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締造出了一種風格(2)
【1.歌名含義:首先,我們從整首作品的歌名開始解析.……】
馮卿鍵盤敲打之間,按照專業樂評的格式,開始了第一部分的解析,表情也開始變的極度認真。
這是剛才解析扭曲樂隊新專輯的時候,所沒有的狀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態。
【《Bohemian Rhapsody 》,它的名字,翻譯過來可以直接理解為《波西米亞史詩》,又或者更具直觀性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名字分為兩部分,首先,波西米亞也是一個地名,位於揭克境內,但是這首作品的波西米亞,指的並不是這個地名,或許是波西米亞風格。
可以理解為一些『桀驁不馴的』,『放蕩不羈的』,這種文化來源於上世紀歐美的經濟大蕭條時期所產生的,脫離世俗的這樣一群藝術家,再說到狂想曲,這個名詞我們似乎很少能在現代音樂的影子當中看見它。
但是用在這首搖滾作品身上,我卻覺得非常之傳神……當然,這點只代表我馮卿的個人看法。】
馮卿奮筆疾書的書寫著樂評。
【其實我們可以探尋到的是,這個名次首先是在史料以及文獻當中使用,逐漸,『Rhapsody』這個詞逐漸向文學方向靠攏,一部分藝術家將之用在自己的浪漫主義文學著作之上,而後在文藝復興時代,交響音樂的興起,音樂不再是教會及教士的專屬,史詩一詞,被用在了音樂之上。
尤其是到了19世紀,民俗音樂盛行,所以但凡寫狂想曲的音樂家,都在樂曲中冠以了非常濃重的民俗音樂色彩,今天我們解析的主角《Bohemian Rhapsody》自然也不例外,這是令我驚訝的一個點,因為這的確完完全全是一個來自於函夏的音樂人,一支函夏的搖滾樂隊所創作的作品,主創卻對古典民宿音樂有著如此獨到的見解以及造詣,這是非常難得的.……】
略過一堆史料以及又臭又長的文獻引用及歌名考究。
樂評的第一部分,非常詳盡的解析了這首作品的歌名,也真正做到了從一開始就詳細評價一首音樂作品的樂評人的工作。
這是獨立外圍樂評人永遠做不到的工作,也是『樂評人』和真正的樂評人之間的差距。
此刻也是彰顯的玲離盡致。
不過這還僅僅只是剛剛開始罷了。
接下來,就進入到正戲了。
馮卿,寫下了樂評的第二部分。
【2.六個樂章段落全解析,是堆砌還是整體?】
【一般而言,不論是搖滾樂還是流行音樂,甚至是近年代興起的HIP-HOP音樂,和電子音樂,都遵循著同一個構造規律,那就是主歌和副歌之間的組成,無非也就是名詞之間的差別,例如搖滾以及流行等使用實體樂器現場演奏真實錄製的歌曲,會使用『Verse』以及『Chorus』。
而大量使用合成器及電子製作手段的電子音樂,則又會將副歌稱之為Drop,但是其實本質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ABAB結構,也就是主歌、副歌、主歌2、副歌2。
但是《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在我初聽之初感覺到非常驚訝的是,它不一樣,它有六個段落.……或者說是六個完整的樂章,彼此都是主歌,沒有副歌!
這六段分別是引子、民謠搖滾、器樂獨奏solo、音樂劇、硬搖滾、以及最後一個樂章,Outro,也就是收尾,尾聲,那麼這沒有副歌之間的六個段落,所用的又都是相差甚遠的不同風格,他們之間是否有聯繫呢?還是單純的堆砌?】
【引子:阿卡貝拉的多聲部結合走向。】
【首先,咱們先從引子來看,這個引子,其實一共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除了和聲,還有旋律。
第一部分旋律的前兩小節,也就是Is this the real life,這一切是真的嗎,Is this just fantasy,亦或僅僅是幻覺,那麼它的旋律如果要用一個形狀來表達,第一小節就是完全平的,音的走向也是平的,為一條直線。
那麼第二小節就是伴隨第三個音的上行,和尾音的下行,可以呈現一個拱形,這兩個小節,它是一組。
而後在看後面兩小節。
Caught in a landslide。
被困于山崩地裂。
No escape from reality。
無法逃脫現實的牢籠。
第四小節第三拍上的八分音符帶來了一個不錯的加花及細小的不同,但是整體結構,其實還是與第一二小節類似。
隨後是後面的三個小節,與前面的開端形成了完全不一樣的走向,這三個小節,暫時跳過,也就是從I'm just a poor boy,我只是一個可憐的小孩。
這一段開始的三個小節,這是一個作品的伏筆,接下來,我們會翻出來。
那麼咱們再後面的兩個小節,就又回到了規整的直線到拱形的走向和規則。
總結下來,引子主體就可以分為,兩個小節,兩個小節,三個小節,兩個小節,如果我們從結構上來說,它這段旋律的結構,就是非常典型的AABA,一般用於古典交響曲更多一些,如果按照函夏的古典民樂來講,那就是典型的起承轉合。
所以從引子開始,結構的旋律就顯得非常規整,而且相關聯性非常強,至於強在哪,我們往後解析。
那麼我們再看第二個部分,它的旋律是什麼樣子的。】
馮卿在樂評表單上畫出一道又一道的音程走向,表情癲狂。
【它歌詞說的是easy come, easy go,Little high, little low,它這一塊的旋律其實是一個二度,半音之間的一個跨度,形狀其實是一個反拱形,完全反過來了,音是先從開頭上去,再從結尾下來,跟之前其實是一個對比的感覺。
而在引子結束的時候,則是一個完整的大反拱形。
所以它引子的第二部分從旋律角度來說,也是直接非常強的關聯的,別看複雜,其實整個只用了一種音型。】
【主體:民謠搖滾段落。】
【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第二段落,也就是民謠搖滾段落,民謠搖滾,主要就是說的比較慢速的搖滾,一般用於敘事,以敘事的方式,通過故事表達歌曲含義和內涵。
首先,從Mama, just killed a man,這第一句開始,它的唱詞部分旋律,基本都是平的,隨後第二句的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這一句,基本就是兩個拱形。
又回歸到了兩個拱形的走向。
所以,哪怕與第一段的阿卡貝拉相結合,第二段的慢搖滾,哪怕風格元素產生了天差地別的區別,刻度在進入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覺得它突兀,反而順理成章,因為二者基本結構都是一致的,旋律具有高度相關性。這是很難得的一點,也是最令我震驚的一點。
因為這種作品居然是出自於函夏本土音樂人之手。】
寫著寫著,馮卿竟是在專業角度非常濃厚的樂評之中,加入了自己的個人情緒,可想而知,他已經被深刻的影響到了。
(不知道大家看了多少文娛,有多少人見過正經的,真正的樂評是長什麼樣的,稍微露一手給你們看點硬貨,下一章直接簡化了。)
(感謝書友打賞:妹特思棒棒威,流浪回家的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