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第413章 :欠債不還
在已經投入的120多萬元中,除了徐麗婭拿出來的幾萬元現金外,有35萬來自於那輛奧迪的抵押貸款,從電玩城賬上挪用的30萬元算是楊昆個人的分紅,暫時不用歸還,剩餘的近60萬元,全部是從餐飲公司賬上抽調出來的。
昆朋餐飲旗下現有三家火鍋城、一家燒烤店,每月贏利過百萬,不過其中有一部分是屬於楊建軍、王波、何平等人的分紅,這60來萬幾乎相當於這20多天來楊昆所能分潤的紅利的總和。
雖然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在市區開分店屬於企業擴張行為,楊建軍等股東也負有投資的義務和責任,不過考慮到年關將至,楊昆不願意再剋扣大夥的分紅,同時還打算給全公司的員工們每人發個大大的紅包,讓大傢伙兒都跟著過個肥年。
還有一點顧慮就是,徐麗婭手頭現金不足,代她墊付的這部分投資,楊昆就只能自掏腰包,以免別人誤會他拿公司的錢去討好未來丈母娘。
因此,雖然餐飲公司的賬上還趴著幾十萬元現金,年底這段時間的營業狀況也非常理想,每天的進賬都以十萬元計,楊昆卻不打算再從公司賬上抽調太多的現金出來。
其實,拋開餐飲公司不談,要是從批發店、車行、電器行、電玩城硬摳的話,這筆錢也不是拿不出手。
批發店、車行和電器行需要大量現金周轉,電玩城的賬上可趴著百十來萬呢。
不過楊昆覺得,隨著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以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資金和管理上的漏洞就會被逐步放大,再像之前那樣隨意從各家店的賬上調撥資金,除了容易造成賬目及管理上的混亂之外,也很容易被工商、稅務等部門揪住小辮子。
他決定從現在起,引導名下的各項生意逐步向正規化管理模式轉型。
和榮信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作,就是向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萬事開頭難,在企業轉型的節骨眼上,他總不能做出這種自抽耳光的蠢事來。
思來想去,楊昆一咬牙,「他奶奶的,哥豁出去了,年關難過,咱也當一回楊白勞!」
打定主意之後,他從胡增海的辦公室告辭出來,回到家開始給各個關係戶打電話。
卓越、九鼎、富華、傢具廠、西郊冷庫批發市場……凡是有業務往來的單位或個人,無一遺漏。
或說好話、或賠不是、或嬉笑怒罵、或痛哭流涕……好吧,形容得稍微誇張了些,不過既然打定了賴賬的主意,多說幾句好聽話總是不會錯的。
賴賬也要講究方式技巧。
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主動通知,跟被對方找上門來討要,效果截然不同。
最起碼,這樣做顯得更尊重對方,也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諒解。
令楊昆感到欣慰的是,對於他給出的貸款未能及時到位、目前資金緊張、希望延後付款的理由,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了理解。
打了半年多交道之後,在各家合作夥伴眼裡,楊昆這張老臉倒也還值幾個錢。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他手頭不是沒錢,只是適逢年關這個特殊時期,不方便隨意調用。
一圈電話打下來,午飯時間早過了。
楊昆抹了一把汗,滿意地笑了,「欠賬不還的感覺……爽!」
其實嚴格地講,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做到無負債經營。
資金再雄厚、財務再健康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債務纏身。
有些是出於業務需要,扣押供貨方的質保金,有些則純粹是拿別人的錢來周轉,借雞下蛋。
這種做法其實和銀行貸款是一個道理。
就這樣,總計劃投資超過200萬元的市區分店,楊昆實際上只投進去120餘萬,就硬撐著把店開了起來。
如果形勢照著他設計的方向發展的話,最多一個星期,僅市區分店的營業收入,就足以還清各方面的欠款了。
正暗自得意時,劉素芬打過電話來,催他回家吃飯:「炒了一桌子菜,小葉子不回來,你也不回來,不給老娘面子是吧?」
楊昆嗯嗯啊啊地答應了一聲,一溜小跑著回家吃飯。
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給,老娘的面子是絕對不敢不給的。
風捲殘雲似地消滅掉半桌飯菜,劉老太君是面上有光了,楊昆的小肚子可撐得夠嗆。
吃得太撐,楊昆就沒敢立馬躺倒睡午覺,拎著小茶壺,到樓下店裡和韓月香、楊曉麗胡謅八扯了一通,一直坐到下午2點,也沒見傅青梅回來。
楊昆忍不住暗自嘀咕:「這婆娘跟人私奔了不成?」
又坐了一會,邵兵開車從市裡回來,順便將葉小換和榮信的三位會計捎了過來。
問過葉小換,知道徐麗婭請他們吃過午飯,楊昆就把她趕到樓上休息,自己陪榮信的人到開發區店裡盤賬。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盤賬工作先從餐飲公司開始。
楊昆將幾位資深會計請到辦公室,通知何平和另外兩家火鍋城的負責人,將各自的賬本統統帶過來,一同到場的,還有預先指定的會計人選。
考慮到私企人員流動性較大,楊昆吩咐每家店安排兩名有著紮實的高中文化基礎,為人又忠厚老實的年輕人過來,跟著學習商業財務會計知識。
按照和榮信簽訂的合作協議,正式的會計培訓工作要到盤賬結束之後才開始,培訓的地點也安排在榮信的寫字樓里。
不過楊昆認為,像這種查漏補缺的盤賬工作本身就是個極其難得的學習機會,比按部就班地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更令人印象深刻。
對於他的安排,楊建軍有些費解:「這幫孩子根本沒學過任何財會理論,昨天還端盤子上菜呢,今天就提起筆來記賬,能行不?」
楊昆笑道:「我又不要求他們去考專業資格證書,只要能做出一本漂亮的賬目出來就行。」
楊建軍搖搖頭,「要求是不高,可他們的起點也太低了點,要我說,還不如招幾個現成的會計,就是從財校招些財會專業的學生也比他們強吧?」
知道二叔對於現代企業的理解還很有限,楊昆也沒多費口舌跟他解釋員工的忠誠度等問題,只是就事論事地答道:「會計這種工作,講究個傳、幫、帶,有個好老師帶著,在實踐中摸索幾個月,比在課堂里學幾年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