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村裡二三事
回到家的時候,老媽已經在準備午飯了,張浩趕緊將剛摘回來的新鮮茶菇洗乾淨拿到廚房。
鮮茶菇吃的就是那個純天然的鮮味,適合搭配五花肉來炒,干茶菇則比較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炒臘肉,兩者各有風味。
當然,鮮茶菇由於保存時間短,一般只有在應季的時候才能吃到,不像干茶菇那樣保存時間長,想吃直接去店裡就能買到,所以很多人更為中意吃鮮茶菇。
簡簡單單的家常做法,用豬油煸香,蔥蒜爆炒,鹽醬調味,最後勾芡收汁,一道肉片炒茶樹菇就出鍋了。
野生茶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又吸收了整道菜的精華,吃起來口感滑嫩濃香,特別的下飯。
張浩一邊扒著飯一邊說道:「好久沒吃過鮮茶菇了,真好吃,要是用小雞來燉的話肯定更加入味。」
「那也得等你妹放假回來再殺,家裡剩下的雞可不多了。」
可惜張秀蘭一言就否決了兒子想先一嘗口福的想法。
「哦,對了,小嬡五一學校不放假,要補課,到時我燉個党參雞湯你給她送過去。」
「反正你開車來回也方便。」
張浩聞言無語的翻了翻白眼,這落差有點大啊!
之前他剛回家的那段時間,張秀蘭那是三天兩頭的殺雞,變著花樣做給他吃,但隨著他在家裡的呆的時間越長,待遇可謂是直線下降啊,現在有什麼好吃的首先緊著的就是馬上要高考的張嬡。
就比如家裡喂的那些土雞,張秀蘭往年都只是喂個三四十隻雞就夠了的,但考慮到張嬡今年高考要補充營養,特意提前多抱了兩窩小雞來喂。
畢竟農村娃可不像大城市的那些孩子,有什麼生命一號、深海魚油等補腦的保健品吃,在農村最多也就是多吃一些家養的土雞、土雞蛋,以及水塘里的魚。
當年張浩高考的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甚至可以說他那個時候吃雞肉雞蛋都快吃吐了。
或許這就是農村「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樸實的寫照吧!
不過今年剛好碰到他也在家,加上土雞本就長的慢,導致家裡的土雞儲備量有些不足,所以現在張秀蘭便開始「調控」起家裡的雞肉食用量了。
當然,家裡喂的這些土雞也不全都是留給張嬡吃的,除了要留著在逢年過節時吃外,平日里偶爾也會殺一兩隻來做菜。
說實話,在農村生活雖然單調枯燥了一些,但日常生活成本真的不怎麼花錢,俗話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在農村幾乎都能夠自我滿足。
就拿張浩家來說,吃的飯,大米是自己種的,還能給家裡的牲畜吃,平時最多也就是買幾包米糠麥皮做飼料。
吃的菜也基本是自家產的,張秀蘭種了一大菜園子的蔬菜,一年四季不愁沒青菜吃。
家裡下蛋的母雞有二十來只,每天下的蛋吃都吃不完,嘴饞了就殺一隻閹雞。
不過以前張浩兩兄妹不在家的時候,家裡就三個老人,雞也不怎麼捨得殺來吃,就連豬肉都是隔好幾天才買一次,買回來就用鹹菜燜,這樣比較耐放,一大煲鹹菜燜豬肉能吃好幾餐,可以說吃得相當隨意節儉。
張浩以前每次打電話回家,讓老爸老媽別那麼省,奈何都習慣了,怎麼說都沒用,如今他在家了,倒是每兩天都會稱一小斤或豬肉,或排骨,或肉丸等肉菜,也算變相提高了家裡的伙食。
話說南福村雖然地處偏僻,但買菜其實也很方便的,村裡的福龍叔就是賣豬肉的,他在鎮上開了一家豬肉檔,村裡人要買豬肉的基本都是頭天晚上或當天一大早打電話給他預訂。
然後福龍叔就會開著車挨家挨戶的送肉上門,根本不用自己去鎮上買,比什麼快遞以及某團買菜都要靠譜得多。
而除了買豬肉外,平時也就買一些調味品而已,這也花不了幾個錢,做飯又是用的柴火土灶,直接省去了煤氣費;
至於用水用電,水,自家有水井,後面還有山泉水流下來,雖然家裡也通了自來水,但幾乎沒怎麼用過。
用電的話,以前家裡電器都沒幾樣,每個月的電費甚至只要四五十塊錢,張浩都不知道老爸老媽和阿奶三個老人在家是怎麼用的,他一個人在外面租個單間住,每個月都要交七八十塊錢的電費,這讓他一度懷疑房東在電錶上動了某些手腳。
只是在他回來后,給家裡添置了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不少電器,導致家裡這個月的電費直接飆升到一百多塊錢。
前幾天村裡來收電費的阿民叔一算電費,老媽第一反應也是自家的電錶壞了,讓阿民叔反覆檢查了幾遍家裡的電錶,確認沒壞后,才一邊抱怨著這些電器太吃電了,一邊心疼的交了電費,而張浩則在一旁看得直偷笑。
至於其他的生活開支,像買水果、買衣服那些,水果自家就種了很多,自家沒種的,村裡的鄉親們總有種的,想吃直接去摘就是了,所以家裡也就偶爾買一些敬神用的蘋果,其他水果一年到頭都沒買過幾次,衣服也是如此。
總之,農村裡,只要沒發生什麼意外,平時的吃穿用度那真心不需要花多少錢,現在張浩一家四口人在家,一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粗略算一算,最多也就是一千來塊,以前張浩沒在家的時候,那更是幾百塊錢就足夠了。
正所謂「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單從這點就能很好的說明,出門在外連喝一口水都要花錢,哪像農村這樣幾乎都能自給自足啊。
……
飽餐了一頓山珍野菇后,張浩順便跟家裡說了一下剛才村裡發生的事,老爸老媽聽了都是一臉唏噓,跟著狠罵了幾句張來順那個不當人子的玩意。
阿奶也很同情老把爺的遭遇,不過她更關心自家人,拉著孫子的手囑咐道:「浩仔啊,你在家可千萬別跟那些賭鬼學壞了,離他們遠點知道不?」
「知道了,阿奶,你看我什麼時候下過牌桌的。」張浩連忙保證道。
顯然,張來順這個反面例子已經成為村裡最典型的反賭警示教材了,也算是他對村裡的唯一一丁點的貢獻了。
至於說張浩答應借給老把爺五萬塊錢還債的事,張傳平夫婦和老人家知道后都沒說什麼,畢竟自家以前也是得了村裡人不少幫助才撐下來的,現如今對別人自然也是能夠幫一把就幫一把了。
只不過他們多少還是替老把爺不值,攤上了這麼個兒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熬出頭啊。
茶餘飯後,一家人閑談了一會,張浩午休完就去鎮上的信用社取了五萬塊錢現金拿給老把爺,剛進門就看見大伯張傳軍也在老把爺家。
「大伯,你也在啊?」
「嗯,我剛開完會回來,就過來看看。」
張傳軍看他手裡拿著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東西,估計老把爺剛才跟他說過了,知道張浩是送錢過來的,於是便開口說道:「正好我也在,我給你們做個擔保吧。」
「老把爺,你沒意見吧?」
老把爺搬了一張矮凳子在門口吧嗒著旱煙,煙霧下滄桑的老臉布滿愁紋,「傳軍你不說,我也要去請你過來做個見證的,萬一以後哪天我走了都沒還上浩仔這筆錢,就拿我這座破房子過到浩仔名下吧。」
「不夠的話,到時就讓盼娣和招娣兩姐妹繼續把錢給還清了。總之,浩仔好心借錢給我,我也不能就這麼理所當然的收著,這錢肯定是要還的。」
老把爺看著獨自在院子里拋碎瓦片玩的小招娣,嘶啞著聲音說道。
「行了,老把爺你也別說那些喪氣話,該怎麼著就怎麼著,活人還能給尿憋死不成。」張傳軍掏出隨身攜帶的本子,撕了一頁紙下來開始寫借條,一邊還安慰著老把爺。
「這幾天我讓村裡人都多留意一下,見著張來順那個兔崽子就綁起來,這次不收拾重了那接下來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還有那些來催債的人,你也別太擔心,在村裡他們不敢亂來的,你自己出村小心一點就是了,至於招娣上下學,這幾天我先讓阿文接送一下,不會出問題的。」
大伯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朝武去當兵了,據說明年就要退伍了,小兒子張朝文師範專業畢業,有三叔公的關係在,就選擇了回家鄉教書,現在在流溪小學教五年級。
「沒錯,老把爺,有文哥幫忙接送,招娣也不用擔心在外受欺負。」張浩也在旁邊寬慰道:「至於這些錢,我也不急用,等你什麼時候寬裕了再還也不遲,別老惦記在心裡。」
不過老人家都是比較固執的,不管叔侄倆怎麼說,老把爺始終愁眉苦臉的,也不搭話,還要張傳軍就按他說的那樣寫借條。
張浩和張傳軍拗不過他,只好重寫了一份,各自簽了名按了手印才算完事。
叔侄倆弄完后也沒急著走,就在老把爺家陪著他多坐了一會,免得老人家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的。
三人正閑聊著呢,就看見老把爺家的院牆上探頭探腦的伸出了一個剃著鍋蓋頭的小腦瓜子,對著在院子里獨自玩耍的招娣小聲喊道:「招娣…招娣…」
張浩聽見動靜,轉頭一看,發現是福生叔的小孩,細仔在外面。
「細仔,你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幹什麼?不用幫你爸去放牛嗎。」
「嘿嘿,浩叔,牛栓著呢,跑不了。」細仔撓著頭走進來,訕笑道:「這不是我們準備去摘桑葚嗎,就過來問問招娣要不要一起去?」
招娣聽說要去摘桑葚后,立即就起身乖巧地挨到老把爺身邊,那小臉上寫滿了渴望。
老把爺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寵溺地輕拍了一下她的後背,「想去就去吧,不過別吃那麼多,小心拉肚子。」
「嗯,知道了,爺爺!」徵得了爺爺的同意,招娣馬上歡呼著跑進屋裡拿了個小竹籃,準備和小夥伴一起去摘桑葚。
「等等,我也去。」
老把爺家的事情張浩能幫的也就這些了,大伯作為村長自會照顧周全,剩下的事還輪不到他一個後生仔來管,所以現在聽到小娃子們打算去摘桑葚后,他也坐不住了。
張傳軍見此也是笑道:「你多大了,還跟著小娃子去胡鬧。」
「嘿嘿,這不是好久沒吃過桑葚了嗎,嘴饞了。」張浩現在的表情跟細仔剛才被他逮到時的表情一個樣,也被大伯說的有些不好意思。
「你啊……」張傳軍好笑的搖了搖頭,隨即又說道:「那你多看著那些小娃子,別讓他們爬太高了。」
「順便多摘點拿回去泡酒,今年我家就不弄了,到時去你家那灌一壇就行了。」
在農村就是這樣,親戚鄰居間,誰家要是偷懶不想弄鹹菜、泡酒,或者種某些青菜時,就拜託相熟的多侍弄一些,想吃了直接去淘換就是了。
今年你種這個,我弄那個,到時再互相分享一下,講究的就是一個人情往來,如果缺少了這股人情味,農村也就不再是農村了。
「知道了,大伯!」張浩將自己茶杯里茶水一口喝完,對老把爺說道:「老把爺,你家要不,要的話我就多弄一點。」
經過這番打岔,老把爺的心情明顯好轉很多了,搖頭嫌棄道:「我喝不慣那個,甜滋滋的,跟喝糖水一樣,沒勁。」
好吧,桑葚泡的酒確實就跟葡萄酒差不多,大老爺們喝慣了高度數的燒酒米酒,對果酒或娘酒一般都是嫌棄的不行。
「正好,我還省事呢。」張浩開玩笑回了一句,然後就不客氣從老把爺家裡翻出一個大籃子,跟著滿臉不情願的細仔一起去圍屋後邊的矮山坡上摘桑葚了。
「你小子這是什麼表情,嫌你浩叔礙事是不。」
走在路上,張浩見細仔一副被人打擾好事的表情,頓時沒好氣的就給他彈了個腦瓜崩子。
細仔捂著腦袋,言不由衷地說道:「哪有,熱烈歡迎浩叔加入我們的摘桑葚小分隊。」
招娣見此則在旁邊捂著嘴偷笑。
小娃子們在一起玩耍一般都很不樂意有大人在一旁跟著的,彆扭不說,還總是這不準那不準的,根本玩不盡興,能樂意才怪呢。
張浩小時候就是如此,所以這點他也深有體會。
沒想到一眨眼,自己就變成了曾經所嫌棄的大人模樣了,張浩在心裡稍稍感嘆一番,然後就對細仔拉攏道:「細仔,你們幫我多摘點桑葚,然後老叔我請你們到村口超明叔的小賣部吃牛耳朵喝汽水怎樣?」
牛耳朵就是貓耳朵的放大版,咬起來嘎嘣香脆,張浩小時候最喜歡吃了,要一毛錢一個,也不知道現在漲了多少錢。
可誰知細仔聽了更是嫌棄,翻了個白眼,「現在誰還吃牛耳朵?都吃薯片和星球杯啦。」
「也不喝汽水了,我們都喝酸奶、喝可樂,還有一小條的冰棒。」旁邊的招娣也好心對浩叔這個落伍的大人「科普」道。
張浩頓時氣結,惱羞成怒地威嚇道:「就吃牛耳朵喝汽水,不然今天你們一個都別想上樹。」
細仔一聽,立即傻眼,「呃,浩叔,我覺得牛耳朵也挺不錯的,小時候總吃,我保證幫你摘滿一大籃子桑葚。」
你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有個屁的小時候啊。
張浩聞言翻了個白眼,也不在意細仔的裝蒜了,哼笑道:「算你識相。」
成功鎮服了小娃子后,他心裡不免有些得意,小娃子們還是很好打交道的嘛!!
唉……曾經說要勇敢做自己,絕不向命運低頭的我們,還不是硬生生地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