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第二十章 漢末頭號倒霉蛋

第二十章 漢末頭號倒霉蛋

  閑來無事,劉備在盧植那領了個閑活,收攏流民,安撫戰後百姓,維持下秩序,現在盧植手裡啥人手都沒有。

  矮子里拔高個,劉備上!

  帶著人馬在附近遊盪劉備,看著這戰後的南和,到處都是流民百姓,不光要和黃巾鬥智斗勇,還要和流民鬥智斗勇,這群流民安撫不好,活不下去了……這群人轉頭就會鑽樹林里去了。

  流民問題是個大問題,現在還戰亂呢,沒有多餘的土地讓他們種,沒有多餘的糧食讓他們吃,朝廷現在混亂的一匹,自己還窩裡斗呢,哪有時間管下邊的百姓。

  我也想安撫一波,這是收穫民心的絕佳時機啊……手裡沒糧,難道要讓我靠嘴皮子給他們講雞湯,精神管飽么?

  劉備腦海中突然想起了前世一個片段。

  袁華:「我好懊惱,我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愛哭鼻子的傻瓜,沒有一點三好學生,優秀團幹部的樣子。 ……

  這袁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出人才啊。」

  「將軍何故哭泣。」

  「備,眼見流民無家可歸,居無定所,吃一頓,餓九頓,而朝中諸公,枉食君祿,到現在還沒想辦法進行救濟,靠流民自救,這又要餓死多少人?

  而備又沒有任何辦法,太難了,安撫流民太難了。」

  劉備想也沒想的就說道,說完才想起來,這聲音誰啊,怎麼這麼陌生啊,扭回身一看,嚯,大才。

  劉備現在日思夜想,盼人才都盼瘋了,見個穿儒衫,手拿扇的人就感覺是大才,不管是不是,先禮遇一波。

  「先生不知有何指教?」

  「先生不敢當。

  如果將軍想拯救這一縣之民,只需要找這本土世家借那麼一點糧就好。

  如果要拯救一郡之民,就需要將軍,輕徭薄賦,最少要免除一年的田租,才能贍養饑民。

  大戰之後,必定導致很多無主之地荒廢,到時鼓勵耕種,發放種糧,一年足矣。」

  「那先生,備如果想要拯救一州之民呢。」

  那儒生看著志向挺大,目光挺遠的劉備回了三個字。

  「不知道。」

  「是備莽撞了,不知先生如今高就?」

  劉備拱手朝大才一拜。

  「在下,沮授,沮公與,廣平人士,現如今乃是白身,今為躲避戰亂,特來南和暫避一二。」

  上下打量著沮授.……倒霉蛋啊。

  以前劉備還在想,幽州冀州的名士,什麼沮授啊,田豐之類的……打算平叛黃巾結束去拜訪一下,有棗沒棗,打兩杆子,刷個面熟。

  剛來冀州的時候,就聽說了,公孫度當冀州刺史時,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然後自己爽了,豪強們不爽了。

  等冀州張角起義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在找背鍋之人,首先這黑鍋肯定不能皇帝背,朝中諸公也和這黑鍋不沾邊。

  萬事萬物有因必有果,你這因是啥啊,找來找去,找到冀州了,冀州是黃巾大本營啊,放眼冀州上下.……一個閃瞎眾人,還犯了眾怒的公孫度就擺在眼前了。

  就你了,你官職高,你公狗腰,鍋,你來背。

  那時候底下世家也配合朝廷的意思,放出流言,什麼你公孫度是災星,你公孫度克天,克地,克自己,沒有你不克的。

  在冀州任職期間,你腐敗的不行,一天九頓飯,導致冀州百姓都沒飯吃了,冀州能成為黃巾起義大本營,和你公孫度有直接關係。

  公孫度還想反駁,這不是你們朝廷諸公枉食君祿和地方豪強兼并土地弄的?

  這黑鍋和我們朝廷還有世家有什麼關係?這黑鍋你必背。

  然後公孫度就被朝廷極速罷免了。

  要不是因為黃巾這起義的規模超乎想象,導致朝廷對冀州失去掌控力……這公孫度早被掛洛陽城上風乾了。

  然後呢,公孫度麾下的官員就倒霉了,有世家撐腰的罷免回家,讓出位置,換個人上,沒家世撐腰的……繼續背鍋,這鍋有點大,得多來幾個人。

  眼前這沮授就屬於有後台的,巨鹿沮家.……

  「原來是公與兄,兄之大才,備在幽州都有所耳聞,如今一見,盛名之下無虛士啊,在下劉備,劉玄德,在北中郎將麾下任職。」

  「哦?大破張寶的劉備?」

  「正是。」

  「劉將軍之謀略,讓公與嘆為觀止啊,實屬天下奇才。」

  然後雙方默默無言,吹過頭了,不知道吹啥了。

  「來來來,備在南和城中還有一二分薄面,今為公與兄接風洗塵。」

  說著,給趙子虎使了個眼色,不帶沮授拒絕,拉著沮授就往城裡走。

  一路上二人暢談良久,上到國家大事,下到黎明百姓,二人義氣頗為相合。

  交淺言深乃君子所戒。

  劉備在南和城的這幾天,天天找沮授培養感情順帶蹭吃蹭喝.……這世家的伙食比這外邊做的強多了,還是世家會享受。

  沮授這幾天吃飯吃的有點難受。

  我承認我自己很優秀,走到哪裡都有人要招攬我,你要招攬我,你倒是快說啊,我好拒絕你,你這每天都來,我每天還得琢磨一遍。

  怎麼拒絕才不會顯得突兀,怎麼拒絕才能顯得我不是自抬身價,每天都在琢磨怎麼拒絕心真累啊。

  已經接連來了三天的劉備今天又來了。

  「公與兄,備今天又來打擾了。」

  「玄德兄,授歡迎至極。」

  二人坐在院子里,一邊喝著,一邊聊著。

  「這是最後一次來見兄了,明天備要繼續去鎮壓黃巾了,備在臨走前,想請公與兄出仕,大丈夫,怎能在國家危難之際,在家裡空耗時光。」

  沮授心裡那塊石頭終於落地了,這不就來了?果然金子在哪都遮蓋不住那耀眼的光芒。

  「玄德兄,實屬不巧啊,吾最近心有所感,在學業上有所突破,正打算閉關幾年,努力學習一二,待學有所成,必能更好的報效國家。」 ……

  雖然我本著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的意思.……你這拒絕的有點明顯啊,是我劉某人現在腿還不夠粗么。

  「公與兄怕是誤會了,不是備想招納你,也不對,備很想招納你,但不是這個時間。

  此時,黃巾賊子還在肆虐,戰後之地,急需公與兄這種大才來治理。

  現如今,我和恩師麾下都沒有能治理地方的人才,朝中諸公一個個又在那勾心鬥角,遲遲不派人下來,百姓等不了啊,在等下去的話,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易子而食。

  非是為了備出仕,請兄為了家鄉百姓出仕,懇請公與兄,暫代南和縣令,安撫百姓,接濟流民,我以和恩師講明,恩師可以解決上面的問題。」

  說完,劉備深鞠一躬。

  「為了家鄉百姓,授自當儘力。」

  當縣令還是沒問題的,只要不站隊,叫我當郡守都沒問題。

  這劉玄德挺仁義啊,一直把百姓放在首位,還不錯,不過,天下形勢還不明朗,我沮授已經眼瞎一次了,不能在瞎第二次了,還得再等兩年,觀察觀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