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路遇新友
趕了五日的路,總算到了北方的濟南府。
持續不斷的趕路,都已經到了人困馬乏的地步,我決定停下來稍做休整,再繼續北上。
全部身著便服的我們,選擇了濟南府最大的客棧下榻。
第二天的早晨,閑來無事,我帶著太監大福,在幾個錦衣衛的陪同下走出客棧,到濟南府的四處轉轉。
濟南府里,我們轉了一個上午,正值正午時分。
陽光直射地面,熱的身上蹭蹭的出汗,實在轉悠不動了,便找了家就近的茶館坐下來喝杯涼茶解解渴。
一大碗涼茶干下肚。別提有多自在了。
茶館里,熙熙攘攘的,好像都在討論韃靼入侵的事情,看來我大明與韃靼的這次軍事衝突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一個年紀輕輕的青年拍著桌子大喊道。
「怕什麼?蒙元人就是咱們太祖皇帝攆出華夏的,他們要是再敢越過長城來,咱們就再次把他們打回荒莽的草原去。」
「想我大明朝,何時懼怕過蒙元人,永樂皇帝、宣德皇帝,哪個不是把蒙元打得見了大明軍旗就丟盔棄甲的。」
眾人們都紛紛給他鼓掌,高呼著說。
「說的好!」
……………………
…………
青年才說完坐下,他身邊的另一個青年又站了起來,他們應該是友人。
站起來的這位年紀大概比之前的稍微大一兩歲的樣子。
「日新兄說的沒錯,國家危難,我等大明青壯如何能閑而視之,必要投身軍旅,奔赴沙場擒殺蒙元賊寇,以報效朝廷。」
正是這慷慨激昂時候,有人問了他倆是自哪裡來,是否要北去京師投軍。
那位站著的仁兄回復了問話人的話。
「是的,我們乃是蘇州府里,青山學院的秀才,本想好生苦學聖賢之道,以圖考取功名來報效朝廷,然如今正是時機,我倆便結伴而來。」
「男子漢大丈夫,死不足惜,為國為民,就算身死沙場,也要魂佑我大明。」
有位老者緩緩站了起來,激動的高呼著道。
「有你等才俊少年,我大明必能興旺萬年!」
茶館里的氣氛一點點的被推到了高潮。
就連我身邊的大福都激動不已的跟著鼓掌吶喊。
「公子爺,有這麼多的有志之士,必能挫敗蒙元的這次進犯。」
身為大明的當家人,大明的皇帝,我自然也要跟著鼓勵這些有志氣的青年人,跟著大伙兒一起鼓掌。
那兩位發言的青年人,我也很有興趣認識下,本來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卻有著一腔熱血要投軍殺敵報國,屬實了不起。
比起那些身居高位,整日只想著蠅營狗苟,唯利是圖的權貴們強上一萬倍。
這才是我大明王朝興旺的希望,天下百姓安寧的基石。
當然,在這嘈雜的茶館,充斥著各型各類的人,我也不方便跟著他們一起冒頭,也不能主動上去與他們打招呼。
我想他們既然是北去京師投軍的,有緣分自然可以相識的。
茶館的人還在議論紛紛,我就帶著隨從走了出來。現在最要緊的是趕回北京順天府去,多停留一天就多一天的變故。
下午的烈日才過,我們又馬不停蹄的走出濟南府,向北出發了。
沒想到才出濟南府不足百里,就碰上趕上來的那兩位茶館里發言的仁兄。他們過來詢問。我們是不是也是往北去京師的?
錦衣衛指揮使冷冷的回了他們一句。
「是的!」
然後一直攔著兩人不讓他們靠近我坐的馬車。
兩人很是疑惑,沒說幾句話便與錦衣衛指揮使吵了起來。
原因竟然是他們嫌棄我們走的慢,想要讓我們靠邊些,讓他們先過。
他們是兩人兩匹快馬。
看來年輕人就是氣盛,可是惹了錦衣衛可不是什麼好事,輕也毒打一頓,重也要下獄的。
好好的兩個愛國青年,不能還沒報國呢,就讓錦衣衛給收拾了。
「大福,讓車夫停下車!」
我叫太監大福讓車夫把車停下,親自下車來過去看看情況。
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我過來,忙行禮道。
「公子爺,這兩位非要鬧事!」
年長的那位青年我才是我們這一行人的主,趕忙解釋道。
「公子,誤會了,我們有急事要趕往京師,你們一行人佔了馳道,想借個道讓我們先行,可以不?」
人家都那麼客氣了,我也得接過話來客氣的回復他。
「自然可以的,不能耽誤了兩位仁兄,不知在下能否多問一句,二位仁兄忙著趕往京師是有何要事的嗎?」
「據在下所知,京師現在已經戒嚴了,正準備著對韃靼入侵的大戰。」
年輕的那位走過來與我行了個禮,告訴我說。
「我們是蘇州府青山書院的秀才,這次與陸維兄前往京師就是去投軍殺敵的。」
聽聞我直呼好:「二位仁兄之舉,真是給我們讀書人長臉,在下佩服!」
「在下姓黃,單名一個弟字,能結識二位仁兄真是在下的榮幸。」
「黃帝?」
年長些的那位青年聞說我這名字,有些不解,我又接著解釋道。
「是弟弟的弟!」
兩人這才恍然大悟,開始前後介紹自己,年長些的青年自我介紹道。
「在下姓陸,單名維,陸維,姑蘇人,見過黃公子。」
寒暄過以後,再輪到年輕點的青年,他的名字讓我差點笑出來了聲。
「黃公子好,在下姓苟,名日新,苟日新見過黃公子。」
要不是我讀過《論語》,知道裡面有一句「苟日新,日日新!」的,還真差點把他的名字想成這樣的。
「狗日新!」
別嫌棄人家這名字讀音有些不太雅,其實這意思可是雅的很,讀過論語的都知道這是什麼個意思。
說了一小陣子的話,相互了解了些彼此的基本情況。
他們是北來投軍的,我是北來出錢資軍的,大家都是為了大明來出力的。
我讓錦衣衛指揮使把攔在馳道中間的馬車挪開,放陸維與苟日新這兩位著急投軍的先行通過。
兩人揮鞭策馬而去,只留下一股股騰起的灰塵。