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其實我隻是想演戲> 第四十二章:十裏洋場

第四十二章:十裏洋場

  “這就是盛海啊?”在地鐵裏,方既明有點感慨。


  好吧,方既明其實沒到過盛海,上輩子也隻是在電視裏看到過。繁華的十裏外灘,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那都是電視裏看到的景象。由於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地處長江出海口,有天然的港口,不管在哪個時空,盛海都必然是繁華的大都市。


  但是呢,盛海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由於曆史的原因,金融風氣很重,所以很難有互聯網等新科技的公司存在。方既明記得很清楚,上輩子盛海就沒有一家能成氣候的互聯網大公司。可能是因為盛海的互聯網公司都缺乏太大的遠見吧,比如盛大,比如易趣,嗯,都是因為戰略性失誤,最後也就慢慢滑落第一梯隊了。


  可這並不影響盛海的地位,看看香江,哪怕擁有先發的優勢,不一樣沒有弄成任何互聯網公司?


  這是怎麽回事?


  上輩子,香江想要打造一個數碼港,想要讓香江成為全球的科技之城,要是弄成的話,其實香江的產業就能徹底升級,撇開金融中心的稱號不敢說,但起碼能有另一個支柱產業了。這個計劃可以說是非常有前瞻性,可以決定香江命運的。在這個計劃提出之後,IBM、甲骨文、惠普、雅虎等等米國互聯網的大公司都想入駐,還有愛立信、諾基亞等等通訊大佬也想加入其中,甚至跟香江簽署了合作協議。


  後來呢,怎麽破滅的呢?


  很簡單,因為金融危機,香江撐不住財政缺口了,隻能借助私人財團來啟動這項計劃。當時沒有一個財團敢接手,而李超人的兒子李澤凱挺身而出,順利拿到一大塊地皮,把這個科技項目,做成了一個地產項目。


  按道理來說,做一個地產項目也不錯嘛,開發好了梧桐樹,自然能引來金鳳凰的。隻要把配套設施完善了,各國的互聯網公司都想攫取香江,乃至整個中國的互聯網蛋糕。但是,李超人是地產商起家的,李澤凱這廝,也繼承了他爸的光榮傳統,做了一個黑心地產商人。


  這也是現實版本的買櫝還珠的故事,其實早在20多年之前,香江的有識之士就發現了香江經濟的問題,過度依賴房地產跟金融,工業跟科技產業幾乎為零。香江有很好的教育基礎,每年也有很大的科研成果,但是這些成果都無法在香江轉化成產品最終走向市場。香江經濟的問題,說白了就幾個字,脫實向虛,產業空心化。


  當時數碼港是規劃是一座擁有最先進科技實施的花園式科技園。這個規劃即使在20年後都不過時。


  那時候香江幾乎是把數碼港當成複興的重要一步,是一個長期經營的項目。不過李澤凱隻把它當成一個賺快錢的工具。李澤凱運營這個項目的思路,就是利用科技來包裝地產。說白了這是一個披著科技外衣的房地產項目。


  最終項目建成,房地產的麵積高達7成,這大大違背了最初的設計,而且項目的層高跟容積率都跟設計不一樣,一切都朝著賺錢的目的去了。說好的大公司都沒來了,來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數碼港最終名不副實,亞洲矽穀計劃最終流產。


  不過李澤凱卻賺得盆滿缽滿。不說這個項目房地產項目給他賺到的回報。他利用這個項目在股市中縱橫捭闔,竟然幾乎以空手套白狼的姿態,打造成了一個市值5千億的帝國。李澤凱花3億買下了一家上市公司,隨後實現了借殼上市,並且把數碼港的計劃注入上市公司。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兩年後互聯網經濟泡沫破裂,數碼港被打回原形,而香江也徹底失去了產業升級的機會,慢慢沉淪了。


  李澤凱是賺到錢了,因為隻要上市,他就能圈錢。至於後來股價跌了,也隻是割股民的韭菜而已。但金融和房地產,損害的卻是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盛海沒有那麽厲害,卻也多多少少有這方麵的原因。沒辦法,資本在盛海的沉澱,也是有很久遠曆史的。


  出了地鐵,方既明才發現,這盛海其實也沒多大變化。十裏洋場,燈紅酒綠。


  方既明他們下車的時候,也快到晚上了。


  “你到姑姑家,記得要叫人。”


  胡燕蘭不止一次囑咐了,還在路上買了點水果,再加上燕京的特產,準備登門了。


  方既明的姑姑,住在浦西。


  這也是曆史決定的,因為前些年確實是浦西發展得比較好,而浦東還是荒郊野外。隻是這些年,浦東的發展讓人瞠目結舌,都不知道怎麽形容好。


  “咚咚”……


  敲開門後,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女生開門了。


  “啊,明表哥你來了?”


  方既明笑了笑,他記得這是他的表妹,寧舒媛。


  別看這小姑娘看似熱情,其實透露著生分。因為大家都知道,其實盛海人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哪怕是燕京,羊城,深城的人也是如此。因為很多盛海人覺得,盛海是最富裕的地方,其他地方的人不都是窮親戚嗎?

  所以,方既明隻是笑了笑。


  胡燕蘭連忙說道:“媛媛,你爸媽呢?”


  “他們都在家,快進來!”寧舒媛給他們拿了拖鞋,其實是怕他們踩髒了家裏的地板。


  好吧,這浦西的房子啊,都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樓房,不算高,房子也不大,也就七十多平那樣子吧。而在盛海寸土寸金的地方來說,這房子已經算是很好的了,甚至可以說是豪宅也不為過。因為同時代的盛海人,可能家裏也就五十平那樣子,甚至還有四十平的。


  方既明裝出一副沒見過市麵的樣子,看著這小三居,露出了農村人進城的神色。


  “這裝修也太好了吧,這吊燈,還有空調……”


  胡燕蘭也有點眼熱了,因為在金華那邊的家,雖然也有六十多平,可裝修來說,就差了天和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