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返海洋> 二、新兵報道

二、新兵報道

  東湖海軍基地

  「對不起,前面是軍事基地,平民不得隨意進入。你送到這裡就可以了,讓他自己進去吧。」

  在基地的入口,衛兵舉手阻攔下紀海和紀海的爺爺兩人。

  爺爺不得不把紀海的行李箱放在地上,對衛兵抱怨道:「那可惜了,我還想跟孫子一起去看看這裡面的戰列艦呢。」

  衛兵只是會心一笑,出於職責並沒有應話。

  一旁值班室里的年輕軍官出來微笑道:「老人家,我們這裡沒有停泊中的戰列艦,不過有個澳大利亞的航空母艦。我們後天要把它拖到漢水基地去修理,你到時候可以在長江看見它。」

  「切,航空母艦。沒勁,我更想看國家造的戰列艦是什麼樣子的。」爺爺對此表示了不屑,「當年老爺子我可是在聯合國艦隊里的一艘戰列艦服役。」

  紀海拉了拉爺爺的衣袖,示意他不要亂說話。但爺爺無視了他的動作。依舊自顧自地說道。

  年輕軍官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他,按年齡來算,老爺子服役的時候人民海軍恐怕還被外星人封鎖在長江以內呢。至於聯合國艦隊,軍官自己也不知道多少。

  「請問老人家你曾經在聯合國艦隊哪艘戰列艦服役呢?」年輕軍官疑問的語氣中很明顯的不信任的態度。

  「馬薩諸塞號。」

  「真的嗎,這個應該在美國那邊吧?」

  「我在馬薩諸塞呆的時間都比你歲數大!」

  爺爺因為被懷疑而惱火起來,他把衣服掀開露出後背。在場所有人都可以清晰地看見他那後背被燒爛的皮膚,看起來幾乎都快腐爛掉了。儘管大部分面積都進行了植皮手術,但是縫合后的線條以及密密麻麻的疤痕讓人感到心悸。顯得十分不自然。

  「這是外星雜種的電漿炸彈造成的,當時我就在輪機室,老子命大沒被烤熟,喘著最後一口氣逃出來的。」

  年輕軍官立刻向爺爺敬禮,旁邊的衛兵也把身子站的挺直。他們或許還不相信眼前的老人在馬薩諸塞服役,但眼前老人那觸目驚心的傷口肯定不會是假的。

  馬薩諸塞號戰列艦,聯合國艦隊的傳奇。

  在大平洋決戰以人類聯軍近95%陣亡率,損失所有的巡洋艦和主力艦的慘敗結局而告終。當時人類海軍已經沒有幾艘任何能對外星人造成傷害的戰列艦了。

  各國剩下的精英水手全部緊急動員前往美國紐約港,那裡停泊著人類最後的戰列艦:「德克薩斯」「北卡羅來納」「馬薩諸塞」「阿拉巴馬」。

  他們是海軍界的傳奇。如同二戰企業號航空母艦一樣,在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候苦苦支撐著戰局,一直堅持到新式戰列艦建造完畢下水加入戰場。

  「馬薩諸塞」更是傳奇中的傳奇,也是四艘戰列艦中唯一活到現在退役的。她和她的船員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戰鬥的足跡從大西洋到北冰洋,從太平洋到印度洋,航行的海里足以繞著地球轉上好幾圈。

  紀海其實最早也是不相信的,他以為爺爺當時應該是在國內某個戰列艦上服役為長江入海口的控制權而戰鬥,沒想到居然是在南達科他級上為全人類而戰。

  「那你肯定認識我們這基地的司令,他和你年齡差不多大,姓耀。也和你曾經在馬薩諸塞號服役!」年輕軍官激動地對他說道。

  「是嗎?記得馬薩諸塞上的五英寸炮組也有幾個湖北兵,我們那會有時間就到甲板上湊在一起下圍棋。」爺爺回憶了一會,用一種不太確定說道,「你們的司令是不是叫耀登峰?」

  「對,他就是我們基地司令!」

  軍官高興地把爺爺拉到值班室里,在請他坐下后就連忙拿起紙筆說道:「老人家,可以採訪一下你們的戰鬥經歷嗎,特別是在馬薩諸塞號上退役后如何回到大陸的過程也能不能仔細地給我們講一講?」

  「如果沒時間的話,你方便留個聯繫方式,我們下次約個地方好好聊聊。」軍官又補充道,「到時候我可以帶我的戰友一起來看你嗎?」

  爺爺爽朗地笑道:「哈哈,我現在給你講也可以。不過過去了那麼多年,我有點記不住了。你想先聽哪個?」

  紀海見他們兩人正聊的興緻,只好拜別道:「爺爺,我該走了,你記得自己照顧好自己。」

  「等等。」

  紀海還沒走出幾步就被叫住了。

  爺爺猶豫了一會,撓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最後遲疑地說道:「小海……如果你有機會去紐約的話,去看望一下你的奶奶,替我向她問好,告訴她等戰爭結束大海安全了,我一定親自開豪華游輪,甲板上擺滿玫瑰花去紐約港接她。」

  「知道了。」

  紀海頭也不回地往後揮著手離開,但背地裡卻在拚命咬住自己的舌頭憋住盡量不發出笑聲。

  爺爺雖然老了但還是有點浪漫的,不過換作任何一個女人都會無法忍受男人丟下自己獨自離開。

  儘管來到這個世界紀海就沒有見過奶奶,但從爺爺以前講的故事就能聽得出他一直愛著當初在馬薩諸塞號上服役給予他勇氣拚命活下去的華裔女孩。

  雖說當時爺爺思鄉心切,但把妻子還有一個孩子丟在紐約並獨自登上前往中國的軍艦這行為對親人來說簡直不可原諒。

  所以在紐約出生的父親就一直對爺爺抱著很大的怨氣,發誓要替奶奶這個負心漢抓回來。實際上他成功了。他在當上大副之後在一次前往中國的航線中找到了爺爺,看見紀海的時候簡直快要發瘋了,經過爺爺的解釋才冷靜下來。

  「哎,我父親說過我有一個小妹妹,算算年齡應該長成了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吧。」

  紀海感嘆道。

  實際上紀海是被爺爺收養的一個戰爭孤兒,不管是他還是「他」,都從來沒有見過紐約的親人。

  紀海開始有點想念前世的親人來,在那個和平的年代,親人更容易團聚在一起。不像現世,戰爭把許多家庭分開。

  自從外星人控制了地球所有的海域后,想要到國外基本上就是一種奢望了。特別是戰爭爆發時滯留在海外旅遊者和留學生,回到自己的祖國困難重重。

  哪怕是客機,在外星人掌控著制宇權的情況下飛到高空就是找死的行為。

  行走在暖和的陽光下,東湖優美的景色使紀海有些陶醉。光線照射在清澈的湖面上,波光粼粼。藍天白雲與遠方城市相接在一起,一陣陣微風吹拂而過,驚起了軍艦桅帆上棲息的鳥兒。

  如果不是旁邊整齊地排列著鋼鐵戰艦所帶來的違和感的話,這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東湖海軍基地最早只是一個國家的5A級風景區,以前就經常有人前往郊遊。不過後來被國家歸入改造長江計劃的一部分,現在是人民海軍艦隊的集結地,也是戰艦在這裡建造完畢後進行舾裝的地方。

  為了把東湖打通連接長江,這又是一個另外的故事了。開始本地居民都比較反對東湖被軍隊徵用的,這樣不僅會失去可以度假散步的地方,又要擔心一到夏天雨季來臨所帶來的洪災。政府部門工作困難重重,但是當前線南京戰場慘敗的消息傳來后,就意外地沒有人再反對了。

  這裡停泊著一艘航空母艦,紀海光看到的舷側上的字母HMAS就知道她屬於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艦艇。估計是輪機出了問題拉到中國來維修。畢竟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四面環海,人口密度不大。戰爭一開始比日本台灣地區稍好,但依然是損失所有港口的國家之一。

  它那糟糕的地理位置想要得到美國的幫助中間還要穿越一大片危險深海區,還不如走菲律賓群島路線轉而依靠華夏。所以現在基本上在亞太地區執行戰鬥任務的各國的軍艦都會進入長江進行補給與維修。

  紀海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到這裡新成立的第64驅逐艦分隊報道。

  穿過東湖綠道,紀海終於看到停泊在湖邊嶄新的軍艦,三艘驅逐艦正並列排在一起。其中一艘桅帆上飄揚的旗幟上畫著一隻兔子,紀海仔細地看了一下,畫的是正在拚命游泳中的兔子,這兔子太像他看過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片了。

  不是太像,肯定就是那年那兔里的兔子……紀海沒想到還能見到前世熟悉的東西,如果不是這裡沒有Wi-Fi的話,他就直接拿出手機在原地去看動畫出到哪一季了。

  登艦入口梯子的軍官檢查了紀海的證件和任命書之後,敬禮道:「歡迎來到第64驅逐艦水兔分隊,你現在是德克兔上的瞭望長了。」

  「德克兔?」

  「嗯,你上去后從甲板跳到第二個船上就是了。」軍官指著背後的軍艦道,「從左到右依次排列名字叫三爪兔,德克兔,哇嘎兔。現在你來的比較早,現在上面沒幾個人,其它人應該明天才報道。」

  什麼鬼亂七八糟的艦名。

  紀海按捺住內心的的吐糟,在與軍官道謝后便登上了軍艦的甲板。

  威武霸氣的艦名呢,漢水基地見到的「漢武大帝」戰列艦就夠霸氣的。人民海軍艦艇的命名規則紀海上中學時就記得一清二楚。說好的鞍山撫順長春太原呢?!中小型城市跑哪去了,給我整個德克兔三爪兔亂七八糟的名字。

  這倒不是海軍的疏忽,而是紀海本人在穿越后思想還停留在導彈時代的命名規則,現在中國各省省名全部歸到戰列艦上,當然也有一些用古代帝王的名號起名的例外。巡洋艦理所當然地用城市來命名,重巡用大型城市,輕巡用中小型城市。

  地位降低的航空母艦由歷史人物以及戰役名命名。驅逐艦就比較隨意了,全都是名詞,但是也有一些以人名命名的驅逐艦,以紀念在戰爭中付出巨大犧牲的英雄們。

  不過很顯然,這場持續了幾十年的戰爭,土鱉的驅逐艦恐怕多得連起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了。也許可能是愛國教育動畫的原因起的這種艦名……

  為了保證效率,曾經以海域取的艦隊名稱已經不存在了,取代而之的是類似於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機構。中國黃海附近就游弋著以五艘戰列艦兩艘航空母艦為主組成的「黃帝」戰鬥群,有時候戰鬥群還要開到日本海甚至是太平洋。水兵們通常得在艦船呆上半年或更長時間來維護海洋的安全,這樣他們在內陸的親人就能更安全地生活下去。

  走過空無一人的甲板后,紀海吃力地爬上了「德克兔」上的桅杆頂端的小平台,在平台後方有個圓鼓鼓的玩意看起來就是艦上的火控雷達了。就是不知道艦上還有沒有S波段的對海警戒雷達。

  在人類與外星人歷次戰爭中人類一方經常被電磁壓制而損失慘重,許多高科技武器都無法利用,人類甚至不得不用老古董的裝備去作戰。

  可以說電磁戰是最不要臉的手段了,比電子戰更無解更暴力。

  電子戰就是讓敵人的雷達上出現一大片雪花,通訊頻道一片混亂,中斷他們的聯絡。或是對敵方的防空部隊發射反輻射導彈擊毀雷達讓對方導彈發射車成為擺設。

  電磁戰則暴力多了,給敵人來個電磁脈衝,強行把對方的電子設備燒壞,直接把雷達和導彈變成一塊廢鐵。以美軍的F22戰鬥機為例,飛機上許多東西都是由電子元件控制的。不需要用導彈鎖定,直接在附近的空域發射電磁脈衝彈就可以讓F22無法控制墜落。

  可以說電磁技術簡直就是小國對抗大國的神器,特別是對於最強大的美軍來說,一個電磁脈衝就可以讓他們從信息化部隊退回到二戰的機械化部隊,迫不得已與敵方在同一水平線上作戰。

  外星人也是這麼做的,它們在電磁戰的造詣比人類還深。開戰初期,就利用了太陽黑子活動對全球範圍進行了大規模的電磁打擊。隨後在與人類的海洋爭奪戰中多次利用電磁脈衝使軍艦的雷達和戰機的導彈成為無用的攻擊手段。後來人類把老舊的炮艦從博物館拉出來組成聯軍才略微挽回敗局。

  目前打擊外星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由聯合國海軍司令部提出的三板斧戰術。

  首先由艦載航空兵駕駛的螺旋槳飛機和抗電磁能力強的噴氣機進入戰場,利用飛機的靈活性使用魚雷、機炮,炸彈和火箭彈先削弱深海艦隊的實力。

  隨後主力艦和護衛艦進入戰場與敵人進行作戰,優先解決具有強大電磁干擾能力的外星母艦,目前已知具有電磁干擾能力的深海母艦有巨獸級,蜂巢級,空天母艦有鯤鵬級。

  在解決外星母艦奪回電子控制權后,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快速戰鬥支援艦將加速接近戰場,併發射所有導彈解決剩下的敵艦。後方的航空母艦也要隨時準備彈射攻擊機攜帶反艦導彈參與支援。

  但實際上外星人的旗艦沒那麼容易幹掉,想要解決旗艦,你就必須得先解決其他的雜兵。許多國家都是在第二階段付出慘重代價才全殲敵人,第三階段的導彈打擊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然也有幾個運氣好乾掉旗艦後用導彈打贏的戰例,但實在還是太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