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興唐> 第四百四十章 清淚如水(二)

第四百四十章 清淚如水(二)

  以周興的「高水平」,論欽陵捉來,也能如實得到口供。只一會兒,口供帶了出來,很高的效率,讓武則天十分愕然。 

  然後將口供打開一看,氣得差一點跳腳,這一群蠢貨,居然連長子制訂的未來對付吐蕃策略,都敢告訴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很想立即將這份口供拿給丈夫看,將這一群貨色,全部流到南海諸島去,流到交趾,對他們都算客氣的。 

  忍了忍,說道:「周卿,今天之事,不可對任何人泄露。本宮若是聽到半句風聲,剛才你是如何審訊這幾名犯人的,本宮就將它如數加在你,以及你全家人身上。」 

  提前來個請君入甕。 

  周興臉一變,說道:「是。」 

  不過這傢伙很有頭腦的,自己已經上了太子這艘大般,看似這艘船的質量還不錯,何必換船?於是找到了狄仁傑,隱晦地說了一句:「雍王那個胡人幕僚來歷不明啊。」 

  「何故?」還是沒有想起來,漢人有本事,難道胡人就沒有本事?看一看黑齒常之、李謹行他們,在青海做得就很好。 

  「天后不讓說,」點了這一句,匆匆離開。 

  狄仁傑開始苦思冥想,一般人還是不會猜出的,但狄仁傑也非同小可,又加上周興的提示,漸漸想了出來。得立即寫信給太子,你也什麼別說了,論欽陵的間諜都打到雍王身邊,做了最貼身的親信。還有許多事要問清楚的,那個党項妹子,從何而來的,又與天后說了什麼,讓天后和解的? 

  自己得知道動向,不然怎麼安排? 

  這件事,在悄無聲息地進行,知道的就這麼幾個人。 

  那邊段夫慶也清醒過來,沒有想到自己三名同黨被抓,一個天后,說話總會守信用的。但想到了,這個妖皇后,當真是閑著無聊,拿自己當小耗子耍著玩? 

  看著一臉擔心的李賢說道:「你立即將張相公他們請來,我有話要說。」 

  以為他又想到了什麼妙計,立即派人請張大安、高政他們過來。人到齊了,段夫慶說道:「天后喊我進了皇宮,已經知道是我出的主意。」 

  大家全部安靜,一臉憂愁,這個皇后反應未免太快了吧? 

  又道:「各位,勿要擔心,是我的失誤,想急於讓殿下抬起頭,做得太急,所以天后懷疑,查到了我身上。情況有了變化,唯今之策,是徹底退出。殿下,你的書修注完了吧?」 

  李賢點了一下頭,早就修完了,這修了多長時間?可刻意將手中的稿子克住不放。不能放,一放,如何與各位親信會晤? 

  「那正好,明天將它呈給天皇,然後真正閉門謝客,張相公,你們在朝堂上也不要爭,靜觀時機。」 

  「李先生,為何啊?」 

  「天后已經知道,如再有動作,天后必然會憤怒。而且我若沒有猜錯,太子一定與天后做了某些交易,現在天后有持無恐,進能掌權,退也能掌權。不相信,你們過兩天看一看,看狄仁傑,會不會再彈劾武承嗣。保證不會!」 

  「那如何是好?」李賢急切地問道。 

  將這個李先生當作了救命的銅仙,沒有想到只是一根稻草,撈在手中也沒有作用,很是急切。 

  「殿下,勿要擔心,且聽臣說。殿下一退,天皇不是真不知道的。這一退,退得一乾二淨,可是天皇還需要人來掣肘太子,平衡朝堂。天后又與太子走到一起,天皇如何作想?難道立即禪讓,可不可能?不可能!那麼只會逼迫天后與太子決裂,那樣,殿下機會就來了。天后不願意,陛下只能自己樹黨,又有病在身,對殿下印象改觀,機會又來了。」 

  似乎很有道理,一個個默然。 

  可是皇后太過厲害,連眼前這個牛氣的胡人,都開始懦弱,自己一個個更自付不是對手,用默然表示贊成。 

  實際上段夫慶有自己想法,這個皇后太妖,自己不是對手,況且身份泄露。不成了。太子登基,也成為必然。可是皇後為什麼留著自己,留自己出一些餿主意,認識到自己主意在武則天眼裡只是餿主意,有長進,而這些餿主意,正好成為妖皇后的擋箭牌。 

  不如退,無論怎麼退,雍王休想! 

  但一退,太子黨與皇后黨必爭,一爭就有矛盾,即使太子以後登基,一個執掌著實權,還是智慧似妖的太后,一個是執掌實權,也不弱的,還有大義在身的新皇帝,又是一場龍虎鬥。內鬥好啊,只有內鬥,唐朝才不會將注意力放在外面。這是自己對大論盡的最後一片忠心。 

  想法不錯的,可他卻疏忽了,他們吐蕃沒有內鬥?這一斗,更兇猛! 

  沮喪地離去,過了幾天,李賢看到狄仁傑果然沒有再彈劾武承嗣,不抱希望,將修好的《後漢書注》呈了上去。李治十分驚訝,又不修書,又不監國,就沒有辦法與權臣交往。難道這個小六,真改悔? 

  大半天沒有說話。 

  李賢躬身告退,接受了段夫慶的好意,去了邙山散心去。 

  到山上轉了轉,段夫慶說道:「殿下,臣去如廁。」 

  提著褲子,跑到密林里,然後四下里瞅了瞅,撥腿就逃。真呆在洛陽等死? 

  跑了沒有兩百步,兩個大漢不知從什麼地方閃出來的,一左一右將他截住,說道:「段夫慶,天后吩咐你乖乖待在雍王身邊,你沒有聽到嗎?」 

  怎麼知道我的名字?段夫慶一下傻了起來。 

  「再跑,方法很簡單,我們會將你這個吐蕃的諜子抓起來,然後用膠熬滾,粘在你皮膚上,等冷了后,一塊塊地連皮一下撕下來。然後再養,結了疤后再撕。」 

  「這還便宜這個小子,還是我的方法,用鐵絲肉,將他的肉兜起來,小刀子一刀刀割,然後不給他吃的,讓他餓了,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 

  別說了,乖乖地回到李賢身邊待著,一步也不敢離。 

  李治不知,八月到來,接到了一個好消息,兩個壞消息。 

  一個好消息,李威送來的,無意中又得到了一萬一千多名以前的戰俘。此戰犧牲的主要是党項人,唐軍犧牲不大,因此青海大軍達到九萬多人。再加上朝廷發往松州的一萬軍隊,松茂二州的原來幾千士兵,接近了十一萬人,党項人若是急調,也可以調出五六萬人參戰。八月各個城堡修建好,對羌人與吐谷渾人發動幾次清剿,震懾一下,已經不需要多這麼軍隊。松州原來的軍隊保留即可,青海卻能裁去四萬軍隊。 

  如何裁法,請朝廷明斷。有中原兵,還有鐵勒兵以及其他的胡兵,看朝廷如何選擇了。 

  可還有壞消息,倭國人帶來的,沒有人想到的,自劉仁軌一戰後,現在特聽話。原來派使者,沒有一個指南針,於是借洋流,到百濟停頓,然後到中原。然而朝廷一撤,百濟之地全部沒入新羅,倭國人來使,在百濟遭到新羅的殺害,僅逃出一小半人,急匆匆上了船,到唐朝喊冤來了。 

  鬆散地來說,現在倭國也屬於唐朝領土,不停地向唐朝進貢,臣服,所以後來倭人畫地圖,將自己的地盤讓出來,也標註唐境。這群棒子居然得寸進尺,掌臉了。 

  李治大怒,立即召集諸位宰相,氣得直拍桌子,正好呢,青海大量的金銀財寶獻了上來,馬上秋收又上來了,青海戰事看樣子,能停上一段時間,駐軍又少,又有糧食,負擔會少。還有從青海的百戰之兵,退下來四萬大軍。有兵有糧,打! 

  戴至德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心想,打也可以,可總得要停息一下吧。不能打一個不休不止。萬一遇到大災之年,國庫一點貨也沒有,吐蕃又發難,怎麼辦? 

  可看到李治氣憤的樣子,一個不敢吭聲。 

  事情還沒有結束,李威在青海先接到的消息,然後到朝廷。李遮匐勾結西突厥貴族進攻安西都護府。一個宵小來掌臉不夠,又來了一個宵小。李治居然讓這群跳樑小丑,氣倒了。 

  武則天只好讓人從長安,將明崇儼急召到洛陽。然後安慰道:「西域的事是一筆糊塗賬,陛下,不用計較。」 

  是很糊塗的,就是後人,不是專業人士,都不能明白。 

  唐朝經營西域從貞觀四年開始的,平北突厥,置西伊州,六年平昌,置庭州。十八年,討焉耆,二十二年,平龜茲,直到李治手中,顯慶二年,平賀魯,才正式置龜茲都護府,以故安西為西州都護府。這是唐朝的禁臠,後來還設了昆陵、濛池等都護府,一度波斯來降時,差一點到了波斯灣,但已經鞭長莫及,超過了兵力投放的範圍。顯慶四年,興昔亡可汗,歸唐的阿史那彌射,大敗吐火羅真珠葉護,斬於雙河。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百二十七。也就在這一年,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安西四鎮真正形成。 

  唐朝要的是勢力範圍,對這一片地區,少量的稅務,一些進貢,然後執行唐朝法令,不得互相侵掠,接下來就是優惠活動,羈縻府州設都督、刺史皆是本地首領擔任,世襲。版圖不僵化,生活習慣風俗,聽任保留。百姓各部自己管理。甚至為了減輕當地壓力,駐軍都很少。只有在需要時,向朝廷請求,朝廷派出大軍處理。 

  這一套政策,起初很成功的,然而遭到吐蕃人的覬覦。 

  祿東贊來來回回跑了幾趟,看到李世民用各族借力打力,征高麗,甚至唐朝一度認為吐蕃是良民,還讓他們出兵協助征伐西域。兵沒有出多少,可讓吐蕃看到西域的富饒,唐朝駐軍又少,噶爾父子生了貪心。 

  其實在這之前,吐蕃就開始使了一些小動作,先是拉攏了朱俱波,小國,可地理位置很重,正好卡住了昆崙山,又與疏勒,以及為唐朝培養出名將哥舒翰,突厥十姓中的二姓哥舒闕俟斤、哥舒處半俟斤十分親密。在朱俱波的拉攏下,疏勒看到吐蕃征服了羊內,僅是一座雪山之隔,同樣曖昧不清。可是唐人不知。顯慶四年九月,阿史那賀魯的部將阿悉結闕俟斤都曼不滿于闐親唐,帥疏勒、朱俱波、渴盤陀三國反,擊破于闐,被蘇定方迅速平定。其實這時候,吐蕃已經開始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唐人然不知! 

  到了龍朔二年,弓月部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再攻疏勒,降之,逼于闐。龍朔三年,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麟德二年,投降吐蕃的疏勒、弓月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辯、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再救于闐。這時候還是相持階段。到了咸亨元年,正式進入,逼于闐投降,又夾裹疏勒、于闐攻克龜茲,焉耆就在吐谷渾且末城附近,不用說,更失守了。四鎮皆廢! 

  但很快不幸福了。窮得連衣服都要扒光,那有唐朝統治下幸福?於是有許多部族反抗。 

  上元元年,蕭嗣業發兵于闐,兵未至,于闐王伏闍雄入唐朝謹見,以尉遲伏闍雄為毗沙都督,分其境內為十州。接著始作俑者弓疏勒二部歸降。實際上吐蕃是借力打力,太遠,兵力同樣投放不了多少。一下子無法控制了,于闐甚至將吐蕃兵直接驅出。看到如此,龜茲王白素稽又送馬又送銀頗羅的,嗷嗷請降。李威跨下那匹馬就是白素稽送的。暫時沒有設鎮,可關西四鎮大部回歸。 

  莫明其妙的反,莫明其妙的降,因此武則天說這是一筆糊塗賬,別當真。 

  但也不能不當真,一旦李遮匐攻破安西都護府,西域又再次糜爛。李治想了想,下了一道詔書,立即讓王方翼,先去安西都護府,將局勢穩住。至於肅州,也不放心,南有吐蕃會隨時反撲回來,北西皆有突厥人,當地還有許多胡人,也分不清,倒底是不是忠心的。因此,破天荒地下了一道命令,讓郭元振擔任肅州長史,是狀元嘛,又打了這麼場戰爭的。 

  郭元振好事臨到頭了,才二十來歲,一下子升成了肅州長史!詔書下給他后,大半天都不相信。 

  李治還是有一些用心的,不過算是用對了人。 

  但心裡憋著一股氣,病情越來越重,明崇儼就到洛陽。替李治開了一味葯,裝模作樣,施了一些巫術。武則天將他喊了過去,說道:「明卿,麻煩你了。」 

  「不敢哪。」 

  「嗯,你在西京的事,本宮聽說了,心裏面很喜歡。」 

  「只要天后喜歡,臣願肝腦塗地。」 

  「不必裝可憐,有過本宮心中有數,有功本宮心中也有數。回去息息吧。」 

  「是。」 

  可幾天後,武則天也病倒了,八月份的天,忽冷忽熱的,李治一倒,她處理政務多了起來,加上還要服侍李治,著了風寒。是人,總歸要生病的。明崇儼聽說,心中終於打起主意,說道:「天后,讓臣斗膽替你捏捏手上的血脈,有助風寒。」 

  武則天真沒有想起來,病者不諱醫,於是伸出手帶著微笑說道:「明卿,你還會按摩之術?」 

  「略會一二。」 

  按得不錯,膽子又壯了壯,說道:「天后病情非是風寒,還有勞累。」 

  「怎麼辦呢,不累不行啊,」武則天讓他捏著正舒服,閉著眼睛說道。 

  「讓臣替天后煎一味葯吧,」說著,將小丸子終於掏了出來。對自己印象不惡,不相信皇上那個身體,還會能做什麼。一會兒讓皇后吃了葯后,自己做一些法術,將下人攆走,好事就有了。 

  為了這一刻,等了多久! 

  武則天還是沒想到他有這麼大膽子,看著他煎藥,嗯,這個臣子還不錯的。葯煎好了,正要喝,李治笑嘻嘻地走進來,明崇儼治了好幾天,身體康復了許多。信這個邪,只要明崇儼給他的葯,那怕是砒霜,都能使他身體康復。 

  問道:「明卿在此做什麼?」 

  「天后受了風寒,臣給天后煎一些葯。」心裏面想到,有些糟,這個葯眼下可不能讓皇后喝下去,腦海里飛快地轉動。卻聽到李治說道:「哦,這幾天,朕也受了風寒。」 

  「那麼陛下喝吧,正好葯湯涼了,」武則天關心地將葯碗端到李治手上。 

  難道說不能喝? 

  明崇儼想不出應急招術,這邊李治一口氣喝下。明崇儼心中在號淘大哭! 

  ps:看到有書友說,到現在沒有收復安西四鎮。在王孝傑守安西四鎮正式駐軍之前,唐朝與吐蕃反覆拉鋸的。塞了一些資料,也要寫。後面會有許多安西的內容,不寫出來,有可能大家不大了解。不過大約我也著了魔!以為自己是鐵人,可前幾天一直不舒服,碼出來的東西都不大好。要失言了,太子登基,要到下月月初了。先陪個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