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影帝:我的娛樂時代> 第101章 別為我花錢

第101章 別為我花錢

  第101章 別為我花錢


  襄陽大戰開機后,《神鵰》的拍攝進入後段。


  而隨著《天下第一》在內地地面頻道廣泛播出,張元君漸漸有了知名度。


  四大密探里,歸海一刀最帥。


  而且現在流行這種冷冷的酷酷的男性審美。


  但當更多的記者因為歸海一刀而來到《神鵰》劇組採訪張元君時,卻發現這個演員私下裡的形象跟熒幕上完全不同。


  「我們在《神鵰》劇組說《天下第一》是不是不太好?」在採訪開拍前,張元君問記者和《神鵰》劇組的統籌。


  劇組統籌說:「沒關係,你採訪的時候帶兩句我們的戲就行。」


  兩部劇不存在競爭關係,所以沒有這樣的避諱。


  「那行。」張元君點點頭,「開機吧。」


  面前攝影機上的指示燈一亮,張元君就流利地說道:「贛省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張元君,在《天下第一》中飾演歸海一刀。我們現在在象山《神鵰俠侶》劇組。」


  是的,今天的採訪記者來自老家贛省,過幾天《天下第一》就要在贛省播出了。


  贛省電視台抓住張元君的熱度和他贛省人的身份,特地來象山給他拍個人特輯,過兩天《天下第一》播出前,單獨給張元君放映這支短片。


  可謂給足了家鄉人面子。


  老表相見,肯定先套近乎,記者做過張元君的功課,但還是明知故問:「你是贛省人?」


  「是,」張元君笑道,「廬陵人。」


  套了幾句近乎,兩人就開始聊正事。


  「非常感謝觀眾對《天下第一》和歸海一刀這個角色喜歡,」張元君接著說,「歸海一刀是我第一個角色,播出前一直很緊張。」


  「最近有收到各地粉絲寄到劇組的禮物,非常感謝大家的喜歡。


  「但是我還是要勸大家不要為我個人花錢。」張元君大概是新生代第一個公開說不要粉絲為自己花錢的,「大家看戲就好,有心的可以給電視台或者在網上發幾條好評,不要為我個人買禮物。」


  贛省記者在來之前就聽說這位老鄉採訪有時候嘴會打瓢,今天他算是見到了,但他仍是不解,現在粉絲給偶像應援是理所應當:「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這部劇的主要觀眾還是年輕人,要麼剛畢業,要麼還在念書,都沒什麼錢,沒必要給我花錢買禮物,我有片酬,演得也很開心,不需要大家為我破費。」


  「這是粉絲喜歡偶像的一種表達方式。」


  「是,粉絲朋友的心意我都知道,如果大家有心,可以買一份我們劇組即將上市的DVD碟片收藏支持一下,以後翻出來多看幾遍也好。」張元君還知道給DVD打廣告。


  記者不想在這上面多費口舌,接著問了他很多有關《天下第一》和歸海一刀的問題,張元君都一一解答了。


  當然,最後也沒忘記帶兩句《神鵰俠侶》,畢竟在人主場。


  「拍這部戲很累,」張元君評價《神鵰》,「因為我們有很多實景,所以難免要跋山涉水,有時候一天里一半的時間都花在趕路上。」


  「但劇組同事和演員們都沒有半點怨言,大家都很配合,都想把戲做好。」


  「印象最深的?劉藝菲吧,她非常刻苦努力,她基本上……基本上是主演里年齡最小的,我們同班,但我沒見過她拍戲的樣子,通過這部戲我真見識到了,真的努力,得向她學習。」


  「拍完這部戲打算回學校好好上課,還想去哪裡度假休息一下。」


  記者在告別前,特意告訴張元君:「過幾個禮拜,台里還會來一趟。」


  「採訪嗎?」


  「拍點《神鵰》劇組的幕後花絮,還要做一些採訪。」 「行。辛苦你了。」


  「不客氣。」


  張元君一送走記者,調皮的楊蜜就蹦過來「採訪」張元君:「收到粉絲的禮物是什麼心情呢?」她拿的是劇中朱子柳的大毛筆當話筒。


  對記者說的話估計打發不了楊蜜,張元君回答道:「高興啊,膨脹啊,虛榮啊,哥們兒也有粉絲了。」


  張元君不正經的回答逗得楊蜜嬉笑不已。


  張元君接著說:「要不要我提前給伱簽個名,以後我要火了你也好拿去賣錢。」


  「我才不要,我以後肯定也能火,我的簽名比你值錢。」楊蜜不知道,她這句話會在未來成為現實。


  張元君順桿就往上爬:「那好,那你給多簽幾個,我以後沒飯吃了拿去賣錢。」


  怎料楊蜜說:「那你還不如去要藝菲的呢,她的簽名現在就很值錢。」


  「她的簽名我不稀罕。」張元君道。


  這也就是劉藝菲不在現場,否則準會跟張元君吵起來。


  「藝考快開始了吧,你準備的怎麼樣?」張元君和楊蜜一起向片場走。


  「還行吧。」她知道張元君當時藝考第一,所以不在他面前得瑟。


  「文化課呢。」


  「我們家一屋子清華,我文化課更不用擔心。」楊蜜對自己的家學很得意。


  但張元君卻說:「那你怎麼不考清華?」


  「我喜歡錶演啊。」


  「得了吧,」張元君說,「還不是文化分夠不上清華。」


  楊蜜恨得牙痒痒,在這上面他說不過張元君,於是轉移話題:

  「你那專輯怎麼樣?」


  「demo錄完了,麥田的人已經帶著小樣和譜子回京城找專業製作人看了。」


  張元君的專輯預計放14首歌,原始詞曲全部出自他本人的手,不過後面進入製作時,會和製作團隊的音樂人聯合署名,但全部版權歸張元君所有。


  除了自己專輯的14首歌,張元君還另外錄了4首demo,以備不時之需。


  「真厲害。」楊蜜承認自己有點羨慕了。


  人家不光演戲,還能唱歌,這叫多棲發展,前途光明。


  張元君聽出了楊蜜語氣中的羨艷,笑說道:「你不說了你以後肯定能火嗎,以後肯定也能發歌。哎,你唱歌怎麼樣?」


  楊蜜尷尬地笑笑:「還行吧,嘿嘿,還行。」


  其實張元君問出那句話自己都想笑,好死不死問楊蜜唱功幹嗎,這不是給人傷口上撒鹽嗎,於是也笑道:「行就好,別像我,唱得一般,還要藉助調音。」


  兩人說說笑笑來到片場,整理收拾一下,準備開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