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務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務
在廣州的這幾天里,范亨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原因之一自然是被范無病弄的,原因之二則是幾天來考察同豐公司,心有所感。
最近幾年,國企的日子舉步維艱啊!
就以范亨所在的平原機械廠為例,它是一家軍工企業,相對來說還好一些,軍方的訂單基本上就可以維持廠子的基本運營,但是要大發展卻是很難,畢竟從前幾年起,國家對外的主要宣傳基調就是和平共處,因此這個軍備問題就不能太過放鬆,以免授人口實。
平原機械廠是為海軍提供艦載武器的企業,簡單地說,就是專門生產一種魚雷。
魚雷是海戰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發『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艦船,只要一接觸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的特點,可以說是「水中導彈」。
魚雷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戰艦和潛水艇,也可以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其前部為雷頭,裝有炸『葯』和引信;中部為雷身,裝有導航及控制裝置;後部為魚尾,裝有發動機和推進器等動力裝置,動力系統能源分別為燃氣和電力等。根據不同的需要,魚雷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直徑為533毫米以上的為大型魚雷;直徑在400~450毫米之間的為中型魚雷;直徑為324毫米以下的為小型魚雷。魚雷主要用艦船攜帶,必要時也可以用飛機攜帶。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相對於導彈而言,傳統的魚雷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適合於攻擊海面艦船或者是岸基防禦工事,或者用於海下潛艇的進攻方式,而不像導彈那樣天上地下水面都可以應用,其作戰半徑也比導彈小很多,如果不是深水作戰的特殊『性』以及價格低廉的話,這東西估計是要處於淘汰階段了。
國內的魚雷武器,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基本上還是與蘇俄所研製的魚雷一脈相承的,其技術『性』能也僅僅是停留在二十世紀初的熱動力魚雷上,也就是俗稱的蒸汽瓦斯魚雷。
而在國外,魚雷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了。
一九三八年,德國首先在潛艦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航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一九四三年,德國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而艦艇的雜訊自動導魚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干擾。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美國製成雙平面主動式聲自導魚雷(又稱反潛魚雷),它可在水中三維空間搜索,攻擊潛航的潛艇。一九六零年,美國又首先研製出「阿斯羅克」火箭助飛魚雷(又稱反潛導彈),它由火箭運載飛行至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魚雷採用了微型電腦,改進了自導裝置的功能,協強了抗干擾和識別目標的能力,其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時,航程達4.6萬米,儘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是最主要的攻擊武器。
以前的時候,范亨限於身份級別,所做的工作僅僅是負責魚雷武器的總裝而已,如今級別提升了,看到的內部資料相應地也多了一些,在了解到國內國外的巨大差距后,心裏面的震撼之大是無法形容的。
國內軍工企業該如何生存,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大問題,也不是范亨這個層面的幹部所能夠決定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用自己的頭腦來思索這個問題。
平原機械廠的魚雷技術自然是源自蘇聯,後來自主研發了一部分,由於中蘇關係自六十年代以後一直處在敵視狀態,因此技術上的進步非常有限,跟發達國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今年以來,中美關係漸漸升溫,在得到一部分技術解禁后,國內也在自行發展電動力魚雷,效果還不錯,可是跟人家最新式的魚雷比起來,顯然不在一個層面上。
今年年初的時候,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一個月的持續打擊使越南安分了不少,而在海面上的戰鬥也獲得了一定的戰績,尤其是捕獲了一條完整的蘇制新式魚雷。軍方對此如獲至寶,立刻將魚雷拉回了廣州的同豐公司進行解剖研究,以期獲得關鍵『性』的核心技術。
范亨為首的考察團,主要就是來同豐公司進行接觸,吸收先進經驗的,同為機械工業部下屬的軍工企業,在保密問題上自然沒有什麼好糾纏的,關鍵就是看那方面的技術力量更加雄厚一些,獲得的成果自然就更豐盛一些。
雖然范無病的事情給范亨造成了一些困擾,但是工作當先,自己可是帶了廠里最拔尖兒的技術力量出來的,怎麼也不能讓身為兄弟單位的同豐公司的同行們看了笑話。
因此范亨一進入狀態之後,也就顧不上管范無病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