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瘋跑什麼,來念書啊
第12章 瘋跑什麼,來念書啊
正在打涼湯的周媼,聽到這話,動作一頓:「女公子當真能幹!唉,那趙家,真不是東西!」
沈盈夏有些訝異,這好好的,怎的開始罵趙家了?
周媼放下木勺,抹了抹眼淚:「女公子在家時天真爛漫,哪能知道這些?必是在趙家受了委屈,才知曉了后宅這些彎彎繞繞。」
「可不就是!那趙君然……」鈴蘭可聽不得這話,一聽就火大。現在離開了趙家,她便連裝也不裝了,居然直呼趙君然的姓名。
若不是沈盈夏用眼神制止了她,鈴蘭定會拿上幾壺好酒,拉著周媼一起罵上個三天三夜!
沈盈夏一想,事兒確實是這麼個事兒,不過主要是前世的經歷……唉,算了,就怪他們吧!
五六個小童從旁邊歡笑、打鬧著跑過,像一陣自由的風。
沈盈夏來了興緻,轉頭問周媼:「這些孩童是咱們莊上的嗎?」
「那倆丫頭,呶,就是個頭最小的那兩個,是咱們莊上的家生子。」她伸手指著示意,「那個個頭最高的男娃,是佃戶的孩子。」
接著,她又轉頭和老伴兒確認:「剩下那倆是村裡人的吧?」
孫翁眯了眯眼,點點頭說:「嗯嗯,一個是村口孫屠夫家的,另一個好像是劉寡婦的獨子。」
「這些孩子年歲還小,成天在田間地頭瘋跑。等長大了,可就沒有這樣的好日子嘍!」周媼看向遠方,陷在了記憶里。
普通人家的孩子,是沒有書讀的。運氣好些的,家中有幾畝田,尚能飽腹。運氣不好的,遇上荒年,被賣為奴婢,也是常事。
對他們來說,僅是活下去,便已精疲力盡。
福德散人說,沈盈夏能重活一回,是因果。她種了善因,所以結了善果。現在她有能力,或許可以再幫幫這些孩子。
「村裡這般年歲的孩子,還有多少?」沈盈夏問道。
周媼沒有回答,看向孫翁。孫翁雖然是沈家的家生子,但祖上是孫家村的,大家或多或少地沾著些親。這些事兒,他最熟悉。
孫翁翁搖頭晃腦地算了好一會兒,才說:「算上女娃娃,約莫二十個。」
「女公子可是有什麼打算?」鈴蘭好奇地問。
「嗯,我打算開個私學,但凡是孫家村的娃娃都能來念書。以後他們若能抄書寫信、當個賬房,即便再遇到天災,也能多條生路不是?」 「哎呦,這可是大好事兒啊!」孫翁興奮地跳了起來。孫家村雖說不算貧困,但一年下來,能收多少糧全看老天爺。遇到乾旱、澇災,餓死人也是有的。
鎮上雖開辦了私塾,卻也不是人人都能去得起的。而且大佑王朝的選官制度乃是舉孝廉,不僅要德才兼備,更要有門路。
用大白話來說,就算你才學再高,德行再好,若沒有人舉薦,花銀子為你製造聲勢,也是沒用的。
農戶家供一個讀書人,已是萬分艱難;學成后,連合適的去處都找不到。
讀書人總是悶在房裡,身子弱,幹不了重活,更下不了地。與其高不成低不就,不如一開始就不讓孩子讀書,便這樣自在地快活幾年。
沈盈夏的阿父是太子太傅,家中供養了不少門生。但那些門生都想著以後能進官拜爵,必是不可能願意來莊戶上教一群農戶家的小毛孩念書的。
沈盈夏想了想,還是在孫家村或者附近,找一個寒門讀書人比較合適,給月錢就是了。如此,還能幫夫子解決生計問題。
「阿牛,上回你是不是說隔壁庄有個讀書人?」
「是啊,他是我大兄的同窗。」
「你大兄也在讀書?」
一提起大兄,阿牛驕傲極了:
「是啊。小時候,我大兄不管颳風下雪,都日日跑老遠趴窗戶上聽夫子講學。
「有一回,他在窗口,凍得暈了過去。師娘發現后,於心不忍,就讓大兄在私塾幹活兒抵部分束脩。
「大兄這才念上書,我們一家都感念夫子師娘的恩情!」
「那你大兄可有空閑來教娃娃們念書?不白教,按一般夫子的標準發月銀。」
「他上月剛休學歸家!我這就回去問問大兄!」說完,也不等沈盈夏回答,兀自邁開腿,奔了出去。
沈盈夏看著,輕笑出聲。
祝高考的諸位金榜題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