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榮王殤 第155、帝后相爭怒下旨,榮府夜放孔明燈
永琪被封王,福靈安就任雲南的永北總兵,札蘭泰被正式授予禁軍侍衛統領一職,還有胡云川,也因為在王進保行刺時救下乾隆,被破格從三等侍衛直接晉陞為一等侍衛。
前朝的獎賞算是完成了,可參與圓明園端午一事的人,其實多在後宮。
皇后見自己的提議遲遲不被採納,乾隆卻聽從令貴妃的意見,將永琰送到景仁宮,交由穎妃撫養。以皇后的性子,豈能容忍?
於是,皇后怒氣沖沖的來到養心殿,要求見乾隆。
乾隆推脫不見,陳進忠卻阻攔不住,讓皇后闖進殿來。
皇後走進殿便質問道:「皇上把永琰交給穎妃撫養,還躲著不見臣妾,是要置臣妾和慶妃於何地?」
乾隆皺著眉毛,問:「誰讓你進來的?」
陳進忠慌忙跪下:「奴才該死,奴才攔不住皇後娘娘。」
乾隆罵道:「滾出去!」
陳進忠趕緊出去了。
乾隆看著皇后一臉怒氣,問:「皇后這個氣勢,是要來找朕的麻煩嗎?」
皇后冷冷的說:「臣妾不敢,可是整個後宮都知道,臣妾為慶妃和舒嬪向皇上討賞,皇上卻冷不丁的把永琰交給了穎妃!臣妾執掌後宮,竟不知道,她一個妃位,還可以撫養貴妃生的兒子?」
乾隆瞟了皇后一眼,淡淡的問:「皇后如此輕視穎妃,大概忘了穎妃曾救十二阿哥一命的事了吧?」
皇后冷笑一聲,答道:「皇上既然說到這兒,臣妾倒想問一問,當時永璂和永璟都在一間房裡,穎妃為什麼只救了永璂,而沒有救永璟呢?」
乾隆悶悶的問:「哪有你這樣算賬的?救出永璂,已經是不易了!她要是能救永璟,還能見死不救嗎?」
皇后見乾隆如此袒護穎妃,必是因令貴妃的緣故,更不能忍,只管想到什麼說什麼:「皇上還真是善解人意,不如讓臣妾把這件事再解釋一遍!永璂患上了頭痛病,這個病讓他不能勤于思考,一個連思考問題都受限的皇子,即使是嫡子,也沒有了繼承皇位的資格。穎妃會救永璂,正是因為他對皇位沒有威脅,而永璟有,所以他死了!」
乾隆聽著皇后這樣講話,早已怒上心頭,怒斥道:「你憑什麼這樣誣別人?」
皇后利索的答道:「就憑永璂患上頭痛病是被令貴妃摔的!而穎妃多年來依附於令貴妃,後宮哪個不知道?」
「永璂會摔都是嘉貴妃作祟,令妃何其無辜?她為了這件事,傷心的差點動了胎氣!你還這麼說她!」
皇后對乾隆這個說辭感到十分可笑,嘲諷般的笑著,搖頭嘆道:「可憐的嘉貴妃,死了還背著這麼個罪名!」
乾隆指著皇后,厲聲喝道:「你看看你自己,身為皇后,無故編派後宮嬪妃,你還像是大清的國母嗎?」
皇后苦笑著,慨嘆道:「是啊!臣妾是皇后,卻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永璟還在吃奶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送了命!永璂能夠逃生,還得感謝令貴妃賜予的頭痛病!皇上知道嗎?永璂每次病發有多難受?他只要學東西快了點,頭就開始疼,但凡有一定點動氣,他就頭疼欲裂,說自己生不如死,皇上就一點也不在乎嗎?」
乾隆狡辯道:「朕幾時不在乎永璂了?朕又不是大夫,能有什麼辦法?」
皇后哭笑不得,無奈搖著頭。
乾隆問:「你不就是氣朕將永琰交給穎妃撫養,駁了你的面子嗎?永琰是令妃生的,是令妃親自求朕指給穎妃撫養,朕相信令妃的眼光,才把永琰送到了景仁宮!」
皇后反問道:「皇上相信令妃的眼光,而不相信臣妾的眼光,是嗎?」
乾隆饒有道理的答道:「不管怎麼說,永琰已經送到穎妃那兒了,沒法再改交給慶妃了,朕是一國之君,總不能出爾反爾!」
皇后只管提醒道:「還有十六阿哥呢!」
「令妃說了,十六阿哥太小了,離不開她,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吧!」乾隆只想把後宮的獎賞糊弄過去,也顧不得這說法是不是太過於敷衍。
「令妃這個、令妃那個!令妃這麼能做後宮的主,還要臣妾做什麼?在這當擺設嗎?要是哪天令妃看上了臣妾皇后的位置,皇上是不是打算廢了臣妾?那不如臣妾現在就把皇后的位置讓給她,好讓她做主的名正言順!」皇后氣的面紅耳赤,語氣咄咄逼人,不留一點情面。
「你鬧夠了沒有?」乾隆瞪著皇后,被她氣的分寸大亂,一時腦門熱,吼道:「好!朕就讓你好好做主,把十六阿哥交給慶妃,封她為貴妃,然後恢復舒妃,這樣行了吧?」
皇后故作得意的答道:「行!君無戲言,那就請皇上儘快下旨,不然臣妾還得擔心夜長夢多!」
之前令貴妃侍寢時,在龍床上好說歹說,早就把乾隆的耳根說軟了。乾隆本來已經默許了將永珄留在延禧宮,能對皇后說出相反的一番話,只是乾隆被皇后氣極了的氣話。
可氣話也是聖旨,被皇后的一句「君無戲言」圈定,乾隆只好下令晉封慶妃為慶貴妃,復舒嬪為舒妃,將永珄送到慶妃所住的啟祥宮。
令貴妃接到關於永珄的聖旨,擔驚受怕,可是乾隆已經怒到髮指,不肯再見任何后妃。
皇后總是硬上杠,見不到就直接闖,但令貴妃一向都是軟功夫,見乾隆是在氣頭上,哪敢冒犯龍威?
因此令貴妃不得不忍痛割愛,眼睜睜看著自己才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被奪走了。永珄被帶走的那天,令貴妃哭的泣不成聲,幾乎昏了過去,皇后聽說如此,才算解了氣。
這是令貴妃敗給皇后最慘的一次。
自從福靈安離開京城之後,永琪常常自慚形穢,總是糾纏於小兒女的情情愛愛,而不能像福靈安一樣精忠報國。可他是皇子,又是乾隆心目中的太子,是不可能輕易離開京城的。
「王爺,你在想什麼呢?」這是胡嬙的聲音。
永琪站在院子里出神,不知何時,胡嬙來到了他的身邊。
永琪答道:「我在想福靈安,我們兩個從小就像兄弟一樣,雖然他每逢見面都以君臣之禮為先,即使只有我們兩個人也不例外,但他為我不辭勞苦、有求必應,其實就像哥哥對弟弟一樣。此去雲南,山高路遠,我想,他可能再也不會回京城了,我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見面的機會。」
胡嬙笑道:「人生聚散如浮萍,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我不止難過,還很慚愧。我打心底佩服福靈安,他可以為國之安定不顧性命,為一家和睦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就是不為自己打算。而我呢?我一直生活在重重保衛當中,什麼也不用做,便可以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我還天天沉湎於兒女私情,真是沒出息!」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胡嬙雙手挽住永琪的胳膊,溫聲細語的安慰道:「你哪裡是什麼都不做?你救了皇上,你還救過很多人,奴婢在宮裡時,聽到連宮女都稱你為『救世主』。你心地善良,不忍心看任何一個無辜的人受到傷害,雖然你不能像福靈安將軍那樣上陣殺敵,可是你為皇上建言獻策,關乎國事,每一件都做的很好啊!還有你研究的八線法,連那些精於天文的西洋傳教士都自愧不如,這讓皇上在外邦面前不知道有多自豪呢!」
「你真會安慰我!」永琪低頭笑笑,聽著胡嬙這樣稱讚自己,總算稍稍感到些欣慰。
胡嬙歪著頭,羞答答的笑著,道:「奴婢說的都是實話,這些事情,人家也編不出來。」
永琪看著胡嬙,她說話總是那麼溫柔,聽了讓人心裡暖融融的,目光也柔情似水,笑起來甜甜的,像寒冬過後,春天盛開的第一朵花。
永琪不知不覺看住了,他又忘乎所以,控制不住自己,他的嘴唇離胡嬙的臉越來越近。
胡嬙閉上了眼睛,靜靜的等待著。
「王爺!」就在永琪快要吻到胡嬙的時候,玥鳶突然出現,叫住了永琪。
永琪和胡嬙都羞的滿臉通紅。
永琪目光閃爍著,眼神不知在何處,不自在的問:「有什麼事?」
玥鳶臉上卻沒有一點尷尬的感覺,道:「奴婢好像聞到有著火的味道,王爺難道沒有聞到嗎?」
永琪仔細聞了一下,是有火燒東西的味道,忙四周看看,只見蕪蔓居方向有些黑煙,驚叫道:「不好了,懿澤那裡著火了,我得趕緊去救她!」
說著話,永琪放開胡嬙,飛一般的向蕪蔓居跑去。
胡嬙看了玥鳶一眼,知道玥鳶是故意的,都沒有說話,兩人同到蕪蔓居去看情況。
永琪跑進後院,在蕪蔓居門前,只見地上燒著紙錢。
懿澤正拿著木棍,把火堆周邊的紙錢往中間推,地上已經有許多黑灰,孟冬也站在火堆旁看著。
永琪走到懿澤身旁,問:「你怎麼在府里點明火?這樣很危險,知道嗎?」
懿澤繼續推著紙錢,也不抬頭,淡淡的笑道:「刑部大牢失火,死了那麼多人,不也就那樣嗎?我們王府才幾個人?有什麼要緊的?」
永琪握住懿澤的雙肩,問:「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刑部大牢失火,是我們王府的人放的火嗎?」
懿澤推開永琪,扔了木棍,冷笑道:「我當然知道不是你!刑部大牢走火,官員上報說是意外,是不是意外,你我心裡都有數!圓明園失火、刑部失火,都是意外!天下會就像從來沒存在過一樣!你們家的人真能幹,人不知鬼不覺,上萬條人命,就這樣被活活燒死了,你不是一向最憐憫蒼生嗎?你的良心跑哪去了?我現在在這祭拜我兩位英年早逝的表妹、祭奠上萬枉死的冤魂,你要來阻止我嗎?」
永琪低頭沉默了一會,回頭喊道:「玥鳶,你去叫卓貴買些孔明燈回來,我和福晉要為死去的人祈福。」
入夜,月明星稀,在榮王府內的河流邊上,永琪和懿澤親手點燃孔明燈,然後舉向天空。
孟冬、胡嬙、玥鳶、卓貴都蹲在一邊,將整理好的孔明燈遞過去。
每一盞孔明燈冉冉升起,永琪和懿澤都對著孔明燈作揖,閉上眼睛,許下最美好的祝福。
天上的孔明燈越來越多,最後白茫茫的一片,都懸浮在王府的上空中。他們仰頭看著,有些孔明燈越來越遠,最後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