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給駱思恭上教育課
兩天後,北鎮撫司詔獄中,陳夏面沉如水的看著手上的材料,眼中跳躍著小火苗,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
「敢打我妹妹的主意,就算你名垂青史,我也要滅你滿門。」
門外傳來腳步聲,敲門聲響起,他深吸一口氣,平靜下來示意姜月桐開門。
進來的是錦衣衛都督駱思恭,滿臉無奈的對他說道:「人不能再關了,對方鬧到皇上那去了。」
陳夏點點頭,露出笑容道:「多謝駱大叔了,那就先放了。」
駱思恭擺擺手道:「別跟我說謝,不過致遠啊,老叔我倚老賣老說一句,楊漣畢竟是正人君子,該罷手就罷手吧。」
陳夏呵呵笑起來,忽然嚴肅的盯著他,問出一句話道:「駱大叔覺的錦衣衛該做什麼?」
駱思恭一怔,不悅道:「致遠認為我不稱職?」
陳夏沒避開他的目光,仍然盯著他鄭重的點頭,駱思恭臉色變了。
「駱大叔別生氣,小侄就說一件事你聽聽。」
「好,你說。」
駱思恭的語氣已經不好了,這要不是他說這話,換個其他人駱思恭恐怕都翻臉了。
陳夏一點沒退卻,平靜的說道:「天啟四年,駱大叔被解職回家養老,田爾耕接了你的位置,我想駱大叔到現在還認為是老魏搗鬼的吧?」
「難道不是?」
駱思恭寒聲問道,陳夏呵呵著搖頭道:「那時候陛下剛剛開始惰政,老魏動你是真的,但你想過為何陛下會同意嗎?」
駱思恭皺了皺眉頭要張嘴,被他抬手止住,繼續說道:「別說陛下被老魏蒙蔽,那是有心人污衊陛下的,你應該很清楚,陛下那時候還時常批閱奏摺。」
這話說的駱思恭沉思起來,他跟朱由校很親近的,並不是外人。
跟魏忠賢一樣,他是朱由校潛邸舊人,還是皇孫時,他就是錦衣衛派在朱由校身邊負責保護的。
見他開始思考,陳夏暗暗點頭,繼續道:「當年的情況你很清楚,陛下想要勵精圖治,但手段欠缺,只能依靠東林黨,可那些人掌權后都幹了什麼,這才有扶持老魏上台的事,可駱大叔你呢?你尊重讀書人,親近東林黨,認為他們是正人君子,不願下手害人是嗎?」
「不錯。」
這一點駱思恭承認,認真的點頭,鄭重的問道:「彼時那些人,哪一個不是君子?高攀龍、韓鑛、楊漣、左光斗、顧大章、魏大中、周朝瑞,還有如今的孫太保和袁少保等,哪一個不是君子?」
陳夏認真點頭,贊同他道:「不錯,你說的這些人都不是貪官,也都是正直之人。」
看著駱思恭不解的神態,他話鋒一轉道:「但請問這些人主政時,都幹了什麼?廢除商稅,增加農稅是他們乾的吧?排擠楚黨浙黨等是他們乾的吧?遼東慘敗,熊廷弼身為督師,手上竟然只有五千人馬,其餘的都在巡撫王化貞手裡,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熊廷弼是楚黨,王化貞是東林黨!」
這一重鎚敲的駱思恭眼冒金星,這些事他不是不知道,只不過先入為主的思想后,選擇性的忽視這些罷了。
陳夏並沒有停止轟炸,繼續給他一記重鎚道:「陸炳當年才是錦衣衛權勢最大時期,連嚴嵩父子都要退避三舍,他也一樣敬重讀書人,可你見過他救過任何一個被下詔獄的人嗎?」
駱思恭悚然一驚,低聲問道:「為什麼?」
見他這模樣,陳夏明白他一驚聽進去了,鄭重說道:「因為他知道,不論那些人是否冤枉,但下令抓人的是皇帝,而錦衣衛只對皇帝負責。」
陳夏走了,留下駱思恭在那久久的呆站,好幾個時辰過去了,眼見天漸漸黑了,他才驚醒過來。
「我錯了,我竟然忘了自己的職責。」
終於想明白的他,轉身就出門,騎上馬沖向皇宮,也不管此時宮門已經關了,直奔大內而去。
「皇上,駱都督求見。」
魏忠賢小心的靠近,正在批閱奏章的朱由校,不解的抬眼看他道:「這時候求見,難道有大事發生?」
魏忠賢搖頭說不知,遲疑一下道:「東廠有密報說,今天陳子爵在詔獄,跟駱都督說了好一會兒話,他走後駱都督一直站著,剛醒來就往這來了。」
「哦!這倒有意思,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駱思恭進來,一進門就「撲通」跪下,連磕三個響頭后悲聲叫道:「臣錯了,直到今天才明白,臣不配當錦衣衛!」
朱由校狐疑的望著他,揚手叫他起來說話,皺眉道:「這幾年錦衣衛並未出亂子,你這話是何意?」
「皇上,臣雖然重新被啟用,還高升為都督,可這些年其實一直埋怨當年被解職之事,認為是皇上聽信魏公公之言……」
一五一十的,駱思恭毫不隱瞞自己心中的怨,把今天這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魏忠賢聽的嘴角抽抽,朱由校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眾正盈朝啊!呵呵,這些年的變法,讓大明喘過氣來,可同樣被人指責,朝中奸佞當道,大伴和你替朕背了不少黑鍋。」
「臣(奴婢)不敢居功!」
魏忠賢和駱思恭雙雙躬身彎腰,低下頭后兩人互看了一眼,眼神中的敵意少了許多。
朱由校擺擺手道:「好了,事情說開了就過了,朕只是沒想到,致遠能有這番見識,果然長大了。」
駱思恭再次躬身道:「臣請皇上委以重任,陳致遠眼光獨到,又是皇上親近之人,理應重點培養。」
魏忠賢一聽這話,臉色一變,瞪了一眼駱思恭,偷眼看向朱由校。
只見朱由校苦笑道:「駱卿所言,朕何嘗沒想過,可這事難啊!」
駱思恭不解,滿眼疑問的望向他,朱由校指指東北方向:「女真雖臣服,但口服心不服,此次皇太極能夠穿過重重包圍,直入草原,要說沒有其他部落通風報信,朕是不信的,還有科爾沁諸部同樣首鼠兩端,這其中牽扯太大,只能暫時按下不追究。」
「臣明白,只是此事跟陳致遠何干?」
駱思恭實在想不明白,任用陳夏重任,跟女真、蒙古有何關係,遂斗膽問道。
也是他今日,覺的受到提點的恩惠,才有這膽子問皇帝,不然他一向謹言慎行,生怕踏錯一步,再被高高掛起。
朱由校卻沒責怪他,嘆了口氣道:「他當初入贅就是個錯啊!朕要是知道他有這才能,哪裡會讓他入贅啊!」
「這……」
見他還不明白,朱由校苦笑道:「東丹公爵突破宗師境了,夫妻同體,若是致遠再掌握大權,蕭公爵一旦有異心,其禍之烈不亞於當年老奴造反,這才是朕此次為何要賜婚給他的原因。」
這下駱思恭明白了,陳夏還年輕,誰也不敢保證他心性一直不會變,蕭玉的突破,會讓女真各部更加尊崇她。
原本是在後金有性命之憂,她才反了后金投靠大明朝,可如今威脅她的人幾乎沒那能力了,誰敢保證她甘心臣服。
把林丹汗的妻子們賜給陳夏,一來是為了看看她對皇帝此舉有沒有怨言,二來林丹汗一向跟后金不和,他的妻子自然也是。
這些是為了制衡,但對陳夏就不公平了,如果還重用陳夏,朱由校自己心裡都犯嘀咕。
所以不能重用他,但又要給他補償,這才是朱由校對他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
半個月後,左都御史楊漣的從侄楊天奉,在如意樓被人堵住,不著寸縷的被人圍觀,轟動了整個京師。
這位剛從詔獄出來半個月,就有傷風化的舉人,三年內被禁止科舉,據說氣的楊漣吐血了。
知情人都明白,這是陳夏在報復,報復他接近熊小花,騙取她的歡心,可沒證據誰也拿他沒辦法。
「大伴,這事東廠也參與了吧?」
御花園中,難得清閑一下的朱由校,接到消息后問魏忠賢道。
魏忠賢低眉順眼的弓著腰,偷笑著正經回答說:「回皇上的話,此事東廠的確參與了,奉聖夫人給大擋頭下的令,奴婢也是才知道的。」
「奶娘啊,唉!算了吧,讓高起潛去一趟東丹公爵府,送一部禮記給致遠。」
「是,皇上!」
此時的陳夏,在家中笑的在床上打滾,陳圓圓和董小宛嬌嗔著給他白眼,這無良少爺,這種事還好意思拿回家炫耀,也沒誰了。
這兩位因為被早早收入懷中,沒有在那歡樂場經歷過,還有著少女的嬌羞,不像王節、王滿,雖然沒破身,可見過的多了。
等到高起潛奉旨送來禮記后,他才收起笑容抱怨道:「老高,你說說,是不是誰給皇上進讒言了,一定是的,說我壞話別讓我查出是誰。」
「哎喲喂!小主子可不敢這麼說呀,誰敢說您壞話呀……」
一連串的馬屁不要錢般的噴涌而出,這位大太監可是最精通這功夫,論起馬屁精,他比魏忠賢還厲害。
人精一樣的高起潛,早就把他立為不能得罪之人,只要皇帝一天不厭倦客氏,陳夏一天都不能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