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墨染江山> 第三十章 徹查【二】

第三十章 徹查【二】

  由於此案由皇上親口吩咐,且案子較大,身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郭康與右都御史岑昌自然不敢怠慢。

  查了戶部到丞相府一系列步驟,皆未發現有何異常,一向做事認真謹慎的左都御史郭康決定前往開懷府一趟;而右都御史岑昌決定再庾司先查。

  經過幾日行程,左都御史郭康到了開懷府門前後急忙下了馬車,開始查了起來。

  跟隨在左都御史郭康身旁的大大小小有幾十名小人,皆是都察院中辦雜事之人,個個空著手,站立在兩側,隨時等候著吩咐。

  怎料,左都御史郭康下下馬之時,府前無一人迎接,時而從府內傳來敲打聲。

  郭康提著件緋色官服越過門檻走了進去。

  府內的衙役們來來往往,有手中抱著瓦片的、有拿木頭的、有拿工具著,皆是忙活一片。

  看著無人理睬自己,郭康心中有些憤怒,看向了從面前經過的衙役,喊了起來:「你們知府在何處?」

  瞧見左都御史親臨,這衙役心中嚇了一跳,方才不失禮儀的回了起來:「回御史,這兒還未確立知府,暫為同知打理。」

  「無知府?」郭康心中有些不信。

  「地動發生之日,知府他……他喪命於此了。」說著說著,這衙役還用袖子擦著不爭氣的眼淚。

  「哦。如此啊。那現在的同知在何處?」郭康問道。

  這下,這衙役手指了指不遠處剛蓋好不久的房子:「他在那房子里忙活著。」

  「好。」

  聽后,左都御史郭康朝著那房子走去,身後跟著的幾位都察院官員一同跟了過去。

  走到門邊,郭康手指頭敲了敲那門,邊敲邊道:「同知,可否在?」

  「在!」同知夏瑾懷聽后急忙放下手中雜事來,走到門邊,開起了門來。

  瞧見面前幾位穿著緋色官服,官服胸前綉有貔貅,想必就是都察院的官員了,唯有都察院官員方才用貔貅的補子。

  見此,夏同知心中一慌,以為自己所犯的事被朝廷知曉了。

  怎料,還真被自己猜中了。

  「想必,你就是這兒的同知了。本官乃都察院左都御史,奉聖上之命前來徹查賑災糧貪污一事。還請同知多多配合。」左都御史郭康笑眯眯著道。

  「那是那是。」夏同知慌得腳都快哆嗦了。

  「不知你姓甚啊?」郭康道。

  「下官姓夏。」夏同知笑眯眯回道,看著幾位都察院官員還站立在門口,自己方才急忙迎接來:「幾位,幾位,裡面請。」

  待屋中坐下后,左都御史郭康開始問了起來,一旁的一位官員記錄著。

  「本官聽聞本次賑災,先後共從國倉中撥出三次糧,方才賑好這災。來這兒時,本官確認過了,總共是六千餘石糧食。而欽差大臣蘇雲起回京之時,與戶部尚書岑文星議論過,本次災情,僅開懷、桐州、星安三地災情嚴重,其所轄的州縣皆能自己解決,根本用不了如此之多。」

  「夏同知,本官問你,當時糧食派發到此地時有多少輛馬車?」郭康問道。

  對於錢財方面,夏瑾懷倒是記得一清二楚,可眼下過去都快半月有餘,具體多少輛運糧的馬車,夏瑾懷已經忘記了。

  「回御史,下官忘了。這事兒都發生如此多日,加上這地動以來府中事多,知府又未確立,下官實在忙得……忙得」

  越聽著夏瑾懷的話,郭康心中更是聽不下去了,夏同知的話好似在跟郭康訴苦一般。

  「行了行了。你莫要說了。記不住也無妨。本官此次來的目的,是要在這三地中徹查,找出線索。」

  「那你可否還記得運糧之人可是朝廷派的官員?」郭康繼問道。

  夏瑾懷坐在椅子上,裝出一副思考模樣,片刻後方才回了起來:「回御史,確是。」

  問著問著,不知不覺天變黑了起來,幾十個問題,對都察院官員有用的僅有幾個。

  瞧著天色已晚,都察院也問不出何線索,夏瑾懷心中方才安穩些。

  「好了。天色已晚。今夜便在這開懷住上一夜。」接著,郭康看向一旁的官員:「翌日一早,前往桐州。」

  「好。」

  「官人,天色已晚,不如下官派人去安排客棧定幾房間,讓諸位官人好生歇息?」夏同知一臉笑眯眯的模樣。

  看著夏同知的模樣,郭康笑了笑,粗糙的鬍子跟著動了起來:「眼下開懷剛安穩幾日,府中雜事繁多,就不勞煩夏同知了。」

  說后,郭康起身來,往著門外走去。

  瞧見幾位都察院官員要走後,夏同知來到門邊看著走去的官員,喊聲:「慢走啊!」

  翌日,天還未亮明,幾位都察院官員騎著馬往著桐州而去。

  趕至桐州時已是傍晚,為了早些將貪污之人找出,幾位都察院官員只好麻煩了知州。

  然,如此問話,皆未發現有何毛病,似乎感覺同州是位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好官,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問完了桐州的知州,幾位都察院官員連夜趕至星安府。

  經歷過幾次問話后,左都御史發現了個問題:桐州、星安府的官員皆能知曉當日是幾輛馬車到達,而唯有地動最為嚴重的開懷府未清楚。

  當然,猜測歸猜測,不能一時便定,但在郭康心中只有事情未敗露,誰皆有嫌疑。

  「你再仔細回憶下,當日的糧袋子可有無問題,如重量或換皮等?」郭康道。

  「回御史,當日下官未親眼瞧見,皆是下官衙役卸的糧。可問問他。」說完,星安府的知府看向了一衙役,吩咐道:「去把當日卸貨的那幾人叫來。」

  「是。」

  等待之時,郭康將著目前所搜集到的線索整理了一遍。

  「徐知府,您找小的們?」幾位衙役不明不白道。

  「幾位官人有話要問,你們要如實回答。」徐知府道。

  這時,郭康目光看向了面前幾位面黃肌瘦的衙役,問道:「你們首次卸糧之時,那糧食可有一般袋子裝的糧重?」

  「回官人,確有。」

  「多少車?多少袋?」

  「兩車。一百袋。」一衙役道。

  這下,郭康腦中似乎有線索:一百袋大概便是一百多石糧食,除去星安府一百石糧食,有五千九百糧食分給了開懷及桐州。這賑災糧分配差別確實大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