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326.第325章 最蠢的學生們

326.第325章 最蠢的學生們

  第325章 最蠢的學生們


  「三角垛,下廣,一面一十二個,上尖,問:計幾何?」


  特學班。


  幾十名十四五六歲的少年,安靜的解題。


  雖然通過暴力死算,也是可以得到答案的,但對於這是式子的一般化情況,用後世小學和初中的知識是難以完成的。


  根據題目的意思,這個三角垛的求和算式是:


  S=1+(1+2)+(1+2+3)++(1+2+3……+11+12)

  但是這道題目的解題答案,對於眼前的學生,自然不會允許這種方式。


  終於。


  有一名學生率先舉手。


  先生點了點他。


  這名學生走到黑板前,拿出粉筆開始寫下自己的答案。


  「下廣加一乘之,平積,下廣加二乘之,立高方積,如六而一,本法。」


  用通俗的語言來說。


  「用12加1的和乘以12,作為底面的面積,再用12加2的和作為高來乘,得到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取它的六分之一,就是這道題目的解。」


  按照後世的方程式來表達:S=12X(12+1)X(12+2)/6=364

  先生滿意的點點頭。


  等這名學生下去后,先生髮起了火來。


  「你們是我見過最蠢的學生。」


  「幾個月前才教過的九章算數,跟你們換了個題法,你們就答不上來了。」


  「這題目還是先民已經解答過的,你們哪怕在家裡多看看書,抄也能抄會」


  「你們學的東西都去哪了,你們的腦子裡裝的稻草嗎。」


  「我看你們啊,是不是連割圓術演算法都不會了,不然就算不用九章算數,用割圓術演算法來生套也套個七八出來。」


  先生越說越氣。


  當場宣布明天考試,題目他來出。


  說干就干。


  這位先生把增乘開方法,楊輝三角,大衍求一數這些北宋南宋的理數題目一股腦的寫到一張試卷上。


  說是平時的小考,已經和畢業考差不多了。


  學生們可顧不上明日的煩惱。


  中午去食堂吃完飯,午休后,下午興奮的去上戶外課。


  射科。


  學校有馬場。


  學生們會練習騎術。


  學校有靶場。


  學生們會練習弓箭和火銃。


  御科。


  武先生們會講軍事的知識。


  有輿圖。


  有沙盤。


  都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課程,比文課要受歡迎。


  常年呆在學校。


  在封閉的場所里,這些學生猶如在文化的海洋中流淌,學習文武知識,鍛造體魄。


  女子班。


  在禮和樂兩科上偏重些,倒是戶外課很少,這不是學校保守,而是社會風氣如此。


  女學生們也不願意參加戶外課。


  武先生們也不願意帶女學生。


  當然。


  許多的家長也不願意把女子送入學堂。


  只有少部分工人家庭,因為環境需要,才會把自家女子送入學校。


  七月。


  中學三年級,對應的特高班畢業。


  中華重工工人子弟學校的一百多名孩子,他們的去處成為了校長關心的事物。


  留校輔助先生授課,等具備了經驗,達到了要求,最後會轉正,成為真正的先生。


  張輔親自來找朱高熾。


  在朱高熾剛下令北平軍制改革的時候。


  「小王爺,學校入學孩童越來越多,教書的先生卻不夠,這批畢業生應該留下來。」


  「你的胃口很大啊。」


  朱高熾親自為張輔倒了茶水。


  不是因為張輔是歷史名人,而是張輔無論當年為自己辦事,而是現在籌辦學校,辦的超過了朱高熾的預期。


  中華重工工人子弟學校的教學水平,同比之下,朱高熾可以自信地說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


  有才能的人就是有才能的人。


  朱高熾更加高看張輔一眼。


  「你應該知道了吧。」朱高熾笑呵呵的問道。


  張輔點了點頭。


  「其實我也很猶豫。」


  朱高熾很矛盾。


  「你的才能不應該局限於學校,可是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在我心中的計劃,這次軍事改革后的新軍,會交給你來帶領。」


  「思來想去,我還是交給了朱能。」


  三萬新軍這麼大的規模,不會交給私人。


  主要是大的方向管理。


  張輔和朱能兩人的天資都不是旁人可比,而且都年輕,他們的成長空間仍然有很大的發展餘地。


  但是朱能多年深入中華重工,主要負責鐵道工程隊軍籍工人的管理。


  所以朱能目前在軍事才能方面,朱高熾認為比張輔更合適。


  最主要的是目前學校離不開張輔。


  因為張輔做的太好了,朱高熾找不到誰可以替代張輔,因為擔心對方達不到張輔能把學校帶到的高度。 「學校目前建立了十一所,學生總共有六千餘人,但是學校發展速度你也看見了。」


  朱高熾感嘆。


  教育這個項目,要麼不啟動,啟動就停不下來,隨之而來的投入需求就越大。


  如果是和平的環境下,對於朱高熾並不是問題。


  但是朱高熾還要考慮軍事建設。


  有限的力量,只能投入重要的方向。


  雖然是如此,學校控制后的發展,仍然成倍的提升。


  「只你所在的中華重工工人子弟學校,明年招生就會增加一倍,所以成立專門的教育部已經迫在眉睫。」


  「我希望你能擔任教育部部長,如何在螺獅殼裡做好道場,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的提升北平教育水平,你的任務很艱巨。」


  朱高熾鼓勵的看著張輔。


  綜合學校,也是磨練張輔才能的好地方。


  學校不光是文,還有武。


  如果張輔能把自己的才能融入到學校,那麼對於他未來的成就,會有巨大的幫助。


  一個更開明,更科學,更具備統帥眼光的元帥,前途不會比朱能要差。


  張輔很有信心。


  在發展學校的過程中,他彷彿打開了一道大門,接觸了許多往日接觸不到的知識和眼界。


  決定事務發展的是人。


  人決定一切。


  相同的環境,不同的人做出的事情也會不同。


  張輔就是能在各種環境下,最初最好選擇的人才。


  「屬下有信心,不過小王爺也要答應我。」張輔笑著說道。


  當年左護衛和王府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隨著朱標病逝的時間越久,已經逐漸消散。


  張玉和張輔兩父子,通過這些年的表現,張玉贏得了朱棣的信任,而張輔更不用說,朱高熾深信不疑。


  張輔已經敢開起玩笑。


  世子府客廳的氣氛很寬鬆。


  「你的要求我知道,不過你的胃口也太大,現在不只是工廠缺人才,新軍也需要人才。」


  聽到小王爺的話,張輔有些失落。


  先軍建設,一直以來是小王爺穩抓的。


  從中華重工的規模還未擴大起來時,小王爺就已經各種手段接觸衛所。


  深知小王爺為人的張輔,以為朱高熾會拒絕。


  「這樣吧,你籌辦教育部,制定一個大方向的章程出來,全北平畢業生的資料你也能掌握,做一個我能接受的方案。」


  朱高熾鬆了口。


  八百畢業生多嗎?

  十年也才八千。


  以現在北平的學校規模,就算一百年後,也只能維持數萬名學校培養出來的人而已。


  因為人會生老病死。


  七年制的學校,的確負擔太大了。


  除非把軍費投入學校。


  如果挪出每年兩百萬新軍軍費,能很好解決當下學校規模擴張的問題。


  不久后。


  八百名畢業生被搶乾淨。


  時代的變化,悄然無息,波瀾不驚的展開。


  原來從舊文人,舍人,識字,熟練工人群體中,構建成管理階層的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


  建議逐漸被新學生群體取代。


  這個過程雖然剛開始,但只要繼續發展下去,就會發生巨大的變革,如朱高熾想要的結果。


  學校和私塾不同。


  學校是封閉的環境。


  因為學生數量多,猶如一個另外的小世界,所造就出來的學生,必定跟私塾出來的學生不一樣。


  學校出來的學生,他們會更純粹,更激情,更熱烈。


  新學生。


  挽救了跌落深淵的民族。


  新學生。


  也必然讓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


  趙寡婦的家,在北平大劇院不遠處的新居民區,因為趙寡婦在這裡上班,所以在這裡買的房子。


  她的家來了新鄰居。


  調研司和北平大劇院都給了七妹選擇。


  七妹最後決定回到北平大劇院工作。


  不過因為生了孩子,七妹有短暫離開了北平大劇院。


  七妹沒有動丈夫的撫恤銀。


  她在北平大劇院是名角,沒有離開北平大劇院時就積蓄了不少錢,自己在單位附近的新式居民區買了房子。


  賀寬的父母終於改變了態度。


  畢竟兒子已經不在了,還有什麼好爭的呢。


  婆婆來到了房子里,幫七妹照看孩子。


  七妹把丈夫的撫恤銀全部給了婆婆,婆婆收下了,認真的告訴七妹,這撫恤銀以後會交給孩子。


  未來會不會變,誰也不知道。


  但是現在這個小家,已經走上了正軌,她們都在恢復自己的傷口。


  趙家寡婦去看了七妹。


  「你婆婆帶的仔細,你有什麼好操心的,什麼時候回去劇院工作?」趙家寡婦笑道。


  「現在劇院發展可快了,周世子那人真搞笑,不過周世子真有才,還當眾唱了一段餘姚腔,唱的真好聽。」


  「聽說樂師們跟周世子弄了許多曲子出來,他還參與編劇,聽說會出很多新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