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揚帆起航> 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雲變幻 董仲穎初露獠牙

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雲變幻 董仲穎初露獠牙

  董卓護送著天子劉辯、陳留王劉協回到了皇宮,何太后見自家兒子平安無事後,當場就封了董卓為大將軍,掌管天下軍旅。

  董卓聞之大喜,隨即拜謝道:「老臣多謝太后封賞。」

  何皇太后經歷了一晚上擔驚受怕,見兒子無恙后,便讓眾人告退。

  翌日,董卓威風八面的進宮上朝,這時百官們已然知道了昨晚之事,紛紛向董卓道喜,董卓已是與百官們一一還禮。

  昨日剛經過刀兵,何太后此時也是無心朝事,當眾宣讀了董卓的任命后就宣布退朝。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救天子劉辯於北邙山,功勞甚大,加之袁紹等人前幾日剛剛帶兵攻破皇宮,不管他們出於何種目的,劉辯都不會再相信他們,故而新晉的董卓便成了劉辯與何太后眼前的紅人。

  以前的何進府邸,如今卻成了董卓的新家,董府書房內,李儒說道:「岳父大人,此時我軍還未在洛陽站住腳跟,袁紹等人乃虎狼之輩,不可不防,小婿有一計,可讓洛陽眾人不知我軍深淺,投鼠忌器之下,讓我軍安然等到牛輔大軍的到來。」

  董卓問道:「何計?」

  李儒說道:「岳父大人可從今日起,晚上讓三千騎軍悄悄出城,次日白天再開進洛陽,這樣連續數日,袁紹等人必認為我軍援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

  隨後董卓聽從女婿李儒之計,每天讓自己麾下的騎軍夜晚出城,第二日再大搖大擺的開進洛陽,就這樣連續數日,袁紹等人均認為那是董卓大軍到來,一時間竟不敢妄動。

  隨後數日,在劉辯有意疏遠,董卓刻意奪權之下,西園八校盡歸董卓麾下,不管袁紹願不願意,他此時卻在董卓手下做事。這時,董卓的女婿牛輔才率領五萬馬步軍趕到洛陽,袁紹知道后,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數日後,朔方郡,朔方城中,郡守府內。

  楊帆拿著兩份先後時間只相隔數天的情報,苦笑道:「這何遂高是真的蠢,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他這是富不過幾天。」

  郭嘉說道:「涼州兵馬調動頻繁,董卓應何進之邀帶兵入洛陽。」

  戲忠說道:「并州兵馬也是調動頻繁,丁原似乎接到了什麼指令?不知欲往何處。」

  這時賈詡從外面走了進來,說道:「袁紹假借何進之名,廣邀各州郡帶兵入京誅閹宦,如今董卓、丁原已經應旨了。」

  楊帆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隨後問道:「我要在一個月內收復五原郡,可能嗎?」

  賈詡聞言一愣,隨即看向戲忠,只見戲忠朝他點了點頭后,說道:「主公,五原我軍勢在必得,但一個月太過倉促。」

  楊帆卻斬釘截鐵的說道:「不行,我就要一個月內拿下五原,丁原此去,必死,并州是我的,我不想別人染指。」

  眾人聞言大驚,荀彧問道:「主公,你為何如此肯定?」

  楊帆分析道:「丁原不會用人,呂布之勇,天下無雙,竟讓其做一主薄,可想而知,呂布會真心實意幫他?況且并州狼騎與西涼鐵騎乃是我大漢少有的精銳,丁原有呂布相助,董卓定拿他不下,只要有謀士出計離間呂布、丁原二人,并州軍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到那時董卓將會一家獨大,挾天子以令諸侯。」

  賈詡說道:「呂布是丁原的義子,怎會反他?」

  楊帆笑道:「呂布有無雙之勇,丁原雖收其為義子,但卻只讓他做主薄,領軍出征前才會把軍權交與呂布,這等舉措,換作是你賈文和,你會如何做?」

  賈詡一愣,說道:「我有帶兵之才,你卻不用我,反而讓我去做文職,出征時你又用我去帶兵,完后又收回兵權,既然你不信任我,我另謀他路就是了。」

  楊帆點頭道:「就是這樣,可呂布為何不走?無他,有丁原義子身份制約著他。」

  荀彧不解道:「既然呂布是丁原義子,那他應該不會反丁原才是。」

  楊帆搖頭道:「董卓那廝我也與他打過交道,這人對待下屬那可是真的好,平時設宴款待,賞賜不斷,故而眾將歸心,呂布勇猛,他見識過後定會想方設法拉攏呂布,神兵寶馬,領軍一方,敢問哪位武人能夠拒絕這種誘惑?況且呂布早已對丁原心生怨恨,丁原此番算是帶著并州家當千里迢迢去送給董卓。」

  荀彧覺得這完全是楊帆自己的猜想,當下說道:「我還是覺得呂布不會反,最多是離開丁原,若他弒父,漢地將不會有他呂布的立足之地?」

  賈詡說道:「詡覺得主公言之有理,呂布欲投靠董卓,需有晉身之資,而并州軍就正是呂布在涼州軍的立足根本,他不會想不到。」

  荀彧還是不太相信楊帆與賈詡的分析,楊帆見狀后隨即笑道:「文若不信?我倆可否打個賭?」

  荀彧一愣,問道:「賭什麼?」

  楊帆卻神秘一笑,道:「若我輸了,可為文若做一件力所能及之事,若文若輸了的話,則要幫我把你那侄子喚來朔方任職。」

  荀彧眉頭一皺,不確定的說道:「我的侄子?莫非是荀攸,荀公達?」

  楊帆點了點頭,道:「正是此人。」

  荀彧說道:「好,賭了。」

  荀彧聰慧過人,但卻逃不過世俗禮儀的禁錮,漢朝以孝治天下,他就真的不相信呂布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弒父求榮。

  這時郭嘉卻說道:「董卓與丁原為何會反目成仇?」此話一出,頓時把眾人僵在那裡,左看看右看看后,隨即朝楊帆看去。

  楊帆一愣,暗道自己又說漏了嘴,正苦思之時,卻見戲忠出言幫其圓場,「少帝劉辯之母何太后久居深宮,定深諳平衡之道,丁原此番前去洛陽,定會被委以重任,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猛虎,久而久之,這二人必會自相殘殺,董卓有李儒相助,丁原定敗。」

  楊帆等人在朔方分析著洛陽局勢,殊不知洛陽城中正發生著一件大事,牛輔大軍趕到后,丁原的大軍才姍姍來到,因洛陽已被董卓的涼州軍把控,丁原只好把大軍留在洛陽城外,帶著義子呂布進宮面聖。

  因董卓權勢逾重,手中兵馬十餘萬,太傅袁逢故而向天子劉辯建議,封丁原為執金吾,掌南北兩軍,也好掣肘董卓,以免他一家獨大。

  何太后深以為然,隨即採用袁逢計策,當場封丁原為執金吾,掌南北兩軍,其麾下三萬并州軍歸入金吾衛序列。

  丁原聞之大喜,隨即叩謝皇恩。

  董卓得知后,大怒,連忙叫來自己的兩位女婿議事,只見董卓說道:「天子封了丁原為執金吾,掌南北兩軍,此時他的軍力達到了七萬,真是氣死我了。」

  李儒聞言陰笑道:「既然天子有意防著我們,不如我們換個聽話的天子。」

  董卓心中早有這種打算,當下擊掌笑道:「本將早有此打算,本欲待掌控了洛陽后,就召集百官商議此事,但現在有丁原如鯁在喉,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儒笑道:「南北兩軍在黃巾之亂中就已被打得全軍覆沒,如今這兩軍不過是新組建的新兵,其統領也是不諳戰事的昏庸之輩,岳父只需派一能言善辯之士帶著重金前去,必能說服其來投,到那時我軍接近二十萬的軍力,還會怕他丁原的三萬并州軍?」

  董卓聞之大喜,隨即派軍中李肅帶著重金前去南北兩軍軍營,只一日,南北兩軍就改換門庭,投在了董卓的麾下。

  這時董卓大軍在手,隨即在府中設宴,召集了朝中頗有份量的一些人前來赴宴。

  席間,董卓說道:「少帝劉辯舉止輕浮,有損皇家威儀,本將觀陳留王劉協舉止端莊,可為皇帝,諸位以為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