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458.第457章 北平空中的神跡

458.第457章 北平空中的神跡

  第457章 北平空中的神跡


  應天府。


  京城。


  從金州來的大夫,正在向朱元璋和朱棣講解。


  其中一名大夫揉著朱元璋的頸部。


  朱元璋舒服的差點叫出聲。


  「因為聖人常年的伏案工作,所以這裡的骨頭髮生了變形,常年壓迫血管,才常常頭痛眼花噁心。」


  「那有的治療嗎?」朱棣關心的問道。


  大夫搖了搖頭。


  「但是可以緩解,每日按時歇息,保證精力的恢復,以及減少低頭的動作。」


  大夫們講著各項日常注意事項。


  他們在金州見過了太多的骨頭,對人體的熟絡超過了所有人,輕易的摸到朱元璋的脊椎。


  最後他們開了些藥方。


  「這副葯起活血的作用,另外一副葯化瘀血。」


  ……


  朱元璋聽到自己的病疼能減輕,臉上笑的合不攏嘴。


  他當然希望能長命百歲。


  可他也不像那些有名的求長生的皇帝,並沒有做出太多驚人的求長生事迹。


  甚至後世有人笑稱,朱元璋天天加班工作,哪裡顧得上去求長生,反而因為沒有功夫去吃丹藥,倒是活的更長久。


  他更高興自己不用再受疾病的痛苦。


  「金州的大夫比御醫強。」


  朱元璋稱讚道。


  朱棣不敢受。


  誇讚的越好,承擔的責任越大,事關父皇的龍體,朱棣可不敢馬虎,推諉道:「不懂規矩罷了,所以言語上驚人些。」


  朱元璋不認可。


  認真的說道:「咱最近好吃好睡,的確病痛減輕了不少,印證金州大夫們的說法,咱是比較信服的。」


  朱棣見此也不再推諉。


  「父皇龍體康安,兒臣也高興。」


  「你不怕咱身體好了?」朱元璋故意問道。


  朱棣誠心道:「兒臣只盼父皇好。」


  長子死了,二子死了,三子也死了,老四看上去不像短命之人,加上老四的長子。


  老四長子馬上又要有孩子了。


  種種的消息,都讓朱元璋認可了朱棣。


  「開春后,等熾兒進京,咱下旨封你為太子,國家你也一併監之吧,只是希望你善待朱允炆。」


  朱元璋嘆了口氣。


  人最怕鬆懈。


  鬆懈了年余的朱元璋,已經無法再像以往那麼一心公文,反倒是最近的生活,讓朱元璋感到愜意。


  自己已經七十了,是該好好休息了。


  朱棣的表現,朱高熾的表現,讓朱元璋越來越放心。


  朱元璋並不是捨不得放權的人。


  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就放權了。


  許多事情其實出於朱標之手,但是朱標的手腕很高,人們最後認為是朱元璋乾的。


  在放權這方面,朱元璋不但很大方,而且還願意承擔罪名,留給了朱標偌大的好名聲。


  什麼九龍奪嫡。


  無非是老皇帝不願意放權,又擔心自己衰老,害怕皇權旁落,因此挑逗自己兒子們內鬥的政治手腕,也讓國家陷入了內耗。


  如果放在明朝,那是文人們筆下十惡不赦的大昏君行為。


  清朝不過是沒文人敢罵,寫都不敢寫而已。


  「父皇放心,兒臣不會虧待侄兒的。」朱棣保證道。


  朱元璋不置可否。


  他能管他活著的時候,還能管自己死後的事情不成,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朱棣見狀,拿起朱高熾的書信笑道。


  「熾兒奏請,希望在西域行省設立西域大都督。」


  朱元璋看了過去。


  忍不住的搖頭,「這麼鋒利的寶刀,總要亮相的,下面的人也不會甘願。」


  新軍如此強大。


  哪個新軍將領不願意去打仗,不希望趁著這麼好的時機去建功立業。


  是啊。


  朱棣當了太子。


  下面的將領們很開心,可是他們的功勞怎麼算呢。


  寶刀要吸血。


  不吸自己的血,就要吸外面的血。


  「北平的報紙上可以看出,北平求戰之心甚切,不是誰可以擋住的。」


  「父皇如何看?」朱棣請示。


  「讓他們滿足,能保持下面人的戰心是好事。」


  朱元璋同意了,「多少將領獲得了些成就,不是滿足於溫柔鄉中,就是野心高漲,而能一直維持本心的不多。」


  不過他又問道:「會不會耽誤熾兒來京城?」


  雖然對金州大夫好感不少,但是畢竟年過七十,朱元璋不想耽擱太久了。


  如果有個萬一,那麼對於當下的局勢會非常的不利。


  「熾兒說西域的事情,交給地方負責,並不會影響他的計劃。」


  「好大的口氣。」


  朱元璋感嘆。


  當初他的確有過西征的計劃,在太子還活著的時候,用了好些年的準備。


  洪武一朝。


  動兵的次數非常之多,可意外的是民間並沒有感受到多大的負擔。


  因為朱元璋的規劃是一環套一環。


  在遼東準備動兵的計劃,每次的戰爭都會提前準備幾年,保障了物資的供應才會派出大軍。 西征也是如此。


  宋晟遠征了哈密,壓服了亦力把里,但是戰事結束后,沒有被朱元璋召回京城,而是留在陝西行都司,並且從內地遷移許多軍戶過去,恢復當地的生產。


  如此種種,就是為了未來的西征準備。


  正是因為嚴整詳細的計劃,提前保障了生產,才沒有對民間造成負擔。


  不過朱標死的突然,西征和東征的計劃也就此擱淺,朱元璋最後幾年的時光,用在穩固朱允炆的地位上。


  如今看到西征計劃重現。


  而朱高熾的西征計劃不但比朱元璋更龐大,甚至在前期竟然交給了當地。


  無論是大氣還是底氣上,遠遠超過了朱元璋當初的安排。


  朱元璋不得不感慨。


  朱棣見父皇心情不錯,笑著問道:「聽錦衣衛紀綱上報,應天府如今不太平。」


  「明年開春后,你們父子一併處理吧。」


  朱元璋淡淡道。


  朱棣明白了該怎麼做。


  ……


  北平。


  第一屆科學與技術大會落幕。


  許多的學者留在了北平,進行不斷的學術交流。


  獲得北平人才津貼的學者們,在技術報上發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技術文章。


  許多小商人們尋找著機會。


  「這篇孔明燈載人的技術,請問您研究的如何了。」一名商人託人聯繫到一名學者。


  「你是?」


  學者打量眼前的陌生人。


  「忘了自我介紹。」


  「我叫吳宏,祖籍廣東,是合記商行的東家。」商人笑道。


  學者笑了笑。


  合記商行當然名頭大。


  不過商人的自我介紹,可以唬住沒見過市面的人,但是唬不住他們知道內情的人。


  合記商行規模雖然大,但是因為放開了融股,許多小商人會在合記投上些股份。


  這些小商人自身沒有拿得出手的名頭,所以常常把合記拿出來說事。


  外人一聽合記的名頭,不懂的人自然被蒙住。


  「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學者謹慎的問道。


  對眼前商人並沒有好印象。


  商人越來越多,騙子也越來越多,不光是老百姓上當受騙,包括他們這些學者,也聽聞過被騙去專利。


  「我想投資你的技術。」商人誠懇的說道。


  「我的確是合記的小股東,老家有人從事海貿,資金上面不短缺,缺的是機會。」


  北平的經濟越來越發達,可機會永遠是不多的。


  商人有錢,但是在傳統行業上競爭不過老派的商行,而合記的入股是有限制的,他們只有分紅權,商人並不滿足於銀錢,需要尋找新的機會。


  只有在行業中站住一定的跟腳,才能在北平獲得身份和地位。


  光有錢並沒有用。


  錢。


  在中華重工體系的高層眼裡,不過是廢紙罷了,他們更看重的是資源。


  「我研究的方向,目前技術上還不夠成熟,所以你要失望了。」學者委婉的拒絕。


  商人急了起來。


  他覺得載人升空有絕大的前景,敏銳的發現了其中蘊含的大機會,萬萬不會錯過的。


  「孔明燈可以載物,只不過做大號的孔明燈而已,又算多難的事情。」


  學者不滿道:「您可以自己請人去做。」


  商人拉著學者,「王先生,您應該知道好的發明需要市場,我可以證明我的資金,您如果不放心,可以隨我去糧票銀行看看我的存根。」


  王學者推了推掛在右眼的眼鏡片,仔細打量了來人。


  想了想,耐著性子解釋道:「理論上是一樣的,但是當重量和面積變大了,事物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難道無法升空?」商人問道。


  「可以升空,但是時間短,也不夠安全。」


  「只要能飛起來就行。」


  商人認真的說道。


  「不能載人的。」


  「不載人也行,我可以投資一百元。」


  「這是為了什麼呢?」學者不太懂。


  「我可以解釋,但是你要跟我簽訂協議,後續的投資,必須以我為先。」


  學者想了想,一百元不是小數目,能促成他的研究,於是點了點頭。


  為了規範,兩人專門去訟行,請了一名訟師為了他們做中間人,訂立了協議。


  商人這才笑道:「只要能升空,就能證明可以載人。」


  「可是有什麼用呢?」


  「證明了價值,能去糧票銀行申請貸款開辦工廠。」


  「萬一糧票銀行沒有認可呢。」


  商人堅定的說道:「這項技術一定是最偉大的,哪怕糧票銀行不識貨,我自己回去家族請求資金辦工廠,哪怕賣了我的祖業都可以。」


  學者被商人的精神所感動,不在抱有疑慮。


  靠著一百元的本金。


  學者很快建造了一個有房間那般大的孔明燈。


  燃燒煤油和稻草。


  無人的孔明燈從北平郊區升起后,被風吹動,最後落入了北平貿易中心。


  飛行整整半刻鐘的時間。


  無數人都看到了空中的巨大孔明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