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可遇不可求的體貼
兩人一頓飯,吃得跟開檢討大會似的,到頭來辛雲都笑了起來,她說:“最近公司裏已婚的同事們在一起聊天,談到兩夫妻裏麵一定有一個人會比較懶一點。”
寧澤不解的問道:“為什麽啊?”
“因為隻要其中一個人對家裏的雜事更看不過眼,更勤快,就會做得更多一些,而另一個人就會漸漸的習慣了對方的勤勞,越來越看不到有事需要做,就會越來越懶了。”
寧澤隻想了一秒便說:“這是因為,另一個人的性格不夠體貼吧?”
辛雲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饒有興致的“嗯?”了一聲。
寧澤繼續說:“一個人會那麽勤快、願意對對方好,都是因為喜歡對方,想要讓對方生活在更舒適整潔的環境裏吧?而對方卻覺得這一切都是那個人應該做的事一樣,安然的享受著別人的付出,這隻能說明那個安於享受的人不夠體貼,也不夠愛對方。”
剛好在討論這件事的人是辛雲的一個女同事,她的愛人回到家裏除了吃飯以外,就是躺著玩遊戲,什麽家務都不會做。
她每天也很累,回家卻總有做不完的家事和伺候不完的人在等著她,她的愛人就連睡前想要喝一口水也會直接跟她要,而不是自己去倒一下。
辛雲當時也是聽得目瞪口呆,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語來安慰那位同事,隻覺得大男子主義和直男癌都不該有老婆,卻不曾想,寧澤一語道破天機,其實不過是性格的問題。
論找到一個性格貼的伴侶的重要性。
兩人能互相體諒、體貼和尊重對方,就能建立起更和睦的夫妻關係吧?
就像她和寧澤一樣,她總覺得對寧澤疏於照顧,寧澤卻覺得他分擔得還不夠,如果遇到事情都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的話,一定不會陷入互相指責的境地吧?也不會總覺得一切都是對方應該做的和自己無關吧?
所以到頭來,家財萬貫也好,學富五車也罷,都不如細心體貼來得實用,是居家過日子、不想起爭執的必備良藥。
這邊兩人一團和氣的吃著飯,那邊季川的晚飯就是一小份卷壽司。
他最近的胃口很不好,確切的說是他在吃慣了那個人做的飯以後,別的口味就算是再好吃,他也覺得不對胃口。
他一邊吃東西就給季柏打了個電話:“大哥,我想要跟你借一個廚師。”
季柏想也沒想的說:“你想要哪一個?最近爺爺不在老宅,就算是主廚也可以借給你。”
季川毫不客氣的說:“那就主廚吧。”
季柏應道:“我讓他明天一早到位。”
隨著主廚一並到位的還有很多食材,季柏的意思是:失戀的人要吃好一點,化悲憤為食量就好了。
於是便讓主廚從老宅裏帶了許多有營養又養生的高檔食材過去,還專門交代主廚一定要仔細的伺候著,他上次見到季川的時候就覺得他的臉色很不好,讓要給他多熬點湯,把氣色養好一些。
主廚先生到了季川家裏便很是勤勞的將所帶的食材分門別類的妥善收揀起來了,他著實好多年沒用過這麽小的廚房了,總覺得有點施展不開。
而最讓主廚驚訝的是,季川家裏居然連最基礎的柴米油鹽都沒有,於是他又出去采購了一場,擼起袖子就要開始做飯。
季川細心的安排道:“有位傷患,腿部骨折了,麻煩您做清淡又營養的飯菜,能對傷口愈合有利就更好了。”
主廚一聽心中就有譜了,點頭道:“這個簡單,魚肉、瘦肉、雞蛋、牛骨、豬蹄都是對傷患有利的東西,這些食材我能做出幾十種不同的吃法,保證他怎麽吃都吃不膩啊。”
季川覺得這樣的話他跟家裏借廚子的目也算是達到了。
在主廚做菜期間,季川就去隔壁找寧澤了。
寧澤在家裏剛和工人討論完書架的層高,見到季川便是笑臉相迎。
季川一本正經的說:“昨天收了你們的禮物,應該回禮,我來請你中午到我家裏吃飯。”
寧澤笑道:“不用這麽客氣吧,我們給鄰居們都送了,這不是給你們添麻煩了麽。”
季川堅持道:“我一個人吃飯也挺冷清的,你就當陪我一起吃頓便飯吧。”
寧澤中午也是一個人吃飯,他知道那種感覺,總是沒有辛雲在家裏的時候吃著香,於是他也不再推拒,過去和季川一起吃飯了。
主廚是不能和主人家在一張桌上吃飯的,所以他將菜都上桌以後,自己就主動消失了。
主廚在吸煙區抽煙的時候就在想:“忙活了一早上,才做了兩個人的飯菜,好沒有成就感。以前在老宅,還能給工人們做做飯,現在被大少爺單獨調出來,隻能給小少爺和他的朋友們做做飯,好空虛,好寂寞。”
主廚的手藝十分好,否則也不能在季家的廚房裏做到主廚的位置,不僅色香味俱全,每道菜還有注意擺盤,美觀度也很高。
因為季川交代了食物要清淡,所以豬蹄湯是控過油的,雖然他們隻看到、也隻吃到了豬蹄肉,其實湯頭是用老母雞吊過的,所以喝起來鮮美異常。
寧澤覺得甚是好吃,每一道菜都讓他讚不絕口,忙問季川這外賣是在哪一家叫的,他以後也想要買來吃。
季川想了想說:“你喜歡的話,天天在我家吃都行,反正我一個人也吃不完,你來就是添雙筷子而已。”
寧澤雖然已經被美食迷了眼,理智尚在,忙說:“那不行,我怎麽能老來蹭飯呢……”
季川插話道:“你現在養傷要緊,需要補充營養,我看辛雲聽忙的,顧不上你的一日三餐。我家裏有現成的飯菜,你來吃飯不會添什麽麻煩。你要真是覺得過意不去,改天請我去你家裏吃飯就是了。大家有來有往的,沒什麽不好,朋友之間就該互相照顧,你跟我兩個還客氣什麽,我以前還住在你家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