備工具。


  雖然李彥不在了,可看到女兒消瘦的臉頰,傷心的表情,楊氏不忍拒絕,所以把能帶上的東西都裝上車。已經研究上癮的姚琮堅決不離開,也就跟著一起去房州。


  如此的車隊,彩蝶怎麼能放心,出錢花重金請了長安和洛陽了兩大鏢行,不下百位鏢師。李家的人倒是沒有多少。


  李彥讓陳坤告訴彩蝶,他一直懷疑李家有人出賣消息,雖然沒釀成什麼大的禍事,可人多嘴雜。這一次搬遷,把不願意走的人全部留下,就算是有些想跟著,也儘力讓他們留下,只是家裡最可靠的幾個人遷往房州。


  這樣,坐人的馬車沒幾輛。只有楊吉兒和梅香以及孩子一輛。楊氏和李福夫人一輛。李樂夫人加上孩子一輛。李錦兒和四個丫鬟一輛。四輛乘坐人的馬車,三十多輛貨物的車輛,一百五十多人保護,形成浩浩蕩蕩的一個車隊,快趕上軍隊行軍了。


  鄭峽的人跟了五十多里地,可根本沒機會下手。彩蝶只是性格溫柔,不像飛鳳那麼張揚,並不代表她沒有能力。出身軍旅,李秀寧的親衛兵,是過打仗的軍人。李家行動是有計劃的,何況有陳坤這個江湖經驗豐富的人。


  從長安一出發,每一站是有距離的,不多走,也不少走。每一次都停止在大的地方,安營紮寨,完全是軍隊行軍的做派。


  鄭家不可能派出二百人以上的襲擊隊伍,他們還沒有那個實力。這樣的事又不能請外人,所以根本沒機會下手。這一就是李彥不跟著也放心的原因。


  當李家車隊離開柞水到達鎮安的時候,鄭峽不但沒有機會,也必須返回。鄭同傳來通知,讓他立即趕往滎陽和洛陽,各地生意被襲擊,人員被殺。鄭家陷入空前的災難中,哪還有精力截擊李家的人。


  平均每天不足百里的速度,半個月時間,李彥家裡的人終於和柳靜秋迎接的人回合。陳坤派人返回通知李彥,全家安全抵達安全地界。


  接到這個消息,李彥鬆口氣,他這麼謹慎不是防備鄭家,而是防備李建成插手,那可是有軍隊的。雖然他不敢明目張胆,可實力卻完全不一樣。


  李彥在彩蝶嘴裡知道,已經有很多世家出面,讓李家交出高速路修建計劃。根據李彥的交代,這些不能落進世家的手裡,彩蝶堅決不會交出去。


  在長安,沒人敢動,危險來自於這一路上。五姓七家的實力連皇家都忌憚,何況李彥,還要加上一個太子東宮。到達房州,穩定下來,天高皇帝遠,也超出這些世家的勢力範圍,李彥放心一些。


  之所以把家確定在石門峪,就是那裡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山峪,只要守住一面,其他方向進不來人,可以說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冷兵器時代,那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既然感到放心了,今天李彥想出去走走,很快他也要走了。對李彥來說,長安已經不值得自己留戀,這裡有他的情,也有他的恨,還有失望和傷感。


  剛剛走到前院,李彥突然看到一些人把四海酒家包圍,為首的一個人正在盤問蔣本行。李彥一驚立即後退,今天也就是出去走走,所以沒有在後門出去。為首的人正是秦王府百騎尉指揮使林魁。


  對於掌握長安絕對力量的李世民來說,可以調動長安萬年兩個縣的量,還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力量,想查清一件事簡直太容易了。幾天時間,目標就鎖定在四海酒家。


  這是因為陳坤他們來自江州,又姓陳,在楊茗翠身上一連繫,林魁立即確定這裡。


  根據調查,四海酒家根本不像一個酒家,經常出入一些江湖人物,行跡很可疑。前幾天,飯店突然轉手,這些人都消失了。


  林魁不能再等,擔心李彥失去蹤跡。今天沒有通知任何部門,只是帶令自己的百騎尉幾十人親自前來。即使李彥不再這裡,也能確定李彥是否活著,也能知道他的下落。


  秦王交代這件事不能公開進行,百騎尉是秦王府的秘密機構。林魁對外公開身份是御史台監察御史中丞,官職也不低。他們是監察百官的,也不是什麼人都敢惹他們。


  李彥大意了,他沒想到李世民已經推算出他沒死,下力量尋找自己。既然自己流放被追殺,李世民都不管,自己已經死了,他根本就不會注意自己。所以李彥才這麼大膽子,還敢在長安晃悠。


  當看到這些人的時候,雖然他們都是便裝,但憑經驗李彥也可以確定,他們不是軍人就是官差。他已經走到前面,突然轉身後退,引起這些人的注意。這時候不是飯口,飯店裡的人不多,一個百騎尉看到喊道:「什麼人,站住。」


  李彥知道被發現了,一絲也沒有猶豫立即轉身回到後院,回到房間拿起一個早就準備好的包袱,迅速從側門出去,用最快的速度轉到前面繁華的地方,消失在熱鬧人群中。


  林魁氣的半死,他雖然沒看到,可是根據那個手下說的,他可以肯定就是李彥,畢竟林魁認識李彥。看著消失的李彥雖然林魁生氣,可他又很得意。李彥以智謀聰明出名,這回竟然被自己發現,看你往哪跑?


  檢查一遍四海酒家,林魁下令,把蔣本行一家全部抓起來,理由是勾結江洋大盜,危害長安。把他們全部關進刑部大牢,沒有秦王府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審問,不許接觸,更不能放人。


  查封四海酒家之後,立即趕回秦王府,找來可靠的人,也都是認識李彥的派往長安九門,每個門口一個,檢查出城的人,防止李彥離開長安。


  隨後責成刑部和大理寺,還有兩縣衙,在長安進行清查,名義就是秦嶺山匪盜混進長安。安排完這一切,林魁趕回秦王府報告。


  聽到林魁報告,連李世民都有些發愣,至於這樣嗎?懷疑的看著林魁說道:「林指揮,我並沒有這樣下令,你這是為什麼?你和李彥有私怨嗎?」


  林魁心裡一驚,他其實只是不服氣,李彥不是聰明嗎?我看你能不動逃出我的手心。聽到李世民的問話,連忙說到:「回秦王,屬下和他沒有私人恩怨。可李彥收買匪盜,危害天下,殺人泄私憤,目無法紀,理應捉拿歸案。何況他是流放官員,私離流放地,算是潛逃,屬下也有責任緝捕他。」


  李世民的臉冷下來:「林魁,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不想聽到第二次這樣話。」


  林魁的汗都下來了,一下跪倒在地:「屬下該死,請秦王恕罪。我只是有些……有些……」


  李世民的臉色放緩一些:「你起來吧,要不是知道你的心思,你可能就是死人了。記住,公私分明。你的職責要求不能帶有私人意思。」


  林魁連連點頭答應,他感到膽寒,秦王的眼睛彷彿能洞穿一切。當宣誓效忠秦王,組建百騎尉的時候,就知道以後沒有林魁這一個人,他的一切都是秦王的。


  李世民震住林魁說道:「李彥畢竟對本王沒有危害。他對付鄭家,你也知道我什麼意思,能找到他更好,找不到也不要緊。他早晚一定返回房州,派人盯著房州即可,當前主要的還是盯緊東宮。」


  「是,遵命」林魁恭敬的回答。他佩服秦王,確實,李彥把家搬到房州,不就是打算回家嗎?早晚必定回家,想找他很容易。也明白鄭家被這樣打擊和李世民的有意縱容有關,刑部和各地駐守軍隊都得到命令,不要管。否則李家哪能這樣輕鬆報復。


  雖然太子妃央求李建成,保護她家,可三省六部都在李世民手裡。兵部不動,其他各地折衝府也沒辦法。刑部不動,各地官府也都不動,眼看著鄭家的人被殺,生意產業被毀。李彥打擊的這麼徹底,逼得鄭同不得不暫時投降。鄭同前往房州去見彩蝶,想平息這件事,也是得到東宮的指示,李世民控制著三省六部,李建成暫時也沒辦法。


  就在李世民和林魁說的時候,東宮麗正殿之內,李建成正在發脾氣,鄭觀音已經和他鬧好幾天了。鄭家沒少支持李建成錢,也下力量拉攏世家支持李建成,可鄭家遭到打擊,李建成卻只是看著。怎麼能不和李建成鬧。


  李建成也惱火,鄭家可以說這一下一蹶不振,自己的經濟來源也斷絕了,用什麼和老二爭。看到鄭觀音的樣,李元吉說道:「大哥,大嫂確實委屈,還是接受我的意見,趕緊除去老二,否則你的位置早晚不保。你看看,連自己的人都保不住,朝臣都會怎麼看?」


  李建成終於狠下心,重重的點點頭說:「我不是不同意,是沒辦法。楊文干被剿滅,長林兵也沒有了,老二手下都是些什麼人你也不是不知道。」


  李元吉說道:「今天朝會不是說頡利可汗出兵攻打雲州和朔州嗎?我明天請旨領兵對抗突厥,再一次把老二手下的人調走。你指揮東宮六率的人馬,還不行嗎?」


  李建成點頭說道:「這麼辦,今天欽天監上報,太白金星出現在正南,當主天下有變。我找傅奕,讓他密奏,就說秦王想奪取天下。父皇一定相信,必然猜忌老二,我們殺了他,父皇也說不出來。」


  李元吉見李建成終於同意了,感到高興。兩個人立即開始安排,通知王郅和魏徵以及韋廷議,還有徐師謨和趙弘智一起前來,商量怎麼辦。


  可是李建成哪裡知道,他安排杜淹潛伏李世民手下,為自己傳遞消息。借著楊文干謀反一事,杜淹和王圭被流放嶺南,他無法知道秦王府的消息。可李世民在東宮卻有潛藏的人。


  這就是高明的地方,李世民收買的人是東宮的率更丞王晊,他只是一個小官,主管計時報更的。平時根本不引人注意,但打聽消息還是可以的。


  李建成根本沒有防備這樣一個小官,所以當他和手下研究完不長時間,李世民就接到林魁的報告。這一下李世民可大驚失色,原來自己一直下不了決心,可李建成和李元吉竟然要殺自己。李世民把李彥的事拋到腦後,立即通知長孫無忌前來商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