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第709章 明清治蒙古,昭武用新政

第709章 明清治蒙古,昭武用新政

  對於漠南蒙古的統治政策,朱媺娖跟郝光明,跟軍機大臣、閣臣們做過多次討論。

  大臣們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大明曾經對蒙古的統治政策。

  在後世人印象中,大明似乎就是守著邊牆,一直被動防禦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可事實上,洪武、永樂時期,大明是對蒙古高原進行了一定統治的,尤其是永樂時期。

  洪武二十五年,明軍兵鋒抵達斡難河(今鄂嫩河)。永樂四年,大明在斡難河流域設立斡難河衛,管理這一帶的蒙古等游牧民族。

  斡難河衛在哪裡呢?

  其東邊是大興安嶺,附近是著名的貝加爾湖,周邊都是水草豐美的草原,可以說是蒙古族的發祥地。

  1206年,成吉思汗就在斡難河一帶即大汗位,因此被蒙古人視為聖地。

  明初在這裡都設立了衛所,其更南方的地方更不必說了。

  在後世的一些地圖上,甚至認為這一時期整個西伯利亞都屬於大明的疆土。

  不過,大明對蒙古等草原民族的統治,相較於以前的歷代封建王朝,並沒有多大的進步。

  主要是令各部落歸附大明,其首領接受大明的冊封。在大明需要時,可以從其部落中徵調兵馬,協助進行軍事行動。

  之所以如此,還是受通訊方式、交通條件、治理成本所限制。

  讓這些草原貴族繼續充當封建主,進行相當程度的自治。大明除了接受其朝貢之外,只是從其部落獲得一定的兵馬,便成了當時最合適的治理方式。

  然而,這種治理方式必須要中央王朝足夠強大,一直保持對游牧民族的絕對軍事壓制。

  一旦中央王朝國勢衰落,軍事實力下滑,這些游牧民族就很容易脫離控制,乃至叛亂,反過來南下侵略。

  自宣德朝之後的大明一兩百年的遭遇,很好的說明了這一事實。

  所以,大臣們稍稍考慮了一番,就放棄了恢復明初治理蒙古的政策的想法。

  隨即,朱媺娖以及大臣們又考慮起清國對漠南蒙古的統治方法來。

  自天命六年,努爾哈赤席捲遼東,后金的影響力就擴散到了蒙古草原上。只不過那時后金實力還不強,基本是以結親、聯盟的方式影響遼東的蒙古諸部落。

  到皇太極繼位,才開始對漠南蒙古諸部落的征服。自1628年(天聰二年),皇太極征察哈爾所屬多羅特部至今,已有二十餘載。

  即便是從皇太極在漠南設立盟旗制算起,也有十餘年。

  盟旗制對草原民族的統治效果雖未完全顯露,卻也初見端倪。

  清朝的盟旗制不僅使得中央王朝對游牧民族的控制力增強,同時還限定了各旗的游牧區域,對其游牧、耕種及往來都社會生產活動做了限制。

  再配合後面在草原上推廣黃教,入教者可不納稅的一套,可以說令草原社會秩序比之前穩定了許多。

  然而這也大大消減了游牧民族的活力,以及人口增長速度,整體上是妨礙了游牧民族的發展和進步的。

  大明如果是普通的封建王朝,沒什麼特別的,自然還是學清朝這一套去治理漠南蒙古,乃至所有的游牧民族,比較穩妥。

  然而如今的大明並非普通封建王朝。

  朱媺娖以往來兩界的神通,令大明正在大踏步地進入工業時代。

  在這個時代,大明的軍事實力將徹底超過游牧民族所能對抗的界限,國力也將得到極大提升,使得中央王朝對游牧民族形成絕對壓制。

  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的就不是如何防備游牧民族發展壯大后南下侵略了,而是需要考慮如何充分利用游牧民族的人力,利用大草原的資源。

  只要發展下去,草原及游牧民族與大明必然捆綁得越來越緊,直至再也無法掙脫,徹底融入神州大家庭。

  所以,朱媺娖、郝光明都清晰地認識到,大明在收取漠南蒙古后,不僅不能學習清朝對游牧民族進行削弱,反而要設法增加其人口,提高草原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解放大草原的生產力。

  這其中的道理,對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講是頗難理解的。

  好在軍機大臣、閣臣們受後世眾多理念影響已有好幾年,在朱媺娖將其中道理講清楚后,眾臣倒也很快接受了。

  畢竟其中有具體的例子擺在眼前。

  如毛紡輕工業。

  在北直隸、遼西、山西、陝西、甘肅這些北疆省份,毛紡廠如今不說遍地開花吧,卻也成為了邊境諸縣的重要稅賦來源。

  其所生產的毛紡工業品,不僅再內省及南方大受歡迎,更是遠銷海外。

  同時,草原上的牛羊大量輸入內省,也令內省牛、羊肉價格明顯降低,許多普通百姓家,逢年過節都能吃上牛肉了。

  所以,如今雲中、寧綏兩省地方官府雖然還未組建,朱媺娖卻已經在和大臣們商議將來該如何發展漠南的民生、經濟了。

  大明的政策對於絕大多數草原人民來講是大好事,可對於舊秩序中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蒙古貴族們來講,無疑不友好。

  這不,朱媺娖正開著會呢,鄭森就拿著一份電報來到了正殿。

  作為秘書,若不是有重大事情急需稟告,他是不會在朱媺娖與大臣們開會時打擾的。

  因此朱媺娖瞧見他,便停下之前的話題,問:「有何事?」

  鄭森將電報遞給劉珠,隨後拱手道:「啟稟陛下,遼西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發來急報,言科爾沁、四子部、茂明安等部落首領、貴族,近日在大肆散播不利於我大明的謠言,似有帶領部落前往漠北之意。」

  朱媺娖從劉珠手中結果電報一看,就不禁柳眉微皺。

  漠南蒙古諸部所佔據的地盤,在地圖上其實是一個向東北彎的勾形,且以東北部草原最大。

  所以,科爾沁、四子部、翁牛特、茂明安等部落如今人口相對來說不算太少,實力也不弱。

  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分裂出的諸部、內喀爾喀諸部,因為和陝西、陝西、北直隸接壤,在北伐之戰後,也即是昭武二年起,就開始受到大明種種新政策的影響,使得大明擁有一定民眾信任度。

  這讓錦衣衛北鎮撫司在這些部落的工作好開展很多。

  可在東北部的科爾沁等部落,卻是在昭武三年大明收復遼西、遼東后,才開始受到大明的深刻影響。

  如今只過去兩年多,錦衣衛對這些部落的滲透並不足夠,同時這些部落的牧民對如今的大明也缺乏了解。

  至於信任,根本談不上。

  如今,錦衣衛對於大明治理漠南蒙古的新政宣傳沒見效果不說,牧民們反倒是先被首領、貴族們忽悠住了。

  不過朱媺娖倒也不怎麼意外,畢竟這些首領、貴族就相當於大明內省的鄉紳、宗老,多年的統治使得牧民們習慣性地信任他們,並非一時能改變的。

  放下電報后,朱媺娖一嘆道:「朕原本想兵不血刃地收取漠南,如今看來,卻是非要動武不可了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