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史前太陽系> 第一百九十二章 胡思亂想

第一百九十二章 胡思亂想

  他又在瞎想什麼?

  很多人心裡都在這樣問,甚至開始後悔起讓他參加這次會議來。

  的確,這傢伙喝得酩酊大醉,這些年因痛失愛人,喪魂落魄,變得瘋瘋癲癲,見過他的人沒一個不這樣認為的,說他在廢了的邊緣滑行,一點都不誇大,怎能容他在這兒胡言亂語?

  在對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中,他發現宏觀的盡頭就是微觀,而微觀的盡頭又是宏觀,因而有想過人類所在的三維宇宙和多維、多重宇宙存在一定的互生關係,並非完全隔絕不通。

  這想法雖和世人的普遍看法略有不同,但好歹還有一些理論作依據。

  但該死的疊合呢?

  他甚至都不知道怎麼想到的。

  三維空間或四維時空都只能描述可見事物,對不可見事物無法描述。

  如物體的場信息就無法描述。

  能發出場波和無線電波的同樣大小的物體,因特性不同,也無法描述。

  電視發射塔在工作或不工作時的特性迥然不同,工作時,發出無線電波輻射,各地都能收到圖像和聲音信息,而不工作則收不到,因而可把無線電波看作是又一維,屬附加維。

  所有附加維都是以三維空間為依託的維,據此可說三維是基本維。

  附加維基本不可見。

  如果把可見的空間三維理解為陽性事物,是粒子世界,那麼不可見的附加維就是陰性事物,是波場世界。因此,可將具有無線電波的事物理解為五維時空,根據無線電波的頻率不同,還可用六維時空來描述。有電波就有場。場分電場和磁場,又還可增加維次。

  此外,溫度也可作為一個新的維次來考慮。而人的靈魂作為一種未知的高能量場,其波場、頻率等特性十分奇異,只有用更高的維次才能解釋。

  也就是說,完整的大宇宙和微宇宙,包括人體這個小宇宙,只有用多維時空參數,才能較精確地描述,包括可見的和隱形的宇宙,如星體、黑洞、粒子,人的軀體和精神等等。

  所以,平行宇宙可理解為三維顯形宇宙與多維隱形宇宙的並存。

  用多維宇宙觀可以更準確地解釋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各類星體特性和令人困惑的靈異現象。宇宙是三維還是多維,取決於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深度和對宇宙描述的詳細程度。

  多重宇宙論則從另一個方面表明人類所生活的宇宙並非唯一。

  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顯示,宇宙目前仍存在著一百三十八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所發出的輻射。圖中,宇宙南部的輻射量更大。且更奇怪的是,該區域還存在一個「冷點」,即輻射空白區。根據各向同性原理,這些輻射理應均勻地分佈在宇宙整個空間中。

  「冷點」的出現,說明存在遺漏。

  遺漏和宇宙南部的輻射量更大,又表明宇宙各向同性是不準確的。

  這種宇宙輻射存在遺漏的異常現象,推測是由其他宇宙的重力吸引所導致,也即在我們的宇宙之外,無論我們的宇宙是三維還是多少維,都存在未知的宇宙,其不同尋常的重力牽引造成了我們的宇宙出現微波背景輻射遺漏的「冷點」,且在大爆炸前就存在。

  這也是科學界認為在我們宇宙之外,還存在其他宇宙的切實證據。

  上述的平行宇宙、多維宇宙、多重宇宙概念,就是人類目前對宇宙的整體認識。顯然,這樣的認識和帕弗洛的宇宙疊合,是完全不一樣的。

  相對論提出了一個四維時空模型說,認為如同二維空間的平面向三維空間彎曲而形成一個球面一樣,把三維宇宙想象成這樣一個球體,向第四維,即時間軸彎曲,則三維空間就是球體的最表面。從表面往球體中心點算進去,就是所謂的二度次空間,即子空間。

  照帕弗洛說法,該球體表面的三維空間與高維空間高度疊合,則宇宙就不是公認的球體,這與四維時空模型的結論大相徑庭,讓人根本沒法接受。

  他到底是喝酒喝瘋了的胡思亂想,還是靈光一閃的異想天開?

  沒人知道,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一呆之後,又膽怯地慌了、怕了,被酒精燒出許多殷紅血絲的小眼睛畏畏縮縮地發出遊移的目光,往陰暗的角落躲閃,然後又神經兮兮地發愣。

  他沒發楞,而是腦子裡迸出了更稀奇古怪的念頭,令他更深層次地想。

  他耳中聽到好多雜音,獃獃地擺擺手,說:「別出聲,讓我想……」

  整個會場就沒人說話,都還在吃驚狀態中,他是不是真傻了、呆了?

  但大家一見他那入定的忘我的樣子,就知他一定是在思考什麼極重大的發現,因為每個科學家在經苦苦思索而有重大發現時,通常也會這樣發獃。

  於是,大家真安靜了,連呼吸都格外小心,哪怕再不理解,也知此時萬萬不可打擾,騰出時空讓他心無旁騖地靜靜地想,直到有了那驚人的爆發。

  小寶貝不知道這一刻對帕弗洛有多重要,見他猥瑣地犯傻,張嘴就要吼,被切夫媞飛快地伸手按住嘴。她是仿生人,智能控制下,這張嘴的速度非常快,萬沒想到切夫媞的手更快。

  切夫媞向她示意,千萬別出聲。

  她見人人神色十分凝重,才知事情十分嚴重,此時十分關鍵。

  帕弗洛在想什麼?

  他首先想到黑洞是扭曲空間向平直空間的過渡,這雖非普遍現象,但卻說明個別現象存在於普遍現象中,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存,由此揭示了宇宙充滿對稱性的和諧法則必無處不在。

  接著,他又想到了和普羅米斯一起做的那個脈衝光超光速實驗。

  在那個實驗中,最令他振奮和激動的,還不是證明了超光速的確存在,而是二維空間直接轉換成了四維空間。轉換是由超光速引起的,超光速是加速度,而加速度和曲率有關。

  想到這點,他就想到曲速。

  曲速其實不是速度,但通常,人們將之理解為比超光速更快的速度。

  人類想實現超光速,卻受限於狹義相對論,等離子、核裂變、核聚變、反物質與核反應結合、固體核心、氣體核心、離子漿核心、粒子束核心等多種動力系統推進的飛船,速度由低到高地不斷突破,仍與光速有巨大差距,目前最快也只達到光速的百分之四十。

  理論上,純反物質推進系統最高可將速度提升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可也只限於此,因為那個速度是反物質湮滅反應的極速,實現了,人類就沒了。

  低一點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問題是湮滅反應一旦達到臨界點,就不受控制,其速度的瞬時遞增就如宇宙大爆炸最初暴漲時的那一秒,億萬分之一秒中就實現了超光速,人類除了乾瞪眼地等死,什麼也做不了。

  因而對人類來說,反物質和等離子、核反應混合驅動,是唯一可選的最佳選擇,速度也就必須局限在光速的百分之五十以下,否則無法控制。

  除了速度,還有材料要考慮。

  由弱光速到低亞光速、中亞光速、高亞光速、超高亞光速、光速,直至超光速,建造太空飛船和戰艦所需要的太空材料和設備設施,能不能適應越來越快的速度,是天大的問題。

  否則,承受不了相應的速度,剛起飛就肢解爆炸,灑下絢麗煙花。

  煙花倒是挺好看,問題是燃放這種煙花的代價,實在承受不起。

  最重要的是人的承受能力。

  說的最具體點,當速度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二十時,即便是在各種太空保護措施齊全的情況下,人體也會開始產生不適應感,更別說超光速了。

  用機器人代替人,行不行?

  不行!

  因為機器人和人一樣,都由物質組成,是物質就要考慮對各種力的承受問題,不能因為五十步和一百步有差距,就以為走到一百步就萬事大吉。

  再說了,如果人上不了太空,造飛船又有什麼用?就為拍科幻大片?

  超光速運動,時間會無限膨脹,空間也會無限膨脹,過去和未來都會瞬間跟著膨脹出去,遠離原來的時空,由此還產生導航、通訊、人造重力、能源收集……等等問題,解決不了。

  摳破腦袋也實現不了超光速,人類別出蹊徑,轉而尋求曲率驅動。

  有了曲率驅動,就有了曲速。

  因萬有引力和電磁力可互相轉化,科學家們深知旋轉磁場就能削弱行星引力,使飛船離開地面飛向太空,故在研究曲速時,為扭曲時空以實現瞬時躍遷,積極探索超時空動力,以強力磁場製造引力場。磁場產生的力場足夠大,就能推動飛船進入比人類所在時空更高的二度次空間,以曲速實現超光速航行。磁場消失,飛船重回原有時空。

  設想中,曲速一級為光速的一倍,二級為光速的八倍,三級為光速的二十七倍……九點七五級約為光速的九百二十六倍,十級則為光速的一千倍。

  超光速和曲速之間存在不同等級的級差,每一個級差都是難以突破的巨大難關,以十級為限,不允許突破,類似於現實中狹義相對論對光速的定義,是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屏障。

  曲速分低、中、高、超四種。

  高曲速是將多個曲速場套在一起,通過調和不同曲速場之間的耦合率與去耦合率之間的關係來實現。九點九九級的曲速運動零點二秒就能飛躍太陽系,六個月就能遠離銀河系。

  最神奇的就是曲速十級了,達到或超過就是超曲速,意味著瞬間傳送,可任意出現在任何想去的時間和地點,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可惜無法達到。

  道理很簡單,因為當速度達到曲速十級時,因場的耦合率和去耦合率會低於任何物理過程中所能允許的最小時間,能量要求無窮大,所以無法實現。

  無窮大速度表示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到達任何一個位置,但產生的副作用是人在一天之內經歷百萬年的進化,成為十分怪異、奇特的兩棲類物種。

  曲速十的定義就是速度無窮大,所以成為一個永遠不能超越的屏障。

  三維空間本身是四維空間的三維表面,而子空間(時空泡)則可視作表面內部的球體部分。不同曲速對應進進球體內部的不同深度。子空間中的亞光速移動映射到球體表面,就成了超光速。曲速十級對應球心。當飛船位於球心,投影就會在宇宙的任何一處。

  簡單說,曲速就是將相距很遠的兩點之間的空間彎曲、摺疊,使距離大幅縮短,令包裹飛船的時空泡從上面更快穿過。其原理是在運動物體的周圍,利用反物質驅動的曲速引擎製造出一個人工曲力場,使物體在扭曲的時空面上變相地形成超光速星際穿越。

  舉例說明,把宇宙想象成一張大紙,飛船在紙上,將紙彎曲並向後鋪開,飛船即便不動,也往前移動了,如果飛船也在動,那麼移動速度就會相應加快,這就是曲速飛行。紙的彎曲速度越快,飛船的移動速度就越快。曲速級差就是表明紙的不同的彎曲速度。

  九級曲速相當於將位於很遠處的紙一把扯過來。這時,因速度太快,力量太猛,飛船很容易掉進彎曲的空間里,或扯向一邊或傾覆,很不穩定。

  十級就是發大招,把所有紙瞄向任一方向扯過來,飛船就到了伸展方向的另一邊,這就是十級曲速能讓飛船到達任何地方的意思。而之所以達不到,是因宇宙這張紙無窮大啊!手再長也扯不過來。所以常規曲速只能在九級以下。

  那為什麼飛船在曲速飛行時能處於一個更高的二度次空間呢?

  紙是二維,飛船不管在紙上的哪個位置,相對於紙,都有了一個第三維的坐標。所以,當彎曲、摺疊三維空間時,它就在更高的二度次空間了。

  這樣的設想多美妙!

  可惜整個曲速理論都是建立在科學的空想基礎之上的,連猜想都不是。

  深入研究后發現,美妙的曲速有遠比超光速更沒法解決的巨大問題。

  首先就是如何形成高於原有時空的二度次空間時空泡的問題?

  所有物體,包括人或粒子在內,都能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時空,因為有重力,只是大小不同。問題是飛船能否形成一個足以保護自己的時空泡?

  其次,飛船還必須同時對原有時空施加作用,才能實現曲速飛行。

  這就要求飛船至少還要施加兩種力,一種是使原有時空向下彎曲的壓力,一種是使之向後鋪開的推力或斥力。可時空即宇宙,這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將宇宙彎曲成所需要的程度?

  把宇宙想象成有彈性的蹦床。

  把太陽扔上去,因其質量足夠大,能使引力作用下的所有地方彎曲,形成屬於自己的時空界面,按照相對論,這叫「物質告訴空間如何彎曲」。

  引力的本質,就是空間的形變,它影響了物質的運動,而這又叫「空間告訴物質如何運動」。

  飛船如何形成使空間保持足夠彎曲的引力所應有的質量?因為速度越快,所需彎曲的空間就越大,也越深,質量也會越大。同時,又如何在空間形變的過程中,使自己保持足夠穩定的運動狀態,而不掉入彎曲的空間深淵內?

  …………

  帕弗洛和普羅米斯等科學家經反覆演算和深入分析后發現,按照這一設想,假設飛船僅僅以一級曲速,也就是光速的一倍,飛出太陽系,需要消耗掉整個木星的質量,才能實現。

  木星有多大?

  它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太陽的第二大天體,有一千三百二十一顆冰星那麼大。就算它好心好意地主動送貨上門,人類所有飛船全加起來也容納不下,不被它吞了就已經燒高香了。

  所以,曲速只存在於科幻中。

  儘管如此,普羅米斯和帕弗洛他們還是從中受到些啟發,使戰艦中質量最大的太空母艦具備了微域時空的躍遷能力,更準確點叫漂躍,就像打水漂那樣,可在不改變空間的情況下,短暫地連續躍遷幾次,相當於百米衝刺,運動員不是跑,而是連續彈躍過去。

  因對曲速理論有很深的研究,帕弗洛想到曲速時,便想到該理論中對空間扭曲和二度次空間的分析,若有所思,卻又不明自己為什麼總是翻來覆去地想這並不成立的曲速理論?

  「這肯定是一個什麼啟示?」

  他意識到了,但又不明這啟示究竟是什麼,飄飄渺渺、虛虛實實,總抓不住,苦苦思索之前腦中閃過的那個十分模糊的念頭,想要它清晰起來。

  巨吸引子、巨引源、重力中心、質量中心、暗物質、超大質量黑洞、超巨黑洞、黑洞飄移、星系、超星系團、大尺度偏向、各向同性與各向不同性的矛盾、空間疊合與扭曲、三維、平行、多維、多重、加速度、超光速、曲速……所有這些此刻全匯聚在他腦中。

  它們在暗示什麼?

  他迷惘地想著,看看手中的麻花,怔怔地說:「麻花,麻花……」

  切夫媞一驚,問:「什麼麻花?」

  「宇宙是團麻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