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興唐>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衝突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衝突

  一輪清冷的月光從窗戶射了進來,夜風有些冷了,不知是從何處吹進來的,燭光不停地搖曳。 

  倆人皆是沉默。 

  裴雨荷在想著昨天晚上父親說的話: 

  「荷兒,你就要出嫁了,但發生了許多陰錯陽差的事,想來太子心中肯定不快。不過太子終是一個仁愛之人,他講道理。你進了東宮,只能容忍,石頭雖硬,可滴水卻能鑿石,是持之已恆而。」 

  「荷兒,雖然我們裴家乃是唐朝名門,可是太子重視民生,心腸慈憐,進了東宮,千萬不能以名門自居,對待太子身邊的人,需要親切。特別是太子身邊的那幾個側室,不能傲氣凌人。」 

  「荷兒,主要是楊思儉與徐齊聃的死,你進了東宮之中,定會被太子冷漠。但世事皆是先苦后甜,需不驕不怨。昔日王皇后的作為,你要引以為戒。越是冷漠,你就越要以禮相待。」 

  …… 

  說了很多,母親只是哭泣。 

  想到這裡,裴雨荷在大紅的蓋頭裡面說道:「殿下,臣妾聽說了許多事,臣妾,臣妾的家人也不想發生。知道殿下不滿,可是臣妾也奈,畢竟是兩位聖上的旨意。」 

  但裴雨荷這一句話起了反作用,李威心中卻在想到,難道你用我父母來壓我,因此沒有吭聲。 

  又是沉默,裴雨荷又說道:「殿下喜歡的人,又不得不去了揚州,臣妾也虧疚……」 

  不是一個很有機心的少女,提及這個,只能讓李威更不高興,道:「孤不怪你,孤身邊幾個親信皆說你不錯,連裴侍郎也做了說客,說你很好。睡吧。」 

  說完了,往床上一倒,睡下了。連蓋頭也不揭,更不要說喝合巹酒。 

  幾天後,到了李賢迎娶房氏女為王妃。 

  夫妻二人都沒有什麼不滿的,房氏同樣來自名門清河房氏,而且知書達禮,人長得也好。可是因為發生了種種的事情,李賢在民間印象不大好。更有陰謀論者,再次將去年皇上的冊封翻了出來。說是皇上嫉妒太子,意欲廢長立幼云云。 

  一樣的尷尬,一個是外面,一個是內部。 

  沒有幾天後,李威不顧新婚莞爾,到驪山打獵去了。天就冷了下來,北風呼嘯而過,落了幾場雪,雖然時不時有陽光照耀,也沒有化開,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漸漸連渭水也冰封起來,廣通渠的工程不得不中止了。 

  李威回到長安,驪山上也看不到獵物,不能再呆下去。剛回到東宮,就讓父親喊了過去。 

  李治慍怒地說道:「朕替你納的這名太子妃,難道你不滿意?」 

  「兒臣是不滿,」李威老老實實地答道,又說道:「父皇,兒臣僥倖讓父皇立為太子,應當學習的是父皇治理江山社稷,沒有必要在東宮女子身上下功夫。」 

  後面一句話還沒有說,更不能學你,你的後宮發生了那麼多事,又有什麼資格說我。 

  「是不是將徐齊聃家那個輕佻的小娘子,給你做太子妃你就滿意了?或將楊思儉家那個市儈的小娘子給你做太子妃,你就滿意了?」 

  「父皇,徐齊聃與楊思儉雖犯有小的過失,然而貶流嶺南,已經橫死,父皇,沒有必要那麼計較。」 

  「你是對朕不滿?」 

  「兒臣那敢,就象裴家女,兒臣不喜,是父母之命,兒臣不敢不遵。不過只是東宮幾個女子之事,兒臣也有自己的喜好。不是失德,更與國事無關。就象父皇讓兒臣監國,兒臣自當兢兢業業,為父皇分憂解勞。可是父皇如何將父皇的喜好,強加於兒臣身上?」 

  「你個混帳東西!」李治氣得將茶杯往李威頭上砸,李威手捷眼快,一把接住,沒有砸到。 

  武則天解了圍,說道:「弘兒,你先回去。」 

  不過補了一句,道:「雖然你做了許多事,讓陛下與本宮歡喜,然而此事,你讓本宮失望了。」 

  這也是李威這幾年來,第一次與父親發生最嚴重的衝突。 

  然後李威在東宮就聽到弓月疏勒二王來降,吐蕃之所以攻陷四鎮,正是弓月等部勾結吐蕃所為。然而吐蕃更為殘暴,連人的衣服都剝了下來,弓月等部甚是後悔,對吐蕃屢次反抗。但內部又不是很平靜,弓月疏勒二部先引吐蕃攻陷于闐,然後弓月又引吐蕃,北招咽面,攻打疏勒。唐朝於是派鴻臚卿蕭嗣業發兵討之。兵未至,弓月王害怕,與疏勒王來降。 

  既然投降了,李治也沒有追究,於是赦其罪,讓其歸國。 

  還有一件事,梁陸二人再次上書,用火藥製造炮竹,要求朝廷徵稅。官員皆是啼笑皆非,但不管怎麼說,兩渠已經開工,耗費巨大,不知道能征多少稅,可有的征,比沒的征好。於是同意。 

  其實年關將近,也得到了甜頭。新設的兩個海市依然沒有任何動靜的,中原的海船遙遙無期,大食商人在廣州也沒有聽聞,就是聽聞了,對中原也不大熟悉,生不如熟,航道又不熟悉,因此沒有船舶過來。但幾個蕃市與關市,已經有許多商人開始交易,先後為朝廷得稅款近六萬緡錢。不算少的,又是才開始沒有多久,象這樣發展下去,一年下來,五十萬緡錢,還是能獲得的。 

  賬還能這樣算的,唐朝現在的朝廷收入,大約一千多萬緡錢,有部分朝廷的產業,比如鹽場,或者馬場,或者官莊,也有一部分是商稅,比如廣州的市舶司,但大部分讓農民承擔的。租庸調製加上各種雜稅,一丁一年負擔最少在兩緡錢,以及三十個義工。僅是蕃市的收入,就相當於二十萬丁,一百多萬人交納的稅務所得。 

  不過有多大底,就能掏多大洞。兩渠不提,明年要對高麗出兵,還要防止吐蕃人入侵,又要需多經費,因此朝廷用度依然拮据。 

  出海的「良商」名額也拍板下來。有許多兩京商人參與,但大多數抱著鄒鳳熾的心態,當作捐款了,又不可能有鄒鳳熾的家產,因此出得少,有的居然只表態拿出一千緡錢。倒是沿海一帶商人,參與比較踴躍,然而資產不多。最後算下來,所得居然不足六十萬緡錢。 

  朝廷的官員都是很高興的,六十萬緡錢已經是巨款了,不但是這筆款子,以後還有海市關稅的收入。反對的人依然有之,一百個名額,三千艘船舶,允許近五萬百姓出海。試問唐朝總共多少人?但在這筆巨款面前,所有反對聲音皆變得蒼白起來。 

  李威也不大滿意,在他預想當中,最少能得款一百萬到兩百萬緡錢。畢竟是唐朝初放百姓出國經商,名額又有限,參加的人更加踴躍才是。這筆款子雖巨,然而到了開春之時,想搶在春水泛濫之前,將廣通渠修好,又要避免二月春耕生產,就要徵召更多百姓搶工。還有房屋拆遷也因為支出,拖到了開春進行。春天到來,開石技術成熟,要修一條三門山路,建幾個倉庫,這又要花費不菲的錢財。有可能這筆錢,等到廣通渠與三門道路修成,就用完了。到了明年秋天怎麼辦? 

  秋後,在開挖新開河,整理丹水下遊河道,兩項工程表面沒有廣通渠工程大,可廣通渠只是重新將它疏通,頂多是截灃滻之水,連三門道都有一段原來修好的道路,所以明年工程難度將是今年的數倍,用費只高不低。到時候用費從何而來? 

  …… 

  因為有了炮竹,更增加了新年的歡慶,許多百姓走出家門,來到街上載歌載舞,倒有那麼一點繁華盛世的味道。 

  過了新年後,果不出李威預料,韋弘機為了搶時間,又有了充足的經費,廣募民夫,正是青黃不接之時,許多貧困人家還急需要錢的,一度最多時,從三門道路到廣通渠用工達到九萬八千多人,加上維護秩序的士兵,幾近十萬人。三月到來,廣通渠漸漸峻工,先峻工的是三門道。但用費是驚人的,韋弘機對土木精通,精打細算,民夫也因為是朝廷破天荒的人性化聘工,動力十足,很少有人偷懶,工程進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六十萬緡錢漸漸用完了。 

  這還是就著原有的河渠與道路進行峻通,如果從一無所有開始,開支最少增加一倍有餘。有人無聊地計算了一下楊廣的大運河,工程有可能是廣渠的一百倍到兩百倍之間。也就是說,按照李威這種開渠方式,最少得花費兩億緡錢到四億緡錢。 

  又算了一下兩渠總工程,沒有辦法計算的,大約估計了一下,就是有了新採石技術,最少得花費一千萬緡錢,才能完成。遠不是當初所想,需花費五百萬六百萬緡錢,而且有了新開石方法,否則花費還要增加兩三倍。 

  當然,不是沒有好處的。到了三月十六,隨著一聲令下,將運河兩端堤壩堀開,兩邊的河水,立即奔騰進來。千萬舟船揚帆而入,萬民歡慶。兩渠何時而成,太過遙遠了,但廣通渠一成,關中已經受益。不象是渭水,因為水流急,船舶經常擱淺,也需要縴夫來拉縴。這些縴夫不是募集的,同樣也是以力役形式組成的。不但縴夫,就是運糧的船舶,也是由江南富商無償供給,不然僅是運費,糧食從江南到了關中,就成了驚人的天價。而且沿途又沒有保護措施,船翻人亡,對富戶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許多富戶想辦法逃匿。 

  不是說廣通渠修好了,就不會翻船,但多少減少一些事故率。而且修了三門道,雖然增加成本,可減少了出事率,對於貴重貨物的運輸來說,又是一件幸事,又給了陝州百姓一條謀生的路子。因此從江南的富戶人家,到關中百姓,皆是萬民歡騰。 

  最主要這麼大的工程,不是奴役百姓完成的,而是以募民形式完成的,連修三門道,幾名百姓掉下懸崖犧牲,都給了足夠的補償撫恤,算是一個仁政。也多少化解了漕運的難題。 

  許多百姓喜悅地稱它為太子渠。 

  李威聽后皺了一下眉頭,這又要刺激父親了。 

  三月到來,東宮中也是萬物復甦,花紅柳綠,一大群小燕子飛來飛去,這一次回來的倒有不少,居然有十八隻。碧兒走了過來,萬分嬌羞,李威看了她一眼,問道:「你想說什麼?」 

  碧兒輕聲道:「殿下,妾身有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