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抓住命門 打擊到底
第61章 抓住命門 打擊到底
左、右神策軍各有兩都兵馬,已跟隨張承業進入漢中。李曄將剩餘兵馬,悉數調入由張承業節制。
左、右神策軍班底也是原神策軍人馬,大多數兵員便是從蜀地、漢中所募,兵士多數年未歸鄉,此次正好也算榮歸故里。
至於是否擔心士卒逃亡,那是不存在的,工資高,自然能留住人,李曄倒希望從蜀地遷一部分人口倒長安,這些兵丁家眷倒是好選擇。
京畿重地,人口不豐可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孫揆,李曄收集好各縣的田畝圖冊,這才召見,畢竟田賦之事也要手上有東西,有數據才好說話。
孫揆亦不知皇帝為何召見,待聽到皇帝的問話,便知道事不尋常。
李曄道:「太宗年間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貫,粟兩千九百八十餘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餘萬屯,布千三十五萬餘端。(太宗年間,主要徵收實物稅,錢財輔助)德宗年間,歲斂錢二千五百餘萬貫,米四百萬斛,朕即位后,長安歲入不足百萬貫,米亦不足百萬斛,愛卿以為如何?」
孫揆舉勿答道:「戰亂不止,人口凋敝,各鎮不納稅賦,以致如此。」
這個回答李曄可不滿意,將收不上稅歸集於客觀的戰亂、藩鎮,可不是他想要的。
「朕聞夏秋兩稅,每收一次,戶民多有減少,百姓謂之「絕戶稅」,愛卿以為如何?」
孫揆言道:「朝廷明令除兩稅之外,無需徵稅,各府縣多有旁目,且大戶田地仟佰,佃民除了納朝廷賦稅,更有田租十倍,是以收稅之日,百姓殘破,舉家逃亡者實有之。」
李曄點點頭,總算還有人有明白的。
「土地兼并日重,種地者無田,不種地者地連百里,孫公有何策應之?」
孫揆沉默,要讓大戶把地吐出來,談何容易。
李曄自然已有對策,而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時機。
大唐閹宦勢力已經被一掃而空,世家大族也因黃巢賊寇,實力十不存一,這個時候,朝廷掌握軍隊,皇帝誅閹宦、平鳳翔、收玢寧、華州,威權日重,正是對長安殘存的世家動手之時。
李曄道:「朕欲改革兩稅,商稅以貨幣記取,原三十稅一,依情形抬高至十稅一、二,地稅仍以十稅一計,可以貨幣亦可實物。
男丁百畝以內,以十稅一納田稅,超過一百畝的,以十稅三納田稅,若有掛田未耕種,田地荒蕪者,以十倍之稅罰之。」
孫揆一聽,眼珠瞪圓,「這……」
超過一百畝的,十稅三,田地荒蕪的,十倍之稅懲罰。
陛下這是對這些世家權貴動手了。
作為京兆府尹,孫揆自然清楚,前些日子,權貴們圈地有多麼瘋狂,無主之地到縣衙登記一下,便成了這些官員的私地。
這些權貴哪有自己種地的,均是找的佃戶去種,現在人口凋敝,哪有那麼多人去種地,權貴們只是想把地收到自己囊中,那考慮得了那麼多,多數土地便是荒蕪在那裡,這下怕是要狠狠出一口血了。
孫揆暗暗長呼一口氣,說實話,看到那些權貴肆無忌憚的圈地,孫揆亦甚是眼紅,但別人可以,他不敢。
身居京兆府尹,本就是得罪人的位置,若是遇事,袒護貴人吧,朝中御史放不了他,不袒護貴人吧,貴人們也不放過他。
是進也難,退也難,怎敢輕易將把柄遞入旁人手中。
他算了算,家裡田畝也有一千多畝,男丁包括奴僕有十餘人,正好頂在百畝之內,只需按正常的十稅一交稅。
反正罰不到自己的,孫揆也沒什麼意見。
「陛下聖明,此舉必定可以打壓土地兼并之勢。」
「孫公願與朕完成此業!」
「……「
陛下這是要把自己拖下水啊,孫揆有些猶豫,畢竟這麼一來,把這些世家權貴全部得罪了,事成之後,怕是自己也是不能善了。
李曄也猜到孫揆的想法,這種事,有腦子的肯定是不願意接的,接著道:「朕實想,耕者有其田,百姓無饑饉之憂,孫公出身孔聖之鄉,聖人云,為生民立命,孫公不認此言乎。」
孫揆眉頭微皺,這帽子有點大了,皇帝站在道德制高點,他要是敢不認同聖人之言,那官也不要做了,出了宮門,就會有人往他身上潑屎。
「臣領命!」孫揆接著道:「陛下未言,若有田地荒蕪,是否可以收回官中。」
孫揆這是想緩和一下,世家權貴們把地退回來,皇帝陛下掙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算了。
可孫揆低估了,皇帝懲治世家權貴的決心。
李曄道:「為何要收,收回官中,朕亦無人去種,在富戶手中,朕可得稅賦,何其樂哉。」
「朕料富戶必有搪塞,凡田畝所出不足正常五成者,皆視為荒蕪之地。」
孫揆暗自為這些權貴默哀,皇帝陛下這是……要斬了這幫人的根啊!
可即便如此,皇帝還是未放過。
李曄道:「朕欲召翰林院飽學之士,著書論事,將巧取豪奪之輩皆錄於書上。」
至於是否公布天下,就看這些吸血鬼實不識相了。
這一把,可算緊緊的捏住的世家的蛋蛋,錢沒了還能掙,地沒了還能買,要是名聲都沒了,那就只能爛大街了。
孫揆搖搖頭,暗道:「可這些世家大族,現在還不自知啊!」
…………
長安多次戰亂,民戶十不存一,無主之地甚多,李曄剛即位,就詔告各長安二十一縣,整理田畝民戶,一一造冊,無主之地皆登記在冊。
也不知道誰第一個開始,試著將無主田畝登記在自己頭上,才開始只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對官府而言,可是好事,無主之地是收不上稅的,掛上了人頭,那就可以收稅了。
朝廷也鼓勵人多種地。
這樣的好事,自然不會落在普通百姓的身上,普通百姓的地如果夠種了,那還怎麼幫他們種地,自然是縣裡的衙役、文書們首先得利。
這口子一開,就如洪水猛獸。
衙役的脖子再粗,也趕不上世家權貴的一根汗毛。
就在李曄的眼皮子底下,裴家、劉家、陳家、孔家、包括皇親宗室上演了一出爭地大戲,甚至有些大戶,為了將家中田地連接成片,把一些有主的良人之地,也是巧取豪奪,化為己有。
臉皮之厚,世所罕見。
此時就在長安縣,裴家和孔家的奴僕,還在爭一塊水澆地。
長安少水,一整塊水澆地自然惹人眼球,最後還是孔家得了勢,將此地佔為己有。
「想來老爺定要賞我一番!」孔二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