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以錢代役
第117章 以錢代役
打發走了郭東家,王管事趁著午間的功夫,找到了高珍掌柜處,把郭東家的想法提出來。
「他雖然膽子大,不過對生意上的事情,見識有些淺薄,幾句話就把他震住了。」
王管事自賣自誇的笑道:「還問我為何不去做蜂窩煤的買賣。」
高珍比王管事沉穩,說話更加實誠。
「蜂窩煤的市場,競爭激烈,幹活強度大,利潤低下,是剩者賺小錢,普通作坊掙小康的行當,我們下場如果不以勢壓人,還真不一定能做起來。」
「這倒是,那郭東家也算是北平蜂窩煤第一,一年也才不到一千兩的利潤。」
「他既沒身份,又沒本錢,再沒跟腳,能有這個成就,已經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步了。」
「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了一個人。」高珍突然笑了起來。
王管事露出好奇的眼神。
高珍好笑道:「工程隊的掌柜徐寧,他以前可是想要來咱們外櫃幹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年拿二三十兩銀子來著。」
「哈哈。」
王管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外櫃的一年拿二三十兩銀子的人不少,特別到了管事這個層次,光保底銀子一年就是十二兩。
根據目前的銷量,年底能一次性分紅上百兩的都有好幾個。
不過想要在外櫃站住腳可不容易,不是誰都能擔起這份活計。
「如果小徐掌柜當初真留在我們外櫃,以他的本事,的確是不在話下。」
「有才能的人,只要肯吃苦,能熬,能堅持,總會有機會的,時間早晚而已。」高珍感嘆。
王管事點頭,他是認可這個道理的。
外柜上的學徒,許多就是如此。
有些人找不到方式,只會埋頭苦幹,可結果最後只能灰溜溜的離開外櫃,回到工廠當工人。
還有一些聰明人,但是他們沒有堅持,受不了挫折,熬不住,也離開了外櫃。
只有那些即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又能堅持熬下去的學徒,最後才在外柜上越來越得心應手。
「幾十家蜂窩煤作坊主,大多數是靠著運氣先知先覺,才進入了這個行當,隨波逐流而已。」
真正有跟腳有本錢的,例如礦場主們,蜂窩煤一開始可是他們做出來的,結果沒有一家還在做,都把手裡的交了出去。
接替蜂窩煤作坊的,或者是礦場主宗族裡的族人,親戚,或者是朋友,或者是原來作坊的工人等等。
「小部分有長遠的眼光,看得清行業的走向,但是也有不少的缺點,唯獨那郭東家,雖然見識不足,但總體上還是比別人要強的。」
王管事點評道。
「小王爺想要把蜂窩煤作坊主組織起來,恐怕很難,倒是小王爺說要把礦場主們組織起來,雖然看上去阻力大,我倒是覺得要輕易不少。」
「再難也要辦好,這件事一直是你在跟進,我可是在小王爺面前說過你,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高珍隨手畫餅。
王管事收斂了笑意,嚴肅的點了點頭。
「這件事我全力以赴。」
高珍拍了拍王管事的肩膀,「中華重工,就是我們的前程,能站到什麼位置,最終只能靠伱自己。」
「掌柜的栽培,我不會忘記的。」
下午。
高珍不再出面,王管事主持會議,由他開始說起具體的事務,例如組建蜂窩煤商會。
「為了鼓勵蜂窩煤作坊主,大膽嘗試,大膽開發市場,所以中華重工出面,成立蜂窩煤商會。」
「入會的標準,工人規模在十人以上。」
……
不少的人鬆了口氣,他們可沒有招外面的人,其中有名年輕人,膚色黝黑,一臉的失落。
他們家是最開始做蜂窩煤的,但是父親一直不同意從外面招人,生怕被別人學去了,也怕惹麻煩。
蜂窩煤市場越來越大,可他們仍然是一家三口,每天就兩車。
既要生產,又要拉去城中販賣,產量永遠都是那麼多,逐漸成為了墊底的存在。
父親反而樂在其中,高興家裡竟然有活錢了。
年輕人咬著牙,這次回去,無論如何也要說服父親,必須招工,必須擴大規模。
也有人同樣開心起來。
例如郭東家,臉上控制不住的喜悅湧出。
雖然不是直接掛在貴人名下,但是掛在中華重工名下,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他看來,勞什子蜂窩煤商會,就是要被貴人收編的意思。
收編多好啊,他就有了跟腳。
許多擔憂的事就敢繼續幹下去。
「蜂窩煤商會的宗旨,是協助商家拓展商路,歸納生意上的難題,向官府提出訴求。」
「讓蜂窩煤行業,成為利民利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盈利,為蜂窩煤作坊主,提供良好的環境。」
「同時,也要把蜂窩煤行業引入良性正軌,消除一些隱患,例如用工來源上的問題。」
……
在會場休息的時候。
王管事身邊圍了八九名蜂窩煤作坊主,他們不停的詢問一些具體的事務。 更多的蜂窩煤作坊主,老老實實的呆在原來的位置上,並不關心旁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他們沒有資格加入商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能早點離開就更好了。
如果不是因為蜂窩煤技術屬於中華重工,以及顧慮貴人的身份,許多人不會來,一天時間就這麼浪費了,多耽誤活計。
「對於是否加入商會,並不做強制的要求,但是如果加入商會,會有具體的章程,而且加入有條件,退出也有條件,並不是想進就進,想離開就離開。」
王管事把醜話說在前頭。
有人遲疑,有人高興,竟然主動說道:「有要求才好,有要求,才說明重視。」
其餘人恍然大悟。
「我希望大家都加入進來,抱團做生意,以後靠著商會,放開手腳,往大了干。」
郭東家最積極,他的表現,在外人看來彷彿在和王管事配合一樣。
「我是真心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啊。」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郭東家知道自己的本事,眼前能抓住的就是這個行業,像煤炭業他倒是想,不過他現在沒這個能力。
但是把蜂窩煤行業做好了一樣能掙錢。
等有了足夠的本錢,積攢下了關係,到了那時候,他什麼不能去做呢。
王管事讚揚的看了眼郭東家。
此人的確不錯。
「對於用工問題,官府方面肯定會過問的,商會能幫忙遮掩一二,但不是長久之道。」
「諸位都是生意人,當之合作共贏,我們和官府也是,太多的隱戶,會讓其餘的百姓受更多的徭役,官府是不會同意的。」
「但是商會出面,可以和官府談一談此事。」
「請問怎麼談?」
「出錢。」
聽到這個回答,眾人面色遲疑,他們一年才掙多少錢,又能出得起幾個錢。
「商會出面有個好處,可以批量談下來,用最少的錢,滿足官府的需求。」
「我認為是個好辦法。」
郭東家又開始捧場,繼續說道:「我是不敢去和官府談的,哪裡有這個資格呢。」
「而且就算和官府談,官府隨便一張口,根據工人數量保價,我也出不起。」
王管事點點頭,接過來說道:「商會會做出充分的考慮,即保障諸位的利潤,以最低廉的價格,和官府商議好此事。」
「價格太低了,衙門能同意嗎。」
「不能這麼看。」王管事搖了搖頭,「商會直接買斷,也為官府解決了不少的力氣,官府是願意的。」
總之就是和官府講道理。
一般人無法和官府坐下來講道理,哪怕是煤場主都沒有這個資格,但是中華重工有,那麼商會也就有。
……
第三日。
高珍帶著王管事,來到朱高熾的辦公室,彙報前日的事宜,以及商會初版的章程。
「總共有八家作坊願意加入商會,合計用工數近兩百人,其中郭東家的作坊就有五十人。」
王管事沒有昨日的張揚,在貴人面前,態度低調且嚴肅。
朱高熾翻著章程。
主要是看關於商會出錢,根據工人數量,統一向官府繳納一筆銀子,免征徭役。
有點類似明朝嘉靖萬曆兩朝的改革,一條鞭法。
江淮一帶經濟富裕,人均收入高,所以百姓不願意服徭役,服徭役帶來的損失太大。
一條鞭法,就是把田賦,徭役,雜稅合併到一起,按照銀子一併徵收。
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也是明代江淮地區,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當地百姓們的主動選擇。
看來北平發展工業,已經有了成效,所以也誕生一絲這種訴求。
「這個方法很好。」
明朝的田畝,各地稅收都不同,出了夏稅秋稅,還有地方雜稅,以及服徭役等。
南北田畝產量也不一樣,糧食價格也不一樣。
只取個大概,一畝田平均為五分到一錢銀子,江淮是特例,可能會高達一錢到兩錢。
十畝地的總稅,不算徭役,大致是五錢到一兩。
作坊自然是以用工人數來算,根據外櫃的打算,會和官府把價格壓下來。
一個工人一年不超過二錢銀子。
朱高熾認為官府能同意,首先,自己能和他們坐下來講道理。
其次。
後世個人去買新房的價格,比在中介買的價格還要高,而中介還有錢掙,就是這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