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這個明朝很危險> 九十七章 登門鎮國公府

九十七章 登門鎮國公府

  王微正想嗔他得寸進尺,被他這話說的一愣,回頭望向身後的他,眼神中溫柔的能滴出水來。

  「少爺胸懷天下,妾身果然沒看錯人。」

  說著主動起來,柳如是輕啐道:「你兩行了哈,郎情妾意帶回屋去,這裡是書房。」

  樂的哈哈大笑的陳夏,伸手偷襲了她一把道:「小隱兒急了,放心,少爺也一樣疼你。」

  「呸!奴真是豬油蒙了心,怎會看上你這浪蕩樣。」

  柳如是嘴上嫌棄,可身子卻是很老實,三人在書房談了很久,終於把新的章程做出來。

  期間李貞麗進來想看看進程,趕緊的跑回去了。

  五天後內閣才把人員決定,以戶部右侍郎楊一鵬為主,工部右侍郎王洽為副,帶領兩部數位主事,及十來個胥吏,跟陳夏商討後續之事。

  雙方就地域大小,州縣所屬先進行商談,定下松江府的範圍,隨後進行治理該地所需的錢糧多少,工期多久等一系列的商討。

  轉眼就半個月過去,鄭芝龍派來家臣李德和謝表兩人到達京城。

  「橫山伯心胸無人能及,小的家主讓小的代他致歉……」

  鄭芝龍這次是真的不好意思了,說到底兩家是親戚,自己這事乾的實在不地道。

  事情傳回去后,他都不敢去見女兒了,好在從西野結衣的信中知道,陳夏並未因此疏遠鄭家。

  雖說上海之事有要靠鄭家的地方,但真要翻臉,陳夏不是不能夠。

  鄭家現在不是海盜,是大明的臣子,皇帝要是下旨要鄭家讓路,他還真不敢不奉詔,除非舉家逃離大明的土地。

  但這不切實,現在的大明朝他可不敢造反,陳夏此舉可謂仁至義盡了,他自然感激不盡。

  看著鄭芝龍再次送上的禮物,陳夏頭疼的扶額道:「兩位大叔,親家公這是幹嘛啊,又給我送女人,我家夫人不打死我啊!」

  李德笑吟吟的抱拳道:「伯爺這次可不一樣,這兩人一個朝鮮國的,另一個是東印度公司那邊的土著,原本是送給大姑爺做通房的,可大姑爺說給伯爺您,小人這才帶上京來的。」

  陳夏頓時傻眼,指著那兩女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一會兒才哀叫一聲道:「大哥!你這是自己怕老婆,坑弟弟呀!」

  鄭家的大姑爺,不就是他的親哥哥嗎。

  謝表忍住笑,躬身說道:「還有,小的來的時候,侯爺夫人說,讓伯爺您早點生個孩子,男女都行。」

  這話他其實是打了折扣的說,余麗鴻的原話是:「趕緊的給老娘生一個孫子孫女什麼的,這小子不會是生不了吧,那麼多妻妾沒一個懷上的。」

  也是這話,讓陳春可以甩鍋,把自己老丈人送給他的這兩女,直接划拉的送給他,余麗鴻很是同意,因為大兒媳鄭巧兒懷孕了。

  鄭芝龍當然沒那麼傻,前一次送女人給他了,這次還送。

  這次這兩女壓根就是送給女婿陳春的,女兒懷孕了,送通房給女婿很正常,省得他去青樓去晃蕩。

  可沒想到陳春壓根不想要,一個是因為怕老婆,另一個原因是他不喜歡其他國的,特別那個還是東印度公司那地方的。

  正好自己老娘擔心弟弟不下崽,這不是雪中送炭嗎,自己這當哥哥的多疼他呀。

  嘴上抱怨被坑的陳夏,身體很誠實的執行了笑納任務,第二天帶著李德個謝表去參加討論。

  鄭家原本就在規劃之內,楊一鵬和王洽自然不會拒絕他兩身份不符。

  又經過了八天的商討后,終於定下章程,陳夏出資一百萬兩白銀,鄭芝龍五十萬、加上海運護航,其餘願意出資的各級官員各自有標準。

  事情到現在,各地的官員也都知道了,此次籌集的資金多達五千萬兩白銀,完全不需要民間的力量。

  三天後陳夏先行南下,蕭玉跟娜木鐘等人並未同行,要等府邸建好后她們才會南下。

  第一站他並沒有去松江府,而是直奔南京找鎮國公,這一次他要一石雙鳥,既要治理松江府,又要在南直的駐軍那打開一道口子。

  鎮國公徐胤爵(真實歷史應該是魏國公,本書開頭設定有誤,也就不改了)在家等著他上門。

  「賢侄要兩萬軍戶做工,這……這也太多了吧?」

  陳夏對他是了個眼色后,哈哈道:「世伯此言差矣!此次所做之事不是小侄私人之事,此乃朝廷大事,兩萬人只是當下要的,後續怕是還要更多。」

  見他使眼色,徐胤爵明白了,故作為難的想了想后,站起來道:「此事慎重,賢侄跟我去書房詳談。」

  到了書房,他馬上低下聲來道:「賢侄是想趁機整頓南直隸衛所?可皇上還未有旨意,會不會太倉促?」

  陳夏見他明白,也壓低聲音說道:「世伯是支持皇上決定的,侄兒也不瞞你,的確皇上還未有旨意,但咱們可以先給軍戶們心中釘上一顆釘子,到時候一旦有旨意,他們首先就會支持咱們,那些將領們沒了士卒支持,根本鬧不起來。」

  徐胤爵的確支持朱由校整頓軍戶,雖說此事對他,甚至對徐家會有很大的損失,但他還是支持了。

  這可不是因為他有多愛國,而是他很明白,對抗皇權的下場,損失的不僅是錢財。

  鎮國公一系當年犯過這種錯,被除去爵位,貶為平民,要不是姐姐是皇后,恐怕連腦袋都保不住。

  後來天下穩定后,朱棣恢復他家這爵位,也還是因為徐家跟他牽扯太深了,無法扯斷,不然想都別想。

  徐達死後,有兩個兒子手握軍權,一直到朱元璋死後,兩兄弟依然是軍中大將。

  接著就發生了靖難之役,可這兩兄弟一個支持朱允炆,一個支持朱棣,結果支持朱允炆的除爵,支持朱棣的被封為定國公。

  其實南京這一支眼光有問題,朱棣是他的親姐夫,他支持朱允炆其實並不被信任。

  後來他能夠恢復爵位,朱棣的理由是徐達功高蓋世,不能讓他的子孫成為庶人。

  可這理由能信嗎,朱棣有多狠辣天下皆知,還不是他的皇后是徐達的女兒,不願意後宮不安寧罷了。

  最重要的是朱棣那幾個最出色的兒子,全部是皇後生的。

  他這一代不恢復,等他死後,無論是那三個厲害兒子中哪一個登基,都一樣會把舅舅家重新封爵的。

  所以朱棣說白了是沒辦法,誰讓徐達生女兒那麼厲害呢,自己三個最牛的兒子,全都是她生的。

  徐胤爵深知現在的徐家,可再沒皇后在宮中了,要是再次被除爵,那就別想恢復那種美事。

  相對於爵位來說,金錢又算得了什麼,何況就算改革軍戶,南京的火器製造,朱由校並沒有奪走,還是徐家在主持。

  「賢侄打算怎麼做,才能讓軍戶支持?」

  陳夏這話徐胤爵很好奇,不禁問道。

  陳夏嘿嘿笑道:「世伯您想,以前的軍戶被調去做工,是不是都沒錢拿?這次我要走他們,每天按照市價給他們工錢,日後讓他們轉為工程司,他們是不是舉雙手支持呢?」

  「付工錢!」

  徐胤爵驚訝起來,也心疼不已,要知道,原本軍戶除去做事,事主是沒給工錢,可打點將領的錢不能少。

  這些錢將領收了,也會上供一部分給他,這叫官官相護。

  可這次知道有錢,自己一分一厘都不能要,這心得多疼啊。

  狠狠的深吸一口氣,徐胤爵握緊拳頭一捶桌子道:「幹了!」

  「賢侄啊,你世伯我這次虧大了,你可不能虧待我啊,那地段可得留一點好的給我。」

  鎮國公府自然也投資了,就在家門邊的松江府,徐家豈能不插手,對於這一代的前景,他可不會比徐光啟短見。

  南京畢竟更靠里了,海貿上的作用,比起上海來差太遠,這一點他不糊塗。

  陳夏嘿嘿笑道:「世伯放心,就憑小侄跟子將兄長的交情,賺錢的事絕不會拉下徐家的。」

  徐胤爵也笑起來,撫著長須呵呵樂道:「也是,世交之誼加上你兩的私人交情,咱們兩家是一榮俱榮了。」

  這話說的嚴重,沒到那份上,但陳夏此時自然不會去反駁,樂呵呵的點著頭附和著。

  當晚被徐幹拉著他,去了秦淮河快活了一番,第二天才去松江府。

  一連幾天,他都在府縣衙役的嚮導下,實地考察一番整個區域的現狀,同行的還有工部的官員和工匠。

  「黃浦江兩岸是重點區域,接著是蘇州河兩岸,青浦縣那邊,澱山湖可以先行圍墾,記住不能動活水的區域……」

  同樣南下參與其中的楊一鵬,一邊贊同他的話,一邊抬頭問他道:「橫山伯爵府要建在哪裡?這也是第一批要乾的活。」

  這還真是頭等大事,不是楊一鵬巴結他,而是朝廷定下的大事,橫山伯爵府南遷,可不僅僅是陳夏一家的事。

  這裡面還牽涉到蕭玉也會跟著南下,而不是回到登萊去,這才是讓朝廷最安心的去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