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陣地部署
「ZTZ主戰坦克,真是熟悉。」王歸海無法控制他的吐糟習慣,「不知道為什麼UNPK用的型號有點高大上的感覺。」
「塗上當地環境的迷彩感覺特別帥。」郭見安也忍不住讚歎道。
因為這是一支機械化步兵合成營,所以配置的坦克和步兵戰車數量還是不少的。它們一個個地分開被部署在陣地後方,士兵們想辦法給它們建造堅固的掩體。
紀海不熟悉一個機械化步兵營防禦陣地的具體戰術,他的思想還停留在純步兵呆在戰壕內依靠機槍和地雷組織防禦的階段。
如果讓紀海來指揮這一支機械化部隊,他知道如何組織步兵行動,但是步兵戰車和坦克就不清楚怎麼布置。畢竟這支機械化部隊步兵支援火力全靠載具來完成,光是營部直屬炮兵連的六門PLL自行迫榴炮交給他就不知道放在哪裡了。
步兵戰車的問世加強機械化步兵的進攻能力,信息化時代合成營的改編又讓機械化步兵可以隨時隨地協同坦克發起進攻。讓一支善於進攻的部隊進行防禦作戰,這很考驗指揮官的水平。
紀海一直跟在第三連的連長後面,他覺得連長的指揮水平還是可以的。每一輛步兵戰車基本布置在步兵班組防禦陣地交通壕之後,拉上偽裝網的裝甲指揮車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敵人不靠近幾百米就很難看得清。
有時候連長還會主動找上第四坦克連的軍官,商量坦克的最佳布置地點。
陣地前面幾公里的地方已經被插上危險的標誌牌,據說這一段地區都要設置地雷與炸藥。
一些士兵在陣地隱蔽的地方安裝導彈發射架,與打一發就扔的PF攜帶型火箭筒完全不同,安裝彈體后它可以通過有線制導打擊敵方,唯一的缺點就是發射平台容易受到打擊。
除此之外,紀海還見到一個類似QLZ全自動榴彈發射器的打擊平台,它被部署在散兵坑的觀察哨內。
這個陣地可以說是萬事俱備,第三連任何能想到的防禦手段都使上了。等鎮里的第一連和第二連過來,他們還要在公路的對面建立新的陣地以形成交叉火力,保證將來敵軍進攻的時候可以完全封鎖住N12公路。
忙完陣地上的防禦工作之後,連長帶領三人來到裝甲指揮車旁邊。一個小桌子擺放在車旁,紀海一眼就看出桌子上擺著的是東非地區的地圖。
「海軍的兄弟們,我們需要你們確定一下來自沿海的火炮是否能夠攻擊這片區域。」
可能是海圖看多了的緣故,紀海差點認不出陸地上的地圖,光是莫納波基地的位置就找了好半天。
湊過來的王歸海沒有說話,他為軍事地圖上複雜的線條以及錯綜雜亂的符號圖像而感到頭疼。
倒是郭見安一眼看出連長所指的區域,就在納米亞洛村莊前方約二十到三十公里的區域,離海岸線有點遠。他對海軍的火炮射程不太了解,所以也沒有說話。
當紀海消化完一張小小的軍事地圖所帶來大量信息后,他才緩緩開口道:「從納米亞洛村莊到最近的海岸線地區至少也得有七十公里遠,理論上我們海軍的艦炮射程是足夠的。」
「真的嗎?」連長突然激動地抓住紀海的肩膀說道,「如果我們有海軍強大艦炮的幫助,阻止阿圖瓦人隆的機甲攻勢完全不是問題。」
「先別太高興得太早。」紀海適當地給對方撥冷水,「讓我們軍艦的炮彈能夠飛到這裡有很多細節問題要解決,比如說科隆西部有一塊小海灣,這裡直線距離只有六十公里。但這不代表讓軍艦進入那裡開炮支援就行了。」
王歸海接著紀海的話說道:「我們兩個是在航海部門工作的,首先你得知道那片小海灣能不能讓吃水較深的軍艦進入,底下有沒有暗瞧,包括漲潮落潮所帶來的擱淺危險性,對岸支援不是到岸邊開炮就完了。」
「這片預定打擊區域離這個小海灣實際上的距離應該是九十六公里。」郭見安在波斯灣也算是見過大事情的人,「我們不能把炮彈灑在你們頭頂上,炮擊支援距離不能只算海灣與陣地的直線距離。」
連長的表情開始嚴肅起來,他雙手抱胸靠在裝甲指揮車邊:「想要得到你們海軍的支援確實有很多困難,如果不是UNSN司令部那邊人手不足,我們不得已只好去港口找你們來幫忙。」
麥旋利也加入其中的討論道:「我覺得問題的關鍵還是海軍艦炮的射程能否達到納米亞洛村莊附近,只要射程夠長,讓戰艦在離東海岸十幾公里的地方開炮支援也行。」
「問題應該不大,我們所屬的德克兔號好像執行的就是海岸巡邏任務,沿著彭巴、納卡拉、隆博、金加、安戈謝的海岸地區巡邏。」王歸海肯定道,「東非沿岸地區的水文數據收集的差不多了,UNSN艦艇應該可以支援你們堅守陣地。」
「不過距離有點長,就算是最短的六十公里我們也無法隨時得知陸地的最新情況。」
郭見安擔憂地說道:「這是屬於超視距打擊,很難保持精度。儘管驅逐艦有無人機可以得知這邊的情況,不過我建議你們還是去旅部找來幾個專業人員給海軍提供炮擊數據。」
「當然。對了,我們會有戰列艦的火炮支援嗎?」連長隨便問了一句。
「可能沒有,UNSN只有一艘共和國號戰列艦在莫三比克海峽內部行動,分配到哪個地區支援我們都不知道。」
「沒事,我聽說現在的驅逐艦的主炮打得又快又准,五分鐘內可以傾瀉兩百炮彈,支援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不成問題。」開口說話的是麥旋利,似乎海軍的火力支援讓他們的底氣很足。
「我記得那是21世紀初的事情了,不過當時讓驅逐艦傾瀉炮彈沿岸打擊可能還不如發射大量巡航導彈有效。」紀海聽麥利旋的話后沉思道,「現在我們沒有衛星雷達的情報支持,必須得藉助其他手段來獲取信息實現超視距打擊。」
就當大家聚集在裝甲指揮車旁討論有關海軍火力支援的具體方案細節之時,外面傳來的引擎轟鳴聲越來越大,紀海覺得這些聲音不像是坦克或者是步兵戰車的聲音。
連長聽到聲音后臉色突然變得很難看,他緊張地跑到陣地外面,其他人一看情況不對也跟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