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談判
方既明心道,怪不得之前那個演員不肯簽合同,還跟劇組鬧翻了,這樣苛刻的條款,誰肯簽啊?且不說錢少吧,還要跟你連續拍三部電影?哇,你當別人都是不用吃飯的啊?放著更多的片酬不賺,來你這行善舉啊?
“咳咳……”
正當中的導演有點臉皮掛不住了,他其實是來選角的,至於合同,那是影視公司的事。
資方代表用眼神詢問,非他不可嗎?導演一副我不知道,別問我的樣子。看到這資方代表就明白了,這事幾乎沒得商量。可不是麽,請來的演員鬧翻了,趕拍攝進度的前提下,要臨時臨急的找一個演技好,又便宜的演員,恐怕就方既明最合適,最出色了。還想著用以前的合同,人家也不是那麽好騙的。
這不,一看人家那不緊不慢,一條條仔細看的態勢,就應該知道對方不是菜鳥。要是菜鳥的話,什麽賣身契,什麽霸王條款,全都不看的,興衝衝就簽了。簽了之後,後悔了也沒地方哭。
沒辦法了,資方代表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那依照你的意思?”
“加幾個字吧,在片酬同等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你們影業公司的非主演角色。”方既明也不想做得太絕,畢竟這個潤寶影業也是國內前十的影視公司了。幾乎每年,都會有幾千萬的大手筆投資。別小看這會的幾千萬,要知道上一年的中國票房冠軍也就一億多罷了。投資電影,起碼要比實際成本翻三倍才能回本,超過三倍的部分才是賺的。也就是說,投資超過三千萬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仆街的。
你想想看,一部電影的成本,票房翻三倍才能賺,三千萬投資的電影,有幾部票房過億的?
要是沒有過億的票房,隻能寄希望於東南亞、霓虹和棒子國那邊的電影市場了。如果發行能力不夠強大的話,一樣是血本無歸。電影,就是高風險的投資行業。有成功的案例,更多的是常人看不見的累累白骨。
當然了,號稱投資三千萬的電影,實際上投資超過兩千萬已經很了不得了。真正投資三千萬的電影,會號稱投資五千萬的。這跟古代打仗一樣,明明隻有二十萬人,卻號稱八十萬人馬,以壯聲勢。沒辦法,電影除了拍攝,還要宣傳的。不宣傳,鬼知道你的電影上映了啊?所以,很多時候,電影成本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宣傳渠道裏麵,這也是算在成本裏麵的。
甚至上輩子,有的電影號稱投資了幾個億,一半是投入到了宣傳和搶奪排片當中。另一半呢,大頭給了小鮮肉和其他人的片酬,至於布景、特效、演技、劇情什麽的,都差得不忍入目。這樣的電影,再多的粉絲都捧不起來。
這麽說好了,粉絲電影,也就《小時代》係列靠著搶先吃螃蟹的優勢,賺到了錢。《小時代》係列後麵的小鮮肉、小花旦電影,全都仆街,無一例外。隻要是沒演技,沒劇情的電影,觀眾是會用腳投票的。很多人要說了,《少年的你》不是大獲成功嗎?嗯,你捫心自問一下,裏麵的演員,演技不棒嗎?劇情不好嗎?電影寓意不深刻嗎?所以人家成功了,很難理解嗎?
還是的,電影特效不特效,其實隻是錦上添花罷了。
你要是有劇情,有演技,別說沒特效了,哪怕你布景簡單至極,一樣是神一樣的電影!
什麽?沒有這樣的電影?嗬嗬,《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看過沒?場景就是一個小別墅,加上小別墅外麵的景色,然而這是一部小投資,大回報的電影。電影成本兩萬美元,全球票房收入3.5億美元,票房回收率高達17500倍!至於口碑?豆瓣評分高達8.5!
這部電影恰恰就說明了一件事,電影的核心是劇情,是演技。至於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罷了。
說了這麽多,方既明就想證明一件事,別看這部《看不見的戰爭》號稱投資兩千萬,實際上能投資超過一千萬都厲害了,大頭肯定是給了大明星片酬,還有就是宣傳、排片上麵。所以,他們必須壓低成本。
資本就是這樣的,隻要有錢賺,他們肯定會剝削。估計沒人不知道大明星的票房效應,所以潤寶影業的電影主打就一個——大明星,而且不止一個大明星,是多明星組合。效果自然也是杠杠的,在黃金假期上映,那一周票房都超過千萬了,甚至幾千萬。這樣的效果,是資本都會動心。
一千多萬的投資,上映一周就收回了成本。二十天到三十天的上映期,怎麽說也能賺一千萬吧?要是票房高達一個億,那就是純賺幾千萬了。電影票房計算大概是這樣的:電影發展基金分成5%,營業稅給掉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發行,這些費用在製作發行費用中扣除。也就是說,票房一個億的話,給500萬給電影發展基金,給330萬的營業稅,給五千萬給院線。那麽,就剩下4170萬,扣去一千萬投資+宣傳,那麽剩下的就是純利潤了。
你說,這三千多萬的純利潤,能讓資方喪盡天良壓榨不出名演員不?肯定的事啊!
如果是在一般情況下,資方絕對是立馬換演員。畢竟你不是主演,不用跟你囉嗦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
資方要趕電影進度,因為檔期是定了,如果撤檔那就損失大發了。
這部電影,打算在橫店拍一個月,然後到其他地方再拍一個多月,殺青後用三個多月製作後期,配音+字幕+特效啥的。然後要趕在情人節檔上映,畢竟是情感大劇,什麽諜戰,什麽勾心鬥角,那都是包裝。真正的核心,還是情感劇來的,不在情人節上映,在什麽時候上映?
從情人節前一周,到情人節那一天,隻要口碑還可以,其實情侶們也沒啥選擇的不是?
也正是因為這樣,資方隻能妥協了,一時半會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拍!所以,方既明就是抓住這個弱點,爭取合法利益。其實吧,方既明覺得多演戲沒啥的,積累經驗嘛。可配角不能演多了,演得多了,別人就不找你做主演了——路線選擇很重要,這就是為什麽很多演員,沒有主演一概不演。就怕定型了,給人刻板印象,那就損失大發了。
於是,資方代表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好,條件可以改,但片酬不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