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彼此試探巧拿捏
薛姮照把難題推給梁景,回頭來向福妃復命。
福妃問她:「梁景怎麼說?他可把這事攬過去了沒有?」
「梁總管沒有別的話,」薛姮照說,「他是皇後跟前難得的聰明人。這件事不是皇后做的,她不願皇上的大典出紕漏。
所以這麼做的人,必然會叫她厭惡。何況現在咱們不必再替賢妃隱瞞,該把她推出去了。
梁景若不肯管,咱們就把事情揚出來,鬧得人盡皆知,終究還得他們接手。」
「賢妃必然不肯承認,」福妃道,「不過讓她們彼此疑心去吧!我也不能總是做好人了。」
等到太陽升得很高了,薛姮照等人都到倉庫這邊來整理字畫。
池素因為別的事耽擱了,一個人急匆匆往後頭趕。
半路上恰好碰上了玉孤明。
池素忙站住了請安,玉孤明見前後無人,便從懷裡掏出一個布包來遞給她。
「這是……駱婆婆開的方子,她說……說最好冬病夏治。」
雖然玉孤明沒說是給誰的,但池素也明白,這是他特意給薛姮照帶的。
「世子放心,我隨後就給姮照。」池素一邊答應著,一邊把布包掖進袖子里。
想著玉孤明必然惦記著薛姮照,可沒有要緊事又不敢去見她,於是就說:「姮照這些日子一切都好,胃口比剛入春的時候還要好呢。」
「那……那就好。」玉孤明的臉紅了,眼睛卻變得更亮。
顯然聽到薛姮照安好的消息,讓他很是開心。
「世子爺還有別的事要交代嗎?」池素問。
「沒有。」玉孤明簡短地說。
「那奴婢就告退了,倉庫那邊忙著呢,我得去搭把手。」池素向玉孤明笑了笑,才繼續往北走去。
到了後邊一看,大家都忙活起來了,池素也連忙上前。
一直忙活到了正午,活兒才做了一半。
眾人都累了,衛總管就說:「留下幾個人在這兒守著,其餘的人都回去吃飯,歇一歇再過來吧。」
薛姮照池素等人於是都回去,她們的飯早都派到了,進屋洗了手直接吃現成的。
吃過了飯,池素才把玉孤明給帶的葯拿了出來:「這是世子爺叫我拿給你的,說是冬病夏治。」
薛姮照只看了一眼,點了點頭,什麼都沒說。
玉孤明是個君子,他對薛姮照好並不圖回報,而且也從不糾纏。
薛姮照覺得這樣也好,反正她是一個從不會自責的人。
皇後宮中,惠妃過來閑話。
皇后也知道,惠妃這些日子比往常來得勤,是因為什麼。 不過她並沒有提起六公主的婚事,既然是別人有求於自己,該端著的時候還是需要端著些的。
何況這件事對自己而言不過是個順水人情,可對惠妃母女而言卻是了不得的大事。
送上門來的棋子不用白不用,否則就是暴殄天物。
惠妃連著來了幾天,不住地朝皇后獻殷勤,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能讓女兒留在身邊。
她也不好冒然提起,怕惹得皇後娘娘不高興。
可又一想,若是不說,難免夜長夢多。若是出了岔子,可是悔之無極了。
她原也想著去找賢妃說說,可是賢妃如今在禁足,她又見不著。等到賢妃從宮裡出來了,又得兩個月過去。
至於梁景每日里總是忙忙碌碌的,她也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皇後娘娘宮裡的花比別處的都精神。」惠妃誇讚道,「要不說這草木也是有靈性的,春天裡您賞臣妾的那兩盆花兒是我宮裡開得最好的了。這也是我們沾了皇後娘娘的福澤。」
「什麼福澤不福澤的,這花木只要精心都能養的很好。」皇后笑了笑說,「人還都說生養女兒的養花好,像我這樣生不出女兒來的其實不擅長養花。」
「娘娘是花神臨凡,怎麼能拿尋常人作比呢?」惠妃趕緊說,「娘娘有太子一個就夠了,像我這樣福薄的,也只能有個女兒聊解膝下荒涼之感罷了。
偏偏女兒總是要嫁人的,說到底還是聚少離多。」
「也難怪你傷感,六公主眼看著就要議親了。」皇后喝了口茶,慢條斯理地說。
惠妃的眼睛始終緊盯著皇后,哪怕再微小的神情都不敢錯過,陪著一萬個小心,又陪著一臉的笑說道:「皇後娘娘,既然話趕話說到這兒了,那臣妾就斗膽想求求您,能不能把六丫頭就近嫁在京城?我們母女兩個也能時常見見面。」
惠妃的話說完,皇后久久沒有應答,甚至看都沒看她一眼。
直到惠妃臉上的笑都僵了,手也開始微微發抖,她才將視線調轉過來。
臉上的神情是從未有過的隨和,甚至帶了幾分憐憫:「姐姐,雖說皇子公主們的婚事由我做主,可我上頭總是有皇上在的。
實不相瞞,我前些日子也想跟陛下討討口風,看看他是什麼意思?
誰知還沒等我開口,陛下就提起了邊塞不寧的事,說日逐王單于如今越發放肆,邊關已經報了幾次匈奴南下侵擾邊民的事。
陛下不由得思慮如何才能讓邊境安定?你我姐妹縱然是女子,也知道那匈奴騎兵是最不好對付的。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可不是說打就能打的。
況且這刀兵之事豈是能擅動的?皇上於是便說起和親的往事,這是漢唐以來最常用的法子。」
惠妃娘娘一聽與匈奴和親心早就提起來了,大氣都不敢喘。
皇后對著她笑了笑說道:「我聽皇上如此說,便沒敢提六公主的事。」
「多謝娘娘替我們著想,我想這和親的事是國家大事,不是我一個後宮女子能夠妄加議論的。
不過我想著便是漢唐時候的和親,也往往都是宗室女被賜予公主的稱號,實則真正的皇家公主並沒有幾個。
咱們大廈如今國泰民安,犯不上要真正的公主去和親來安撫匈奴吧?」惠妃既是在表明態度,也是在試探。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那日逐王單于野心大得很,聽聞他倒也有和親的意圖,不過也早就揚言過了,要娶就要娶真正的金枝玉葉。」皇后說道,「真要是這樣的話,陛下如果要答應他,那就只有六公主是最合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