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明禁行」的大漢(第二更)
,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宋梟看著劉備那個請的手勢,沉吟片刻后,也就隨之進城了。
劉備都不怕麻煩,自己還怕什麼。
宋梟跟隨劉備一路來到了政務廳。
此時的政務廳里只有沮授還在挑燈幹活,其餘人估計今天要在城外軍營住了。
沮授聽到門外傳來動靜,抬起頭掃視一眼看清來人後,說道。
「玄德公回來了。」
說了這句話后,繼續埋頭工作,活太多了,屬實忙不完了,今天又得是通宵的一天。
「公與,聽下面人說你還沒吃東西呢,暫歇片刻,咱們吃點東西在處理公務,人是鐵,飯是鋼,吃點東西在幹活。」
劉備看著還在忙碌的沮授,直接把他拉起來。
隨即命人抬張桌子,開個小灶,三人就吃上了。
酒席間,劉備就把宋梟介紹給沮授了。
當沮授聽到那人的名字叫宋梟后,眼睛瞪溜圓。
屬實這人太出名了。
你要說他蠢笨吧,人家還是靠實力當上刺史的,你要說他不蠢吧,當刺史后辦的事也不是人事,只能說太有想法了。
沮授想到倆月以前有關於宋梟的情報,到現在還有些打哆嗦,這傢伙屬實是一朵奇葩。
【宋梟當涼州刺史期間,發現涼州地區叛亂頻生,就對蓋勛說「涼州向來不鑽研經典,所以才導致叛亂多發。如今我打算多謄寫一些《孝經》,讓涼州的每家每戶都進行學習,也許能讓他們領悟些許道理」。】
【蓋勛當時聽到宋梟這話,就差點指著鼻子開罵了,聽聽,這是人能說出來的么。
隨後,蓋勛以崔杼、慶父為例反駁了宋梟的觀點,並且指出當下需要的是應急的舉措。
據說蓋勛給宋梟弄了十幾個解決涼州問題的辦法,宋梟愣是一個沒採納,堅持要傳授自己的《孝經》
宋梟這種既得罪一州百姓,又會成為朝廷笑柄的策略,讓蓋勛屬實無奈,真他娘的是國之妖孽唉。
最絕的是,宋梟居然還把這個《孝經》政策,洋洋洒洒寫了三千言,送到劉宏面前去了。
劉宏當時看宋梟寫了個這玩意,鼻子都氣歪了。
劉宏當時還嘀咕著。
宋皇后那事,也算劉宏理虧,對於宋家和宋梟的處罰么,劉宏直接冷處理了,眼不見心不煩。
然後,宋梟果不其然受到了朝廷詔書詰難,並且因為怠慢事務被召回朝中問罪。】
當然,沮授是不知道宋梟的想法的,整個大漢除了宋梟自己,沒人知道。
不過沮授總感覺宋梟這是在自污。
畢竟涼州那個是非之地,誰去誰倒霉。
如果宋梟此舉只是為了離開涼州這是非之地的自污之策,倒也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見效非常快,不對,是見效太快了,才十來天就被擼了……
酒席宴間,劉備和沮授都沒往涼州那個地方扯。
涼州算是宋梟的折戟之地,誰知道提到涼州,會不會把人家惹毛了啊。
酒宴過半后,劉備問宋梟。
「先生老家扶風,來上黨之地所謂何事,備作為上黨太守,在上黨境內可以幫先生一二。」
宋梟擺了擺手,一邊喝酒一邊說道。
「劉太守不用麻煩了,梟現在是白身,雲遊至此,聽聞并州動亂,打算過來看看。
并州之地也向來不鑽研經典,所以才導致叛亂多發。如今我還打算多謄寫一些《孝經》,讓并州的每家每戶都進行學習學習。」
劉備和沮授聽到這話,臉直抽抽,這貨推銷《孝經》上癮了啊。
關鍵孝經是七十子之徒之遺言啊,沒聽說孔子那些親傳弟子裡邊有姓宋的,和你宋家關係都不大,你那麼上心幹嘛.……
孔子弟子中,姓顏的倒是不少,可能是顏家給的條件孔子不能拒絕吧,一口氣收了那麼多顏姓子弟.……
此時劉備已經神遊天外了,還在想宋梟推銷《孝經》的理由。
好像老宋家和孔子是一個祖宗來著,但是傳到你宋梟這輩,是不是都過了兩千年了??
想不明白。
不過,劉備腦子一轉,發現此人用處很大啊。
《孝經》這玩意可是本神書,作為如此推崇《孝經》的宋梟,簡稱個神人沒啥問題吧。
漢朝以孝治天下,皇帝以身作則,這年頭出門遠行,你不說你是個大孝子,人家都看不起你。
雖然劉備不知道《孝經》的解釋權在誰手裡,但想來和袁家、楊家沒什麼關係,估計和孔家有很大關係。
畢竟孔文舉就他娘讓了個梨,孔家都吹了多少年了,劉備現在一出門,聽到家長教育孩子,都拿孔文舉說事。
真乃孝的典範啊.……
天下至孝不好找,但是宋梟這種《孝經》的衛道者好找啊,只要察舉止還沒崩,那孝就是金字招牌,換言之,宋梟就是金字招牌。
劉備看著渾身冒金光的宋梟,咽了咽口水。
作為鑽研《孝經》四十餘載的宋梟,對《孝經》有些獨特的見解,這很正常吧,到時候在來些驚世駭俗的言論,那也很正常吧……
劉備都想好往《孝經》里加什麼私料了。
依稀記得,去年,京兆人士趙岐把《孟子·離婁上》註解了一下,流傳下來一句千古名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反正當時劉備剛聽盧植講到這個註解的時候挺震驚的,他娘的,這句話原來是去年才出世的啊。
趙岐都能曲解孟子,沒道理鑽研幾十載的宋梟不能曲解趙岐啊,雖然趙岐還活著,要找麻煩也是找扶風宋家的麻煩,和我有啥關係。
至於說孔子的《孝經》和孟子的《離婁上》不是一本書?宋梟不能曲解?
呸,孔孟都是一家的。
至於加什麼私料劉備都想好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生孩子,必致富,該生不生,後悔一生。】
東漢馬上要面臨人口大滅絕了。
到時候我多提供政策。
比如?
生十個我養五個?
劉備連幾十年後都想好了,以後官員上任,這個關於男女及時婚配問題,得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參考。
到時候上任官員人手一本【宋梟版《孝經》】,作為婚嫁方面的參考,只要到了歲數的男女,如果有不結婚的,直接孝經砸臉,先蓋個不孝的大帽子。
至於產生的弊端?
宋梟還沒死呢,隨時都對孝經有新的感悟,到時候有什麼弊端,現改完全來得及。
至於宋梟死了么.……
宋梟死了還有宋梟兒子呢,子子孫孫無窮盡矣!
反正劉備都打算去孔家拜訪一下,和孔家探討一下《孝經的獨家解釋問題》。 ……
然後,在宋梟驚恐的眼神中,劉備畫的大餅直接砸臉。
以每年一千本《孝經》為工資,聘請宋梟兼任上黨生育部門最高長官,順道兼任上黨書院院長,順道充當一下掾屬,在劉備這掛個名……
在大漢有一句話很是在理。
【只要利益足夠大,何進都聽你的話】。 ……
上黨書院正式招生那天,作為書院院長的宋梟,發表了一篇很是激情的講話。 ……
大漢神明禁行。
呸。
大漢假貨橫行。
即使多一所掛羊頭賣狗肉的書院,也翻不起什麼波瀾。
劉備本著【小心謹慎】的原則,還特意諮詢了一下滿寵,發現漢律對於【虛假宣傳】沒有任何懲治措施。
雖然劉備的這番問話讓滿寵陷入了沉思,不明白忠義橫行的大漢,什麼時候出來了虛假宣傳這個詞。
但是劉備可不管這個,法不禁止皆可為啊。
我又不是書院院長,書院教授什麼和我有啥關係。
雖然院長是我花錢雇的,但那也和我沒關係啊。
然後,打著主課程是教授【宋梟版《孝經》】,實際課程什麼都教一點的上黨書院,就這麼在大漢落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