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第16章 同國不同命

第16章 同國不同命

  崇禎又哭又笑地發泄完了,又猛喝了一杯酒,才問:「可還有慈烺他們的其他消息?都說出來吧,朕能承受得了。」

  見崇禎一副不抱希望的樣子,朱媺娖心中暗嘆,但還是道:「父皇,此後皇兄以兩位弟弟消息便不多了,女兒只查到了他們可能的結局。

  其中慈炤的資料最詳實,據說他在闖賊軍中走散后,隨一位毛姓將領逃到河南種了一年的地。

  後來清庭清查『流賊』,毛姓將領逃走,慈炤只能一個人流浪,得虧在鳳陽遇到一位姓王的給事中,念及皇恩,將他收養在家中,並改名王士元。

  幾年後,王給事中去世,慈炤被迫再次流浪,在浙江遇到一位姓胡的官員。

  胡大人同樣是心念故國的人,就將女兒許配給慈炤,此後慈炤就在餘姚以教書為生。

  到了康熙47年,哦,康熙是清庭黃台吉之孫,慈炤已經是75歲高齡,據說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孫的大家庭。

  可惜慈炤為兒子取名時,依照規矩,最後一字都帶土字旁。

  再加上其時有個和尚在浙東起義打了他的旗號,使得清庭官員懷疑到他身上,令他全家遭受了滅頂之災。

  可笑清庭明明大肆捕殺我大明皇室之人,表面上卻依舊宣稱會善待皇室成員,因此捕殺慈炤時,仍是宣稱其為假冒,當真是心虛得很,也可笑得很。」

  崇禎聽完,情緒卻是平緩下來。

  「能活到75歲,他也算是高壽了,可惜太傻,竟不肯徹底忘卻身份,倒是可憐他的那些子孫了。」

  感慨完,崇禎示意朱媺娖繼續說。

  「皇兄除了南北假太子案,此後也曾有許多次反對清庭的起義者用其身份名號,難辨真假。

  後來考據皇兄下落最可靠的說法,卻是他在欒川老君山化身道人隱居了三十多年。

  他這身份一直未曾暴露,直至清庭滅亡近百年,也即是郝先生那個朝代,人們才根據老君山他的墓碑有所猜測。

  另有一種說法,說是皇兄隨東宮侍讀之一李士淳逃到了廣東。

  此說法也有諸多證明,甚至認為比皇兄藏身老君山的說法更可靠。」

  這次聽完,崇禎卻不禁露出失望之色,道:「就是說,慈烺雖然生還,但一生都未曾舉事復明?」

  崇禎之所以失望,是因為朱慈烺既是他諸子中最年長的,又是太子,可以說被他寄託厚望。

  得知朱慈烺隱藏得如此好,甚至默默無聞一生,他難免有些失望。

  朱媺娖因為對後世之事了解更多,對此事卻是有不同看法。

  她一嘆道:「父皇又怎知皇兄不曾舉事復明呢?也許是多次失敗,僥倖逃生罷了。

  另外,我所說的這些史料畢竟也只是後人揣測,未必真實。

  興許···皇兄是歿於戰亂了,又或許南北太子之一就是他呢?」

  崇禎皺著眉頭,顯然不太願意接受朱媺娖的說法,又問:「慈炯呢?他是何結局?」

  朱媺娖道:「慈炯在後世的消息更少,有人說因田貴妃將慈炯托於嬸娘照顧,后嬸娘與其下落都成了謎。

  只是又有更可靠的說法,嬸娘也在父皇的命令中上吊自盡了。

  另外還有說慈炯一直隱藏在貴州,還曾聯合當地土人反抗清庭的。

  還有,民間以朱三太子為名反抗清庭的起義有文字記錄的便多達七十五次。

  只是因民間不知皇室序齒方式,有說朱三太子是慈炯,也有假託慈煥的。」

  崇禎聽完,眉頭皺得更深了。

  他問:「都說胡無百年國運,清庭對中原的控制莫非很強,這麼多次百姓起義都沒有掀翻它?」

  朱媺娖聽了露出苦澀的笑,道:「父皇可能不知,清庭若是從努爾哈赤算起,統治可是長達296年呢。

  即便從清庭入關算起,也長達268年。

  他們以不足百萬之眾,統治神州億萬百姓自然是困難的。

  但清庭卻借鑒元、金等朝代的經驗,聯合了士紳地主,這才能令統治鞏固。

  而事實上,清庭攻入中原后,南下主力基本都是原來我大明的降軍。

  這些降軍面對建奴時一潰千里,可在南下時卻各個勇猛兇殘,攻城略地不算,更是夥同建奴屢屢屠城,殺戮我漢家百姓千百萬!」

  說這話時,朱媺娖再次想起了上網時查到的那一個個血腥的屠城記錄,即便是她身為女子,也不禁滿腔怒火,眼眸都紅了。

  崇禎見狀不禁詫異地看向朱媺娖,一時難以明白女兒為什麼說著就成了這樣子。

  說到底,他沒看過那些屠城記錄的具體數字,難以感同身受。

  停頓了會兒,平緩了情緒,朱媺娖才接著道:「其實清庭的統治到了康熙晚年,便已弊端叢生,吏治腐敗,民不聊生。

  可惜康熙生了個好兒子,其繼位者雍正帝,澄清吏治,又進行了好幾項重大改革,再加上士紳地主的幫助,才為清庭又續命百年。

  近百年後,又出現一次太平天國起義,曾席捲清庭近半壁江山。

  當時清庭無能為力,卻被我們漢人的士紳地主團練聯合起來給鎮壓下去了。」

  崇禎聽了瞪大眼睛,訝然道:「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眼下他可就是要被農民軍起義搞得要國破家亡呢,怎麼到了清庭那邊都被席捲半壁江山了,還能被士紳地主鎮壓?

  聽崇禎這麼問,朱媺娖略有點羞愧地道:「女兒看這些資料時都是囫圇吞棗,未曾深究,也不知為何會如此。」

  崇禎道:「那便聯絡郝先生問一問,想必他是知道的,正好外城被攻破之事也需要讓他知道。」

  朱媺娖點頭,當即用向郝光明發去薇信視頻邀請。

  雖然已經晚上11點多,但因為朱媺娖才走沒多大會兒,郝光明自然沒睡,看到視頻邀請就接通了。

  「有什麼事?」郝光明主動問。

  朱媺娖道:「先生,外城還是被攻破了,是城內回回居民與闖賊裡應外合,攻破了廣寧門。」

  「原來是這樣。」郝光明聽緊皺眉頭。

  歷史往往掩映在塵煙中,並不是後人可以輕易窺探清楚的。

  但郝光明本就沒認為有他的指點崇禎就能守住京城——闖軍圍城后,京城被破是必然而非偶然。

  就算沒有回回幫助闖軍破廣寧門,也許還會有其他勢力,或者乾脆就是普通平民百姓聽信了「闖王來了不納糧」的說法,幫助闖軍破城。

  於是,郝光明接著就道:「既然外城已經被攻破,想必內城、皇城也守不了多久了,你們該另做打算了。」

  「咳。」崇禎輕咳一聲,走到朱媺娖身邊,對手機中的郝光明道:「郝先生,我有事請教。」

  隨即,崇禎就將剛才聽朱媺娖說清朝差點被太平天國掀翻,卻被士紳地主團練幫著擺平的事給說了。

  郝光明聽完,略一沉吟,便對崇禎道:「你可曾想過大明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步?或者說,大明究竟為什麼亡國的?」

  【求收藏,求追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