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8章 李黨擺爛,楊黨不甘,柳黨慶祝
第138章 李黨擺爛,楊黨不甘,柳黨慶祝!(求訂閱!)
「或許是我們想複雜了。」
嚴嵩沉默許久,再次開口說話。
「此話怎解?」
柳嚴明聽聞,開口詢問。
「姚廣雲此人性格大家都清楚,寶鈔之爭半月有餘,從他上位財政一部尚書開始,到昨日,他一句話參言都未說,就已經能夠證明一些東西。」
嚴嵩停頓了一下,緩緩的開口說道:「姚廣雲心繫大魏,為人剛正不阿,投靠黨派之事是不可能去做的。」
「自陛下上位之後,咱們大魏國力日漸消弱,姚廣雲看在眼中,而陛下也曾多次面見對方,然而以姚廣雲這種性格,陛下舉薦為官,他為了自身名氣,多半不會接受,相反,楊黨舉薦,就不同了。」
「有何不同?」當即就有人開口接話。
「李黨中立,我們勢大,唯有楊黨合適。」嚴嵩緩緩的說著。
聽到這話,頓時在場的人,瞬間明白過來了。
一切都是為了自身名氣。
柳黨勢大,名氣很差,在朝堂京都乃至整個大魏,其名聲並不好。
李黨中立,勢最弱,且和儒家關聯密切。
儒以法亂禁,雖說真正的儒家並不參與國事。
但在大魏三百年前,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因為儒家的緣故,不會選擇李黨。
而只有楊黨,名聲好,清流多,雖勢弱,但卻在朝堂之上又有一定能耐。
如此一來。
這一切就都說的通了。
「暫且先不管這些,回頭下面人詢問,就直接將功勞放在王爺身上,當務之急,還是部署接下來的寶鈔之事。」
柳嚴明聽到嚴嵩的話,也暫時將這個疑惑放下。
畢竟嚴嵩分析的合情合理。
而且今日姚廣雲在朝堂上的句句之言,都是以寶鈔之事為核心。
寶鈔之事,拖延了如此之久,大魏也確實不能再拖下去了。
各種需要用錢的地方,急等著寶鈔來挽救。
這半個月的朝堂會議,根本沒有去議論其他事情,全都是在爭鬥。
其實六部壓下來的事情,太多了。
而且,這些事情大多都是跟銀子有關。
「其二,安排下面人,開始處理這半月壓下來的事情,一件件處理好,統計各部所需銀子,做好籌算,安排優先順序,到時候,寶鈔一旦發行,優先這些部門。」
柳嚴明有序的安排著。
六部大大小小的事情,牽扯到大魏各地,必須要一件件事情安排好。
不然,稍有差錯,就很容易引起紛亂。
「那八大商會那邊?」嚴嵩接過話,詢問!
「你跟八大商會對接,親自負責此事,跟他們說,許諾的利益讓他們放心,當下,還是得以大魏國事為主。」
「明白!」嚴嵩點了點,表示明白。
「好了,這陣子大家都累了,寶鈔之事也算是落下帷幕,接下來我會和王爺對接好的,諸位今日也可放鬆片刻,明日起,大家都忙活起來,再加把勁,把事情辦好?日後,榮華富貴,觸手可得。」
柳嚴明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來,自信說道。
「是!」
「是!」
「……」
眾人應允。
……
京都,楊府。
諸多官員齊聚楊府之中。
還包含李黨大部分的官員。
眾人臉色都是一片愁眉苦臉。
「楊大人,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南北鎮府司是秦王的勢力,而柳黨背後的人又是秦王。」
「是啊!楊大人,南北鎮府司一進來,必然會對我們栽贓污衊,到那個時候,大家恐怕……」
「楊大人,您進宮去見見陛下吧!讓陛下回心轉意,重新下旨,不然我等必被柳黨奸臣所害。」 「……」
諸多官員,對著內閣大學士楊寧哭喊。
甚至有幾個官員都已經要下跪了。
今日朝堂決策,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晴天霹靂。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都明白今天的這個決策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爭鬥失敗。
而失敗者要承受的後果,所有人都心中清楚。
「楊大人,要不您去找找燕王吧!」
「燕王也肯定得到消息了,他肯定有辦法!」
「對,寧王遠在邊疆,只有燕王還在京都,只要燕王肯進宮說服陛下,那寶鈔之事就還有轉機。」
這邊開口說話的李黨一派的官員。
從朝堂下來之後,李傑就回到府衙,閉門謝客,誰也不見,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所以,李黨大部分的官員,都來到了楊府。
而一直保持沉默神色的楊寧,在聽完所有人的話之後,終於開口了。
「諸位同僚,請放心,我們還沒有輸,只是南北鎮府司負責大理寺案卷調查而已,此次寶鈔之爭半月有餘,上案卷的諸位,大家心中都清楚,不過是栽贓污衊罷了。」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南北鎮府司調查此事,必不敢亂來,大魏百官盯著,燕王寧王盯著,陛下盯著,此等大事,又豈敢亂來?」
柳嚴明正氣稟然的開口說道。
「所以,諸位還請散去,老夫稍後會去親自找燕王,商議一番。」
柳嚴明下達了逐客令。
李黨的官員垂頭喪氣的離去。
嘴裡還罵罵咧咧。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當官的有幾個是清白的。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你楊大人自然是沒事,畢竟身處高位,楊黨不會趕盡殺絕,但我們這些小官,可就不好說了,說不準就會被殺雞儆猴!」
「是啊!等下我就去修書一封,請辭外調,去地方當個知縣。」
「一起一起,我也修書一封,請求當個縣令。」
「咱們尋個富裕之地。」
「……」
京都是大魏的權力中心,大魏百官嚮往之地。
想要進來,沒有點勢力背景,根本做不到。
而外調,就簡單了。
每年那麼多外地官員想進京,你要說和對方調換,那對方巴不得。
說不準還得給伱準備一份大禮。
當然,這些議論聲,並沒有傳到楊寧耳中。
雖有不滿,但也僅僅只是值得信任的好友之間秘言而已。
……
很快,楊府之中,就只有楊黨一派的重要人員了。
他們接觸的信息比較多,所了解的也就比一般官員要多。
「楊大人,姚先生突然開口可是王爺安排?這其中可是有什麼商策?」
有人開口詢問。
「爭鬥半月有餘,姚先生一句話也沒有說過,今日朝會突然開口,肯定有其原因。」
在他們看來,姚廣雲是自己人。
突然來這麼一出,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但又因為當前局勢不利,所以都在等待著楊寧給其解釋。
可楊寧又怎麼會知道呢?
沉默片刻。
看著一臉期待的自然,楊寧凝重的開口道:「老夫稍後就去見燕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