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徐晃終降 汜水關易主楊帆
徐晃不是愚忠之人,此情此景之下,繞是鐵石心腸之輩,也會被融化了,只見徐晃在痛哭之後,便起身而立,道:「晃願隨將軍一同投降。」
楊奉聞言大喜,他知曉自己的才能,若徐晃不加入的話,以後他在楊帆麾下也不會有多大成就,此時見徐晃願降,他便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郭嘉心中頓時鬆了口氣,笑道:「公明定不會為今日的選擇後悔。」
徐晃淡淡的說道:「但願如此。」
楊奉問道:「奉孝,我們接下來該當如何?」
郭嘉回道:「拿下郭汜,控制汜水關,迎大軍入城。」
楊奉點頭道:「好,就依奉孝之言,此事由公明帶兵前去。」
徐晃應道:「事不宜遲,末將這就帶兵前去拿下郭汜,將軍可帶兵去控制軍營,我們雙管齊下,必能事半功倍。」
郭嘉笑道:「公明所言有理。」
隨後徐晃帶著十餘人往著郭汜的居所趕去,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郭汜房門外。
徐晃直接推開房門走了進去,郭汜頓時從睡夢中驚醒,見是徐晃后,笑道:「公明來此何事?可是有難決之事?」
面對郭汜的發問,徐晃卻是點頭道:「晃有一事求助將軍。」
郭汜雙手撐起身體,靠在床頭,問道:「公明但說無妨。」
徐晃面無表情的說道:「晃與楊將軍決定投靠楊征北。」
郭汜聞言后隨即臉色一變,沉聲喝道:「公明可是喝多了?怎麼竟說些混賬話。」
徐晃眼神陰沉,說道:「晃沒有喝酒,還望將軍體諒。」
郭汜臉色非常難看,徐晃的本事他是知道的,當下便說道:「公明不要大好前程了?本將待你不薄,為何這樣對我?」
徐晃回道:「董卓倒行逆施,已成國賊惡寇,晃不會再為這等人賣命。」
郭汜心中頓時苦澀起來,凡是有志之士,都不會效力董卓,若不是還有天子在手,那朝中百官估計也是離董卓而去了。
見徐晃態度堅決,郭汜隨即閉上雙眼,淡淡地問道:「公明要去投何人?」
徐晃回道:「征北將軍,楊帆。」
郭汜點了點頭,笑道:「楊博文口碑不錯,公明前去投他,定會受得重用。」
隨後郭汜又問道:「那公明打算如何處置我?把我交給楊帆嗎?」
徐晃回道:「若將軍有意改換門庭,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郭汜搖頭道:「本將跟隨董相征戰十餘年,要我叛他,不可能,本將就在這,公明需要本將項上人頭可自來取之。」
郭汜心中已生死志,面對徐晃時竟洒脫一笑,道:「為將者,難免陣前亡,公明不必心有負擔,不過公明可得麻利些,免得本將受苦。」
看著緊閉雙目,一心求死的郭汜,徐晃心中頓時五味雜瓶,他心中突然有了個想法。只見徐晃命士卒退下后,他自己則親自壓著郭汜來到了汜水關的西門。
打開關門后,徐晃牽來一匹戰馬,把韁繩放在郭汜手中,說道:「將軍走吧!」
郭汜一愣,問道:「公明若放了我,那楊帆豈不是要為難公明。」
徐晃笑道:「將軍待我不薄,晃不忍殺害,此番就算還了將軍的恩情,日後相見,只有搏殺之仇,沒有同袍之情。」
郭汜感激的說道:「公明兩次救我,汜必銘記於心,日後若有難處,公明可來尋我。」郭汜說完后便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這一幕正被關上的郭嘉、楊奉盡收眼底。
楊奉唏噓道:「公明真是.……奉孝可否不要把這事告訴楊征北。」
郭嘉也只是笑而不語,這時徐晃發現了關上二人,便連忙來到郭嘉面前拜道:「私放郭汜,乃是晃一人的注意,與他人無關,晃願承擔一切懲罰。」
郭嘉卻笑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不過是郭汜警惕,提早發現了其中端倪,自顧跑了,與公明有何干係?」
郭嘉的話頓時分開了徐晃與郭汜的關係,其當下便感激的說道:「奉孝恩情,容晃日後再報。」
郭嘉聞言卻是擺手道:「公明只需為我主盡忠職守,便算是報答我了。」
汜水關因郭汜的離開,楊奉的強勢接手,期間並未發生太大的變故,徐晃奉命清掃著關內殘餘頑固勢力。
汜水關外,楊家軍大營,其中軍大帳內。
楊帆一臉鐵青的看著下首的關羽、典韋二人。
關羽說道:「主公,奉孝之計乃是眼下最快捷的辦法了,故而羽才會放他前去。」
楊帆面無表情,只見他淡淡地說道:「奉孝乃大才,身系我楊家軍未來發展大計之重任,豈能為了這區區一座汜水關就讓他身陷險境?楊奉為人如何,我等不甚清楚,此計好是好,但也得從長計議,雲長乃一營之主將,考慮事情怎能顧頭不顧腚?」
楊帆的話頓時讓關羽陷入沉思之中,讓他反思了起來,關羽越想越覺得郭嘉親身前往汜水關太過冒險,若一定要策反楊奉,也可以另選他人,沒必要讓郭嘉冒險,想到此處,關羽隨即悔恨的說道:「羽本以為能為主公分憂,殊不知卻是讓奉孝身陷險地。」
楊帆的心情非常不好,天才不好找,更何況是郭嘉這種天才中的天才。這樣的人才每一個都是至寶,是不可複製的。
楊帆在營帳內走來走去,心中焦慮萬分,這時卻見郭嘉慢條斯理的從帳外走了進來,其身後還跟著一員身材魁梧的大漢,卻是那白日與楊帆有過一面之緣的徐晃。
見到郭嘉后,楊帆數步來到他的跟前,責怪的問道:「奉孝,我軍的第一條紀律是什麼?」
郭嘉本還是喜笑顏開,可聽到楊帆的話后頓時成了霜打的茄子,焉了,見楊帆面色陰沉,郭嘉連忙回道:「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楊帆點頭道:「那本將的命令是軍令嗎?」
郭嘉悻悻地回道:「是!」
楊帆低喝道:「違抗軍令該如何?」
郭嘉臉色一變,斗大的汗珠從其額頭滑落,繞是他滿舌生花,也不知該如何辯解。
見郭嘉不說話,楊帆又朝典韋問道:「惡來,在我軍中違抗軍令當如何?」
典韋沉聲道:「當斬!」
此話一出,帳內眾人皆是臉色一變,郭嘉更是不堪,那身衣袍猶如剛從水中撈出一般。楊帆治軍向來嚴謹,從來都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關羽求情道:「還請主公看在奉孝往日的功勞上格外開恩。」
楊帆猛地轉頭,死死的盯著關羽,關羽被他看得渾身發毛,隨即低下頭去,只見楊帆喝道:「按雲長的意思,以後雲長也可以違抗軍令了?」
關羽連忙回道:「不敢!」
這時郭嘉身旁的徐晃說道:「楊征北,郭奉孝雖然違抗軍令有罪,但也事出有因,況且楊征北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汜水關,郭奉孝功不可沒,即使楊征北治軍嚴謹,也還需變通一些。」
楊帆冷笑道:「你徐公明在教楊某如何治軍嗎?」
徐晃一愣,回道:「不敢。」
郭嘉的抗令在楊帆看來是對指揮者權威的一種削弱,他有必要提醒下這些受到他青睞而又能大展宏圖的年輕人們,不要因為一時之快而悔恨終身,縱然當權者有些時候的指令不是那麼的明智,但也不會錯誤,既然不是錯誤的,你為何要抗令?郭嘉的心意顧然是好的,但他作為卻不能得到楊帆的認同,一個團體不是毀滅就是發展,要發展壯大,其中的規矩必不可少,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辦事的話,那要規矩何用?要決策何用?各做各的豈不是更好?
想到此處,楊帆直接朝郭嘉喝道:「郭嘉違抗軍令,本該斬首示眾,但念其在汜水關一役中,功勞甚大,至此,我決意,郭嘉功過相抵,關禁閉三天,好好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