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趙儷穎的野望(為盟主【她de小奶瓶
第126章 趙儷穎的野望(為盟主【她de小奶瓶】加更2)
張元君後來會忘記第一次見趙儷穎是什麼模樣。
但趙儷穎會永遠記得18歲那年和姐姐一起去京城的那個夏天。
此時的趙儷穎真的是個小土妞。
小趙給他介紹的時候,張元君差點沒認出來。
趙儷穎看張元君可是痴了,姐姐說他比電視里還帥,她一開始是不相信的,今天一見到真人,她便覺得後腦勺被打了一棍子。
他怎麼會這麼好看!
「你好你好,」趙儷穎話都要說不清了,「你能給我簽個名嗎?我特別喜歡歸海一刀,我很多朋友也都特別喜歡伱。」
小趙卻說:「合影簽名有的是機會。」又跟張元君解釋道:「我妹妹來京城玩兩天。」
張元君客氣道:「我這兒也沒什麼事,你帶你妹妹好好玩,有什麼需要的,儘管開口。我那邊還有事,我先走了。」
雖然張元君給小趙放假帶妹妹逛京城,但小趙還真不敢真的撂挑子不幹。
依然每天都來上班。
許是為了讓妹妹知道拍戲的艱苦,好讓她斷了當明星的念想安心回家。
這幾天,她有意帶趙儷穎感受劇組生活。
甚至安排她去電影廠門口蹲活兒。
但她的算盤落空了,趙儷穎盡然對這種生活樂在其中。
姐姐問她:「累嗎?」
她說:「累,但很踏實。」
「像你這幾天蹲在電影廠跑龍套,全國幾千幾萬個龍套演員,目前就王保強一個人出來了,你還覺得你能出頭嗎?」
《盲井》和《天下無賊》后,王保強成了全國千千萬萬個龍套的偶像,都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王保強。
趙儷穎沒話說了,她熱切地想當明星,但她不傻。
她這幾天也從別的龍套那裡聽說了王保強的故事,人家有功夫在身,真打真摔,這才為自己拼出了一條路。
可是她啥也不會,她就是不想窩在老家做一輩子小工,想當明星,可是怎麼當明星,她是一點都不知道。
「今天別去電影廠了,我帶你去看看排練。」
「好啊好啊。」趙儷穎也覺得跑龍套不符合她對表演對明星的想像。
小趙帶著趙儷穎來到電影學院的小劇場。
雖然放暑假了,但小劇場依然有學生在排戲。
今天張元君就約了於老師綵排,主要是走蘇夢蝶的戲,讓於老師熟悉台詞。
小趙帶著妹妹坐在台下看。
於老師背詞很快,現在已經差不多能脫稿了。
「我前夫一直勒索我,不給錢,就連同那些小報記者造我的謠。」
今天張元君臨時串一把關靜年,兩人今天都沒帶妝。
於老師繼續念自己的詞:「我明明就是離婚之後才認識現在的先生的,我知道他沒錢,但真心對我好,比之前那個王八蛋強百倍。」 張元君說:「都是小人,理睬他們做什麼。」
「我記得當時,也就一位叫徐道來的記者肯為我仗義執言。」
「你知道徐道來是誰嗎?」
于飛鴻面露疑惑。
張元君繼續念自己詞:「說你演技不好的,是他,你被人潑髒水,出來替你澄清的,也是他。小李呀,說話是不好聽,但他不說假話。」
于飛鴻這時還是情緒複雜地看著不遠處的「李家輝」,但轉頭就一臉戲謔地問:「那說我演技不好,這是真話假話呀?」
張元君不接了,這段對話就這麼結束,張元君笑道:「到時候跟您對戲的是濮存新老師,您可得小心點。」
「濮哥演技收放自如,這麼一小段我還不至於接不住。」於老師笑道,「倒是你這個主角,又是田狀狀導演,又是你王老師,還有濮哥,都是成了精的人物,你不拿點東西出來,過得了他們那關?」
「可不是嗎。」張元君道,「別說我了,我們班上的同學沒一個不愁的,都是前輩,技藝高超,生怕接不住挨罵。」
別看田狀狀一臉樸實,但沒有導演不在片場罵人的,特別是田老師這種老一輩人,譜大,罵起人來更是不管不顧。
「沒事,」於老師說,「到時候我幫你們說話,都是孩子,諒田老師也不會罵得太難聽。」
兩人又反覆對了幾場戲,末了於老師順嘴提了一句:「你戲這麼好,有時間也給我演個角色去。」
「沒問題,您隨時叫我,我肯定幫忙。」
張元君可不知道,自己這隨口一說,日後於老師還真纏上他了。
結束排練,於老師也見了趙儷穎,聽聞她也想演戲,還鼓勵她:「想演戲是好事,好好看好好學。」
於老師這一鼓勵,還真燃起了趙儷穎的鬥志。
小趙卻說:「客氣話聽不出來?說兩句便宜話你就找不著北了?」
不過,張元君也說:「幹嗎這麼說你妹,人有志向是好事,想當演員有啥不好?你去年還說要考電影學院當明星呢。」
「我這不也放棄了么,演員哪那麼好當。」
「還是的嗎,你放棄了,還不許妹妹當演員了?」張元君轉頭對趙儷穎說,「想當演員就去看去學,試試唄,沒什麼不好。弄不好你就是下一個鞏儷。」
該死的惡趣味。
「可是我啥也不會,我也成不了王保強。」
「你怎麼就知道王保強的運氣不會落在你頭上?」張元君反問,當然他也不是一味地勸她嘗試,「當然,家裡的意見還是要重視,你不能不管不顧就一頭扎進來,你也參加工作了,家裡的責任也要擔起來。」
助理小趙聽了後面這話覺得張元君還是站在自己這邊的,於是也說:「你也工作了,肩上有家庭責任了,你一走,家裡怎麼辦?」
又過了兩天,趙儷穎結束自己的京城之旅,被姐姐送上回家的列車。
助理小趙不會料到,張元君也不會知道,正是因為自己和於老師的客氣話,給了趙儷穎自信。
一年後,想明白的她,從老家辭職,再一次踏上進京的列車。
等到她與張元君再一次見面,那將是一副令張元君意想不到的滑稽可笑的場景。
沒幾天,張元君安排好國內的工作,就帶著助理乘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