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蜀山之凡人修仙> 第109章 正邪之分

第109章 正邪之分

  第109章 正邪之分 

  兩人到了雲霧山,鄭八姑見孟秋洞府外遺落幾件破爛法器,有些好奇,經孟秋解釋說是竹山教過來騷擾,受護洞陣法反擊,便不關心。 

  等她在洞府中轉了一圈,搖搖頭道:「你這洞府可真夠精緻,倒有些修道人的樣子,不過我住不慣,還是要大一些才好。 

  這附近應該有座金石峽,雖在天下洞天福地中,算不得什麼,但比起你這地方,肯定要強得多。可曾探查過,那裡是誰佔去了?」 

  孟秋道:「是一位叫做俞巒的旁門女仙。」 

  「竟然是她。」鄭八姑道:「她消失一百多年了,原來是在此地。」 

  孟秋問道:「她很有名么?」 

  鄭八姑道:「她師父潘六婆是旁門有名的前輩女仙,是少數幾個修鍊到天仙盡頭的人物,只可惜時運不濟,還是隕落在天劫下。 

  俞巒本身倒是沒傳出什麼戰績,但她知交好友,都是幻波池聖姑伽因、百花仙子倪芳賢、白幽女這等,想來也是不凡。」 

  孟秋對潘六婆渡劫情況格外好奇,問道:「我極少聽人說起天仙之劫,問過幾個前輩,都推說不知。 

  你前幾次提及散仙劫,似乎並不放在眼裡,地仙初劫又輕易渡過,那天仙劫是否也如此?」 

  「不到境界,少談前路。修行界許多人都有這個忌諱,伱打聽不到,也不稀奇。」 

  鄭八姑道:「以我天資,散仙劫當然算不得什麼。地仙第三劫可能有些難度,但只要我開啟連山寶庫,取上兩件厲害的法寶,再安穩修鍊兩百年,也有幾成把握。 

  但談到天仙劫,我可一點也不敢說大話。 

  要知這是修士最後一難,渡成便能帶著一身修為,離開這方世界,豈會簡單。 

  歷來許多天仙,飛升的沒有幾個。無如呂洞賓、長眉真人、張三丰這樣出類拔萃,不能成事。 

  以連山大師這樣開闢一道的人物,依舊隕落。我自認比起師父,尚能青出於藍,但和大師比,還是大有差距。 

  倒是你這份天資,高到叫人嫉妒,若所修習的道訣頂級,根基牢固,機會可是不小。」 

  孟秋懶得和她謙虛,問道:「若說飛升難,那現今存世的天仙之中,極樂真人可是能夠?」 

  「我也不知。」鄭八姑道:「他雖然比不上長眉真人,但道行和張三丰相彷彿,只是時運不濟,創建青城失敗罷了。 

  原本飛升無虞,但不知為何停留不走。平白在天仙境界空耗了這許多年,我聽說或許會有礙,也不知道會生出什麼變故。」 

  「連極樂真人都不一定能飛升。」孟秋感慨道:「難怪那些前輩不肯多提,想多了卻是很打擊人。」 

  鄭八姑一笑,道:「若是天劫容易,豈不是修士都要終日枯坐山中,人人奔著成仙去,好生無趣。 

  還是現下這般狀況好,前路艱難,能堅持的沒幾個,慾望一起,除開練氣外,還要練法術,爭法侶財地,鬥來鬥去,多有意思。」 

  孟秋有些無語,人人都說鬥法力不如斗道行,到鄭八姑這卻反過來,似乎斗劍比得道成仙還要快意。 

  兩人又說些今次斗劍里的事,便在大堂裡頭,各自打坐休息。 

  到第二日清晨,忽然洞府外有些動靜,不等孟秋反應,護洞陣法起了波動,耳聽幾聲慘叫,又歸平寂。 

  他往外查看,幾件簡陋的法器掉落在地,又是竹山教過來騷擾,不免有些惱火,道: 

  「上次就是受不了他們時常打擾,外出躲避。本擬洞府無人,會收斂些,卻不想還是陰魂不散。」 

  鄭八姑跟了出來,道:「竹山教歷來都是這個德行,仗著人多,打不過也要煩死你。」 

  「難道就沒人治治他們么?」孟秋將那幾件法器收起,一揮手大風刮過,將地面燒成的灰吹往谷外。 

  鄭八姑道:「怎地沒有?當年他們創教之後,就迅速膨脹,像老鼠一樣遍地都是。後來惹怒了一位前輩,打上門去,將其山門搗毀,弟子殺散。 

  無奈何他們教主逃跑的本事天下一絕,躲過這陣風頭,換了個駐地,一二十年,又聚起千餘門徒。 

  這事不止發生過一次,他們總能死灰復燃。長眉真人這才限了他們不得出雲貴川,一旦越界,峨眉上下共擊之。 

  有心人也曾探查過竹山教的來歷,卻一無所獲,似乎有高人在背後操縱。後來天下紛爭漸少,大家忙於修鍊,只不過分,也就懶得理會他們。」 

  孟秋皺起眉頭,道:「真是麻煩,難不成我這新找的洞府,就要丟棄不成?」 

  「你怕他們作甚?前輩能做的,我們如何不能做。他們惹了你便是惹了我,不妨打上門去,讓他們再換個地方,先保個十幾年安穩。」鄭八姑有些躍躍欲試。 

  孟秋以手扶額,道:「竹山教眾成千上萬,你還能一路殺過去不成?」 

  鄭八姑搖搖頭道:「殺便殺了。你修道應該也有些年頭了,是被眼下修行界的秩序迷惑了不曾?怎麼還沒轉過念頭來。 

  人命對我等而言,真是草芥,不唯凡人,修士亦然,你殺我,我殺你而已。什麼上體天心,都是屁話,天哪來的心?」 

  孟秋反問道:「若不依道德,那為什麼會有正教、魔道、旁門之分?修士亦有正邪。」 

  「正魔乃是功法所致,旁門介乎二者之間,與道德何干?」 

  鄭八姑道:「至於正邪,也並非因什麼而分。而是信奉道德的人聚在一起,自稱為正。他們勢大,就叫另一方為邪。 

  如哪一天反過來,另一派勢大,以人皮做鼓,頭顱制器,聚血為飲,割肉成餐,他們稱正,以不食人者為邪,又能如何? 

  凡人體弱,道德是他們得以生存的秩序;修士不講善惡,秩序只在飛劍之上。」 

  孟秋一時有些茫然。前輩子三十多年的世界觀,在這不到三個月的功夫,就被鄭八姑刷新了不止一遍。 

  「看來你這些年是跟正教在一起混多了,有些看不清修行界的殘酷。」 

  鄭八姑出身不差,卻半途遇到師門衰敗,一路爭鬥上來,可要清醒很多,行事也向來直接,立刻決定道: 

  「原本竹山教也沒惹我,可去可不去。現在來看,真有必要走這一趟,讓你冷靜冷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