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興唐> 第一百六十三章 探(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 探(一)

  名單還在繼續往下讀,不但有各個大臣,還有他們的幕僚親信與忠心的僕役。 

  也未必全部處死,會有一批人處死,罪名用了顛覆國家,玩弄主上,怎能不處死人呢?可大多數人僅是罷官,還有少數人會行流、笞之刑。也有許多人判決無罪后,會釋放回家。 

  更多的人,僅是帶回洛陽,做一個人證。 

  不僅是這個名單,洛陽里也有許多人牽連進去,甚至包括內宮的太監與宮娥,各地方的官吏。只是武則天帶來的親信,沒有一個名列其中,這是當初的約定。 

  名單讀完,伏下一大片人,一個個趴在李威面前求饒。 

  李威忽然大怒,喝道:「劉群,你將方才諸位寫的詩歌拿過來。」 

  「喏。」 

  一會兒抱過來大量的詩歌,全部剛才一些馬屁之作。李威繼續暴喝:「諸位,你們都是讀聖賢之書長大的,許多人以學問考中進士,以自為貴他官之上。國家又拿出大量的錢帛,讓你們揮霍,百姓忍辱負重,每年上繳若干稅務,不顧自家飢腸轆轆,將你們養活。可你們卻做了什麼事?有幾個人將國家,人君與百姓放在心頭?朕多次說過,以直用臣,可各位繼續試圖放下自己臉面,進入茅廁之中,墨汁潑於爾父列宗,良心啃於醜獸陋禽之嘴,繼續以佞幸以圖僥進,阿諛迷惑人君。都是什麼玩意兒,燒,燒!」 

  許多大臣罵得面面相覷,這也罵得太狠了吧。其實中間還有許多大臣寫得很中肯的,再說,新渠功成,不勞於民,是一件美事,難道非要我們找出什麼缺點來? 

  然而此次牽連甚廣,有許多原因的。 

  武則天在朝堂多年,有許多大臣心折,未必全是奸小,有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也暗中相助,比如劉禕之等人。不過他們也萬萬沒有想到,武則天一步步走得簡直太大了,居然想立七廟。你安心地做一個有權利的太后,自己有了權,咱們也能向天下百姓,向史書有一個交待,好不好?對這些人,李威同樣不放心。 

  所謂的做一個證人,回洛陽詢問一下,實際上也多半會罷官,淡出政壇。勿論他們有沒有罪過。 

  武則天為了籠絡人心,大肆封賞,官爵雖不能說多如牛毛,但已經出了冗官現象。官員多,國家負擔沉重,對政務也沒有多少幫助。治理國家是需要龐大的官員,否則無法治理。但官員一多,相互推辭責任,或者職權重迭,有什麼好處? 

  臨來之前,怕徐有功想不開,特地將他召入東宮中,與他做了解釋,你公平的審案子,定罪行。但有的官員讓朕來處理,正好借著這案子,裁剪掉一大批官員。 

  最後一個原因更重要。 

  陽剛之氣。 

  盛世大唐需要一種陽剛之氣,一種進取的精神,大臣更需要兼具德勇,在朝堂上敢於直言以諫。一旦這種精神丟失,換成李林甫那種陰森森的人居於權相,那麼沒有安史之亂,國家也很快走向衰落。 

  母親不但將官名女性化,還用暴虐的手段,壓制了這種精神。很有效果的,僅僅一年多時間,大多數官員丟掉氣節,變成拂須拍馬之流。既然母親能用暴虐的手段,使官員淪陷,那麼自己也可以用暴虐的手段,讓官員清醒。 

  劉群用火舌將一張張紙燒了起來。 

  血色的黃昏里,伏下的官員退卻了。 

  李威一揮袖退下。 

  然而後面跟來一人,輕聲說道:「陛下,臣有一諫。」 

  李威扭頭一看,正是宋璟。他也反對李威這種做法,不過陛下對他簡直太好了,當著眾人的面,不好意思說。況且又隱隱的牽連到這幾年來發生的所有一切,心中拿不住輕重。 

  「你說。」 

  「陛下,這一年多死了很多人。」 

  「嗯。」 

  「陛下初到東都,許多人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就是怕會死更多人。陛下迅速由亂入治,國家立即進入平穩狀態。今天陛下復又將此事翻將出來,又是如此大的動靜,與一年前又有何異?」 

  「宋卿,你知道這一年多死了多少人?從江南被徐敬業蠱惑的百姓,再到兩京的官吏,百姓與將士。」 

  「是有此節,陛下更應報之以德。復以殺制殺,以臣之見,終不是王道。」 

  「宋卿,你的想法是好的。半路凶危,為什麼朕在東都沒有處理,卻在半路上處理?你去與魏卿交談一下,或者能明白朕的苦心。」子不言母惡,不好說出來。 

  東都有母親坐鎮,還有許多變節的官員,若是在東都處置,有可能會導致一些變端。任何人也休要小視母親的能力。因此放在半路上,自己身邊有一萬名來自青海的將士拱衛安全。所帶的不過是官吏與少量內宮的奴婢,家屬與使節。使節不用考慮,少量的內宮奴婢也不用考慮,而官吏正是自己要處理的。 

  反而放在半路上,才將此事揭開。 

  不管什麼原因,作為母親的心腹,以後能不能從朝堂到地方,再將這些人留下來? 

  又說道:「朕也留下了徐有功,若論寬平,你們無一人能及。」 

  將宋璟打發退下。 

  一路繼續西上。 

  但因為洛陽的事,諸位官員心頭上皆壓了一塊石頭。可因為宋璟的進勸,李威終於手軟了下去。 

  刀子用的不多,武承嗣、武三思等部分外戚判處了死刑,其他外戚最終居然放過,也不全是放過,也沒有貶放。是罷,徹底的罷去了官職與爵位,奪去了封田、授府,一剝到底,成了一個平民。並且有一些人判決時,加了一個永不錄用的四個大字。許多官吏與獄卒,都先後遭到這一判決。 

  內宮少量人,大多數親信在武則天身邊帶走了,判決的人同樣不多。不過許多太監與宮娥被驅逐出去。無論是人道,或者不人道,洛陽諸宮裡變得清靜起來。 

  官員更是如此,僅只有極少數,比如丘神勣,被判決斬首,其他人同樣是一剝到底,包括騫味道在內,幾天辰光,成了一個平民百姓。 

  李威沒有下明詔,以後廢除流刑,這需要有一個過渡過程。邊境治理的力度以後會逐步加大,不能將邊境作為流放之地了。長久下去,邊境會增加離心力,不利於邊境政權的鞏固。 

  但出現了一種新的懲罰,還是流,形式很象後世的勞動改造。對有的人判決死刑顯過的,可是一剝到底又嫌輕的,還有一些為虎作猖的衙役與士卒,他們本來功名就一無所有,無論怎麼剝,對他們沒有妨礙。 

  因此,在熱海以東,騰出一些地方,將他們流到哪裡進行勞動改造了。實際上以前有,隋煬帝統治青海就這麼做的,但前提是遷徙,而不是懲罰,許多罪行輕的,或者無辜的百姓也被捲入其中。後來清明也喜歡將一些有罪的大臣遷往遼東參加勞動,或者服兵役。 

  沒有李威此次做得徹底。 

  但總的來說,處死的人並不多,每一個判決死刑的大臣,都有必死的理由。 

  至於騫味道等人,一剝倒底,真說起來,也是很輕的處罰,隨著案件越審越深,據他的所做所為,就是判流放也不過了。 

  高拿輕放,處理的速度又快,將引起的負面作用降到最小。 

  …… 

  車駕過了潼關,李顯趕了上來。 

  見到了李威,放聲大哭:「大哥啊。」 

  「別哭了,你都是大人。」 

  「大哥,你不知道,我嚇死了。」 

  「以後這樣的話別對外說,會招惑非議。」原因李威聽說過。母親將李顯貶到均州,然後徐敬業起兵后,母親對均州的李顯不放心。於是經常派親信前往均州察看李顯的動靜。 

  母親本義大約僅只是不放心,然而一群內侍仗著母親的威勢,胡作非為,輕則出言恫嚇,重則打罵。是真打罵,這時候李顯不是一個王爺,是一個罪人。 

  崔家女又是一個很溫婉的女子,不象韋月,生性堅強,又不知道安慰,於是夫妻二人聞聽使者來,只是抱頭相哭。好在時間不長,駱務整就出現在洛陽,武則天這才停了下來。 

  不然有可能再捱一年,夫妻二人真能拿繩子懸樑自殺。 

  但另一個不是罪人的人,也苦逼得一塌糊塗。老四李旭輪在內宮中不但被禁閉起來,為了讓兒子老實,武則天同樣經常派出內侍馴斥,暫時沒敢用鞭子抽老四,可家中的妻妾,以及子女免不了偶爾遭受鞭笞之苦。 

  甚至母親的手又伸到小妹處,讓小妹與她丈夫離婚。二人正是情深蜜意之時,小妹不肯,這才暫時放了過去。 

  聽到這些,李威心中感到自己十分幸運。 

  不是為了帝位,是為了自己到眼下還能活著。 

  若不是偶爾進入到軍中,與裴行儉產生交情,又蒙得裴行儉傳授兵法,進一步在青海控制了強大的軍隊,掌握了最絕對的暴力力量,自己無論怎麼努力,就是伏在母親膝下哀求,估計都不會產生作用。相反,因為兩渠,因為一些造福百姓的舉措,贏得了民心,自己死得會更快。 

  這句話只能放在心裡。 

  但已有許多人在公平的評價此事,皇上若不是去了西域,又僥倖活了下來,率回幾十萬大軍,最後凶多吉少。這段時間武則天表現了太多強硬的手段與野心。 

  自己不能說,讓他人去評價。 

  將他扶起來,道:「皆過了往,知道嗎?」 

  「嗯。」 

  「陛下,殿下他聽說你將要回來,不知道有多開心,」崔氏說道。 

  「嗯,」李威看了她一眼,對她李威很滿意的,老三是一個很大條的人,就是王爺,娶了韋月這個強勢的女子,他同樣服不住。崔家女好,出身不錯,長相不錯,品德也不錯,就是不能遇大事,遇到大事不能給老三幫助。 

  又說道:「難得合家團聚,明年離開西京吧。」 

  「大哥,我不想走。」 

  「傻啊,三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對唐朝宗室的處理方法,李世民做得很不錯的,鑒於魏王李泰與太子李承乾之爭后,下了一條命令,王子一旦成年,基本上遷居到外州擔任刺史。僅是一州刺史沒有造反的力量,又能表示優柔。這樣避免了諸親王在京城裡面,會生出許多不測。比如李忠,若是他在京城,有上官儀等人支持,那一次就會出現大事了。 

  父親做為守成之君,做得也很不錯了。若是每一個唐朝皇帝都能保持他這樣,有可能還能多延續兩三百基業。但許多方面,就能看出才能差了許多,比如政事堂,再比如這條規矩。到了晚年後,自己加冠了,老二加冠了,老三加冠了,可全部繼續放在京城裡。結果發生那麼多的事。當然最主要的事,沒有處理好妻子與兒子的矛盾。 

  李顯不樂意,眼巴巴的看著李威。 

  李威無奈,說道:「這樣吧,到時候我挑幾個鄰近京兆的州府,讓你們外放。」 

  「那一年能回來幾次啊。」 

  「這個嘛,你問一問你的岳丈。」李威沒好氣地答道。 

  然而話音一轉,說道:「正好你回來,我們一家到齊,去看望母后吧。」 

  一聽母后,李顯哆嗦了一下,遲遲疑疑。 

  「沒有關係,有我呢,她終是我們母親,不能否認。」 

  又喊了老四一家,還有老二一家,老二死了,幾個孩子與房氏是武則天召回京的。浩浩蕩蕩的一大群人,奔向武則天下榻的行宮而去。 

  看著這群人,李威眉頭卻再次皺起,因為他想起一件事。李唐這才過了幾代人,中間還多有殺戳之事,可產生了多少宗室子弟?若是幾百年過後,還了得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