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268.第267章 朱高熾的聲望無以復加

268.第267章 朱高熾的聲望無以復加

  第267章 朱高熾的聲望無以復加

  袁容離開北平的第二日。


  調研司送來一段社會報告,是調研司花費了大力氣,派出了許多的工作人員,通過走訪北平各地,甚至金州,大漠。


  遞交給小王爺的報告,是經過壓縮和整理的,仍然長達數十頁,不是輕易可以看完。


  朱高熾翻了幾頁,對著研發司的管事露出笑容,「這份報告很詳細,上面補充了許多數據,目前來看,是一份不錯的報告,我會認真看完的。」


  研發司管事得到小王爺的認可,雖然還不是最終評價,也忍不住的興奮。


  「這份報告不是屬下一個人的功勞,有許多的人才為之努力,才能完美整理出來。」


  朱高熾對這個說法,表示贊同。


  中華重工幾年的建設下來,已經湧現出了許多各方面的合格的人才。


  換句話說,就是合格工人。


  無論西方學者如何美化西方識字率,但是各種學者的言論,充滿了矛盾。


  甚至有學者說英國工業革命前夕,識字率在三成以上。


  面對這些雜亂的說法,是無法達成一個觀點的,也就是這個問題沒有公認的答案。


  但有一點是無法改變的。


  印刷業可以表明一個地區或者國家識字率的水平。


  中國的印刷業,無疑超過整個西方,特別是在宋朝,可以說是整個西方之合。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獨立完成的。


  不只是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除了英國,世界都錯過了工業革命。


  論文明和技術,在西方被人們鄙視為鄉巴佬的英國,偏偏獨自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這其中的原因探究很複雜,但英國的地理資源環境,無疑為英國提供了關鍵因素。


  那麼在其他方面,從識字率上,大明是超過英國的。


  畢竟大明的讀書教育,是有明確法律規定,並鼓勵私學,鄉紳在家鄉創辦私學,是中國地方的風俗。


  這個風俗,直到清朝被杜絕。


  要到太平天國以後,消滅了南方的滿城,誕生了漢人軍閥,這些漢人軍閥又促進了南方鄉紳勢力的恢復。


  太平天國以後,南方的私學得到恢復,增加了大量識字的人,為進步青年提供了土壤。


  這些進步青年,又為革命提供了支撐力量。


  所以教科書上說,太平天國動搖了清朝的統治根基—南方滿城的消亡。


  現在是明初。


  識字率的提升,為中華重工人才踴躍出現提供了紮實的根基。


  這些都是因果關係,互相影響的。


  調研司的管事見小王爺沒有讓他離開的意思,安靜的呆在一旁,朱高熾拿起這份報告,認真的看了起來。


  「從洪武二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八年底,五年中,北平人均收入增加了一點五倍。」


  數據來源於洪武二十四年前,各行各業的當時的收入水平。


  這份數據採樣不夠完整。


  但是朱高熾沒有奢求太多,能有現在這個水平,已經是很好的表現,沒有指望達到後世的水平。


  調研司是極重要的部門,讓朱高熾全面了解中華重工內部,以及中華重工帶來的社會變化。


  換句話說,就是掌握現在的成績情況,通過各科的成績,來判斷下一步發力的方向,決定社會生產資源往哪方面傾斜。


  如果他想要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讓社會全面進入工業化,就必須這麼做,否則會經歷更漫長的時間。


  在西方學者看來,世界絕大部分時間只是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包括中國清朝。


  但是呢。


  在西方學者的著作中,專門把中國宋朝之後,與宋朝之前區分了出來。


  宋代中國之前或許存在著實質性和半永久性的人均GDP增長,但在宋之後,這些增長階段卻總是在經歷少數幾代人後便逐漸消失了。


  提出高均衡水平上停滯這個經濟辭彙,是後世西方學者,專門針對中國宋朝以前的突出表現,且宋朝之後的社會經濟發展特徵,所提出的現象。


  如果不專門特指出來,那麼西方學者提出的理論就無法完美。


  其實很好理解。


  宋朝以前,中國文明沒有消亡,所以一直在發展,從農業到技術,都在進步中。


  宋亡以後,文明成果要麼停滯,指大明,恢復而已。可明朝亡了后,恢復也終止了。


  元清則沒有,至多也就增加了人口,和其餘土著地區,包括工業革命前的西方一樣,社會生產力沒有增加,只是增加人口。


  西方的技術發展,帶動了社會生產力,所以西方學者用1800年,當做時代的分水嶺。


  而中國宋代以前,技術是不停進步的,每個朝代都有新的技術誕生,並出土實物和書籍。


  也就是GDP實質性增長,又隨著戰亂而波動,畢竟哪怕是三國時期,技術也有增進,所以對於這種時期,叫做半永久增長。


  西方人對中國的研究,一直都是處於第一階梯的,哪怕在後世也是如此。


  「調研司接下來的主要方向,以調查北平全社會,農業人口,工業人口,衛所軍戶,工廠軍籍工人為主。」


  朱高熾吩咐道。


  調研司管事連連點頭。


  「後面的內容,等我看完后,我會讓人找你來。」 聽到這裡,調研司管事知道自己可以離開了,拱手行禮后,離開了朱高熾的辦公室。


  過了三日。


  朱高熾招來周世豐,蔡文,徐寧,馬林等人,提出了一項新的計劃,向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合作對象,發農業補貼。


  軍戶經濟合作社的規模,包含了三萬戶軍戶。


  「為了提高軍戶合作社,廣大合作軍戶的利益,中華重工應該給予每戶,根據相應情況補貼的原則。」


  聽到小王爺新的要求,眾人一頭霧水,誰也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例如最基礎的,一戶養三頭豬的軍戶,可以補貼價值五錢銀子的糧票,按照這個基礎來施行。」


  按照這個方法,中華重工要補貼至少兩萬多兩銀子出去。


  兩萬兩銀子很多。


  古雲萬貫家產,形容家產極其豐厚的人。


  一兩銀子等於一貫,一萬兩就是一萬貫,那麼可以等同馬雲。


  也就是要為這些軍戶,補貼兩個多的馬雲出去。


  當然,換算不是這麼簡單,只是一個形容而已,當不得準確。


  再簡單的說。


  就是變相的家電下鄉。


  中華重工許多的項目,例如三省鐵道計劃,耗費的資源以千萬計算,對比區區兩三萬兩銀子,顯得杯水車薪。


  但其中的性價比是不同的。


  中華重工這回拿出的是真金白銀。


  朱高熾如此想到,卻又突然覺得不太準確,又不能這麼說,應該是糧票。


  糧票雖然等價白銀,也也不是這麼簡單的兌換原理。


  總之。


  這是建立在調研司的報告上,朱高熾制定出的規劃,也算是讓農業人口,享受工業發展紅利的手段。


  還可以說是均衡貧富差距。


  其中蘊含了許多的理論,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那麼眼前的這批人。


  哪怕如周世豐,也不太理解小王爺的想法。


  他甚至認為,難道是小王爺出錢買人心的意思嗎?


  明明不是這個理論,可按照這個道理講,偏偏還又說得過去,是這個事實。


  總之。


  在朱高熾的要求下,幾大部門合作,通過合計后,軍戶經濟合作社,向合作的軍戶下達了這個通知。


  一兩銀子啊。


  白得的。


  中華重工工人,一個月的工錢,誰不願意?誰不高興?

  確認無疑后,軍戶掀起了高潮,人們紛紛誇讚中華重工,盛讚小王爺仁義。


  價值一兩銀子的糧票,許多人沒有存起來,而是興緻高昂的進城,去城中的供銷社購買商品。


  北平這些年來,軍戶的地位提高的太快了,令許多人應接不暇。


  北平大劇院軍人救人犧牲的新戲,開始在各地巡演,剛好軍戶經濟合作社社,又發生了向軍戶發補貼銀子的事。


  一時之間。


  軍戶成為了香饃饃。


  迎娶軍戶家的女兒,把自家女兒嫁給軍戶,已經成為了普通百姓願意的事情。


  當年歧視軍戶的風氣,在北平已經蕩然無存。


  這種社會地位的提高是看得見的,很多人心中感激小王爺,不光是感激小王爺帶來的好的生活,更感謝小王爺抬高了他們。


  王府中。


  朱棣讓朱高熾明早去見他,朱棣知道朱高熾每天早出晚歸,所以沒有讓朱高熾從總部趕回來。


  第二日一早。


  朱高熾帶著妻子郭彩蓮,來問安燕王夫婦。


  「老大,你這是銀子多的沒地方花了,所以開始撒錢了呀。」朱棣笑呵呵的打趣。


  郭彩蓮崇拜的望向自己的丈夫。


  朱高熾在北平的名聲,已經到達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各家女眷來世子府,都會向郭彩蓮訴說。


  朱高熾嘴角露出笑容。


  計劃經濟調控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追求利潤,而是為了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在後世惡劣的競爭環境,和外部的打壓下,這種模式面對極大的挑戰。


  但這是大明。


  這種高等級的社會模式,正是最有利土壤的時代,因為有他這個舵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