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然後,他將案上厚厚的書信撥開,提筆寫了一份奏摺。第二日,這封奏摺就引得銘帝龍顏大悅,立即下旨宣布以後的奏摺越簡單越好。天知道,日日批奏摺,對著那些雷同的歌功頌德他是有多膩味,為了找出奏摺上說的事,他至少要看兩三遍,現在好了,批奏摺的時間將大大減少……

  顧有榛的字讓金鯉極為滿意,誇讚了一下這筆走龍蛇的書法后,她開心道:「不愧是全民偶像啊!這四幅字,完美地表達了修渠的目的,警示了要安全生產,還強調了要保證質量!這位國師大人,我粉了!」

  高興之下,金鯉嘴裡冒出了很多現代辭彙,聽得宋彥鵬雲里霧裡,雖然這位小鯉姑娘時不時會說出很多他沒有聽過的辭彙,但憑藉他超強的理解力,他大多能聽懂,可今日這話,還真理解不了。於是就問道:「全民偶像何解?粉了又是什麼意思?」

  「全民偶像就是國師大人才學卓絕,高風亮節所以萬民敬仰,粉了就是我喜歡他!」

  這個答案從金鯉一個姑娘口中說出來有些怪怪的,但宋彥鵬的注意力很快被兩個狹長的錦盒吸引了:「這是……」

  送信的人回答:「這是國師大人親手繪製的摺扇,分贈予宋大人和小鯉姑娘!」

  宋彥鵬幾乎是用顫抖的手打開的錦盒,取出摺扇前還特意洗了手,扇面上畫著一處懸崖,懸崖邊長出一棵青松,青松上翱翔著一隻大鵬鳥,摸著下方的落款,宋彥鵬激動得語無倫次:「下官一定不負國師大人期望,無論為官還是為人,定當如這青松頂天立地,如大鵬志存高遠!」

  明明就是一幅國畫,雖然這畫技看起來的確很高超,金鯉不知宋彥鵬為何如此激動,但當她徐徐展開國師大人送給她的摺扇,還是呆住了——畫面上,竟然畫著幾尾栩栩如生的錦鯉,還有幾枝出水芙蓉。宋彥鵬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國師大人果然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送給我倆的扇子,都契合我們各自的名謂!我是大鵬你是錦鯉……」

  收到這柄繪著錦鯉的紙扇,金鯉突然對這位傳說中的國師好奇起來。在某一日回城取東西時,她特意去找了兩冊國師大人的文稿帶上。反正,宋彥鵬和宋夫人都是國師大人的標準粉絲,府上這些東西多得很。

  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金鯉除卻每日巡視一番,回憶自己從老幹部那裡聽來的施工細節,漸漸空了下來。所以,她有很多時間來閱讀國師大人的作品。

  在判官的生死簿上,對這個大殷只模糊地介紹了一句是在兩宋之後,但根據金鯉這幾個月的觀察,大家對真正的歷史並不了解,她某日吟誦了幾句蘇東坡的詞,把宋彥鵬驚為天人,順帶又誇了一遍國師大人「教導有方」。

  所以,這只是一個時空上接近兩宋以後的朝代,詩和詞,是文人墨客的主要作品,但顧有榛的文字,卻不僅僅局限於這兩項。金鯉將這兩冊文稿仔細閱讀之後,不由感嘆:「國師大人,當得起『驚才絕艷』四字!他的文章題材豐浩,細節精準,視野闊大,言說敏銳,胸有千壑,是一位罕見的詩人,智者,政客……」

  金鯉本想接著說「若是此等人物出現在真正的歷史上,必是並肩屈原、李白、王陽明之類的人物」,但就在這時宋彥鵬進來了,聽到了她前幾句,竟然雙眼發光,不知從哪裡摸出個小本本說要將金鯉剛剛對國師的評價記下來:「小鯉姑娘,知師者莫如徒啊!常人讀過國師大人的文章,只會空空洞洞誇讚幾句,哪像你,簡直說到人心坎里去了……」

  金鯉笑呵呵地回應:「是,讀國師大人的文章,雪都融化了,花都開了,春已到了。對了,國師大人寫的這二十個故事,我覺得很好。大人幫我找幾個口齒伶俐的人過來,我打算改編一下讓他們去工地上宣講,就像說書一樣,給工人們帶去些樂趣!」

  「妙啊!我記得國師大人寫過一個叫《移山》的,說的就是一位老人帶著子子孫孫將擋在家門前的山移走的故事!這跟我們現在開渠極其類似,剛好可以鼓勵一下大家!」

  「不僅如此,國師大人的故事還有教人和睦相處,熱愛生活的,總之充滿正能量,是極好的心靈雞湯讀物!」

  宋彥鵬不知道金鯉口中的「正能量」是什麼,但他卻聽懂了「心靈雞湯」,深以為然:「身體要補,腦子裡的想法也要補啊!」

  看著他樂滋滋地奔出去吩咐,金鯉唇邊也浮出一個笑意——這位宋大人,如果在現代,會是她極好的助手。

  摸出一根炭條,鋪開一張宣紙,金鯉開始改編顧有榛寫的故事。他寫的故事跟金鯉現代看到的文言文一樣言簡意賅,她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之改成適合講述的故事。

  第一篇,就是宋彥鵬說的《移山》,金鯉已經忘了那個著名的《愚公移山》出自哪裡,顧有榛寫的這個故事跟它相似度極高,結局也是感動了天上的神仙搬走了兩座山。面對這個結局,金鯉略為斟酌了一下,就將其改為——村子里的人被他們的做法感動了,全都參與到移山行動中來,終於將山鑿出了一個隧洞……

  一個時辰后,金鯉滿意地讀了一遍這篇《移山》,很快又翻開了下一篇。在現代,她的第二職業是給公眾號寫雞湯文,沒想到到了這兒,又拾起這個老本行了……

  遠在京城的顧有榛絕對不會想到,若干天后,他那些本來只在世族大夫上層社會流傳的文章,已經成了底層百姓的「心靈雞湯」,國師顧有榛的名聲,如日中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