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除之後快
孫紹心中的疑問很快便有了答案,兩地探子相繼來報,諸葛亮用誘敵再伏擊的策略對付曹軍和江東軍的追兵,但兩邊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江東軍那邊,先鋒大將潘璋輕敵冒進被張飛、關平伏擊,損兵折將,慘敗而歸。
而曹軍那邊,曹操卻識破了諸葛亮誘敵之計,並且將計就計,讓于禁帶兵猛追,自己則率領大部隊落後二十里跟著。
于禁的部隊遭到陳到軍的伏擊,關羽也率軍包抄于禁部,于禁早有準備,他御下有方,臨危不亂結陣抵抗,關羽、陳到猛攻一陣,見難以討得便宜便想要撤走。
此時曹操率大軍趕到,雙方混戰一場,關羽、陳到兵力不足,寡不敵眾,最終戰敗,只能率著殘兵敗將且戰且退。
得到這兩個消息,孫紹眉頭緊皺起來,龐統和法正也沒有了下棋的心思,三人各自沉默著思考著對策。
他們原本是想借曹軍或者江東軍之手除掉劉備,可如今江東軍大敗而回,曹軍雖然有機會追上劉備,但曹操既然已經親臨一線,他必會看破孫紹的借刀殺人之計,既然看破了孫紹的計策,曹操又豈會遂了孫紹的心意?
「士元、孝直,咱們借刀殺人之計怕是行不通了,曹操親自領兵追趕劉備,只怕他也存了與我們一樣的心思,要盡獲其眾,然後收為己用啊!如此情形實在出乎我們預料,以你二人之見,我們當如何行事?」孫紹悶聲問道。
龐統與法正對視一眼,說道:「如何行事卻要看主公如何選擇,曹操雖然已經出發,但他們畢竟距離較遠,我們如果現在出兵,也未必會落在他們後面,並且公績與士載已經早早地在前方埋伏,要擒獲劉備,我們依然佔有先機。」
法正接著說道:「所以現在就看主公是要活捉劉備,還是要除了劉備。如何選擇的利弊我們之前便商議過。主公,此時該下決斷了,否則一旦讓曹軍佔得先機,選擇權便不在主公手上了!」
孫紹猶豫再三還是難以決斷,這時候忽然又有情報從長沙傳來,孫紹打開情報一看,面色巨變,勃然大怒道:「令華成點起八千兵馬,士元守城,孝直跟我我立刻去追!」
孫紹說完殺氣騰騰的讓親兵開始披甲,城中追擊的兵馬早在渡江之前就已經定下了,此時集合速度也極快,前後不到一個時辰,孫紹便領著華成、法正及八千兵馬出城向西追去。
龐統則是待孫紹走了之後,這才回到帥帳撿起紙條,只見紙條上赫然寫著:「趙雲離城,去向不知!」
「難怪主公如此動怒,唉,這一次劉備只怕在劫難逃了。」龐統嘆了口氣。
江夏城,周瑜已經收到潘璋兵敗的消息。
周瑜本不打算處罰潘璋,畢竟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更何況潘璋還是孫權的心腹愛將,自己剛剛被調到江夏,此時因為打了敗仗便處罰潘璋,孫權難免會認為周瑜是藉此表達對孫權的不滿。
周瑜只是當眾斥責了潘璋一頓,並讓他自己將兵敗經過寫成戰報,送給孫權,潘璋自知理虧,加上周瑜如此處置已經稱得上寬大,於是安然領罰。
然而當被張飛釋放的俘虜逃回江東大營,眾將得知潘璋當時竟然臨陣脫逃,棄士卒於不顧的時候,紛紛暴怒,紛紛懇請周瑜嚴懲潘璋。
周瑜麾下幾員大將這幾年一直跟隨著周瑜屯兵柴桑,在柴桑操練兵馬。
周瑜這三萬兵馬都是他們一手操練,孫權將潘璋調到周瑜麾下的時候並沒有撥給一兵一卒。
周瑜不願拂了孫權的面子,不僅讓派潘璋出任先鋒官,更是從手下眾將手中各抽調出一部,合計一萬兵馬歸潘璋節制,這些兵馬都是他們一手操練起來的,但這潘璋竟然毫不珍惜,棄師而走,這不僅讓眾將鄙夷,更是讓他們感到憤怒。
潘璋的行為也讓周瑜極為憤怒,於是立刻找潘璋興師問罪,沒想到潘璋卻矢口否認。
此時若是潘璋認罪,周瑜最多也就是將潘璋押解回建業,讓孫權自己處置,然而潘璋卻矢口否認,死不認罪,並且其有恃無恐的樣子,徹底惹惱了周瑜。
周瑜治軍嚴謹,賞罰分明,並且愛兵如子,這才能贏得江東士卒的擁戴,潘璋此次損兵折將原本就該重罰,周瑜不予追究,已經是壞了自己的原則。
潘璋臨陣脫逃棄師而走,實在是將士卒性命視如草芥,這已經越過了周瑜的底線,若不是看著孫權的面子上,周瑜早就下令將他軍法從事,即便如此周瑜也打算問罪過後便將潘璋押解回建業,讓孫權自己處置。
但潘璋卻有恃無恐,以為周瑜不敢出自他,這徹底激怒了周瑜,周瑜面色冰冷,下令將潘璋拿下。
潘璋大為錯愕,周瑜之前的不在乎讓他以為周瑜不敢得罪孫權,沒想到周瑜一旦狠下心來,還是那個江東說一不二的大都督,說殺便要殺了他以正軍法。
潘璋此時才知道不該激怒周瑜,連忙跪地認罪請求周瑜寬恕,周瑜卻是不肯鬆口,關鍵時刻江東其他大將連忙一齊為潘璋求情。
眾將求了許久周瑜才鬆口免除潘璋斬首之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改判當眾脊杖五十,立即執行。
潘璋被當眾打了五十杖,饒是他體魄強健,也被打的半死不活,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當眾行刑讓他成為了軍中的笑話,讓他感覺到了無盡的屈辱。
第二日潘璋便借口養傷要求回建業,周瑜並沒有阻攔,直接任其離開,然後親率大軍向江陵進發。
曹軍大營,擊敗關羽和陳到的伏兵之後,曹操下令就地修整。
此時曹操正與隨行的文臣武將一起商議大軍行止,參與商議的不僅有賈詡、程昱這樣老謀深算的謀士,也有身經百戰的大將于禁、夏侯淵、曹仁,也有曹氏中生代的大將曹休,但是曹操卻沒有問他們的意見,而是直接看向了在座最年輕的小將曹真。
曹操貴為一方諸侯,本身也是好色之徒,兒子生了一大堆,但是最得他疼愛的兒子卻只有五個,分別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沖。
諸子之中曹昂隨曹操征討宛城張繡的時候,張綉歸降,但曹操納了張綉叔父之妻鄒氏,不堪受辱的張綉降而復叛偷襲曹操,曹操猝不及防,這一戰不僅損失了愛將典韋,曹昂也在這一戰之中為了救曹操,死於亂軍之中。
這一戰是曹操征戰生涯的恥辱,他的正室妻子也就是將曹昂從小養大的丁氏,也因為此事不肯原諒曹操,與曹操決裂,到如今依舊不肯原諒曹操。
剩下的幾個兒子曹丕處事頗有乃父之風,如今為魏公世子;曹植才思敏捷,深得曹操喜愛;曹彰好為將,如今在冀州統領大軍,坐鎮北方;而曹沖則是幼年早夭,令人惋惜。
除了這幾個兒子,曹氏後輩之中曹操最中意的便是養子曹真。
曹真原本姓秦,其父是曹操部下,後來捨命救了曹操一命,此後曹操便將曹真收養,並賜姓為曹,督促其學文識字,視若親子。
曹真也不負曹操厚望,年紀輕輕便見識不凡,且隨軍出戰頗有戰功,顯露出不凡的帶兵天賦。
曹操剩下的幾個兒子唯有曹彰能夠為將,在意識到曹真的統兵天賦之後,曹操便有意培養曹真,想讓其成為曹氏新生代的領兵大將,待他與曹仁、夏侯惇兄弟去世以後拱衛曹氏基業。
曹真也是首次跟賈詡、程昱、于禁、夏侯淵等曹氏集團最頂尖的文臣武將一起議事,此時曹操突然發問他也愣了一下。
不過曹真也是沙場拼殺出來的,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拱手道:「此時我軍有三
條路可行,其一就是追擊劉備,若如此行事,應該可以在劉備入川之前將其截住,徹底消滅劉備這個大敵,但如此一來,江陵就將落入江東之手。」
曹操微微頷首,卻並不點評,鼓勵的說道:「繼續說下去。」
曹真見曹操臉上並無失望之色,心中大定,繼續說道:「第二條路便是南下直取江陵,將劉備交給江東軍,若如此行事,則有可能走脫了劉備,並且我軍距離江陵最遠,江陵依然有可能被江東捷足先登。」
曹真頓了一頓,繼續道:「其三便是兵分兩路,一路去追劉備,一路去搶江陵,若如此行事,可能一舉兩得,也可能兩樣皆失。」
曹真說完,略帶局促的看向曹操,曹操問道:「沒有了?」
曹真忙答道:「主公若選擇分兵,曹真願親領一路兵馬,日行三百里,為主公奪下江陵!」
曹操面色不變,不置可否,問曹仁道:「子孝,你怎麼看?」
曹仁毫不猶豫的答道:「荊北之地除了我們還有周瑜,甚至孫紹的兵馬也有可能布局其中,孫紹與我們沒有打過交道,敵友不明,江東雖暫時是盟友,但並不可靠,隨時都有翻臉的可能,因此分兵之事,萬萬不可。」
曹操看向曹真,曹真面色通紅,拱手道:「多謝將軍提點,曹真受益匪淺。」
曹操讚許的點了點頭,對曹真的態度很滿意,曹真在練兵統兵上確實有一手,但處理各方勢力關係方面,還顯得很稚嫩。
曹操並不介意,畢竟曹真還年輕,還有機會學習,此外還有一點,曹真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兒子,若是表現得太過優秀,曹操反而會擔心。
像現在這樣比普通子弟優秀很多,但卻並沒有優秀到超過曹丕、曹植的程度,曹操就很滿意。
曹操又看向賈詡,問道:「文和就不要藏私了嗎,有何高見,快快道來。」
賈詡微微欠身,不緊不慢道:「如今形勢,臣以為我軍要麼奮起直追,擒獲劉備,或俘或殺,要麼便現在回軍襄陽,坐觀成敗。」
賈詡此言一出,不止是曹真,就連曹仁、夏侯淵也面露疑惑之色,曹操佯裝不懂繼續問道:「為何不去江陵呢?」
賈詡知道曹操早已經胸有成竹,這樣問也不過是借自己之口解釋給曹真等人,於是耐心解釋道:「此時江陵必然已經被孫紹佔據,我們若不取,江東軍可能與孫紹搶奪江陵大打出手,若是我們去,則必然被他們聯合抵抗,因此江陵這趟渾水目前還是不趟為妙。」
「至於為何我斷定江陵必為孫紹所得,那是因為孫紹早就對江陵垂涎三尺,並且江陵與武陵的公安港只有一江之隔,這是天然的優勢,無論是我軍還是江東軍,都無法比擬。」賈詡識趣的不等曹操再問,繼續解釋道。
「就算是孫紹會突然加入,先生又為何如此斷定孫紹此時一定已經行動了呢?」曹真疑惑問道。
賈詡笑道:「非我斷定,這是孫紹自己告訴我的啊。」
見曹真一臉迷茫的樣子,賈詡只要繼續解釋道:「子丹當真以為給我們報信劉備棄城而逃的是我們自己的探子嗎?」
「那人必是孫紹派來的,或者是孫紹派人將這個消息告訴我們的,孫紹的目的便是想要借我們的手殺了劉備。他既然連這些情報都能打探得到,自然是對江陵垂涎三尺,圖謀已久,早有布局,因此江陵此刻必然已經是孫紹的囊中之物。」賈詡不厭其煩的繼續解釋道。
曹真還想問賈詡又是如何斷定探子的消息就一定不是自己打探得到的,曹操卻面帶微笑的問賈詡道:「既然文和已經看破孫紹借刀殺人之計,那麼文和可能猜出我會如何決斷?」
賈詡苦惱的搖了搖頭道:「公聖心獨斷,賈詡實在猜不出
。」
曹操哈哈大笑,又看向曹真,問道:「子丹,如果是你,你如何選擇?」
曹真想了想,猶豫的答道:「既然已經知道是孫紹之計,我們當然不能遂其心愿,還是撤軍為好!」
曹操搖頭,看著曹真,嚴肅的道:「子丹,你記住,我們如何動作與是不是別人的計策無關,而是要以行動是否對我有利為判斷依據,切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就比如眼下,孫紹想要借我們的手除掉劉備,但劉備乃當世梟雄,他一日不死,我一日難安,所以即便是孫紹的計策,這次也必要除之而後快!」
曹真低頭受教,曹操教導完曹真,立刻下令全軍全速前進,趕往劉備入川必經的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