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有一個寶葫蘆!> 第三十一章 養雞二三事

第三十一章 養雞二三事

  都說農村信息閉塞,那只是對村外的信息不敏感而已,但對於村內的任何風吹草動,那消息的傳播速度就相當之靈通了。

  所以張浩這邊一開始熱火朝天的動工搞建設,村裡就有好多人知道了他這個大學生準備在自家山頭養雞的事情,紛紛忍不住好奇地跑過看看熱鬧,或者是打探消息。

  對於來的這些同村人,張浩有空就坐下來沖壺茶水和他們閑聊幾句,畢竟他以後都要留在村裡混,多跟同村人搞好點關係總沒錯的。

  如果實在太忙了就遠遠打聲招呼,讓老爸老媽去陪一下就是了。

  總之,在農村裡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人情世故做到位,這樣才能夠避免很多雞毛蒜皮的糟心事。

  好在張浩家在村裡的人緣一直都很不錯,否則當初老爺子和張傳平發生意外的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多人伸出援手,願意湊錢給張家度過難關了。

  所以如今這些村民也不只是單純過來看看熱鬧的,有些還會幫著搭把手,抬抬木頭什麼的。

  加上從村裡請來的兩個大工一個小工,以及張浩一家人上陣,雞舍的搭建進度還是相當快的。

  在這片果園放養500隻土雞不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太大的壓力,但再多的話就不行了,因此雞舍的搭建也是以最多飼養500羽土雞的規模來搭建的,以後想要擴大規模還是得另外承包山地來養。

  按照張浩的設想,將場地平整后,雞場坐北朝南的借勢修建成長條狀,用竹、木搭成「人」字形框架,石棉瓦扣頂,棚高2.5米。

  雞場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區域,有放東西的儲料間、隔離病雞的小隔離室以及用來給剛進場小雞過度的30平米大的保溫棚,這些區域四周都是用磚土砌牆的。

  還有一間是四周用竹片圍起來的簡易育成舍,大概70多個平方,等小雞脫溫適應后就可以轉移到這裡飼養了。

  在成雞舍左側就是一畝大小的山塘,而在山塘對面還要建一間同樣大小的簡易育成雞舍,到時候中間用鐵絲網隔開,方便雞群轉場輪牧。

  而在雞場右側的不遠處則有一小座依山坡而建的高腳竹樓,這是張浩為了方便臨時休息和夜晚看管雞群而搭的。

  樓近方形,人形屋頂,上下兩層,下層無牆,立柱支撐,可放點雜物什麼的;上層住人,距地七尺,拾階而上,有欄杆陽台、一室一廳。

  竹樓雖小且簡陋,可作為臨時休憩之所也足夠用了,最重要的是這邊地勢高,可以觀察到整個雞場的情況。

  整個雞場的建築幾乎都以竹木為材料,水泥磚土用得比較少,所以建造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工程也簡單,熱火朝天的幹了大半個月基本就宣告完工了。

  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雜活,張浩自己就可以搞定,用不著請人來幫忙了。

  最後粗略算了算,建這麼個小養雞場,包括挖機費用、人工費、材料費等,加起來總共花了2萬多塊錢,後面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要添置,估計還要花一點錢。

  不過張浩手裡的資金還算充裕,帶回來的三十多萬,除了買輛二手皮卡車、給家裡添了些家電器外,就沒有其他什麼大開支了,所以現在手裡還有二十多萬,足夠他花一段時間了。

  ……

  「浩哥,你這裡整得也差不多了,準備什麼時候去買雞苗?」

  大軍一邊舉著手機拍攝雞場的環境,一邊對背著打葯桶給雞舍消毒的張浩問道。

  「等我消完毒,過兩天就可以把雞苗弄進來了。」張浩早就把雞苗養在葫蘆空間里,現在全都活潑亂跳的,隨時可以放出來,不過對外只能說是剛買回來的。

  「到時忙不過來的話,就叫我。」大軍說道。

  他這段時間有空的時候也會過來幫幫忙,順便還將整個雞場的建造過程拍成視頻,而張浩則在晚上幫他剪輯製作好,然後就用「長樂阿哥」那個賬號將視頻傳到網上去。

  或許是後期做還可以,視頻質量有所提高,也或許是內容素材找得好,這個月以來,「長樂阿哥」的粉絲數突飛猛進,馬上就要破萬了。

  好吧,對比起那些千萬粉絲的三農視頻主,這點粉絲數實在不值一提,頂多算是自娛自樂罷了。

  雞場完工後,張傳平夫婦要去忙地里耽誤的農活,張浩則將雞舍里裡外外都打掃了一遍,並進行消毒。

  場地不大,沒一會就搞完了,他和大軍來到竹樓轉了一圈,上層住人的地方空蕩蕩的,什麼傢具都還沒添置。

  靠在竹欄杆上,憑欄遠望,水塘,瓦棚,竹影,松樹,溪流,……周邊的山間景色盡收眼底

  「浩哥,你這裡真不錯,安靜自在,什麼時候我也上來住兩天,省得在家裡聽我媽嘮叨。」大軍參觀了一番后,不由羨慕的說道。

  獨處空山,平時喂餵雞,養養魚,看看景,品品茶,簡直逍遙似神仙。

  「還行吧。」張浩其實也感覺很不錯,「只是現在剛開荒出來,到處光禿禿的,等以後再栽種些花草樹木,看起來就更加舒服了。」

  之前這一片荒山坡上雜草雜樹灌木十分茂密,為了不給蛇蟲蟻獸有藏身之處,張浩索性就讓張增順開著挖機全部清理乾淨,只把一些不礙事的松樹留下來,以及被砍得只剩下一小叢的竹子,如此一來,整個場地就變得特別空曠了。

  「靠,看得我也想包座山來養雞了。」

  張浩聞言輕笑道:「急什麼,等我趟出條路子來,你還怕沒雞養?」

  「那也是!」

  ……

  接下來兩天,張浩忙著給竹樓添置傢具,跑到鎮上買了一張竹床,幾張竹椅。新建好的竹樓還有一股毛竹的清新味,打開所有門窗通通風,應該過上幾天就可以入住了。

  再給雞場架設電線,通上飲用水,購買養殖用具,玉米豆粕等飼料,忙完這些后,新建雞舍的氣味也散得差不多了,進雛的準備工作基本上都完成了。

  南方四月春季氣候還算溫暖,此時進雛也相對比較好管理,不用擔心天氣太冷或太熱會影響到雛雞的健康成長。

  於是晚上張浩就進入葫蘆空間,把在裡面到處亂跑的小雞一隻只的都捉回筐子里。

  這些小雞在空間里餵養過一段時間后,不僅體型健壯了很多,而且一個個精神旺盛,靈活好動,張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們全部逮住。

  買回來總共500隻,現在一隻沒死,存活率百分之百,這就是葫蘆空間的強大之處。

  不過以後在外界放養的話,就不可能保持這樣的存活率了,畢竟外界的環境可沒有空間裡面這麼舒適和安全,意外折損幾隻是在所難免的。

  第二天一大清早,張浩便對父母借口說去買雞苗,實際上只是去縣城轉了一圈。

  想著家裡養豬要剁番薯藤,養雞也要碎些玉米粒什麼的,乾脆就順便去農機市場買了一台家用型粉碎機帶回去。

  半路上再找了個偏僻無人路段將空間里的五筐雞仔搬到車斗里,然後就晃晃悠悠地開車回家了。

  張傳平夫婦今天特意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家等著張浩買雞苗回來,幫忙安置照顧小雞。

  見他回來后,兩人就立即上前一起把小雞搬進那個比較密閉的保溫棚,打開筐子放出來,還仔細觀察確認了小雞的狀況和數量,明顯是擔心兒子沒養過雞被人騙了,買到劣質雞苗。

  不過等仔細檢查了一遍后,張秀蘭由驚訝道:「浩仔,這些雞苗你是在哪裡買的,看起來都歡實得很啊?」

  張秀蘭養了十幾二十幾年的雞了,自然懂得怎麼辨認小雞仔是好還是壞了。

  剛才她在抓小雞仔的時候就發現這群小雞的腹部摸起來緊實健壯,肛口乾凈整潔,羽毛光滑柔順,顯然雞仔生長發育得都很不錯。

  現在放到雞棚里也是表現得精神旺盛,活潑好動,叫聲響亮清脆。

  說實話,張秀蘭養了那麼多年雞,也很少見過這麼靚的雞仔,而且還是500隻都如此,因此才顯得很是驚訝。

  對此,張浩也早就想好了託辭,解釋道:「媽,這是我專門託人從一個政府指定的養殖示範基地里買來的本地良種雞苗,品質當然不會差了。」

  「怪不得呢!」張秀蘭這才釋然。

  政府都說好的,那肯定是差不了,這是一個農村婦人最樸素的認知。

  張傳平看著在棚里東跑西竄的小雞,說道:「這群雞仔看起來快有二十天了吧。」

  「差不多,等在這裡適應觀察個五六天就可以轉移到大竹棚那裡去了。」

  現在外界白天的溫度有19度到23度,晚上的氣溫會更低一點,而這間保溫棚牆壁厚實,門窗無縫,有兩盞40瓦的白熾燈照明給溫,能保證室內溫度維持在25度左右,正好達到這個日齡的雛雞所需要的溫度。

  這幾天只要逐漸降低棚內溫度,直到與自然氣溫相符,小雞適應后就可以徹底脫溫了。

  如果是日齡比較短的雛雞,這個脫溫過程要更久,飼養起來也要更加小心。

  過了半個多小時,見初轉換到陌生環境的小雞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后,張浩就去弄了些溫水,再偷摸加入了一點靈泉水進去,倒給小雞喝。

  或許是聞到了熟悉的靈泉水氣味,這群小雞立即紛紛湊到飲水桶前,喝了一口就仰起頭來吞一下。

  喂完水,張浩又去用靈泉水拌了些玉米粉,撒到餵食的料盤上給小雞吃。

  看著小雞一飲一啄的歡快進食,張浩以及張傳平夫婦都鬆了一口氣。

  這批小雞算是正式在此安家落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