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第498章 少年人常思將來
送行、挽留變成了吵架,這個結局是必然的,因為兩人的立場是那麼的堅定與鮮明,正所謂罵無好口,中國人自然沒有芥川切原說得那麼不堪,而日本人民也並非盡皆邪惡,總之,兩人不歡而散,至此,芥川切原也徹底斷掉了招納夜叉的念頭。
坐上飛機,夜叉百感陳雜,來本與華老設計這一計時,主席是不同意的,但夜叉堅定的認為只有此破釜沉舟之計才能瓦解掉遠在海外的華維治恐怖集團,結果功敗垂成,計劃竟還是毀在新入伍的特工梅天身上,作為驕傲的中國中情局特專組的組長,失敗一次任務都會成為他一生的恥辱,現在不單單是失敗一次任務這麼簡單,從首長對他的重新安排上,他不難看出,特專組也有了新命運,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由異能者一脈相承下來的特專組,到自己手裡沒能傳承下去,每每想起這個結局,夜叉不禁虎目含淚,對他而言,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也太過殘忍了,特專組就是他的一切。不!絕不能讓特專組毀在梅天的手裡,這個國家不是黃開明的一言堂,梅天拉走特專組異能特工的事情人大常委會未必知道,一定要把這事兒捅出來,讓總理和常委會知道。夜叉打定了主意,長舒了一口氣,閉目靠在座椅上小睡了起來。
就在夜叉為特專組的將來做著打算時,梅天正與華本端談著中國的未來。
兩人是坐在醫院大廳的長椅上聊起來的,倒不是華本端生了什麼病,梅天實在擔心華本端有隱疾,怕一但發作就出大事兒,所以非拽著爺爺做體檢,連CT都做了,尤其是對心臟和腦部做了徹底檢查,弄得不明就裡的華本端哭笑不得,只道孫子知道關心自己了。
「少年強則國強,你們是國家的未來,你們八零后還可堪造就,但九零后著實有些讓人擔憂啊,」華本端道。
「嘿,現在九零后們還小,再過二十年,九零后們也會慢慢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人總是在艱難的環境中才能快速的成長,等他們長大了,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體會到了國家的不容易,他們才會慢慢成熟起來,太平時期的孩子晚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們的優勢也是明顯的,充足營養的食物與優越的教育讓他們的智商比過去的人更高,開放與大量的信息讓他們的眼界更寬,思想更開放,再說了,後人自有後人福,爺爺何必為他們操心?」梅天笑道。
華本端微笑點頭:「你們都長大了,國家也越來越強大了,中國的未來充滿希望。」
「中國想復興,未來的路還很長,不知道這個中國夢能否在九零后這一代人手中實現,」華本端爺孫倆的談話還在繼續,一談到九零后,才二十一歲的梅天顯得老氣橫秋起來,看得華本端直想樂:「你這話說得太不負責任了,合著你們八零后什麼都不用做,直接把擔子甩給九零后了?你憑什麼認為中國復興不能在八零後手中實現?一點志氣都沒有,我先問你,中華得興的標準是什麼?」
梅天想了一下道:「簡單的說,就四個字——民富國強!」
「不錯,民富國強,現在咱們的國家不夠強大,人民也不夠富裕,那到底是應該先強國,還是應該先富民呢?」華本端的問話很值得深思,如果簡單的回答強國與富民要同步推進,那就是廢話了,只有不了解國情的人才會說這樣無稽的答案。
「一時之間我也想不明白,但我以為可以借用古人的智慧來說一說,孔聖人提出『足食』與『富而後教』的論點,把充裕人民的物質財富作為實施禮樂教化的基礎。他富民的措施主要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實行寬惠的經濟政策,允許人民牟利取財,同時要求統治者節用薄斂。他把人民的富足看作是政府獲得充足財源的基礎,主張民富先於國富,國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礎上,這就是著名的『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的財政思想,反觀中國現狀,國家越來越有錢,而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速度卻緩於國家經濟增長速度,而美正相反,人家是民富國窮,在這方面,我認為美國政府做得更好,」梅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華本端卻搖頭笑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人的智慧還不如你呢,他們連手機和電腦都不會用,你又何必去學他們?古時何時?今夕何夕?現在世界的格局造成了美國一家獨大,西方的歐洲列強要聯合起來才能掣肘美國,而東面,要蘇聯和中國聯手才能遏制美國,只有在實力均衡的提前下,才可以談論主權,才可以談論民主,才可以談論人權,美國的軍事力量已經發展到了足以在單挑任意一個國家時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中國行嗎?所以中國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麼?是發展軍事,發展航天科技,建行三峽這樣利在千秋的工程,而且現在老百姓的日子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反面的例子不是沒有,大宋朝獨尊儒家,奉行的就是孔聖人的民富先於國富的一套,我大宋朝當時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全球的財富,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集中在宋朝,我大宋的人民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幸福、最有人權的人民,大宋朝的老百姓丟只豬都可以擊聞登鼓告御狀,可是最後怎麼樣?財富任人取,百姓任人蹂躪,你沒有強大的國防做為保障,越富有,就越會成為畜生眼中的肥肉,中國的當務之急,就是加速提升國防力量,天下雖平,忘戰必傾!就算借用古人智慧,你說得也過片面,法家就認為富民不利用統治,《管子?國蓄》中說: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侈靡》說:甚富不可使;《商君書?弱民》說: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在這個問題上,古人與古人之間就沒爭出個誰對誰錯,我們應該往前看,往遠看,著眼於現在的國際環境來看,尤其是你們少年人,正所謂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