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老大,你想做什麼
第209章 老大,你想做什麼
徐府和郭家來人了。
在天津的碼頭包了一艘船,請兩位小姐回去京城,王妃徐氏不好再留。
一路千里走運河,舟車勞頓,擔憂護衛不周,徐氏派出了王府的大管家和侍衛,還有嬤嬤和丫鬟。
王府大門的街道上,停了一排馬車,二十餘名騎手在後面等著。
管事媳婦們圍著王妃,有幾位本來就是徐家的人,隨王妃陪嫁到燕王府的。
朱玉英,朱月貴四姐妹,戀戀不捨的與徐妙錦和郭彩蓮兩位姑娘告別。
郭彩蓮頭上戴著一支玉簪子,身後的丫鬟抱著絲織金邊披風,小姐說不穿。
徐妙錦還不是多年後敢拒絕朱棣的勇敢姑娘,小女孩捨不得姐姐,眼圈通紅一片,眼淚一顆顆掉下。
徐氏也含著眼淚,已經留了半年,實在沒有理由再留了,安撫著徐妙錦。
「不哭不哭。」徐氏撫摸著徐妙錦的小手,安慰道:「大姐明年跟你老子寫信,讓他送你過來。」
郭彩蓮乖巧的立在一旁,偶爾偷偷看眼門內,忍不住的失望,可還是盼著。
「姑奶奶,時候不早了,怕耽誤了今日的行程。」徐府來的老嬤嬤,上前笑著說道。
老嬤嬤是徐府的老人,從金陵時候起就入了徐家,臉面大,徐家又放心,所以把接小姐的差事,託付給了她。
徐氏勉強露出笑容,連她小時候還被嬤嬤帶過。
「去吧。」
「嗚嗚~」
幾位小姐越發的掉眼淚,最小的朱智明肩膀聳的一下一下,時不時抽泣兩下,好不傷心的模樣。
徐妙錦和郭彩蓮告別了徐氏和幾位小姐,在丫鬟的攙扶下登上馬車,緩緩進入了車廂。
隨後嬤嬤丫鬟們紛紛坐上後面的馬車,管事見差不多了,於是高聲說道:「啟程。」
「嘚嘚嘚。」
馬蹄踩在石磚,發出清脆的聲音,然後就是輪子壓過石面。
朱玉英四姐妹,手裡捏著絲巾高高舉起,向離別的姐妹們揮手,徐妙錦和郭彩蓮坐在一輛車。
車窗口,露出兩個小腦袋,粉嫩的臉龐還可見到淚痕,一直到看不到了,才收了回去。
「回吧。」
徐氏嘆道。
隨後,烏壓壓的一群人們,轉身進入了王府,街道不久也恢復了安靜。
……
朱高熾做事不喜歡等,能馬上做的立馬就會做,需要等待下的,到了機會也會即刻去做。
後世身份低微,只要做事情,無論大事小事,基本上屬於等的那一方。
所以對於等待,朱高熾非常的厭倦。
因此今日早早地,他就拜見了朱棣,說出了新的想法。
「軍戶經濟合作社,要從主導的地位,變成輔助方,鼓勵衛所自己成立經濟養殖場,以集體合股的方式,軍戶經濟合作社負責大方向和技術上的指引。」
「同時鼓勵軍戶成立小工廠,成為中華重工的產業鏈下游企業,促進工業的活躍性。」
朱高熾把章程雙手遞交給朱棣,朱棣接過來看了眼,覺得有些不太理解。
「中華重工當下做的不錯,為何突然誕生這種想法,看上去有些畫蛇添足。」
朱棣不了解朱高熾的想法。
很多事情的做法,朱棣都無法理解,特別是新事物的誕生,他完全沒有頭緒,想都沒有想到過。
「這可不是小事。」
朱高熾笑道。
「咱大明的生產模式,以農戶自給自足,自己種植桑麻田,自己織布縫衣。」
「軍戶同樣如此,衛所自己承擔軍隊開支,不足的由朝廷補足,例如布匹。」
「在宋朝許多的行業,在咱大明以服役的模式取代,例如城市中的收糞夫,打更人等。」
「有利有弊,利處是讓朝廷付出的成本最少,弊端則是對經濟消極。」
朱棣聽得仔細。
老大的道理,因為說的通透明了,所以常常能說服人,加上他每次的成果,讓人無法反對。
最讓朱棣有些暗嘆的是,老大每次準備的新事物,提交的章程非常全面。
全面到無可挑剔的地步,事事都有考慮到,朱棣想到的問題,老大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法,還有更多朱棣沒有想到的問題,老大已經寫得明明白白。
「大明興立,百廢待興,外部環境惡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此策算是良策。」
「當時商品經濟水平低下,國家的商稅顯得微不足道,並不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撐。依託的是典型的自然經濟,農業經濟。這種背景下,與外界貿易可有可無,國內經濟完全可支撐國家運轉。」
「現在北平發展工業,取代傳統的生產模式,那麼解放思想和人口,則是必然之事。」
朱高熾沒有擔憂朱棣會反對。 大明的禁海之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的。
從朱元璋的嚴,到永樂開放官方貿易,然後嘉靖朝因為倭亂,從軍事角度出發重新恢復到嚴。
乃至十六世紀西方文明抵達東方,大明又開始松,全面放開海禁,從官方到民間。
大量西方書籍和技術流入東方,雙方開始了文明的交流,官員的主動入教,雙方互相翻譯書籍,學習軍事技術等等。
但那時候大明已經陷入了人口陷阱,雖然有江淮地區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小市民思想的誕生,但是無法抵消全國巨大的體量。
換句話說,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需要一種消減人口的手段,例如像西方的黑死病,或者一場大內亂。
綜合歷史,面對生產力的進步,永樂選擇了違反祖制,開放了官方海禁。
所以朱高熾不認為朱棣會反對他的經濟發展想法。
「解放思想和人口?」朱棣一時間無法回答,朱高熾的話,讓他思路困頓。
朱高熾笑道:「改變人們舊有的印象,只曉得在土裡刨活的觀點,讓百姓們知道進城打工也可以謀生一輩子。」
「鼓勵人們離開土地,加入工業化的浪潮。」
在七八十年代,人們是多麼難以離開土地,只有最困苦的人,無法生活下去的人,才背井離鄉的進入城市謀生。
猶如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大量破產的農民進入城市,是被動化的過程。
而沒有飯吃的農民畢竟是少數。
多的是貧困的人,而貧困的人,才是觀念最保守的階級。不到臨近死亡線徘徊的地步,是絕對難以改變的。
「想要改變這個觀念非常的難,沒有契機的情況下啊,是無法完成的。」
「而兒子找到的契機,就是促進發展衛所集體企業,如此才能最快的讓人們習慣。」
衛所比百姓的組織更先進和緊密,加上王府對衛所的控制力,朱高熾選擇了衛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府靠衛所,自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衛所。
「所以你的計劃,仍然是圍繞一百個人,把五十個人從土地中脫離出來的觀點是嗎?」
朱棣輕輕的問道。
「父王英明。」朱高熾笑了起來。
新的社會模式從來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而是有序的,一步一個腳印抵達的。
包括後世摸著石頭過河,也是研究了工業革命的理論和路程,以及研討了大量鄰居的理論和路程。
什麼階段到達什麼生產力,需要什麼樣的引導等等。
不得不佩服那個年代無數的無名英雄們。
在他們的專研下,摸索出了一套獨有的,超凡的經濟理論,然後誕生了震驚世界的成果。
過程中肯定有些弊端的地方,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不過一代人一代任務,老一代完成了他們的使命,新一代能不能接棒后,可不可以繼續跑出好成績,像老一代具備抗爭精神,敢於向不公拼搏,新一代自己說的算,怪不到老一代頭上。
朱棣得到了回答,拿著章程回到自己的案幾后,把章程鋪開桌面坐了下來。
一頁頁的仔細翻看,每個字都要理解。
外面的太監看了眼,忍住了到嘴的話,客廳還有不少人等著見王爺呢,不過看王爺的樣子,太監已經有了主意。
「為了保持衛所的戰鬥力,試點的衛所,以屯田為主的衛所,以及戰鬥力弱的衛所為主。」
「當試點實驗成功后,則面向全體衛所,並制定退出機制,戰場上一人逃兵,全家受罰。」
朱高熾指了指章程的後半部。
朱棣警惕的看著朱高熾。
他雖然力求軍權,可是遵循的是父皇給他的權利,燕王節制北平諸衛。
按照老大的政策,那麼王府對衛所的控制力,會達到全新的高度,甚至一言堂的地步。
也就是說王府指哪,軍隊打哪,軍士無人敢退步。
「老大,伱到底想做什麼?」朱棣滿臉的慎重。
朱高熾平靜的看著朱棣。
朱棣想當皇帝嗎?
天下有人不想當皇帝嗎?
朱棣想造反嗎?
天下想造反的人,還真沒幾個,當下是這樣的。
朱棣一樣沒有想造反。
真想造反的話,也不會後來淪為那種局面,王府只剩下兩百名侍衛,刀子要砍下來,退無可退才匆忙行事。
「兒子只想輔助父王,守好家業。」朱高熾堅定的說道。
如果猜的沒錯,朱元璋今年的身體情況會急轉直下,現在已經十月,也就是說可能已經發生了,消息還沒傳到北平。
所以明年的時候,朱元璋集中的分封藩王與世子,和大量的賜婚,因為體衰的朱元璋,感到了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