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決定
第137章 決定
小道士緊緊皺起了眉頭,手中的信紙都被他攥緊皺起。
阿義時說完對這場戰爭的預測之後,就閉起了嘴,眼神也不再盯著那信紙,反而望向屋內的二人。
他明白,李彥成之所以寫信來,就是因為『膽小』,所以做出抉擇的人將會是屋內的這二人。
與小道長的愁眉不展不同,姜思樂絲毫沒有被此事困擾住,在看完信后,還有心思樂呵呵的喝著茶。
屋內變得寂靜,小道士的思緒飛速運轉著。
他的身邊,姜思樂和阿義時正無聲的交換著眼神,氣氛曖昧。
「殿下,此事……此事還需問過陶老大人。」
片刻,小道士給出自己的見解。
他覺得這事,還是需要一個老成的人幫忙看顧謀划。
但姜思樂搖了搖頭,看著小道士面露不解,她細心的解釋道:「你可看過朝廷對欒老將軍的處置?」
小道士愣了一下,點點頭說道:「為老將軍封侯,並在京中安置。」
看著小道士還未反應過來,姜思樂嘆了一口氣后,緩緩說道:「不錯。小道長你說說,若是欒老將軍未被抓去,陶大人還肯造反嗎?」
說著,姜思樂拍了拍那信封,目光敏銳。
「如今和朝廷已經進入了僵持的局面,若你是陶老,你會如何抉擇?」
小道士這才恍然,他站的太近,反而忽略了一些事情。
陶嘯陶知州恐怕是最想要接受和談的人。
如今老將軍性命無礙,而且朝廷如此寬厚的條件,他怎麼會不答應?
若他真的來了,恐怕是會想方設法讓姜思樂同意和談。
想到這兒,小道士苦著臉,只覺得這個抉擇難之又難。
「殿下若是有了抉擇,直接告知貧道吧……」
姜思樂笑著搖了搖頭,她打趣道:「前些日子不是還嚷嚷著建功立業?怎麼今日小道長就泄氣了?」
「孤的確還不知道此事如何是好——不過,作為孤的謀士,道長可要快點做出決斷,也好青史留名。」
說著,姜思樂繼續低頭飲下一口清茶。
對於這件事,兩邊的選擇看起來都還不錯。
姜思樂便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到了小道士的手上,她也樂的偷閑。
小道士不可置信的看向姜思樂,這麼重大的事情,就交給他?
除了感到姜思樂的信任,小道士還有著幾分無措。
他自道也相信,將來憑藉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在這個世界有一番用武之地。
但是,他卻沒有想到,這麼快……
現在的他,已經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小道士卻再沒有了從前那邊夸夸其談的從容。
他緊張的開始盤算起來,他問了阿義時若繼續打,將來應該的路線和需要的糧草自願;他也走出了營帳去和那些操練的士兵交談,甚至和那些為他們的部隊提供物資的百姓交談。
姜思樂在一旁冷眼看著,她宛如在看一塊美玉。
原本粗糙的宛如石頭一般的材質漸漸脫落,已經隱隱表露出美玉那種光澤。
她知道小道士不會辜負她的期望。
……
三天後,李彥成就接到了從季州傳來的急信。
那封信並不厚,但李彥成卻感受到他帶來的沉甸甸的分量。
營帳內的所有人都將目光彙集在那封信上,彙集在他們的元帥身上。
李彥成拆開信,匆匆瀏覽了一番,露出了輕鬆而又釋懷的笑容。
他笑著將這封信傳閱給了身邊的諸位將領,這些人如今都是他的戰友、心腹。
那些身披盔甲的將軍們皺起眉頭,眯著眼睛將那封信看完之後,有的人欣喜過望,甚至開始手舞足蹈起來;有的人卻面色陰沉,心有不甘的握起了拳頭。
「元帥……咱們終於能回家了!」一位老將軍的淚水不知不覺已然流下,他那稀疏的白髮和眉頭的溝壑訴說著他的年歲。
「可,就這麼撤軍?」一位小將皺起眉頭,一臉不甘心的一拳砸向面前的桌几。
對於諸位將領隱隱分為兩派,並且對立的情況,李彥成早有預料。
本來他已經想好的說辭,但沒想到公主在信中給他的理由要多的更多。
李彥成故意收斂起面上的笑容,對著諸將表情肅穆。
他先是拍了拍桌子,將所有人的視線都吸收到自己的身上。
之後李彥成掃視眾人後,才開口說道:
「你們想如何?還像繼續打?」
「馬上就要到秋季了,田裡面收割的糧食遲早成為官軍的糧草。
到時候我們怎麼打?
餓著肚子打的了仗嗎?」
這一番話,讓不少將領冷靜下來,低頭沉思。
看著這情形,李彥成長嘆一聲氣,苦笑道:「你們不知,之前朝廷屢次派駐軍往成州增兵,便是因為青夷即將來犯。」
「先帝也是為了大夏做打算。如今我軍雖然與青夷相合作,但難道真就要將大夏的領土送給那群青夷人?」
說到這兒,李彥成只見得眾將領群情激奮。
接著,他將最重要也是最為理智的一條理由說了出來。
「朝廷的要求,你們都看到了。不過是降降官職,等到來年打青夷時,如何怕建不了功,立不了業?」
李彥成苦口婆心的勸慰道:「難道咱們真的要做大夏的罪人?如今新帝仁慈,和公主又有血親。更何況我等本就師出有名,為了救老將軍。如今朝廷已然妥善安置了老將軍,我等也該就此收手。」
小道士之所以如此選擇,考量很多。
除了農家的秋耕秋收、他更多了警惕青夷這個外地。
在他看來,青夷借兵本就不懷好意。絕對有趁大夏內亂,入侵國境的打算。
這讓小道士萬分警惕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新帝的心性也很重要。若是如今登上帝位的,不是以仁厚聞名的姜奕,說不定。這一切都得另做打算。
可能大夏就真的,將要改朝換代了。
李彥成一早就認出了這封信是小道士的筆跡,所以他也很是高興。這位曾經和他走過一段路的小道士,如今已然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