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侯潤發應聘海外,潞王眾渡海就藩
侯潤發、林三強看著報名點外在排隊的幾人,略感驚訝,因為現在距離大明報刊登出「招聘啟事」才過去兩個多小時而已。
但想到南京城有上百萬人口,而外城則只有兩個報名點,便覺得有幾個人排隊不算什麼了。
當即,兩人也上去排隊。
等了大約一刻鐘,便輪到了侯潤發。
只見屋中有三名文吏、三名將士。
「來,先到這邊坐下,登記個人信息。」看著最年輕的文吏招呼道。
侯潤發去坐下后,年輕文吏就遞過來一張表格以及一根儲墨筆。
表格侯潤發並不陌生,此前他去工廠應聘和去碼頭抗包,都填過表格。
儲墨筆則是去年南京文具廠製造的新產品,筆桿內可以儲藏文具廠生產的墨水,且筆頭是一體的,偏硬,非常方便速寫,故而又被稱為速寫筆。
這種筆最便宜也要上百文,侯潤發又不是文人,便沒有買,也沒用過。
但他知道這種筆用起來跟毛筆大差不差,毛筆字他卻是會寫的。
他家在城外有幾畝水田,家裡還在外城擺攤做早點生意,家中不說富裕吧,卻也算殷實,因此他小時候上過幾年私塾,如今倒也能讀會寫。
「會寫字嗎?」年輕吏員問。
「會。」
年輕吏員微笑道:「那好,表格你自己填,字盡量寫好點,這也是能加分的。評分高,你應聘上的可能就更大。
若有不認識的字,或是不會寫的字,可以問我。對錶格上的名目有什麼疑惑,也可以問我。」
「多謝。」
道了聲謝,侯潤發就開始填起表格來。
別說,這儲墨筆用起來感覺倒真不錯。
『我若用此筆寫字,定能練得比毛筆好看些,將來有錢了定要買上一支。』
心中這麼想,侯潤發在一些熟悉的名目后不疾不徐地填寫著。
比如說,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家庭成員等等。
這些基本信息填完之後,便剩下幾個大名目了
『欲應聘何職?』
這個大名目下還有一系列職位名稱,如:社長、社吏、村長、工匠、親軍、農民、漁民等。
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說明:可多選。
見此,侯潤發一咬牙,勾選了社長、社吏、村長、親軍、農民五個職位。
『有何技能?又或者,有何本領?』
侯潤發看得心裡直發虛,因為他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本領。
隨即又想到,他若真有好本領,何至於要去海外闖蕩?南京城便有大把的工作機會。
於是問吏員,「能讀會寫、種田可算是技能?」
吏員笑道:「當然算。」
「會打架呢?」
「也算。」
侯潤發當即在下面將這三樣「本領」寫上了。
這時吏員看了看錶格,提醒道:「你若覺得自己能辦事、會辦事,還想應聘社長、社吏,便應該將這本事也寫上。」
侯潤發又驚又喜地道:「會辦事也算本領?」
「當然。」吏員笑道,「不過你最好不要誇大自己的能力,若是將來你不稱職,上面是會把你調到別的崗位,甚至遣返回大明的。」
「明白。」侯潤發笑著點頭。
心裡則想,我不誇大,誇一點總可以吧?
萬一真能在潞王屬地當個社長呢?
如今大明吏也是官呀。
等到侯潤發填完表格,中年的吏員拿著看了,便道:「你既然還準備應聘親軍,就過來讓這三位檢查、測試下。」
侯潤發看那邊放著幾個石鎖,還有刀劍、弓箭等兵刃,便猜測是按照正常的招兵程序來考核的,心中也不怎麼虛,點點頭便過去了。
其中一位將士先檢查了下他的身體,確認健康,然後才讓他舉石鎖,耍兵刃,射箭。
兵刃、射箭侯潤發都是不會的。
於是兵刃就按以前偷看的官軍訓練情景,隨便耍了下。射箭他拉了三次弓,居然三次都射中了十步外的固定靶。
最終體能得了7分,兵刃得了3分,弓箭得了6分。
三項滿分都是10分,侯潤發也不知他這個分數算好還是不好。
但他對當藩王親軍其實興趣不大。
於是問:「若是我同時符合當社長和親軍的條件,不會直接給我調到親軍去了吧?能自己選嗎?」
中年吏員聽了輕笑一聲,道:「社長可不是那麼好應聘上的。」
年輕吏員則道:「你若同時符合多個職業的錄取要求,後面我們會通知讓你選擇的。
當然,若是你所選的職位競聘者較多,我們便會優中選優,那時你就有可能落選,只能選擇其他職位了。」
這下侯潤發算是明白了,當即道了聲謝,出去讓林三強進來登記。
林三強也識得一些字,但不多,要填寫表格夠嗆,於是只能請吏員代寫···
吃晚飯時,侯潤發才將報名去海外潞王封地的事跟家人說了。
「什麼?這麼大的事你不跟家裡商量一聲就做下了?」侯潤發的母親劉氏一聽就炸了,放下碗快道,「海外那麼危險,你為什麼要去?家裡是沒給你吃,還是沒給你穿了?」
侯潤發也沒想向父母隱瞞什麼,直接道:「您和爹不是總嫌我沒出息嗎?我去呂宋就是想混個出息模樣給你們看。」
「誰嫌你沒出息了?你什麼都干不長,當爹媽的說你幾句就成嫌你了?」劉氏說著便感覺既氣又傷心,瞪向侯大山,「兒子都要去海外了,你這個當爹的也不知道說說?」
侯大山是個老實人,養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跟他一樣老實,四年前就進了官辦工廠,後來取了媳婦也是官辦工廠的,日子過得好得很,只是為了方便上班,兩人在工廠附近租房子住,並不在家裡面。
小兒子沒個穩定工作,整天遊手好閒的,確實讓人操心。
聽到這裡,侯大山也放下碗快,卻道:「他都在官府報名了,想要推掉怕是不容易。
何況,人家藩王招人也是有要求的,就他這樣的還不一定能選得上呢。
倘若真選得上,也確實是個不錯的路子,就讓他去吧。」
聽丈夫這麼說,劉氏就知道想讓兒子回頭不可能了。
想到不久后小兒子就要去海外,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來,也不知回不回得來,她眼淚就直往下掉。
「那可是海外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呸呸呸,瞧我這張嘴。」
侯潤發見母親這樣,心裡愧疚起來,握住了母親粗糙的手,道:「娘,您瞧著吧,要不了幾年兒子就能混好,到時候定從呂宋給您和爹帶許多好吃的回來!」
···
因為潞王到底貪生怕死,原本對海外就封抵觸得很。雖然被朱媺娖說服,有了憧憬,可還是想拖個一年半載再去。
於是授意潞王府的人上報,要一次招滿建設領地所需的班底人手。
朝廷這邊可不會慣著他,有司官員以越早開始屬地發展建設越好,建議潞王府在招募得第一批人手后就啟程。
以後需要人再招便是了。
於是,三月底,潞王便不得不帶著他招募的第一批屬地官吏、親軍、百姓等,揮淚與南京告別,出發前往呂宋。
計劃是先到福建泉州,再到東蕃,而後由東蕃渡海至呂宋。
在大航海以前,既明朝以前,神州商船去往呂宋島一般會選擇沿著海岸線航行,盡量不去橫渡大海,因此要繞道東南半島,由馬六甲至南洋群島,再沿著群島往東,兜一個大圈子到呂宋。
】
雖然耗時長,但勝在比較安全。
至於橫渡東蕃海峽,由東蕃島至呂宋島這條路,因為風險較大,走的人反而少。
不過到了此時,航海技術經過大航海兩百年的積累,人們對海洋也更加了解,航海經驗更加豐富,橫渡東蕃海峽的風險就降低了很多。
所以,潞王就藩隊伍選擇走這條路,哪怕走走停停,沒急著趕路,也在兩個月之內便趕到了呂宋島的屬地···
奧隆阿波。
碧海之邊,雲天之下,大片潔白的沙灘以及遠處的漁村,讓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寧靜祥和。
可隨著遠處一大片船帆靠近,這裡的寧靜終究是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